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三 (13)
卷之三 (13)
1. 甘遂
味苦、甘,氣大寒。有毒。多產京西川穀,二月採根陰乾。狀若連珠,使宜瓜蒂。反甘草,惡遠志。破症堅積聚如神,退面目浮腫立效。食停胃內,有之即驅。水結胸中,非此不解。蓋氣直透所結之處,專於行水攻決,利從穀道出也。凡用斟酌,切勿妄投。
白話文:
甘遂,味道苦中帶甘,藥性非常寒冷,而且有毒。多產於京城西邊的川谷地區,在農曆二月採集根部,陰乾後使用。外形像一串串的珠子,使用時最好搭配瓜蒂。它與甘草藥性相反,並且厭惡與遠志一起使用。甘遂能強力地破除體內堅硬的腫塊積聚,效果非常顯著,對於消除臉部和眼睛的浮腫,也能立即見效。如果食物停留在胃裡消化不良,服用甘遂就能夠驅除積食。體內有水液停滯在胸腔,形成結胸症狀,也只有甘遂才能夠化解。這是因為甘遂的藥性直達病灶,專門用來疏通行水,使其從大便排出。總之,使用甘遂時要謹慎斟酌,千萬不要隨意亂用。
2. 白蘞
味苦、甘、氣平、微寒。無毒。一云有毒。隨處蔓生,深林猶盛。根如雞鴨卵,三五同窠。採待中秋時,黑皮洗淨。破片以竹穿日曝,入藥與白芨並行。反烏頭,使代赭。退赤眼除熱,散結氣止疼。理小兒溫瘧驚癇,療女子陰戶腫疼。殺火毒,為火煨湯泡聖藥;治外科,敷背癰疔腫神丹。
白話文:
白蘞,味道苦澀帶點甘甜,性質平和,稍微偏涼。沒有毒性,但有一說是有毒。它到處都能蔓生,在深山老林裡尤其茂盛。根部像雞鴨蛋,三五個聚在一起。採集時間在中秋時節,將黑色的外皮洗淨,切成片用竹子串起來曬乾。入藥時常與白芨一起使用。它會與烏頭產生相反的作用,能使代赭石的藥效發揮。可以退去眼睛紅腫,消除熱氣,散開淤積的氣結,並能止痛。能治療小兒的溫瘧、驚風、癲癇等疾病,也能治療女子陰部腫痛。它可以殺滅火熱毒氣,是治療火瘡熱毒的煨湯、泡製聖藥;在外傷方面,敷在背部癰瘡、疔瘡腫痛處有神奇的療效。
3. 白芨
味苦、辛、氣平、微寒。陽中之陰。無毒。多出石山,苗高尺許。葉青兩指大,莖端生一苔。花開紫紅,實熟黃黑。根如菱米,節間有毛。二八月採干,紫石英為使。惡理石,畏杏仁。名擅外科,功專收斂。不煎湯服,惟熬膏敷。除賊風鬼擊,痱緩不收;去潰瘍敗疽,死肌腐肉。敷山根(額之下,鼻之上。)止衄,塗疥癬殺蟲。作糊甚黏,裱畫多用。
白話文:
白芨,味道苦、辛,性平和,稍微偏寒。屬於陽中帶陰的藥材,沒有毒性。大多生長在石山上,幼苗約一尺高。葉子呈青色,約兩個手指頭大小,莖的頂端長著一個苔狀物。花開時呈紫紅色,果實成熟時呈黃黑色。根部像菱角米,節與節之間有毛。通常在農曆二月和八月採摘曬乾,使用時搭配紫石英能增強藥效。它不宜與理石一起使用,也與杏仁相剋。白芨以擅長治療外科疾病而聞名,特別是收斂止血的功效。它不適合煎湯服用,而是多熬製成藥膏外敷。可以治療因賊風(指中風)或鬼擊(指不明原因的疾病)引起的皮膚鬆弛、痱子等不易收口的症狀;也能去除潰爛的傷口、壞死的肌肉和腐肉。外敷在山根(即額頭下方、鼻樑上方)可以止鼻血,塗抹於疥瘡、癬等處則能殺蟲止癢。白芨磨成糊狀時黏性很強,因此也常用於裱褙字畫。
4. 白附子
味甘、辛、氣溫。純陽。無毒。一云有小毒。巴郡涼州俱多,砂磧卑濕才有。獨莖發葉甚細,周匝生於穗間。形類天雄,入藥炮用。治面上百病,可作面脂;主血痹冷疼,且行藥勢。驅諸風冷氣,解中風失音。摩醋擦身背汗斑,尤去疥癬;(用茄蒂裡邊捻藥擦,三日愈,忌澡洗。)研末收陰囊濕癢,並滅瘢痕。
白話文:
白附子,味道甘甜、辛辣,藥性溫熱,屬於純陽之藥。一般認為它沒有毒性,但也有人說它有微小的毒性。在巴郡和涼州一帶產量很多,多生長在砂礫遍布、地勢低窪潮濕的地方。白附子只有一根莖,葉子很細小,環繞著穗狀的花序生長。它的外形和天雄很相似,入藥時需要經過炮製。
白附子可以治療臉上的各種疾病,可以用來製作面脂。它主要能治療因血脈不通、寒冷引起的疼痛,並且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。白附子可以驅除各種風寒之氣,也能夠治療中風導致的失聲。用白附子磨醋塗擦身體背後的汗斑,特別能去除疥癬(用茄子的蒂內部沾藥擦拭,三天就能痊癒,但要注意不要洗澡)。將白附子研磨成粉末,可以治療陰囊濕疹搔癢,也能消除疤痕。
5. 白頭翁
味苦、氣溫。可升可降,陰中陽也。無毒。一云味甘、苦。有小毒。山谷田野,在處有之。苗作叢柔細稍長,葉生杪有毛不澤。(毛細白色。)風來反靜,風去則搖。與獨滑赤箭苗莖三者,無差異也。近根底處,白茸寸余,狀類老翁,名由此得。交秋收採,向日曝乾。(一云陰乾。
)入藥拯疴,蠡實為使。主溫瘧陽狂寒熱,治癥瘕積聚腹疼。逐血愈金瘡,驅風暖腰膝。消瘰癧,散癭瘤。小兒頭禿膻腥及兩鼻血衄神效,男子陰疝偏腫並百節骨痛殊功。(牙齒痛亦除,赤毒痢必用。)經云:腎欲堅,急食苦以堅之。(痢則下焦虛,故必用此純苦之劑,以堅之也。
)
白話文:
白頭翁,味道苦澀,藥性溫和。它的藥性可以向上升也可以向下降,屬於陰性中的陽性藥物。沒有毒性。另一種說法是味道甘苦,帶有輕微毒性。白頭翁在山谷田野等地方都能見到。它的幼苗叢生,柔軟纖細且稍長,葉子生長在頂端,有細毛但不光滑(毛呈現細白色)。當有風吹來時反而安靜不動,風停後則會搖擺。它的幼苗和獨活、赤箭的幼苗,外觀沒有什麼區別。靠近根部的地方,有約一寸長的白色絨毛,看起來像老翁的頭髮,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。在秋季採收,曬乾(另一種說法是陰乾)。
入藥可以治療疾病,蠡實是它的輔助藥。主要治療溫瘧、狂躁症、寒熱症,也能治療腹部腫塊、積聚和腹痛。它可以活血化瘀,治療金瘡(外傷),祛風濕,溫暖腰膝。還可以消除瘰癧(淋巴結腫大)和癭瘤(甲狀腺腫大)。對於小兒頭皮禿瘡有腥味、鼻子出血等症狀有神奇的療效,對於男性陰部疝氣偏腫和關節疼痛也有特殊功效。(也能治療牙痛,對於赤痢也有很好的療效。)經典醫書說:腎需要強健,就應該吃苦味的食物來增強它。(痢疾是由於下焦虛弱引起的,所以一定要用這種純苦味的藥物來強健腎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