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》~ 灸法雜抄切要
灸法雜抄切要
1. 灸法雜抄切要
食多而身瘦者,名食晦,宜灸脾俞。
食罷而貪睡臥者,名脾困,宜灸中脘。
腦虛冷衄,風入腦久遠成疾,宜灸囟會。
飲食不消,心腹脹,面色萎黃,世謂之脾腎病,宜灸中脘。
久冷傷憊臟腑,瀉利不止,中風不省人事等疾,宜灸神門。
臟氣虛憊,真氣不足,一切氣疾久痞老者,宜灸氣海。
臟腑虛乏,下元冷憊等疾,宜灸丹田。
陽氣虛憊,失精絕子,宜灸中極。
白話文:
吃得多却很瘦的人,叫做食晦,应该灸脾俞穴。
饭后就嗜睡的人,叫做脾困,应该灸中脘穴。
脑虚寒流鼻血,风邪入侵脑部久久不愈导致疾病,应该灸囟会穴。
饮食无法消化,心腹胀满,面色萎黄,民间称之为脾肾病,应该灸中脘穴。
长期受寒损伤脏腑,腹泻不止,中风昏迷等疾病,应该灸神门穴。
脏腑气虚衰弱,元气不足,各种气虚久病的老年人,应该灸气海穴。
脏腑虚弱,下元虚寒等疾病,应该灸丹田穴。
阳气虚弱,遗精不育,应该灸中极穴。
十二經脈皆有俞、原,手足陰陽之交會,氣血之流通,外營筋節,內連臟腑。經云:手三陽之脈,從手至頭;手三陰之脈,從胸至手;足三陽之脈,從頭至足;足三陰之脈,從足至胸,日夜循環,陰陽會合。又曰:春夏刺淺,秋冬刺深。緣春、夏陽氣在上,人氣亦在上,所當淺刺之;秋、冬陽在下,人氣亦在下,所當深取之。
白話文:
十二經脈都有俞穴和原穴,是手足陰陽經脈交會的地方,氣血在此流通,可以影響到筋骨關節,也可以與內臟產生聯繫。經書上說:手三陽經的脈絡,從手部一直到頭部;手三陰經的脈絡,從胸部一直到手部;足三陽經的脈絡,從頭部一直到腳部;足三陰經的脈絡,從腳部一直到胸部,日夜循環不已,陰陽交會不息。經書上又說:在春夏季節施術時,針刺的深度要淺一些;在秋冬季節施術時,針刺的深度要深一些。這是因為,在春、夏季節,陽氣在上,人的氣血也在上部,所以針刺時應淺一些;在秋、冬季節,陽氣在下,人的氣血也在下部,所以針刺時應深一些。
所謂井、滎、輸、原、經、合者,凡孔穴流注,所出為井,所流為滎,所注為輸,所過為原,所行為經,所入為合,此針之大法也。春刺井,夏刺滎,季夏刺輸,秋刺經,冬刺合也。
白話文:
所謂井、滎、輸、原、經、合,是指人體上的孔穴和流注的脈絡。其中,井是脈絡的源頭,滎是脈絡流動的途徑,輸是脈絡匯聚的地方,原是脈絡經過的部位,經是脈絡的總稱,合是脈絡的終點。這是針灸的大法則。
春天應該刺井穴,夏天應該刺滎穴,初夏應該刺輸穴,秋天應該刺經穴,冬天應該刺合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