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四 (9)
卷之四 (9)
1. 桑根白皮
長鬚長髮,堅齒堅牙。_實_服通神,輕身明目。
(謨)按:木部之中,惟桑寄生最難得。其真者,必須近海桑樹,生意郁濃,地暖不蠶,葉無採捋,節間自然生出,纏附桑枝。採得陰乾,乃可入藥。其諸桃、梅、榆、柳、櫸、檞、松、楓等上,間或亦有寄生,不似桑木氣厚,假桑之氣以為佳爾。故凡風濕作痛之證,古方每用獨滑寄生湯煎調,百發百中。
今人服之,杳無奏其功者,豈非藥不得真之故歟?況古名醫用藥立方,必以主病者為君,所用川獨滑、桑寄生,俱能去風勝濕,以為主藥,誠為合宜。奈今賣藥之家,因難得真,往往收採木寄生,指為桑寄生謀利。種雖同類,氣味大殊,且川獨滑亦未辨認分明,每用土當歸假代。
兩俱燥性,耗衛敗榮,無益有虧,寧不增劇。近幸茭山吳氏,辨認獨滑。原本羌滑一種,以節密輕虛者為羌,節疏重實者為獨。川續斷與桑寄生,氣味略異,主治頗同,不得寄生即加續斷。便立名曰:羌活續斷湯。使醫者不泥於專名,病家勿誤其假藥。仁恩溥濟,何其淵哉!
白話文:
桑根白皮
長壽頭髮濃密,牙齒堅固。經常服用可以通達神明,使身體輕盈,眼睛明亮。
古人記載:在木本植物中,唯有桑寄生最難取得。真正的桑寄生,必須生長在靠近海邊的桑樹上,那裡的桑樹生機勃勃,土地溫暖不適合養蠶,桑葉沒有被採摘過,桑寄生自然地從桑樹節間長出,纏繞在桑枝上。採摘後陰乾才能入藥。雖然桃、梅、榆、柳、櫸、檞、松、楓等樹上偶爾也會長寄生植物,但它們的藥性不如桑樹上的寄生植物濃厚,因此以生長在桑樹上的寄生植物為佳。所以,古代治療風濕疼痛的方劑,經常使用獨活寄生湯,藥效百發百中。
現在的人服用卻不見效,是不是因為藥材不純正的原因呢?況且古代名醫用藥配伍,必定以主治疾病的藥物為主藥,所用的川獨活、桑寄生,都能祛風除濕,作為主藥非常合適。可惜現在賣藥的人,因為難以取得真正的桑寄生,常常採集其他樹上的寄生植物冒充桑寄生圖利。雖然種類相似,但藥性卻大相逕庭,而且川獨活也常常辨認不清,用土當歸冒充。
這兩種藥物都屬燥性,會損耗人體的正氣,有害無益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最近幸虧茭山吳氏能辨別獨活。原來羌活和獨活是同類植物,節密而輕虛的是羌活,節疏而沉實的是獨活。川續斷和桑寄生,藥性略有不同,但主治疾病卻很相似,如果沒有桑寄生,可以用續斷代替。於是便有了羌活續斷湯這個名稱。這樣做可以讓醫生不拘泥於藥物名稱,病人也能避免服用假藥,其仁慈與恩澤,真是深遠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