《針灸聚英》~ 卷四下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下 (2)

1. 鼻口

鼻有息肉治迎香。 衄血風府風池良;合谷、二間、三間穴,後谿、前谷、委中強;申脈、崑崙並厲兌,兼治上星、隱白長。 鼽衄風府與二間,再兼一穴是迎香。 鼻塞上星臨泣燒,百會、前谷、厲兌高;通前通後共七穴,兼治合谷、迎香焦。 鼻流清涕治人中;上星、風府三穴攻。 腦瀉鼻中臭涕出,曲差、上星治有功。

鼻衄上星二七壯,兼治絕骨、囟會康。 又法灸項後髮際,兩肋中間宛宛央。 久病流涕出不禁,百會灸之病絕根。 口乾尺澤與曲澤,大陵、二間、少商穴,再兼一穴是商陽;仔細治之效自獲。 咽乾太淵、魚際中。 消渴水溝、承漿通;金津、玉液、曲池穴;太衝、行間與勞宮;商丘、然谷、隱白穴。 百日以上不可攻。

唇乾有涎治下廉。 舌乾涎出復溜尖。 唇乾飲食又不下,三間、少商治之痊。 假如唇動如蟲行,水溝一穴治之寧。 唇腫宜治迎香穴。 口喎眼斜頰車精;水溝、列缺、太淵穴;合谷、二間、絲竹空;兼治地倉極有效,感應最速如神靈。 口噤頰車與支溝;外關、列缺、內庭頭;再兼厲兌通六穴;次第治之病自瘳。

失口不語治間使;支溝、靈道兼魚際;合谷、陰谷、復溜穴;再治然谷病即愈。 舌緩太淵、合谷中;衝陽、內庭、風府同;通前通後共七穴,三陰交穴、崑崙攻。 舌強、啞門少商穴;魚際、二間與中衝;再兼陰谷、然谷等;七穴治之為有功。 假如舌黃治魚際。 齒寒少海實為貴。 齒痛商陽一穴醫。 齒齲惡風合谷利,再兼厲兌二穴攻;醫者尋趁須仔細。 齒齲厲兌、少海宜;小海、陽谷、合谷奇;液門、二間、內庭等。 齦痛角孫、少海居。 舌齒腐兮承漿穴;須兼勞宮二穴醫。 牙疼少海與曲池;陽谷、二間與陽谿;更兼內庭與呂細;並及液門與頰車。 上牙疼兮治人中;太淵、呂細三穴通;臂上起肉中五炷;灸之立待有神功。

下牙疼者龍玄穴;側腕交叉脈是斯;並及承漿、合谷穴;腕上五寸兩筋間;灸至五壯病必痊。 不能嚼物角孫強。 牙疳蝕爛至生瘡;炷如小箸頭樣大;七壯須灸在承漿。

白話文:

鼻息肉可治療迎香穴。 鼻出血可治療風府穴、風池穴。 合谷穴、二間穴、三間穴、後谿穴、前谷穴、委中穴,皆可治療鼻部疾病。 申脈穴、崑崙穴、厲兌穴,也可用於治療。 此外,上星穴、隱白穴也有治療效果。 鼻塞、鼻出血,可治療風府穴和二間穴,再搭配迎香穴效果更好。 鼻塞不通,可灸上星穴、臨泣穴。 百會穴、前谷穴、厲兌穴,對鼻塞也有療效。 以上七個穴位,可治療鼻塞,再搭配合谷穴和迎香穴效果更佳。 鼻流清涕,可治療人中穴、上星穴、風府穴,這三個穴位。 腦部積液導致鼻中流出臭涕,可治療曲差穴、上星穴。 鼻出血,可灸上星穴和絕骨穴、囟會穴。 也可灸項後的髮際處和兩肋中間。 長期流鼻涕不止,可灸百會穴,能根治。 口乾,可治療尺澤穴、曲澤穴、大陵穴、二間穴、少商穴。 再搭配商陽穴,仔細治療,就能見效。 咽喉乾燥,可治療太淵穴、魚際穴。 口渴,可治療水溝穴、承漿穴。 金津穴、玉液穴、曲池穴,也可用於治療。 太衝穴、行間穴、勞宮穴,也具有療效。 商丘穴、然谷穴、隱白穴,治療時間超過一百天以上就不能再用了。

嘴唇乾燥有口水,可治療下廉穴。 舌頭乾燥口水多,可治療復溜穴。 嘴唇乾燥吃不下東西,可治療三間穴和少商穴。 嘴唇顫動如蟲爬,可治療水溝穴。 嘴唇腫脹,可治療迎香穴。 口歪眼斜,可治療頰車穴。 水溝穴、列缺穴、太淵穴、合谷穴、二間穴、絲竹空穴,可治療口歪眼斜。 再加上地倉穴,效果更好,反應迅速。 口不能張開,可治療頰車穴、支溝穴、外關穴、列缺穴、內庭穴。 再搭配厲兌穴,共六個穴位,按順序治療,病情就能減輕。

失語不能說話,可治療間使穴、支溝穴、靈道穴、魚際穴。 合谷穴、陰谷穴、復溜穴,再搭配然谷穴,就能治癒。 舌頭僵硬,可治療太淵穴、合谷穴、衝陽穴、內庭穴、風府穴。 這七個穴位,可治療舌頭問題,再搭配三陰交穴和崑崙穴效果更好。 舌頭強硬,可治療啞門穴、少商穴、魚際穴、二間穴、中衝穴。 再搭配陰谷穴、然谷穴等七個穴位。 如果舌頭發黃,可治療魚際穴。 牙齒發冷,可治療少海穴。 牙痛,可治療商陽穴。 牙齒腐爛,怕風,可治療合谷穴。 再搭配厲兌穴,這兩個穴位也要仔細尋找。 牙齒腐爛,可治療厲兌穴和少海穴。 小海穴、陽谷穴、合谷穴,效果也很好。 液門穴、二間穴、內庭穴,也可治療。 牙齦疼痛,可治療角孫穴和少海穴。 舌頭牙齒腐爛,可治療承漿穴,再搭配勞宮穴。 牙痛,可治療少海穴、曲池穴、陽谷穴、二間穴、陽谿穴。 再加上內庭穴、呂細穴、液門穴、頰車穴。 上牙痛,可治療人中穴、太淵穴、呂細穴。 手臂上起肉,灸五壯,立竿見影。

下牙痛,可治療龍玄穴,位置在手腕交叉處。 再搭配承漿穴和合谷穴。 手腕向上五寸,兩筋之間,灸五壯,病就好。 不能咀嚼東西,可治療角孫穴。 牙疳(牙齦潰爛),灸承漿穴,灸七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