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嘉謨
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三 (2)
卷之三 (2)
1. 附子
(謨)按:附子、烏頭、烏喙、天雄、側子、射罔、木鱉子七名,實出一種,但治各有不同。今尊《會編》,附其總論:天雄長而尖者,其氣親上,故曰非天雄不能補上焦陽虛。附子圓而矮者,其氣親下,故曰非附子不能補下焦陽虛。烏頭原生苗腦,形如烏鳥之頭,得母之氣、守而不移,居乎中者也。
側子散生傍側,體無定在。其氣輕揚,宜其發四肢克皮毛,為治風疹之神妙也。烏喙兩岐相合,形如鳥嘴。其氣鋒銳,宜其通經絡利關節,尋蹊達徑而直抵病所也。煎為射罔,禽獸中之即死。非氣之鋒銳捷利者,能如是乎?又有所謂木鱉子,乃雄、喙、烏、附、側中有呲穗者。
其形摧殘,其氣消索。譬如疲癃殘疾之人,百無一能,徒為世累,且又令人喪目,宜其不入藥用也。
四卷木部中有此同名,專入外科之用。
白話文:
附子、烏頭、烏喙、天雄、側子、射罔、木鱉子七種藥材,其實都來自同一個植物,只是療效各有不同。《會編》中總括說明如下:天雄形狀細長尖銳,藥性直達上焦,所以只有天雄才能補益上焦的陽虛。附子形狀圓短,藥性傾向下焦,所以只有附子才能補益下焦的陽虛。烏頭是植物最初的芽,形狀像烏鴉的頭,它蘊含植物的精華,藥性穩定,作用在中焦。
側子則生長在植物的側面,形狀不定,藥性輕揚,善於疏通四肢和皮膚,是治療風疹的良藥。烏喙形狀像鳥嘴,分叉相合,藥性銳利,善於疏通經絡、治療關節疾病,能直達病灶。煎煮後稱為射罔,用它來獵捕禽獸,能使獵物立刻死亡,這正是因為它藥性銳利迅猛的緣故。還有一種叫做木鱉子的,是從雄、喙、烏、附、側這幾種中,選取枯萎衰敗的部分。
它的形狀破損,藥效衰減。就像體弱多病的人,什麼也做不了,只徒增負擔,甚至還會讓人視力受損,因此不宜入藥。
不過,《本草綱目》四卷木部中也記載了同名藥材,專門用於外科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