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二 (6)
卷之二 (6)
1. 紫菀
味苦、辛,氣溫。無毒。近道多生,真定(郡名,屬北真隸。)獨勝。根甚柔細,春初採收。水洗淨去頭,蜜浸宿焙用。忌雷丸、遠志,惡瞿麥、天雄。畏茵陳蒿,使款冬蕊。主咳逆痰喘,肺痰吐膿;治小兒驚癇,寒熱結氣。虛勞不足能補,蠱毒痿躃堪驅。仍佐百部款冬,研末薑梅湯下。
白話文:
藥品:款冬花
藥材性質:苦、辛、溫無毒。
生長環境:各地廣泛生長,真定(河北地區)的款冬花質量最佳。
採摘時間:春季初。
採摘方式:將根部柔細的款冬花採收下來。
炮製方法:水洗後去除根部,用蜜浸泡後放置一晚,然後烘烤製成藥品。
禁忌:不可與雷丸、遠志、瞿麥、天雄、茵陳蒿等藥物同用,但可以用款冬蕊來緩解這些藥物的副作用。
藥性功能:主治咳嗽、痰喘、肺膿症;治療小兒驚嚇引起的抽搐,寒熱引起的結氣。虛弱不足的人可以服用款冬花來補養身體,蠱毒引起的痿弱症狀也能消除。通常與百部、款冬蕊一起研製成藥末,用生薑和梅湯送服。
共治久嗽,立建神功。(款冬蕊各一兩,百部五錢為末,每服三錢。生薑烏梅湯送下,食後及臨臥時各一服。_女菀_氣味同,漢中(郡名,屬陝西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劑專治久咳,治療效果很顯著。(款冬花、款冬子根莖,各一兩;百部,五錢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。用生薑、烏梅煎煮的湯送服,飯後和睡覺前各服用一次。_女菀_氣味相同。)
)川穀產。一名白菀,惟畏滷咸。紫菀缺時,用此可代。亦主驚癇寒熱氣喘,又止霍亂瀉痢腸鳴。除肺傷咳勤,去膀胱支滿。
白話文:
(川穀)生長在四川,又名白菀,不能用帶有鹽味的醬菜醃製,在紫菀缺貨時可以替代它。也用於治療驚嚇、癲癇、寒熱交加、氣喘,還能止霍亂、腹瀉、肚子鳴叫。治療肺部受傷引起的咳嗽和氣短,消除膀胱和支氣管的積聚。
2. 馬兜鈴
味苦,氣寒。陰中之陽。無毒。山谷俱有,野阪尤多。藤蔓繞樹而生,結實如鈴五瓣。去革膜取向里扁子,入藥劑微炒燥為良。燒煙燻痔瘻症瘡,煎湯劫痰結喘促。去肺熱止咳,清肺氣補虛。根名_青木香_,亦為散氣藥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較寒。是陰中比較溫熱的藥材,沒有毒性。各個山谷都有,但是野外平原的比較多。嫩藤纏繞樹木而生長,果實像鈴鐺,有五瓣。去掉外皮取裏面扁的種子作為藥材,略微炒過可以去除水氣而成為上品。燒它的煙燻痔瘡瘺管結核惡瘡,煎水服用可以治療痰結氣促的呼吸急促症狀。可以去除肺部的熱氣來止咳,以及清肺氣補虛損。根莖的名字叫青木香,也是一種疏散氣體的藥材。
3. 木香
味甘、苦,氣溫。味厚於氣,降也,陰中陽也。無毒出自外番,來從閩廣。形如枯骨,苦口黏牙。凡欲用之,勿見火日。合丸散日際熏干,煎熱湯臨服投末。氣劣氣不足能補,氣脹氣窒塞能通。和胃氣如神,行肝氣最捷。散滯氣於肺上膈,破結氣於中下焦。驅九種心疼,逐積年冷氣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、苦澀,藥性溫和。味道比藥性重,有降氣作用,是陰中帶陽的藥物。它沒有毒,原產於外國,經由福建廣東等地引進。它的形狀像枯骨,味道苦澀,嚼起來粘牙。凡是想要使用它,不要讓它見火見日。把它做成丸劑或散劑,放在太陽下燻幹,用熱湯煎煮後,在服用時加入藥末。它可以補益脾胃之氣,疏通肝氣。它能散去肺部膈膜上的滯氣,化解中焦、下焦的結氣。它可以治療九種心痛,驅除多年積聚的寒氣。
藥之佐使,亦各不同。破氣使檳榔,和胃佐薑橘。止霍亂吐瀉,嘔逆翻胃;除痞癖症塊,臍腹脹疼。安胎健脾,誅癰散毒。和黃連治暴痢,用火煨實大腸。闢瘟疫邪,御霧露瘴。易老云:總調諸氣之劑,不宜久服之。
白話文:
各種藥物的佐使也是各有不同。破氣的要以檳榔為佐使,和胃的要以生薑和橘子為佐使。能止霍亂、吐瀉、嘔逆、翻胃,能消除痞塊、症塊,能治療臍腹脹痛。能安胎、健脾,能消癰散毒。與黃連一起治療暴痢,用火煨熟才能治療大腸實證。能預防瘟疫邪氣,能防止霧露瘴氣。易老說:凡能調和各種氣的藥物,不宜久服。
(謨)按:王海藏謂《本經》云:主氣劣氣不足。《藥性論》謂:安胎健脾,是皆補也。《衍義》謂:瀉胸腹窒塞,積年冷氣。《日華子》謂:除痞癖症塊,是皆破也。易老總謂調氣之劑,不言補,不言破,諸說不同何也?恐與補藥為佐則補,與瀉藥為佐則瀉,故云然也。
白話文:
謨按:王海藏說《本經》說:補氣、益氣不足。《藥性論》說:安胎、健脾,都是補的功效。《衍義》說:瀉胸腹中的積滯,積年的寒氣。《日華子》說:排除痞癖症塊,都是瀉的功效。易老總說調氣的藥劑,不說補,不說瀉,諸說不同為什麼呢?恐怕是與補藥為佐藥則補,與瀉藥為佐藥則瀉,所以說這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