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嘉謨

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1)

1.

味辛、甘,氣大熱。浮也,陽中之陽也。有小毒。採皮宜冬至,同餌忌生蔥。收必陰乾,(勿見火日。)用旋咀片。餘剩須密紙重裹,犯風免辛氣泄揚。種類多般,地產各處。_箘桂_正圓無骨,(形類竹。

)生交趾桂林。_牡桂_廣薄皮,產南海山谷。

白話文:

辛辣、甘甜的味道,陽氣極盛之氣。性浮升,是陽氣中的陽氣。具有輕微的毒性。採收樹皮的最佳時機是冬至,同時服用時忌食生蔥。採收後必須在陰涼處陰乾,(不要接觸火和太陽。)使用時旋轉研磨成薄片。剩餘的桂皮必須用厚紙緊密包裹,避免接觸風吹,防止辛辣氣味散發。桂皮的種類繁多,各地都有產出。_箘桂_是桂皮中質量最好的一種,外形圓潤無骨,(形狀像竹子)。

產於交趾、桂林的桂枝:雄性桂樹的樹皮,廣而厚,產於南海的山谷之中。

,官桂品極高而堪充進貢,卻出觀賓;(州名,屬廣東。一說:世人以觀字筆畫多,懶書之,故只作宮,如寫黃蘗作柏,薑作薑,同意亦通。)_木桂_皮極厚而肉理粗虛,乃發從嶺。_筒桂_因皮嫩如筒卷束,_板桂_謂皮老若板坦平。

白話文:

官桂的品質極高,堪稱貢品,卻產自觀賓。(觀賓是廣東的一個州名,又有一種說法:人們覺得「觀」字筆畫太多,懶得寫,所以只寫成「宮」,就像寫「黃蘗」作「柏」,「薑」作「薑」,意思也相通。)木桂的表皮極厚,但內在肉理卻粗糙鬆散,它產自山嶺。筒桂因為表皮細嫩如筒狀捲成一束,板桂則是指表皮堅老如平坦的木板。

_柳桂_系至軟枝梢,_肉桂_指至厚脂肉。

_桂枝_枝梗小條,非身干粗厚之處;_桂心_近木黃肉,但去外甲錯粗皮。

白話文:

柳桂與真正的桂樹不同,它是柳樹枝條柔軟的部分。真正的桂樹,指的是桂樹表皮下厚實的樹脂肉。

桂枝指的是桂樹枝幹中較小的部分,而不是樹身粗厚的地方。桂心指的是桂樹靠近黃色樹心的部分,但要先去掉外層粗糙的樹皮。

品分既明,欺罔難入。又各主治,亦須詳知。箘桂筒桂相同,(一說:箘、筒字近似,人誤書之,習以成俗也。)養精神,和顏色耐老;牡桂板桂一類,堅骨節,通血脈墮胎。四者性並辛溫,難作風寒正治。

白話文:

藥物的種類品質分得清楚,欺詐就難以混進來了。再者,各種藥物的藥性作用,也必須詳細地瞭解。桂皮、桂筒這二種藥,藥性相同,(有人說:箘字、筒字相近,人們誤寫了箘字,後來就習以為常了。)能夠滋補精神,調和麪色,讓人延年益壽;牡桂和板桂這兩類藥,能夠增強筋骨,通暢血脈,使胎兒墮下。這四種藥物,藥性都帶辛味、溫和,難以作為治療風寒引起的疾病的常用藥。

柳桂桂枝味淡,能治上焦頭目,兼橫行手臂,調榮血,和肌表,止煩出汗,疏邪散風,經雲氣薄則發泄是也;肉桂木桂性熱,堪療下焦寒冷,並秋冬腹疼,泄賁豚,利水道,溫筋暖臟,破血通經。經雲氣厚則發熱是也。桂心美之之義,性略守,治多在中;官桂貴之之辭,味甚辛,治易解表。

白話文:

柳桂枝味淡,能治療上焦頭目,兼橫行手臂,調和榮血,和解肌表,止煩出汗,疏通邪氣,散發行氣,經典上說:「氣薄則發泄」是這個意思。肉桂木桂性熱,能治療下焦寒冷,並治秋冬腹疼,泄賁豚,利尿通水道,溫經暖臟,破血通經。經典上說:「氣厚則發熱」是這個意思。桂心取「美之意」,性略守而內斂,治療多在中焦;官桂取「貴之意」,味甚辛,治療易解表。

如此之異,蓋緣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。理之自然,性分所不可移也。然柳桂桂枝,入足太陽之腑;桂心入心,在手少陰之經。《本經》注云:桂有小毒,亦從類化。與黃芩、黃連為使,小毒何施;與烏頭、附子為使,全得熱性。與人參、麥門冬、甘草同用,能調中益氣,實衛護榮;與柴胡、紫石英、乾地黃同用,卻主吐逆。與巴豆、磠砂、乾漆、穿山甲、水蛭、虻蟲,如此有毒之類同用,則小毒化為大毒矣。

春夏禁服,秋冬宜煎。

白話文:

造成如此的差異,大概是因為由天產生的親近上面,由地產生的親近下面。這是自然的法則,是人類的天性所不能改變的。然而,柳桂枝卻進入足太陽的臟腑;桂心進入心臟,位於手少陰的經絡。《本經》注釋中說:桂樹有一些微毒,這也是根據類別來判斷的。它與黃芩、黃連一起使用,它的毒性就消失了;與烏頭、附子一起使用,就能獲得溫熱的特性。與人參、麥門冬、甘草一起使用,能夠調節內臟,增強氣血,增強衛氣,保護榮衛;與柴胡、紫石英、乾地黃一起使用,卻能治療嘔吐和反胃。與巴豆、磠砂、乾漆、穿山甲、水蛭、虻蟲等有毒物質一起使用,那麼微毒就會變成大毒了。

春夏不宜服用,秋冬可煎服。

(謨)按:諸桂所治不同,無非各因其材而致用也。然《本經》謂:桂止煩出汗。仲景治傷寒乃云:無汗不得服桂枝。又云:汗過多者,桂枝甘草湯。是又用其閉汗,何特反其經義耶?抑一藥而二用耶?噫!此正所謂殊途而合轍也。蓋桂善通血脈。《本經》言:桂止煩出汗者,非桂能開腠理而發出汗也,以之調其榮血,則衛氣自和,邪無容地,遂自汗出而解矣。

白話文:

(王誥)說:諸多桂枝所治癒的病症不同,都無非是因為其藥材的特性而運用不同罷了。但是《本草經》上說:桂枝只能防止煩躁症狀和出汗。仲景治療傷寒時說:沒有汗就不可以服用桂枝湯。又說:汗過多的,服用桂枝甘草湯。這又是用它來阻止汗液,怎麼可以特別違反《本草經》的記載呢?還是說一種藥物可以有兩種用途呢?唉!這就是所謂的殊途同歸吧。桂枝善於疏通血脈。《本草經》中說:桂枝可以防止煩躁症狀和出汗,這並不是桂枝可以打開皮膚腠理而發出汗液,而是通過它來調理榮血,促進衛氣和諧,邪氣沒有容身之地,自然就會出汗而解除了。

仲景言:汗多用桂枝者,亦非桂枝能閉腠理而止住汗也,以之調和榮衛,則邪從汗出,邪去而汗自止矣。昧者不解出汗止汗之意,凡病傷寒,便用桂枝,幸遇太陽傷風自汗者,固獲奇效。倘系太陽傷寒無汗者,而亦用之,為害豈淺淺乎?猶有謂仲景之治表虛,而一概同斂虛汗者,此又大失經旨矣。

白話文:

仲景說:引用桂枝來止住大量出汗的症狀,並不是因為桂枝能夠收斂腠理而止汗,而是因為桂枝可以調和榮衛二氣,使邪氣從汗液中排出,邪氣排出後,汗液自然就會止住了。那些不瞭解出汗止汗原理的人,凡是得了傷寒病,就用桂枝來治療,如果恰巧碰到了太陽傷風而自汗不止的人,那麼就會收到奇效。倘若碰到了太陽傷寒而無汗的人,還是用桂枝來治療,那造成的危害豈不是太大了嗎?還有人說仲景是治療表虛,而一概把虛汗都用收斂的方法來治療,這又嚴重曲解了經文的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