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三 (12)
卷之三 (12)
1. 石韋
味苦、甘,氣平、微寒。無毒。叢生山谷石上者真,不聞人聲水聲者效。葉長似柳,背有黃毛。不拭射人肺中,即成咳嗽難治。務先去淨,復拌羊脂;炒變焦黃,方入藥劑。得菖蒲妙,使杏仁良。治遺溺成淋,通膀胱利水。療癰疽發背,去惡風止煩。益精氣,補五勞,除邪熱,安五臟。生瓦上者,_瓦韋_為名。治淋亦佳,《本經》曾載。
白話文:
味道苦、甘,性質平和、略微偏寒。沒有毒性。生長在山谷石頭上的纔是真品,沒有聽到人聲和水聲的地方的菖蒲效果更好。葉子長得像柳葉,背面有黃色絨毛。沒有洗淨就服用會刺激肺部,輕則導致咳嗽,重則難以治癒。務必清洗乾淨,再用羊脂拌勻,炒至焦黃,然後才能入藥。和菖蒲一起服用效果很好,能增強杏仁的療效。治療遺尿形成淋病,疏通膀胱,利水。治療癰瘡發背,去除邪風,止煩躁。增益精氣,補益五臟勞損,去除邪熱,安撫五臟。生長在瓦片上的,稱為「瓦韋」。治療淋病也有很好的療效,《本經》中曾有記載。
2. 海金沙
《本經》不言氣味,只云出產黔州。(屬雲南。)一二尺高,株材甚小。七月收取,拔起全科。睛日襯紙地間,將此曝於紙上,以杖敲擊,自落細沙。且曝且敲,沙盡為度。用為丸散,專利小腸。得梔子、牙硝、蓬砂,可供療傷寒狂熱。本注又云:小便不通臍下滿悶者,用此一兩,臘茶五錢,絕細研成,煎生薑、甘草梢,調下三錢。不通之再服之,旋可以取效也。
白話文:
《本經》中未記載藥氣味,只說產於黔州(屬於雲南)。一兩尺高,株莖很小。七月收穫,拔出全株。晴天將紙鋪在地上,把藥晾在紙上,用棍子敲打,細沙會自動脫落。晾曬同時敲打,直到不再掉落為止。用來製作丸劑散劑,專門治療小腸問題。配合梔子、牙硝、蓬砂,可治療傷寒發熱。本條註解又說:小便不通,臍下脹滿的人,用此藥一兩,臘茶五錢,研成極細,煎服生薑、甘草梢,調下三錢。不通時再服,很快就見效。
3. 海藻
味苦、咸,氣寒。無毒。一云:有小毒。東海所生,葉類萍藻。根著水底石上,莖如亂髮而烏。七夕收採,性反甘草。治項間瘰癧,消頸下癭囊。利水道通癃閉成淋,瀉水氣除脹滿作腫。闢百邪鬼魅,止偏墜疝疼。又種粗長,乃名海帶。茅軟堪以系物,入藥多用催生。亦療風淫,兼下水濕。_「昆布」_亦系海菜,治與海藻同功。散結潰堅,並著奇效。
白話文:
昆布味道苦、鹹,性寒。沒有毒。還有一說:有小毒。生長在東海,葉子像浮萍藻類。根部附著在水底的石頭上,莖像亂髮一樣烏黑。在七夕收採,性味與甘草相反。治療脖子間的瘰癧,消除頸下的癭囊。利尿道通小便閉塞成淋,瀉水氣除去脹滿腫脹。驅除各種邪魔鬼魅,止偏墜的疝氣疼痛。另外一種粗長的海藻,叫做海帶。柔軟的茅草可以拿來捆紮東西,入藥多用於催生。也治療風濕,兼下水濕。昆布也屬於海菜,治療與海藻具有相同功效。散結化堅,都有奇效。
(謨)按:榮氣不從,外為癰腫。堅硬不潰,仗此可消。蓋三藥味俱咸,經云:咸能軟堅。隨各引經藥治之,則堅無不潰,腫無不消也。
白話文:
(謨)的註解:榮氣不流暢,在體外就會形成瘡腫。堅硬而不潰爛,用這個藥方可以消除。因為三種藥的味道都是鹹的,經書上說:鹹味可以軟化堅硬的東西。隨各自的引經藥治療,那麼堅硬的都會潰爛,腫脹的都會消散。
4. 常山
味苦、辛,氣寒。無毒。川蜀多生,湖浙亦有。擇如雞骨,入藥收靈。忌菘菜雞肉蔥,畏玉札勿令犯。截溫瘧吐痰沫殊功,解傷寒驅寒熱立效。水脹堪逐,鬼蠱能消。勿滾熱下咽,必露冷過宿。(凡服此,須頭晚煎熟,露天空下一宿,次早才服。)年老久病人全忌,形瘦稍虛者少煎。
白話文:
這種草藥嚐起來相當苦、辛,屬於寒涼的藥性,無毒,多分佈於川蜀地區,湖浙也有產出。選擇像雞爪子形狀的,可以製成藥物使用,很靈驗。
但要注意避免搭配食用大白菜雞肉蔥,也不可以和用到白玉的藥材一起吃,要讓這兩者完全不要接觸。
用於截治溫瘧、止嘔吐痰沫有奇妙的效果,還可以解傷寒及治療惡寒發熱的病症,對於治療因水腫、腹部脹滿的病症及鬼蠱(寄生蟲)引起疾病也有效。
服用時務必不要滾燙的藥水,需要冷過一晚(凡是服用這種藥物,都要前一晚熬煮好,讓藥物在戶外自然冷卻一整晚,隔天早上才能服用)。年老體弱或是長期慢性疾病的患者,完全不能服用,而體瘦、體質虛弱的人則可以減少服用量。
蓋性悍凶,驅逐甚捷,功不掩過者也。苗名_蜀漆_,味苦純陽。五月收採陰乾,使宜栝樓桔梗。散火邪錯逆,破癰瘕症堅。除痞結積凝,闢蠱毒鬼疰。久瘧兼治,咳逆且調。切勿多服,亦防惡吐。
白話文:
性情剛烈兇猛,驅邪逐病非常快,但是功勞掩蓋不了它同時造成的過錯。中草藥名叫做_蜀漆_,味道苦辣,純陽之性。在五月採收後曬乾儲藏,使用時宜與栝樓、桔梗一起配伍。能散火邪、治錯逆,攻破癰瘡、瘕症、堅塊等疾患,也能化解痞結積凝,闢除蠱毒、鬼疰。久瘧能治,咳嗽、哮喘也能調治。但切不可服用過多,服用過多也會導致劇烈的嘔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