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四 (7)
卷之四 (7)
1. 楝(音練)實
(即金鈴子)
味苦,氣寒。有小毒。蛟龍極畏,堤岸多栽。在處有之,川蜀獨勝。木高丈餘略大,葉密如槐稍長。花紅紫甚香,實青黃類彈。待冬收採,向日曝乾。取肉堪煎,去皮去核。一說將核搗碎,漿水煮一伏時。漉曬收藏,亦堪入藥。大抵用核莫用肉,用肉莫用核,此常理也。主中濕傷寒大熱煩狂,理膀胱小腸疝氣吊痛。
利小便水道,殺三蟲疥瘍。_根_性微寒,雌雄兩種。
雄根赤無子,大毒忌煎;雌根白子多,微毒宜採。擇向東者,才入藥靈。略刮外青,只留里白。單味煎酒,大能追蟲。宜月前,忌月後。(月半前蟲頭向上,月半後蟲頭向下。)先啖雞蛋餅,引蟲口開;頓飲濃藥湯,過晝即利。多則成團追下,少則逐條推來。積聚行,疼痛止。
亦堪研細末,敷作癢蟲瘡。又_石茱萸_,即花落子。外科亦用,醫者當知。
白話文:
(楝實,又名金鈴子)
味道苦,性質寒涼,帶有少量毒性。傳說蛟龍非常害怕這種植物,所以河堤邊常常種植。這種植物到處都有,但以四川一帶的最為茂盛。樹木高約十餘丈,略微粗壯,葉子茂密像槐樹但稍微長一點。花朵是紅紫色的,非常香,果實青黃色,形狀像彈丸。等到冬天收穫採摘,曬乾。取果肉來煎煮,要去除外皮和果核。還有一種說法是將果核搗碎,用漿水煮一個時辰,然後撈出來曬乾收藏,也可以入藥。大體上來說,用果核就不要用果肉,用果肉就不要用果核,這是使用上的常理。主要治療中濕引起的傷寒大熱、煩躁發狂,以及調理膀胱小腸的疝氣吊痛。
可以使小便暢通,殺滅三種蟲和疥瘡。
楝樹根性質微寒,有雌雄兩種。
雄樹的根是紅色的,不結果實,毒性很強,禁止煎煮服用;雌樹的根是白色的,結很多果實,毒性較小,適合採摘。選擇朝東方向的根,藥效才靈驗。稍微刮去外面的青色部分,只留下裡面的白色部分。單獨用楝根煎酒,能有效地驅蟲。宜在每月上半月使用,忌在每月下半月使用。(因為上半月蟲頭向上,下半月蟲頭向下。)先吃雞蛋餅,引誘蟲子張開口;然後馬上喝下濃藥湯,中午過後就會見效。用藥量多,蟲子就會成團被排出,用藥量少,蟲子就會逐條被排出。蟲積消除後,疼痛就會停止。
也可以將楝根研磨成細末,外敷來治療發癢的蟲瘡。另外,石茱萸,就是花落後結的果實。外科也使用,醫生應該知道。
2. 蕤核
味甘,氣溫、微寒。無毒。生函谷及巴西河東,類烏豆但略圓而扁。外有紋理,六月採收。碎核殼取仁,去皮尖研爛。輔佐良藥,專治眼科。消上下疱風腫爛弦,除左右眥熱障努肉。退火止淚,益水生光。_蕤子_啖之,亦止鼻衄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性溫和,又帶一點微寒。沒有毒性。生長在函谷關和巴西、河東一帶,外觀像烏豆,但稍微圓一點且扁平。外殼有紋路,在六月採收。將核殼敲碎取出裡面的果仁,去除外皮和尖端,研磨成泥狀。可以輔助其他良藥,特別能治療眼科疾病。能消除上下眼瞼的皰疹、紅腫、潰爛,也能去除眼角兩邊的熱毒、眼翳、贅肉。還能退火、止住眼淚,增進眼睛的水潤光澤。蕤子果肉如果直接吃,也能止住鼻出血。
3. 厚朴
味苦、辛,氣大溫。屬土,有火。陰中之陽,可升可降。無毒。樹甚高大,榛乃別名。陝西川蜀多生,梓州(屬四川)出者獨勝。凡資治病,秋盡採皮。擇厚脂顏色紫瑩佳,去粗皮薑汁炒褐用。惡寒水硝澤,(寒水石、硝石、澤瀉。)使炮熟乾姜。諸豆忌之,食則動氣。主中風寒熱,治霍亂轉筋。
止嘔逆吐酸,禁瀉痢淋露。消痰下氣。與枳實大黃同用,實滿能泄;溫中益氣,與陳皮蒼朮同用,濕滿能除。與解利藥同用,則治傷寒頭疼;與泄痢藥同用,則厚腸胃止泄。大抵味苦氣溫,故用苦則泄,用溫則補。《衍義》云:平胃散中,用之最當。既溫脾胃,又走冷氣。再隨證加滅,妙不可勝言。
潔古亦曰:治腹痛脹滿,散結之神藥也。倘患者虛弱,須斟酌少加。對證不真,誤服太過,則反脫人元氣,豈不慎哉!若氣實人服多參耆,致成喘悶者,正此泄除,不在禁也。孕婦忌用,女科當知。子_入醫方,又名_逐折。
散結療鼠瘻,益氣明眼睛。
(謨)按:丹溪云:厚朴氣藥,溫而能散,故泄胃中實也。平胃散用佐瘡術,正乃泄去上焦之濕,不使胃土太過,得復其平致於和而已,非謂溫補脾胃焉。習以成俗,皆胃之補。哀哉!然治腹脹者,因味辛能提其氣故爾。
白話文:
厚朴,味道苦澀且帶有辛辣味,藥性溫熱,歸屬於土,但帶有火的性質。它屬於陰中帶陽的藥物,既能向上升也能向下降,沒有毒性。這種樹木十分高大,榛樹是它的別名。陝西和四川一帶多有生長,其中以四川梓州出產的品質最佳。一般來說,用來治病的話,在秋天快結束時採收樹皮。選擇厚實、油脂豐富、顏色紫瑩的最好,去掉粗糙的外皮,用薑汁炒至褐色後使用。它與寒水石、硝石、澤瀉這幾種藥物相互抵觸,與炮製過的乾薑同用則效果更好。它與各種豆類食物相剋,同食會引起氣機紊亂。主要治療中風寒熱、霍亂引起的轉筋。
能止住嘔吐、胃酸過多,但禁止用於腹瀉、痢疾、淋瀝不盡的症狀。可以消除痰液、使氣下行。與枳實、大黃同用,能瀉去實證的脹滿;與陳皮、蒼朮同用,能消除濕證的脹滿。與解表藥同用,能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;與止瀉藥同用,能強壯腸胃而止瀉。總的來說,它味道苦澀,藥性溫和,所以說用苦味可以泄邪氣,用溫性則可以補益。李杲《醫學發明》中說:平胃散中使用厚朴最為恰當。它既能溫暖脾胃,又能驅散寒氣。再根據具體病情加減藥物,效果非常顯著。
張元素也說過:它是治療腹痛脹滿、消散結聚的神藥。如果病人身體虛弱,使用時要酌情減少劑量。如果辨證不準確,誤用過量,反而會耗損人的元氣,這難道不應該謹慎嗎!如果體內氣機旺盛的人服用太多人參、黃耆,導致胸悶氣喘,這時正好可以用厚朴來泄除,並非禁用。孕婦禁用厚朴,婦科醫生應該知道這一點。厚朴的別名又叫「逐折」。
可以消散結塊,治療瘰癧,還能補益氣血,使眼睛明亮。
(許)按:朱丹溪說:厚朴是氣分藥,藥性溫和且能疏散,所以能泄去胃中的實邪。平胃散中用厚朴佐助蒼朮,正是為了泄去上焦的濕邪,不使胃土過於強盛,從而恢復平和的狀態,而不是說溫補脾胃。人們習慣性地把它當作補益脾胃的藥,真是可悲啊!至於說它能治療腹脹,是因為它味辛,能夠提拉氣機的緣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