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三 (23)
卷之三 (23)
1. 蜀葵花
味甘,氣寒。陰中之陽。無毒。即家園紅白葵花,惟川蜀產者最勝。色因有二,治亦不同。_紅葵花_治赤帶赤痢如神,血燥兼治;_白葵花_驅白帶白痢速效,氣燥亦驅。
_子_能催生墮胎,更療淋澀水腫。
一切瘡疥癰毒,研末俱可敷之。_葉_搗爛,貼金瘡火瘡;又煮食,除熱痢丹痢。
莖理惡瘡散血,_根_主客熱通便。根莖共煮汁吞,即解丹石熱結。_黃蜀葵花_各種,葉狹多缺而尖。
催生產尤靈,敷金瘡更驗。_子_炒研調酒,亦催產捷方。
白話文:
蜀葵花,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,屬於陰性中的陽性,沒有毒。就是家裡常見的紅白葵花,其中以四川產的品質最好。花色有紅、白兩種,功效也不同。紅葵花,治療赤白帶下和赤痢效果非常好,兼能治療血燥;白葵花,驅除白帶和白痢效果迅速,也能驅除氣燥。
葵花子,能催生、墮胎,還能治療小便淋漓不暢和水腫。
各種瘡、疥、癰、毒,都可以將葵花子研成粉末敷在患處。葵花葉搗爛後,可以敷治刀傷和燙傷;煮熟食用,可以去除熱痢和丹痢。
葵花莖可以理順惡瘡,散瘀血;葵花根主要能去除客熱,通利大便。將葵花根和莖一起煮汁服用,可以解除因丹石引起的熱結。黃蜀葵花,品種繁多,葉子狹長,多有缺口且尖。
催生效果尤其靈驗,敷治刀傷效果更佳。黃蜀葵的子炒過研磨後,用酒調服,也是催生的有效方法。
2. 大青
味苦,氣大寒。無毒。多生郿蜀濠淄,亦產江東州郡。葉綠似石竹莖紫,花紅如馬蓼根黃。入藥用葉兼莖,春末夏初收採。仲景書內,每每擅名。傷寒熱毒發斑,有大青四物湯飲效;傷寒身強脊痛,有大青葛根湯服靈。又單味大青煎湯,治傷寒黃汗黃疸,天行時疫尤多用之。
仍罯腫癰,且解煩渴。_小青_異種,惟產福州。
(屬福建。)土人用治癰瘡,取_葉_生搗敷上。
白話文:
味苦,性極寒涼,沒有毒性。大多生長在郿、蜀、濠、淄等地,江東各州郡也有出產。葉子綠色像石竹,莖是紫色的,花是紅色的像馬蓼,根是黃色的。入藥使用葉子和莖,在春末夏初採收。張仲景的醫書中,常常使用它,很有名氣。對於傷寒引起的熱毒發斑,有大青四物湯飲用有效;對於傷寒導致身體僵硬、脊椎疼痛,有大青葛根湯服用很靈驗。單獨使用大青煎湯,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黃汗、黃疸,天行時疫更是經常使用它。
還可以治療腫脹癰瘡,並且能解除煩躁口渴。小青是另一種不同的品種,只在福州生產。(屬於福建。)當地人使用它治療癰瘡,取它的葉子新鮮搗爛敷在患處。
3. 王瓜
味苦,氣寒。無毒。一云有小毒。生平澤田野,及籬塹垣牆。一名土瓜,處處俱有。《月令》:四月王瓜生,即此是也。作藤蔓發葉,多刺微圓。逢夏至開花,深黃單瓣。實結一二寸許,成熟七八月間。外殼紅黃如栝蔞狀,中子紫赤似螳螂頭。採入醫方,,根子兩用。治小便數遺不禁,潤心肺,解蠱毒,卻黃病黃疸,用子宜生;療下痢赤白雜來,驅腸風,除肺痿,止血溢血泄,用子須炒。
根搗汁,去小兒閃癖痞滿及天行熱疾發狂,痰瘧暴生,並可服也,但少為奇;(多服則吐下。)根煎湯,破婦人血瘕堅症,並撲損瘀血作痛,乳汁不下,俱當飲之,過多不妙。仍逐骨節中伏水,更消項頸上瘻瘡。去濕痹痠疼,散癰疽焮腫。通經墮孕,益氣愈聾。
白話文:
王瓜,味道苦,屬性寒涼,沒有毒性,有一種說法是稍有毒性。它生長在平坦的沼澤地、田野,以及籬笆、牆邊,又名土瓜,到處都有。《月令》中說:「四月王瓜生」,指的就是它。王瓜會長出藤蔓,葉子有很多刺且略圓。在夏至時開花,花朵是深黃色的單瓣花。果實長約一兩寸,在七八月成熟。外殼是紅黃色的,像栝蔞的樣子,裡面的種子是紫紅色的,像螳螂的頭。採收後可入藥,根和種子都可以使用。
種子:可以治療小便次數多、無法控制遺尿,滋潤心肺,解蠱毒,去除黃疸病,生用效果好。治療下痢、紅白痢疾混雜,驅除腸風,消除肺痿,止血溢血,種子要炒過再用。
根:搗汁後,可以治療小孩疝氣、肚子脹滿和流行性熱病導致的發狂,以及突然發作的痰瘧,都可以服用,但很少用到,效果很奇特(服用過多會導致嘔吐或腹瀉)。用根煎湯,可以破除婦女血瘕的堅硬症狀,治療跌打損傷的瘀血疼痛,以及產後乳汁不下,都可以飲用,但過量不好。此外,它還能去除骨節中潛伏的水邪,消除脖子上的瘰癧瘡。能去除濕痹引起的痠痛,散去癰疽的紅腫。能通經,墮胎,還能增強氣力,治療耳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