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
1. 卷之二
2. 草部中
3. 芎藭
味辛,氣溫。升也,陽也。無毒。生川蜀名_雀腦芎_者,(圓實而重,狀如雀腦,此上口也。)用治凡病證俱優;產歷陽(屬廬州府。)名_馬銜芎_者,(根節大莖細,狀如馬銜。)含止齒根血獨妙。_京芎_關中所種,(關中古西京多種蒔,因而得名。
)功專療偏頭疼。_臺芎_出臺州,(屬浙江。
)只散風去濕;_撫芎_出撫郡,(屬江西。)惟開鬱寬胸。余產入藥不堪,煮湯浴身則可。一名香果,嘗載《圓經》。秋採曝乾拯疴,形擇重實潔白。(油者勿用。)惡黃耆、山茱、狼毒,畏硝石、滑石、黃連。反藜蘆,使白芷。乃手少陽本經之藥,又入手足厥陰二經。堪佐升麻,升提氣血。
止本經頭痛,血虛頭痛之不可遺;(余經頭痛亦宜用,俱各加引經藥。)散肝經諸風,頭面遊風之不可缺。上行頭目,下行血海。通肝經,血中之氣藥也。治一切血,破癥結宿血,而養新血及鼻洪吐血溺血,婦人血閉無娠;治一切氣,驅心腹結氣,諸般積氣並脅痛痰氣疝氣,中惡卒痛氣塊。排膿消瘀長肉,兼理外科;溫中燥濕散寒,專除外感。
得牡蠣,療頭風眩暈吐逆;得細辛,治金瘡作痛呻吟。同生地黃酒煎,禁崩漏不止;用陳艾湯調末,試胎孕有無。(婦人經斷三四月,用此藥服之,腹內覺動是孕,否則病也。)所忌須知,單服久服。犯則走散真氣,令人暴亡;務加他藥佐之,中病便已。_蘼蕪_系芎苗葉,地產又尚雍州。
(屬陝西。)卻風眩,止泄瀉。除蠱毒鬼疰,主咳逆驚癇。
(謨)按:芎藭不宜單服久服,犯則走散真氣,令人暴亡,毋乃因其氣味辛溫、辛甘發散之過,丹溪嘗此示人也。又古一婦人感患頭風,服芎半年,一旦暴死,亦載經注,垂戒叮嚀。跡此觀之,芎散之禍,信弗輕矣。故今明醫,每用四物湯治虛怯勞傷,減去其芎,亦鑑此轍。
奈何鄉落愚民,罔明藥性,時採土芎煎茶,謂啜香美。體氣稍實,僥倖無虞,倘涉虛羸,鮮不蒙其禍者。惟婦天命,果真天作孽耶?抑自作孽耶?
白話文:
芎藭,味道辛辣,性溫。它有上升的特性,屬於陽性藥。沒有毒性。
產於四川的叫做「雀腦芎」,它的外形圓實而重,像雀鳥的腦袋,是品質最好的。它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疾病,效果都很好。產於歷陽(屬於廬州府)的叫做「馬銜芎」,它的根部粗大而莖細,形狀像馬的嚼子。它特別擅長治療牙齦出血。產於關中(古代的西京,即長安,當地廣泛種植,因此得名)的「京芎」,主要用於治療偏頭痛。產於台州(屬於浙江)的「臺芎」,只能用來驅散風邪和濕氣。產於撫州(屬於江西)的「撫芎」,主要用於疏解胸悶和開闊胸懷。其他地方產的芎藭,品質不好,不能入藥,只能用來煮水洗澡。芎藭又名香果,曾記載在《圓經》中。秋季採收,曬乾後入藥,選擇形狀飽滿、質地堅實、顏色潔白的為佳(帶油的不要用)。它忌諱與黃耆、山茱萸、狼毒同用,畏懼硝石、滑石、黃連。它與藜蘆相反,但可以與白芷一起使用。
芎藭是手少陽經的本經藥,又入足厥陰肝經。它可以輔助升麻,以提升氣血。它可以止本經的頭痛,對於血虛引起的頭痛也是不可缺少的(其他經脈的頭痛也可以用,但要加入引經藥)。它能散肝經的風邪,對於頭面遊走的風邪是不可或缺的。它向上行於頭部和眼部,向下行於血海。它是通行肝經、血中的氣藥。
芎藭能治療各種與血有關的疾病,能破除癥瘕和體內瘀血,同時又能生成新血,也能治療鼻出血、嘔血、尿血、婦女閉經和不孕。它也能治療各種與氣有關的疾病,可以驅散心腹的氣結,治療各種積氣、脅痛、痰氣、疝氣、中邪昏厥和氣塊。它能排膿、消除瘀血、促進傷口癒合,也可以用於外科治療。它能溫中、燥濕、散寒,專門用於治療外感風寒。
與牡蠣同用,可以治療頭風眩暈和嘔吐;與細辛同用,可以治療外傷疼痛。與生地黃一起用酒煎服,可以治療崩漏不止;用陳艾湯送服藥末,可以測試婦女是否懷孕(婦女月經停了三四個月,服用此藥,如果腹內感覺有動靜,就是懷孕了,否則就是生病了)。
需要注意的是,芎藭不宜單獨長期服用,否則會耗散真氣,導致猝死。一定要和其他藥物一起使用,一旦病好了就應該停止服用。
蘼蕪是芎藭的苗和葉,產於雍州(屬於陝西)。它能治療頭暈目眩,止瀉,驅除蠱毒和鬼疰,治療咳嗽、驚厥和癲癇。
(評論)芎藭不宜單獨長期服用,否則會耗散真氣,導致猝死。這是因為它的氣味辛溫,具有辛甘發散的特性。朱丹溪曾經這樣告誡過人們。另外,古代有一個婦人患頭風,服用了芎藭半年,突然暴死,這也記載在醫書上,以此作為警示。由此可見,芎藭的散邪作用是很強的。因此,現在的明醫,在用四物湯治療虛弱勞損時,往往會減去芎藭,也是借鑒了這個道理。
但是,鄉下的愚昧百姓,不了解藥性,常常採集土芎煮水當茶喝,認為味道香美。如果體質比較強壯,可能僥倖沒有問題,但如果體質虛弱,則很可能會遭受禍害。難道這真的是天意注定,還是自己造成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