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總論 (7)
總論 (7)
1. 五用
湯:煎成清液也。補須要熟,利不嫌生。並生較定水數,煎蝕多寡之不同耳。去暴病用之,取其易升、易散、易行經絡。故曰:湯者,蕩也。治至高之分,加酒煎。去濕,加生薑煎。補元氣,加大棗煎。發散風寒,加蔥白煎。去膈病,加蜜煎。止痛,加醋煎。凡諸補湯,渣滓兩劑併合,加原水數復煎,待熟飲之,亦敵一劑新藥。
其發表、攻裡二者,惟煎頭藥取效,不必煎渣也,從緩從急之不同故爾。
白話文:
湯劑:將藥物煎煮成清澈的液體。滋補藥物需要煮熟,攻下藥物不忌諱生用。生熟藥物的不同,僅在於所加水量的多少,以及煎煮時間的長短而已。用於治療急性病症,取其容易上升、容易分散、容易通行經絡的特性。因此說:湯劑,具有蕩滌的作用。治療高級別的疾病,可以加入酒一起煎煮。祛除濕氣,可以加入生薑一起煎煮。補益元氣,可以加入大棗一起煎煮。發散風寒,可以加入蔥白一起煎煮。治療膈肌疾病,可以加入蜂蜜一起煎煮。止痛,可以加入醋一起煎煮。所有滋補的湯劑,將渣滓兩次煎煮的藥液合併起來,再加入原來煎藥的水量繼續煎煮,等藥物煮熟後服用,也等於一劑新藥。
發表、攻裡的藥物,真正見效的是煎煮的表面濃液,不必煎煮成渣滓。產生這種差別的原因,是採用不同的煎煮時長,或緩或急。
膏:熬成稠膏也。藥分兩須多,水煎熬宜久。渣滓復煎數次,絞聚濃汁,以熬成爾。去久病用之,取其如飴,力大滋補膠固,故曰:膏者,膠也。
可服之膏,或水、或酒隨熬,滓猶酒煮飲之。可摩之膏、或油、或醋隨熬,滓宜搗敷患處。此蓋兼盡藥力也。
白話文:
膏:熬成濃稠膏狀的藥物。配藥須多,水煎熬煮宜久。藥渣再煎煮數次,擰絞聚合濃汁,以熬成膏狀。用於治療久病,取其如飴糖般黏稠,力大滋補膠固,所以說:膏藥,就是膠類藥。
內容可以熬製成膏狀,和水或酒一起熬煮,熬煮後的渣滓再用酒煮沸飲用。可以熬製成膏狀或油膏,用醋熬煮,熬煮後的渣滓搗碎敷在患處。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效。
散:研成細末也。宜旋制合,不堪久留,恐走泄氣味,服之無效爾。去急病用之,不循經絡,只去胃中及臟腑之積,故曰:散者,散也。
氣味厚者,白湯調服。氣味薄者,煎熟和滓服。
白話文:
研磨成細末。宜立刻製成藥粉並服用,不能久放,恐怕藥物的氣味流失,服用後無效。用於治療急病,不循經絡運行,只去除胃中及臟腑的積滯,所以說:散,就是散發的意思。
氣味濃鬱的藥材,用白開水沖服。氣味較淡的藥材,煎煮後連藥渣一起服用。
丸:作成圓粒也。治下焦疾者,如梧桐子大。治中焦疾者,如綠豆大。治上焦疾者,如米粒大。因病不能速去,取其舒緩,逐旋成功,故曰:丸者,緩也。
白話文:
丸:將藥物製成圓球形的劑型。治療下焦疾病的,大小如梧桐子。治療中焦疾病的,大小如綠豆。治療上焦疾病的,大小如米粒。由於疾病無法很快地消除,需要逐漸緩和地治療,才能逐漸成功,所以說:丸劑具有舒緩的作用。
用水丸者,或蒸餅作稀糊丸者,取至易化,而治上焦也。用稠麵糊丸者,或飯糊丸者,取略遲化,能達中焦也。或酒、或醋丸者,取其收散之意。犯半夏、南星。欲去濕痰者,以生薑自然汁作稀糊為丸,亦取其易化也。神麯糊丸者,取其消食。山藥糊丸者,取其止澀。煉蜜丸者,取其遲化,而氣循經絡。
蠟丸者,取其難化,能固護藥之氣味,勢力全備,直過膈而作效也。
白話文:
使用水丸或用蒸過的麵餅做成稀糊丸,是為了讓它容易化開,以治療上焦。使用稠麵糊丸或飯糊丸,是為了讓它化得慢一點,以治療中焦。或者,用酒或醋做成的丸劑,是為了收斂和分散它們的作用。在使用半夏和南星時,如果想要去除濕痰,則可以用生薑汁自然形成稀糊做成丸劑,這樣也有助於它們容易化開。神麯糊丸是為了幫助消化。山藥糊丸是為了止瀉。煉蜜丸是為了化得慢一些,讓藥氣沿著經絡循環。
製作蠟丸的目的是為了難以溶化,可以固守藥物的氣味和藥效,效果完整,直接經過橫膈膜發揮作用。
漬酒;漬煮酒藥也。藥須細銼,絹袋盛之,入酒罐密封。如常法煮熟,地埋日久,氣烈味濃。蚤晚頻吞,經絡速達。或攻或補,並著奇功。滓漉出曝乾,微搗末別漬。力雖稍緩,服亦益人。為散亦佳,切勿傾棄。補虛損證,宜少飲旋取效;攻風濕證,宜多飲速取效。
白話文:
漬酒:是指用藥物浸泡在酒中製作的藥酒。
藥物需要仔細研磨成碎末,用絹袋盛裝,放入密封的酒罐中。像平常的做法那樣將藥酒煮熟,然後埋入地下長時間儲存,這樣藥酒的氣味就會更加濃烈。
早晚經常少量飲用藥酒,藥效可以迅速滲透到經絡中。藥酒既可以治療虛損症狀,也可以治療風濕症狀,效果都很好。
藥酒的藥渣濾出後晾乾,再稍微搗碎成粉末,可以再次浸泡藥酒。雖然藥效可能會比第一次浸泡的藥酒稍弱一點,但對身體依然有益處。
藥渣也可以研磨成藥粉服用,但不要將藥渣直接丟棄。
如果要治療虛損症狀,應該少喝藥酒,但要經常喝,這樣才能逐漸發揮藥效;如果要治療風濕症狀,應該多喝藥酒,才能快速發揮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