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針灸聚英》~ 卷四上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上 (9)

1. 通玄指要賦

必欲治病,莫如用針。巧運神機之妙,工開聖理之深。外取砭針,能蠲邪而輔正;中含水火,善回陽而倒陰。原夫絡別支殊,經交錯綜;或溝渠谿谷以岐異,或山海丘陵而隙共。斯流派以難揆,在條綱而有統。理繁而昧,縱補瀉以何功?法捷而明,自迎隨而得用。

且如行步難移,太衝最奇;人中除脊膂之強痛,神門去心性之呆癡;風傷項急,始求於風府;頭暈目眩,要覓於風池;耳閉須聽會而治也;眼痛則合谷以推之;胸結身黃,取湧泉而即可;腦昏目赤,瀉攢竹以便宜;但見兩肘之拘攣,仗曲池而平掃;四肢之懈惰,憑照海以消除。

牙齒痛,呂細堪治;頸項強,承漿可保;太白宣導於氣衝,陰陵開通於水道;腹䐜而脹,奪內庭以休遲;筋轉而疼,瀉承山而在早。

大抵腳腕痛,崑崙解愈;股膝痛,陰市能醫;癇發癲狂兮,憑後谿而療理;瘧生寒熱兮,仗間使以扶持;期門罷胸滿血膨而可已;勞宮退胃翻心痛,以何疑?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墜,王公謂此;三里卻五勞之羸瘦,華佗言斯。

固知腕骨祛黃,然谷瀉腎;行間治膝腫腰疼,尺澤去肘疼筋緊;目昏不見,二間宜取;鼻窒無聞,迎香可引;肩井除兩胛難任,絲竹空療偏頭疼不忍;咳嗽寒痰,列缺堪憑;眵䁾冷淚,臨泣尤准;髖骨將腿疼以祛殘,腎俞把腰疼而瀉盡。

以見越人治屍厥於維會,隨手而蘇;文伯瀉死胎於三陰,應針而隕。所謂諸痛為實,但麻曰虛。實則自外而入也,虛則自內而出歟?是故濟母而裨其不足,奪子而平其有餘。觀二十七之經絡,一一明辨;據四百四之疾證,件件皆除。故得夭枉都無,躋斯民於壽域;幾微以判,彰往古之玄書。

抑又聞心胸病,求掌後之大陵;肩背疼,責肘前之三里;冷痹腎敗,取足陽明之土;連臍腹痛,瀉足少陰之水;脊間心後者,針中渚而立痊;脅下肋邊者,刺陽陵而即止;頭項痛,擬後谿以安然;腰腳疼,在委中而已矣。

夫用針之士,於此理苟能明焉,收祛邪之功,而在乎捻指。

上流注指要賦。羅謙甫謂竇子聲裁就,今自衛生寶鑑表錄於此。所可疑者,舊注「牙齒痛,呂細堪治」云:呂細,膀胱經,一名太谿。今按資生經、千金、銅人俱無太谿為呂細別名,而太谿為足少陰腎經,非膀胱經也。

白話文:

要治療疾病,沒有比用針灸更好的方法了。針灸能巧妙地運用神機,深入研究聖賢的道理。針灸可以從體外去除邪氣,扶助正氣;體內則能調和水火,使陽氣恢復,陰氣消退。經絡分支複雜,相互交錯,有的像溝渠溪谷般分叉,有的像山丘陵地般相連。這些經脈的流向難以估計,但整體上是有規律可循的。道理繁雜而難以理解時,即使施用補瀉方法也難以見效;方法簡便而明確時,自然能順應病情而發揮作用。

例如,行走困難時,太衝穴最有效;人中穴可以消除脊背的強硬疼痛;神門穴可以去除心神呆滯的狀況。風邪導致的項部僵硬,要從風府穴開始治療;頭暈目眩,要尋找風池穴。耳鳴耳聾,要用聽會穴來治療;眼睛疼痛,用合谷穴推拿按摩。胸悶身黃,取湧泉穴即可見效;頭昏眼紅,瀉攢竹穴最為適宜。兩肘關節攣縮時,要依靠曲池穴來舒緩;四肢無力,要靠照海穴來消除。牙痛,呂細穴可以治療;頸項僵硬,承漿穴可以保護。太白穴能疏導氣機,陰陵穴能開通水道。腹部脹滿,按壓內庭穴能緩解;筋脈痙攣疼痛,要盡早瀉承山穴。

大抵腳腕疼痛,崑崙穴可以治癒;大腿膝蓋疼痛,陰市穴可以醫治。癲癇發作時,要用後谿穴來治療;瘧疾發冷發熱,要用間使穴來扶助。期門穴可以治療胸悶脹滿;勞宮穴能消除胃痛心痛。研究大敦穴能治療疝氣偏墜;王公說,足三里穴能消除五勞帶來的消瘦;華佗也這樣說。因此,腕骨穴可以去除黃疸,然谷穴可以瀉腎,行間穴可以治療膝腫腰痛,尺澤穴可以治療肘痛筋緊。眼睛昏花看不清,要用二間穴;鼻子堵塞不通氣,要用迎香穴。肩井穴能解除兩肩胛的沉重不適,絲竹空穴能治療偏頭痛。咳嗽有寒痰,可以依靠列缺穴;眼屎多、流冷淚,臨泣穴尤其有效。髖骨和大腿疼痛,用穴位能去除;腎俞穴可以瀉盡腰痛。

由此可見,越人運用維會穴治療屍厥,隨手就能使人甦醒;文伯用三陰穴瀉死胎,應針就滑落下來。所謂各種疼痛是實證,麻木是虛證。實證是從外部進入的,虛證是從內部產生的。所以要補益母親來補足其不足,奪取兒子來平息其有餘。觀察二十七條經絡,要一一明辨;根據四百四種疾病,要逐一消除。這樣就能使夭折的人減少,使百姓都長壽。細微的差別可以判斷,這彰顯了古代的玄妙醫理。

再說心胸疾病,要尋求手掌後方的大陵穴;肩背疼痛,要責求肘前的手三里穴;寒冷麻木腎虛衰敗,要取足陽明胃經的穴位;連同肚臍腹部疼痛,要瀉足少陰腎經的穴位。脊背中間靠後的疼痛,針刺中渚穴就能立即痊癒;肋骨下緣的疼痛,刺陽陵穴就能立即停止;頭項疼痛,運用後谿穴就能安穩;腰腿疼痛,在委中穴就能治療。使用針灸的人,如果能明白這些道理,那麼就能在捻動手指間,就達到祛除邪氣的效果。

以上是《通玄指要賦》的內容。羅謙甫說是竇子聲編著的,現在從《衛生寶鑑》中摘錄於此。其中值得懷疑的地方是:舊注說,牙齒痛,呂細穴可以治療。呂細穴是膀胱經的別名,又名太谿穴。但根據《資生經》、《千金方》、《銅人腧穴鍼灸圖經》都沒有太谿穴是呂細別名的記載。而太谿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,不是膀胱經的穴位。

2. 靈光賦

黃帝岐伯針灸訣。依他經里分明說。 三陰三陽十二經,更有兩經分八脈。 靈光典注極幽深。偏正頭疼,瀉列缺;睛明治眼,胬肉攀;耳聾氣否,聽會間;兩鼻⿰鼻翁衄,針禾髎;鼻窒不聞,迎香間。 治氣上壅,足三里;天突宛中,治喘痰。心疼手顫,針少海;少澤應除心下寒。兩足拘攣,覓陰市。

五般腰痛,委中安。脾俞不動,瀉丘墟;復溜治腫,如神醫。犢鼻治療風邪疼;住喘腳痛,崑崙愈;後跟痛,在僕參求;承山筋轉,並久痔;足掌下去,尋湧泉。此法千金,莫妄傳。 此穴多治婦人疾,男蠱女孕兩病痊。百會鳩尾,治痢疾;大小腸俞,大小便;氣海血海,療五淋;中脘下脘,治腹堅。傷寒過經,期門愈。

氣刺兩乳,求太淵;大敦二穴,主偏墜;水溝間使,治邪癲;吐血定喘,補尺澤;地倉能止,兩流涎;勞宮醫得,身勞倦;水腫水分,灸即安;五指不伸,中渚取;頰車可針,牙齒愈。 陰蹺陽蹺,兩踝邊;腳氣四穴,先尋取;陰陽陵泉,亦主之;陰蹺陽蹺與三里,諸穴一般治腳氣。在腰玄機,宜正取。膏肓豈止治百病?

灸則玄切,病須愈;針灸一穴,數病除。學者尤宜加仔細,悟得明師流注法。頭目有病,針四肢;針有補瀉,明呼吸;穴應五行,順四時;悟得人身中造化。此歌依舊是筌蹄。

上靈光賦。總靈光典注而成,不知誰氏所作,今自針灸大全表錄於此。

白話文:

黃帝和岐伯的針灸訣竅,都明白地記載在醫學典籍裡。人體有三陰三陽共十二條經脈,還有兩條經脈分出奇經八脈。靈光典籍的注解非常深奧,偏頭痛或正頭痛,可以針刺列缺穴;眼睛長了胬肉,針刺睛明穴可以治療;耳聾或氣機不順,可以針刺聽會穴。鼻子不通氣或流鼻血,可以針刺禾髎穴;鼻塞不聞氣味,可以針刺迎香穴。治療氣機上逆的病症,可以針刺足三里穴;治療咳嗽氣喘有痰,可以針刺天突穴和膻中穴。心痛或手顫抖,可以針刺少海穴;少澤穴可以去除心下寒冷的病症。兩腳抽筋拘攣,可以尋找陰市穴。五種腰痛都可以針刺委中穴來緩解。脾俞穴不適,可以瀉丘墟穴;復溜穴可以治療腫脹,效果神奇;犢鼻穴可以治療風邪引起的疼痛;咳嗽氣喘和腳痛,可以針刺崑崙穴;腳後跟痛,可以針刺僕參穴;承山穴可以治療筋脈扭轉和痔瘡;足底疼痛,可以尋找湧泉穴。這個方法非常珍貴,不要隨便傳授。這些穴位多數用來治療婦科疾病,可以治療男性蠱脹病和女性懷孕病。百會穴和鳩尾穴可以治療痢疾。大腸俞穴和小腸俞穴可以治療大小便的疾病。氣海穴和血海穴可以治療五淋病。中脘穴和下脘穴可以治療腹部堅硬的病症。傷寒病過了病程,針刺期門穴可以痊癒。氣機不順刺痛兩乳,可以針刺太淵穴。大敦穴可以治療疝氣。水溝穴和間使穴可以治療邪氣引起的癲癇。吐血和氣喘可以針刺尺澤穴,並用補法。地倉穴可以止住流口水。勞宮穴可以治療身體勞累的病症。水腫可以針灸水分穴。五指無法伸直,可以針刺中渚穴。頰車穴可以治療牙痛。陰蹺穴和陽蹺穴在兩腳踝的旁邊。腳氣病可以先尋找腳上的四個穴位,也可以針刺陰陵泉穴和陽陵泉穴。陰蹺穴、陽蹺穴和足三里穴,這些穴位都可以治療腳氣。腰部疾病要取用腰部的穴位來治療。膏肓穴不僅僅能治療百病,如果艾灸得法,病一定能痊癒。針灸一個穴位可以治療多種疾病,學習的人一定要仔細研究。領悟了名師的經脈流注方法,頭部和眼睛的疾病可以針刺四肢的穴位。針刺有補法和瀉法,要配合呼吸。穴位要符合五行,順應四時。領悟了人體內在的造化,這歌訣就像捕魚的工具,用完就可以忘記。

以上是《靈光賦》,是綜合《靈光典注》而成的。不知道是誰寫的。現在從《針灸大全》中抄錄在這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