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三 (7)
卷之三 (7)
1. 百部
味甘、苦,氣微溫。又云:微寒。無毒。一云:有小毒。隨處生長,用惟取根。劈開去心,酒浸火炒。主肺熱上氣,止年久咳嗽急求;治傳屍骨蒸,殺寸白蛔蟲須用。又專治蝨,亦可去疳。燒湯洗牛馬身蝨不生,燒煙燻樹木蛀蟲即死。人家燒燼,盡逐蠓蠅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、微苦,藥性稍微溫和。也有說法是微寒。沒有毒性。還有一種說法是:有輕微毒性。它到處都能生長,使用時只取它的根部。將根部剖開去掉中心,用酒浸泡後再用火炒過。主要能治療肺熱引起的氣喘、久咳不止等急症;能治療傳染病引起的骨蒸潮熱,還能殺死寸白蟲、蛔蟲等寄生蟲。也能專門治療蝨子,還可以去除小兒疳積。將百部燒煮成湯洗牛馬身體,可以防止生蝨子,燒煙燻樹木可以殺死蛀蟲。人們將百部燒成灰燼,可以驅逐蚊蟲蒼蠅。
2. 百合
味甘,氣平。無毒。洲渚山野俱生,花開紅白二種。根如葫蒜,小瓣多層。人因美之,稱名百合。_白花_者,養臟益志,,定膽安心。
逐驚悸狂叫之邪,消浮腫痞滿之氣。止遍身痛,利大小便。闢鬼氣,除時疫咳逆;殺蠱毒,治外科癰疽。乳癰喉痹殊功,發背搭肩立效。又張仲景治傷寒壞後,已成百合病證,用此治之,固此名同,然未識有何義也。蒸食能補中益氣,作面可代糧過荒。_赤花_者,僅治外科,不理他病。
凡採待用,務必分留。
白話文:
百合,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它生長在水邊小洲和山野間,開紅、白兩種顏色的花。它的根像葫蘆蒜,由很多小瓣組成。人們因為它美麗,所以稱之為百合。
白色的百合花,可以滋養內臟、增強意志,安定心神。能驅逐驚嚇、心悸狂叫等邪氣,消除浮腫脹滿的氣,能止全身疼痛,使大小便通暢。還能辟除鬼怪邪氣,去除時疫引起的咳嗽、氣逆;殺滅蠱毒,治療外科的癰腫膿瘡。對乳房癰腫、喉嚨腫痛有特別的功效,對背部癰瘡蔓延至肩膀有立即見效的效果。而且,張仲景治療傷寒病後,已發展成百合病症,用百合治療,雖然名稱相同,但不知道其中有什麼道理。蒸熟食用能補養脾胃、增強體力,做成麵食可以代替糧食度過荒年。紅色的百合花,僅能治療外科疾病,對其他疾病沒有效果。
凡是採集百合備用時,務必要將紅、白兩種花分開存放。
3. 前胡
味苦,氣微寒。無毒。山谷多產,秋月採根。色白兼黃,氣香甚竄。凡用入藥,須日曝乾。畏藜蘆,惡皂莢。以半夏為使,去痰實如神。胸脅中痞滿立除,心腹內結氣即逐。治傷寒寒熱,又推陳致新。消風止頭疼,保嬰利疳氣。
白話文:
前胡,味道苦,藥性稍微偏寒。沒有毒性。多生長在山谷中,秋天採挖它的根部。顏色是白色中帶點黃色,氣味很香而且濃烈。凡是要入藥使用的,都必須經過太陽曬乾。它畏懼藜蘆,討厭皂莢。可以讓半夏來引導藥效,祛除痰液的效果神奇。胸部、肋部覺得痞悶脹滿的感覺,能立刻消除,心腹內的結滯之氣,也能立刻驅散。能治療傷寒引起的發冷發熱,也能幫助身體代謝更新。還能消除風邪、止住頭痛,保護嬰兒、治療疳積病。
4. 旋覆花
味鹹、甘,氣溫。無毒。一云冷利。有小毒。叢生深谷中,又名金沸草。顏色深黃如菊,人又呼金錢花。七月採收,曝乾入藥。治頭風明目,逐水濕通便。去心滿噫氣痞堅,消胸結痰唾膠漆。驚悸亦止,寒熱兼除。倘病者稍涉虛羸,防損氣不宜多服。_葉_理金瘡止血,_根_主風濕續筋。
白話文:
旋覆花,味道鹹中帶甘,藥性溫和。一般認為無毒,但也有說法認為它性寒且有瀉下的作用,並帶有微毒。旋覆花叢生於深谷之中,又名金沸草。它的花朵顏色呈深黃色,形似菊花,所以也有人稱它為金錢花。通常在農曆七月採收,曬乾後入藥。旋覆花可以治療頭痛,使眼睛明亮,排除體內多餘的水濕,並能通暢大便。它還能消除胸腹脹滿、打嗝、痞塊堅硬等症狀,化解胸中的痰液,並能治療因痰引起的咳嗽,甚至能治療驚悸,同時也能夠去除寒熱交替的症狀。但如果患者體質稍顯虛弱,則要小心服用,避免過量而損傷氣血。旋覆花的葉子可以治療外傷出血,而根部則可以治療風濕,並有續筋接骨的功效。
5. 大黃
味苦,氣大寒。味極厚。陰中之陰,降也。無毒。形同牛舌,產自蜀川。必得重實錦紋,勿用輕鬆朽黑。使黃芩一味,入陽明二經。欲使上行,須資酒製。酒浸達巔頂上,酒洗至胃脘中。並載舟楫(桔梗)少停,仍緩國老(甘草)不墜。有斯佐助,才去病邪。如欲下行,務分緩速。
欲速生使,投滾湯一泡便吞;欲緩熟宜,同諸藥久煎方服。入劑多寡,看人實虛。蓋性惟沉不浮,故用直走莫守。調中化食,霎時水穀利通;推陳致新,頃刻腸胃盪滌。奪土鬱,無壅滯,定禍亂,建太平。因有峻烈威風,特加將軍名號。仍導瘀血,更滾頑痰。破症堅積聚止疼,敗癰疽熱毒消腫。
勿服太過,下多亡陰。若研末雞清調稠,可敷上火瘡取效。
(謨)按:大黃極寒,硫黃極熱。二黃氣味懸隔,何號將軍相同?蓋硫黃系至陽之精,大黃乃至陰之類。一能破邪歸正,挺出陽精;一能推陳致新,戡定禍亂。並有過乎諸藥之能,宜其同得居上之號也。
白話文:
大黃的味道苦,氣味非常寒冷,藥性濃厚。屬於陰中之陰,有下降的特性。沒有毒性。外形像牛的舌頭,產自蜀地。必須選用厚實、有錦紋的,不要使用輕飄、腐朽、黑色的。單用大黃與黃芩一起,可以進入陽明經。想要藥性向上,必須用酒來炮製。用酒浸泡可以使藥力到達頭頂,用酒洗滌可以使藥力到達胃部。加入少量桔梗可以使其稍微停留在上方,加入甘草則可以使其緩慢下降不至於過快。有了這些藥物的輔助,才能夠去除病邪。如果想要藥性向下,必須區分緩急。
想要快速產生藥效,可以用滾燙的開水沖泡後立刻吞服;想要藥性緩慢,則應和其他藥物一起久煎後服用。用藥的劑量多少,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虛實來決定。因為大黃藥性沉降不浮,所以使用時直接走散,不需停留。可以調和脾胃,幫助消化,很快就能使水穀順利排泄;能夠推陳出新,立刻使腸胃通暢。可以消除因土氣鬱結造成的阻塞,清除體內的滯留,平定體內的紊亂,建立身體的平衡。因為它有峻猛剛烈的氣勢,所以被稱為將軍。能夠引導瘀血,化解頑固的痰液。可以攻破堅硬的腫塊、消除積聚,止痛,也可以消除癰疽的熱毒,消腫。
不要服用過量,服用過多會導致陰液耗損。如果將大黃研磨成粉,用雞蛋白調成糊狀,可以敷在火瘡上,會有效果。
(編者按):大黃極寒,硫磺極熱。這兩種藥物的氣味截然不同,為什麼都稱為將軍呢?這是因為硫磺是至陽的精華,大黃則是至陰的屬性。一個能夠破除邪氣,使陽氣恢復正常;一個能夠推動舊的代謝,開創新局面,平定體內的不平衡。它們都有超越其他藥物的能力,所以都適合被稱為「將軍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