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嘉謨

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四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4)

1. 松脂

味苦、甘,氣溫。無毒。普天下植養,州土不拘。大木中流來,瀝清(松脂別名)便是。採取媒利,鑿多竅可遂貪心;煉餌延年,待自流易奏捷效。擇通明成顆,分向背陰陽。向南日月照者為_陽脂_,向北日月背者為_陰脂_。陽脂補陽,陰脂補陰。《仙經》亦云:不見日月者,皆可取服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澀、甘甜,性味溫和,無毒。天下各地都有生長,對土壤條件沒有特別的要求。松木漂流到大江中,就會滲出松脂。採集時要小心,可以用鑿子在松木上鑿出更多的洞來促進松脂滲出;要煉製長生不老的藥餌,只需等待松脂自然流出即可,這樣製成的藥餌效果很好。選擇透明剔透的松脂塊,並區分其陰陽面。朝南、被日月照射的為陽脂,朝北、背對日月照射的為陰脂。陽脂補益陽氣,陰脂補益陰氣。《仙經》中也說:所有沒有見過日月照射的松脂,都可以採集來服用。

以人多陰虛,欲其專補陰爾。制煉有方,依式勿錯。水盛釜內,甑安水傍。白茅藉甑底兩層,黃沙蓋茅上寸許。松脂任布,桑柴緊炊。湯減少旋添,脂流盡方出。新笊籬掠投冷水,(沉釜底者勿用。)候凝結復炊如前。周畢三回,色白如玉。研和群藥,(加白茯苓柏子仁甘菊花共劑,亦可單服。

白話文:

因為人體多有陰虛的問題,所以想要專門滋補陰液。煉製有方法,依照步驟不能錯。將水盛在鍋內,將蒸籠放在水旁。把白色的茅草鋪在蒸籠底部兩層,在茅草上面蓋上一寸左右厚的黃色細沙。用松脂隨意鋪開,用桑柴緊緊地燃燒。如果湯汁減少了就馬上添加,等到脂流盡了才把藥物取出。用新的笊籬撈起藥物,放入冷水中,(沉在鍋底的藥物不要用。)等到藥物凝結了,再用前面同樣的方法煎煮。反復三次,藥物的顏色會變成白色如玉。研磨藥物和各種藥材混合在一起(加上白茯苓、柏子仁、甘菊花一起服用,也可以單獨服用。

)為丸酒吞。逐諸風,安五臟。除伏熱胃脘,解消渴咽喉。輕身通神,延年耐老。熬膏貼瘡毒長肉,作散治齒痛殺蟲。_實_主少氣虛羸,兼驅風痹;_花_雖輕身益氣,發熱上焦。

白話文:

將(決明子、雞屎藤、車前子、黃耆、防風、遠志)做成小藥丸,以酒吞服,可以驅逐各種風疾,安撫五臟,消除胃裡伏熱,清除咽喉裡的乾渴。使身體輕盈通暢,神清氣爽,延年益壽。熬成膏狀可以貼敷瘡毒,促進肌肉生長,做成散劑可以治療牙痛和殺滅寄生蟲。

決明子主治少氣虛弱,兼有驅風除痹的功效;雞屎藤雖然可以使身體輕盈、增強氣血,但是會使上焦發熱。

菩(花底菩)收曬乾,研末羅細。雞清(雞蛋清)丸成豆粒,暑痢止澀如神。根白皮主辟穀不飢,補虛損勞乏;_節_性溫燥血中之濕,卻腳痹軟疼。葉味苦溫,能生毛髮。搗爛敷風濕瘡效,懸掛闢瘟疫氣靈。歷節諸風,漬酒可服。松蘿(一名女蘿《詩》云:蔦與女蘿施於松上。

白話文:

  1. 菩(花底菩)收穫後曬乾,研磨成細末。用雞蛋清做成豆粒大小的藥丸,對暑痢有止瀉澀腸的神奇功效。

  2. 根部的白色樹皮具有闢穀不飢、補虛損、勞乏的功效。

  3. 松節性溫燥熱,能夠除去血液中的濕氣,緩解腳氣痹痛。

  4. 葉子味苦溫,可以生長毛髮。搗爛敷於風濕瘡處有療效,懸掛起來能夠闢除瘟疫之氣,非常靈驗。

  5. 松樹上歷經不同季節生長的松蘿,可以浸泡在酒中飲用,治療各種風疾。

  6. 松蘿(別名女蘿。《詩經》中說:「蔦與女蘿都生長在松樹上。」)

陶云:蔦是寄生,當用桑上者,女蘿當用松上者。)苦甘無毒,煎濃可作吐湯。湧客痰,截溫瘧,利水道,驅頭風。掃頂上瘡痍,去項間瘤癭。虛汗堪止,嗔怒能消。

白話文:

陶弘景說:蔦蘿是一種寄生植物,應使用生長在桑樹上的蔦蘿,而女蘿則應使用生長在松樹上的女蘿。蔦蘿味苦、甘,無毒,煎濃後可做為催吐的藥湯。可以治療客痰、截斷溫瘧、利尿通水道、驅除頭痛。可以治療頭頂上的瘡痍,去除頸項之間的瘤癭。可以止虛汗,消除嗔怒。

2. 茯苓

味甘、淡,氣平。屬金。降也,陽中陰也。無毒。近道俱有,雲貴(雲南貴州)獨佳。產深山谷中,在枯松根底。由木被斧斤砍伐,或老遭風雹折摧。枝葉不復上升,津氣旋向下泄。凝結成塊,乃名茯苓。因其本體相離,故取附之之義。小如鵝卵,大若匏瓜。猶類龜鱉人形,並尚沉重結實。

白話文:

茯苓的味道甘甜、清淡,性情平和。它歸屬於金行。它具有降下的作用,是陽中之陰。沒有毒性。茯苓在民間都很常見,但是雲貴(雲南、貴州)地區的茯苓品質最佳。它生長在深山谷中,在枯萎的松樹根部附近。由於樹木被斧頭砍伐,或者老樹受到風雹折斷後,枝葉無法再向上生長,津液就會向下流失。這些津液凝結成塊,就形成了茯苓。由於茯苓的本體與樹木分離,所以取名為「茯苓」。茯苓的形狀小如鵝卵,大如匏瓜。它類似於龜鱉人形,都很沉重結實。

(四五斤一塊者愈佳。)久藏留自無朽蛀,初收採須仗陰乾。咀片水煎,黑皮淨削。研末丸服,赤筋盡淘。(茯苓中有赤筋,最損目,為丸散久服者,研細末,入細布袋中,以冷水揉擺,如作葛粉狀,澄取粉,而筋滓在袋中者,棄去不用,若煎湯則不須爾。)方益心脾,不損眼目。

白話文:

(四五斤一塊的茯苓品質較佳。)茯苓長期儲藏也不會腐爛,剛採收的茯苓需要在陰涼處乾燥。把茯苓切片水煎,把茯苓皮削乾淨。把茯苓研磨成粉末,做成藥丸服用,把茯苓中的赤色筋脈全部去除。(茯苓中含有赤色筋脈,最損害眼睛,長期服用茯苓丸散的人,把茯苓研磨成細末,放入細布袋中,以冷水揉搓,成葛粉狀,澄清後取出粉末,布袋中的筋脈滓丟棄不用,如果煎湯就不用這樣做。)服食茯苓有益於心脾,不損害眼睛。

忌酸物,惡白蘞,仍畏牡蒙、地榆雄黃秦艽、龜甲。種赤白主治略異,經上下行走自殊。_赤茯苓_入心脾小腸,屬己丙丁,瀉利專主;_白茯苓_入膀胱腎肺,屬辛壬癸,補益兼能。

白話文:

  1. 忌諱食酸性食物,不喜歡白茯苓,並畏懼牡蒙、地榆、雄黃、秦艽、龜甲。赤茯苓和白茯苓的功效略有不同,經絡的運行也不同。

  2. 赤茯苓入心、脾和小腸經,屬於己、丙、丁,擅長瀉利;白茯苓入膀胱、腎和肺經,屬於辛、壬、癸,可以補益。

甘以助陽,淡而利竅。通便不走精氣,功並車前;利血僅在腰臍,效同白朮。為除濕行水聖藥,乃養神益智仙丹。生津液緩脾,驅痰火益肺。和魂煉魄,開胃厚腸。卻驚癇,安胎孕。久服耐老,延年不飢。倘汗多陰虛者誤煎,傷元夭壽;若小便素利者過服,助燥損明。暴病有餘相宜,久病不足切禁。

白話文:

甘草能增進人體的陽氣,淡薄而能利於竅道。能通便而不傷精氣,它的通便功效與車前草相似;能利血但僅在腰臍以下,它的利血功效和白朮差不多。是治療除濕行水的聖藥,也是養神益智的仙丹。能生津液以緩和脾胃,祛除痰火以滋益肺臟。能鎮靜安神,開胃健腸,止驚癇,安胎孕。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,不飢餓。如果陰虛多汗的人誤服甘草煎劑,則會傷元氣,影響壽命;如果小便清長的人過量服用,則會助長燥熱,損傷視力。暴病時,有餘證的人適合服用甘草;久病時,不足證的人應禁止服用甘草。

凡須細察,不可妄投。_茯神_附結本根,因津泄少;謂既不離其本,故此為名。

白話文:

凡是服用藥物,都必須仔細地觀察,不能夠隨便亂服。茯神寄生附著在樹木的根部,因為樹木津液的洩漏而減少了,所以說茯神的生長仍離不開樹木的根部,因此就有了這個名稱。

體比苓略鬆,皮與木須去。所忌畏惡,悉仿於前。專理心經,善補心氣。止恍惚驚悸,除恚怒健忘。心木名_黃松節_載經,偏風致口喎僻治驗。

白話文:

松脂的質地比茯苓稍微疏鬆,用它的皮和木屑時,要事先去掉。它所忌諱與畏惡的,都仿照前面所說的。專門用來治療心經疾病,善於補益心氣。用它來治療恍惚不安、驚悸,消除怨氣、健忘。松脂的別名叫做黃松節,載於經典,單獨服用它來治療中風引起的口歪臉斜,療效顯著。

(謨)按:經注有曰:松木既焦,根尚能生物者何也?蓋因精英未淪,沾其土氣,不能不為物爾。正猶馬勃、菌簟、五芝、木耳石耳之類,多生枯木潤石糞土之上,則可知焉。其上菟絲下有伏苓之說,甚為輕信者矣。又曰:茯苓為在天之陽,陽當上行,何謂利水而瀉下耶?經云:氣薄者,陽中之陰。

白話文:

(謨)評論說:經註上記載說松樹木材燒焦後,根部仍然能夠生長新植物的原因是什麼?可能是因為松樹的精華尚未喪失,而沾染了土壤的氣息,所以還能生長出新植物。這就好像馬勃、蘑菇、五芝、木耳、石耳這些東西,大多生長在枯萎的樹木、潮濕的石頭以及糞土上,和松樹木材的情況相似。另外,說菟絲子的上面有伏苓的說法,這是非常輕信的說法。經註上還說:茯苓是上天的陽氣,陽氣應該上升,為什麼它卻有益於水,而且有瀉下的作用?難經說:氣薄的,就是陽中的陰氣。

所以茯苓利水瀉下,亦不離乎陽之本體,故入手足太陽經焉。丹溪又曰:茯苓、豬苓澤瀉各有行水之能,久服損人。八味丸用之,亦不過接引諸藥,歸就腎經,去胞中久積陳垢,以為搬運之功也。

白話文:

所以茯苓利水瀉下,也不脫離陽的本體,所以作用在手足太陽經。丹溪又說:茯苓、豬苓、澤瀉各有行水的作用,長期服用會損傷人體。八味丸使用它們,也不過是將其他藥物引導入腎經,去胞中的積存陳垢,起到搬運的作用。

第一卷白朮款後(謨)按:宜參看。

白話文:

第一卷白朮款後(附註):請參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