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嘉謨

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4)

1. 大小薊

味甘、苦,氣溫。一雲氣涼。無毒。雖系兩種,氣味不殊。隨處田野俱生,北平(今改順天)出者力勝。蓋薊門以薊取名,則可徵矣。凡資治療,用須採根。_大薊_高三四尺余,葉多青刺而皺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和苦,藥性溫和。有人說藥性寒冷。無毒。雖然是兩種,氣味沒有差別。到處的田野都有生長,北平(現在改名為順天)出產的藥性最強。薊門以薊來命名,就可以證明瞭。凡是藥用,就必須採摘它的根。大薊高三四尺多,葉子多青刺且皺。

花開如髻,赤若紅藍,北人因之,呼為千針草也。破血捷,消腫奇。吐衄唾咯立除,沃漏崩中即止。去蜘蛛蠍子咬毒,平焮突痛甚癰疽。並搗爛絞濃汁半甌,攙童便或醇酒飲下。_小薊_魚高尺許,花亦如前,但葉略差,有刺不皺。

白話文:

花朵盛開時像髮髻,顏色紅藍,北方人因此稱它為「千針草」。能快速破血、消腫。治療吐血、喀血、吐痰的效果立竿見影,能迅速止住月經淋漓不斷、崩漏。可以去除蜘蛛、蠍子的毒,平息焮瘡疼痛、膿瘡腫毒。將小薊搗碎絞出的濃汁,混合小便或烈酒服用,分量為半杯。_魚高_草株高一尺左右,花朵像前面的小薊,但葉子略有不同,有刺且不皺褶。

僅理血疾,不治外科。

白話文:

只針對瘀血病症治療,不處理外科手術。

2. 劉寄奴草

味苦,氣溫。無毒。山側道傍,春暖即產。凡用入藥,隨時採收。下氣止心腹急痛,下血卻產後余疾。消焮腫癰毒,滅湯火熱瘡。_子_研泡熱水下咽,腸瀉無度者即已。原因劉裕小名寄奴,用此以治金瘡獲效,竟指名曰劉寄奴草也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溫。無毒。生長在山坡和路邊,天氣溫暖時就會生長。一般入藥時,隨時採收就可以了。能解除下腹部脹悶疼痛,治療血崩和產後疾病。消除腫脹和膿瘡,治療燙傷和熱瘡。將果實磨成粉末,用熱水送服,就能止瀉。因為劉裕小名叫做寄奴,曾用此藥治癒金瘡,所以也叫它劉寄奴草。

3. 紅藍花

味辛、甘、苦,氣溫。陰中之陽。無毒。各鄉俱蒔,五月旋收。因葉似藍,故此為譽。堪染顏色,可作胭脂。欲留日曝乾,入藥手揉碎。惟入血分,專治女科。下胎死腹中,為未生聖藥。療口噤血暈,誠已產仙丹。多用則破血通經,酒煮方妙;少用則入心養血,水煎卻宜。喉痹噎塞不通,搗取_生汁_旋咽。

白話文:

此藥味辛、甘、苦,性溫。是陰中之陽。無毒。各地都有種植,五月時採收。由於葉子像藍草,所以得此名。可以染顏色,可以做胭脂。要採收後曬乾,入藥時用手揉碎。只進入血液中,專治婦科疾病。能夠下胎死腹中的胎兒,是尚未出生的聖藥。治療口噤、血暈,實在是產後仙丹妙藥。多用則破血通經,用酒煮纔好;少用則入心養血,用水煎纔好。喉嚨閉塞不通,搗碎取生汁馬上服用。

天行痘瘡難出,研細子末酒吞。_苗_搗敷遊毒殊功,_胭脂_滴聹耳立效。

白話文:

天花難以發出(化膿),研磨細緻的的甘草末與酒一起吞服。

(使用)紫蘇葉搗碎敷在患處,治療遊走性的毒瘡有奇效。

(用)胭脂滴入耳中,可以立竿見影地治癒耳疾。

4. 延胡索

(即玄胡索),味辛、苦,氣溫。無毒。來自安東,(縣名,屬南直隸。)生從奚國。因避宋諱,改玄為延。形類半夏色黃,用須炒過咀片。專入太陰脾肺,一云又走肝經。調月水氣滯血凝,止產後血沖備暈。跌撲下血、淋露崩中,心腹卒疼、小腹脹痛,並治之而即效也。

白話文:

(即玄胡索)味道辛辣、苦,氣味溫和,無毒。產於安東(縣名,屬於南直隸),生長於奚國。由於避宋朝的忌諱,將「玄」改為「延」。它的形狀類似半夏,顏色為黃色,使用時需要炒過並咀嚼成片。主要作用於太陰脾肺,也有一說走肝經。可以調經止血,治療產後血衝暈眩。跌撲出血、淋露崩中、心腹卒疼、小腹脹痛等症,都可使用它來治療,效果很顯著。

5. 鬱金

味苦,氣寒。純陰。屬土與金,有水。無毒。色赤兼黃,生蜀地者勝;體圓有節,類蟬肚者真。倘或入藥難求,採山茶花可代。(燒灰存性,研細調服。)涼心經下氣,消陽毒生肌。禁尿血,除血淋,兼驅血氣作痛;破惡血,止吐血,仍散積血歸經。因性輕揚上行,又治郁遏殊效。名由此得,曾載《本經》。

白話文:

性質苦,性質寒。屬於純陰。它屬於土和金,並含有水。沒有毒。顏色為紅兼黃,生長在四川地區的比較好;形狀圓潤有節,像蟬的腹部一樣的是真的。如果在藥中很難找到,可以用山茶花代替。(將其燒成灰,保持其藥性,研磨成細粉,用藥酒調服。)它可以清涼心經,順氣,消散陽氣的毒素,生肌。它可以抑制小便出血,消除血淋,同時消除血氣引起的疼痛;破除惡血,止吐血,仍將積血分散到經絡中。由於它性質輕揚,向上運行,又有治癒抑鬱症的特殊功效。其名稱由此而來,曾經記載在《本經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