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針灸聚英》~ 卷二 (1)
卷二 (1)
1. 風
半身不遂患偏風,肩髃曲池列缺同。 陽陵泉兮手三里,合谷絕骨丘墟中。 環跳崑崙照海穴,風市三里委中攻。 足無膏澤治上廉,左癱右瘓曲池先。 陽谷合谷及中渚,三里陽輔崑崙痊。 肘不能屈治腕骨,偏風卻治衝陽窟。 身體反折肝俞中,中風肘攣內關突。 目戴上治絲竹空,吐涎百會絲竹同。
不識人治水溝穴,臨泣合谷三穴攻。 脊反折兮治風府,並治啞門真有補。 風痹天井曲澤中,少海委中兼陽輔。 驚癇神庭與百會,前頂湧泉絲竹類。 神闕一壯鳩尾三,七穴治之斯為貴。 風勞曲泉膀胱俞,只有膀胱七壯宜。 風疰腎俞膀胱穴,三壯百會肝與脾。 風眩臨泣與陽谷,再有申脈同腕骨。
風痛臨泣百會攻,肩井肩髃曲池窟。 兼治天井並內間,通前七穴不可忽。 口眼喎斜治太淵,列缺申脈與二間。 內庭行間地五等,水溝頰車合谷連。 復有通谷不可失,十一穴治病即痊。 喑啞間使與支溝,合谷魚際並復溜。 靈道陰谷然谷穴,兼治通谷疾即瘳。 凡人口噤不可開,頰車承漿合谷該。
風癇疾發僵仆地,風池百會灸無災。 又曰:半身不遂雲中風,七處各灸三壯同。 如風在左灸在右,患右灸左艾氣通。 尋穴須從百會起,次及耳前之髮際。 第三肩井四風市,六是絕骨五三里。 乃若曲池居第七,灸之神效無可比。 二椎五椎各七壯,狀如半棗核大炷。 以此同灸二椎上。
中風目戴不能語。
白話文:
半身不遂,病因是偏風,可選用肩髃、曲池、列缺等穴位。 陽陵泉、手三里、合谷、絕骨、丘墟等穴位也有效。 環跳、崑崙、照海穴,以及風市、足三里、委中等穴位都可以用來治療。 腳無力,可用上廉穴來治療。左邊癱瘓,先取右邊的曲池穴;右邊癱瘓,先取左邊的曲池穴。 陽谷、合谷、中渚,加上三里、陽輔、崑崙等穴位,可以治癒。 手肘無法彎曲,可用腕骨穴來治療。偏風,可用衝陽穴治療。 身體向後彎折,可用肝俞穴治療。中風導致手肘攣縮,可用內關穴治療。 眼睛上視,可用絲竹空穴治療。口吐涎液,可用百會、絲竹空穴來治療。
不認得人的情況,可用水溝穴治療。臨泣、合谷三個穴位一起使用。 脊椎向後彎曲,可用風府穴治療,啞門穴也有很好的輔助效果。 風痹,可用天井、曲澤穴治療,少海、委中、陽輔穴也有效。 驚癇,可用神庭、百會穴治療,前頂、湧泉、絲竹空穴也有幫助。 神闕穴灸一壯,鳩尾穴灸三壯,用這七個穴位治療效果很好。 風勞,可用曲泉、膀胱俞穴治療,膀胱俞穴灸七壯效果較佳。 風疰,可用腎俞、膀胱穴治療,百會穴、肝俞穴、脾俞穴各灸三壯。 風眩,可用臨泣、陽谷穴治療,再加上申脈、腕骨穴。
風痛,可用臨泣、百會穴治療,肩井、肩髃、曲池穴也有效。 加上天井、內關穴,配合前面七個穴位一起治療,效果更好。 口眼歪斜,可用太淵穴治療,列缺、申脈、二間穴也有效。 內庭、行間、地五會穴等,以及水溝、頰車、合谷穴一起使用。 還有通谷穴也不可忽略,這十一個穴位一起使用,疾病就能痊癒。 喑啞,可用間使、支溝穴治療,合谷、魚際、復溜穴也有效。 靈道、陰谷、然谷穴,以及通谷穴一起使用,疾病就能痊癒。 凡是嘴巴緊閉無法張開,可用頰車、承漿、合谷穴治療。
風癇發作,身體僵硬倒地,可用風池、百會穴灸治,沒有危險。 又說,半身不遂就像是得了中風,可在七個地方各灸三壯。 如果病在左邊,就灸右邊,如果病在右邊,就灸左邊,使艾灸的熱氣通達患處。 尋找穴位要從百會穴開始,接著是耳前的髮際。 第三是肩井穴,第四是風市穴,第六是絕骨穴,第五是足三里穴。 然後是曲池穴,排在第七位,灸這個穴位效果非常好。 第二椎和第五椎各灸七壯,艾炷大小像半顆棗核。 一起灸第二椎上的穴位。
中風導致眼睛上翻,不能說話。
2. 傷寒
身熱頭疼,攢竹穴。大陵、神門與少澤。合谷、魚際、中渚間。液門、委中與太白。灑淅惡寒,慄鼓頷。治之宜在魚際端。身熱陷谷,針呂細。三里、復溜兼湧泉。公孫、太白、委中穴。兼治俠谿,病自安。寒熱風池與少海。魚際、少衝、合谷在。復溜、太白、臨泣中。八穴治之,病自瘥。傷寒汗不出,風池。魚際、二間兼經渠。
過經不解,期門上。餘熱不盡,先曲池。次及三里與合谷。二穴治之,餘熱除。腹脹三里、內庭中。陰證傷寒,神闕攻。灸壯須及二三百。庶幾能保命不終。大熱曲池及三里。復溜不失,患者起。嘔噦百會、曲池中。間使、勞宮、商丘底。腹寒熱氣,少衝中。商丘、太衝、行間同。三陰交兮與隱白。陰陵三壯,炷火紅。
發狂間使與百勞。合谷、復溜四穴焦。不省人事,中渚穴。三里、大敦二穴燒。秘塞照海與章門。小便不通,陰谷焚。更兼陰陵通二穴。治之,患者效自臻。
白話文:
身體發熱、頭痛,可以按壓或針刺攢竹穴。還有大陵、神門、少澤這三個穴位,合谷、魚際、中渚之間,以及液門、委中和太白等穴位。
如果身體發冷發抖,甚至冷到下巴發抖,應該治療魚際穴附近。身體發熱且有虛脫的感覺,可以針刺呂細穴,配合三里、復溜和湧泉等穴位。公孫、太白和委中穴也有幫助。如果再加上俠谿穴,病情就能夠好轉。
忽冷忽熱的狀況,可以按壓或針刺風池和少海穴,還有魚際、少衝、合谷,以及復溜、太白、臨泣等穴位,用這八個穴位治療,疾病就會痊癒。
如果是傷寒但沒有流汗,可以按壓或針刺風池穴,以及魚際、二間和經渠等穴位。
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而且已經傳到期門穴的部位,就要先按壓或針刺曲池穴,再來是三里和合谷穴,按壓或針刺這兩個穴位,就能夠去除殘留的熱氣。
腹部脹痛,可以按壓或針刺三里和內庭穴。如果是陰虛導致的傷寒,可以灸神闕穴,要灸二三百壯,或許才能保住性命。
高燒不退,按壓或針刺曲池和三里穴,還有復溜穴,病人就能夠康復。如果出現嘔吐,可以按壓或針刺百會和曲池穴,以及間使、勞宮、商丘等穴位。
如果腹部寒冷且有發熱的感覺,可以按壓或針刺少衝穴,以及商丘、太衝、行間、三陰交和隱白等穴位。陰陵穴可以灸三壯,要燒得火紅。
發狂的話,可以按壓或針刺間使和百勞穴,還有合谷和復溜這四個穴位。如果昏迷不醒,可以按壓或針刺中渚穴,還有三里和大敦這兩個穴位。
如果便秘,可以按壓或針刺照海和章門穴。小便不通暢,可以按壓或針刺陰谷穴,再加上陰陵穴,這兩個穴位也有幫助,這樣治療,患者自然就會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