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一 (16)
卷之一 (16)
1. 天麻
味辛、苦,氣平。無毒。春初始生苗葉,彷彿芍藥成叢。中起梗二三尺高,因名赤箭;下發根王瓜般大,此謂天麻。鄆利二州(並屬山東,)山谷俱有。秋月採取,乘潤刮皮。略煮沸湯,曝乾入藥。治小兒風癇驚悸,療大人風熱頭眩。驅濕痹拘攣,主癱瘓蹇滯。通血脈開竅,利腰膝強筋。諸毒癰疽,並堪調愈。
再考_赤箭_,原號_定風_。益氣力強陰,下支滿除疝。殺鬼精蟲毒,消惡氣腫癰。久服增年,輕身肥健。
(謨)按:《別說》云:天麻言根,用之有自內達外之理;赤箭言苗,用之有自表入里之功。蓋根則抽苗徑直而上,豈非自內達外乎?苗則結子,成熟而落,反從干中而下,至土而生,又非自表而入里乎?以此而觀,粗可識其內外主治之理也。
白話文:
天麻,味道辛辣、帶苦,性情平和,沒有毒性。春天剛開始生長時,嫩芽和葉子就像芍藥一樣成叢。中間長出二三尺高的莖,所以又叫做赤箭;下面長出像王瓜一樣大的根,這就叫做天麻。鄆州和利州(都屬於山東)的山谷裡都有。秋天採收,趁著還濕潤的時候刮去外皮。稍微用熱水煮過,曬乾後入藥。可以治療小兒風癇、驚悸,也能治療大人因風熱引起的頭暈目眩。能驅除濕氣引起的麻痹、抽筋,主要治療癱瘓和行動不便。能疏通血脈、打開阻塞,使腰腿靈活、筋骨強健。各種毒瘡、癰疽,都能夠用它來調治。
另外再考究一下赤箭,原本的名稱是定風。能增強體力、使陰氣強盛,能消除胸腹脹滿、疝氣。能殺滅鬼精蟲毒,消除惡氣引起的腫脹、癰疽。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、使身體輕盈健壯。
(謨)按,《別說》記載:天麻說的是它的根部,使用它有從內向外發散的道理;赤箭說的是它的苗,使用它有從外向內收斂的功效。因為根會向上直抽生長出莖苗,這難道不是從內向外發散嗎?而苗則會結果實,成熟後掉落,反而從莖部向下,到泥土中生長,這不就是從外向內收斂嗎?由此來看,大概可以知道它們內外作用的道理。
2. 蘭葉
味辛、甘,氣平、寒。無毒。即春秋開花,蘭香葉也。幽谷深林,隨處俱有。葉長不瘁,花小甚香。凡入藥中,採葉煎服。利水道,劫痰癖,益氣生津;殺蠱毒,闢不祥,潤膚逐痹。膽癉必用,消渴須求。東坦有云:能散積久陳郁之氣;《內經》亦曰: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。久服不老,輕身通神。
(謨)按:蘭草生於深林,似慎獨也,故稱幽蘭。其葉長青,其莖深紫。與蕙相類,逢春出芽。一干一花,而香有餘者名蘭;一干五六花,而香不足者名蕙。花同春開,但蘭花先而蕙繼之。然江南之蘭只春芳郁,荊楚閩廣秋復再芳,故有春蘭秋蘭不同爾。丹溪云:幽蘭葉稟金水清氣,而似有火。
人知花香之貴,不知葉用有方。如東垣之所云也。況藥味載諸《內經》甚少,而蘭獨擅名,非深有功力,其能致乎。
白話文:
蘭葉,味道辛辣、甘甜,性平和偏寒,沒有毒性。它就是春天和秋天開花的蘭花香葉。在幽靜的山谷深林中,隨處可見。葉子長久不凋零,花朵雖小但非常香。凡是入藥用的,都採取它的葉子煎服。它能疏通水道,消除痰癖,增益氣力、產生津液;還能殺滅蠱毒,避除不祥之氣,潤澤皮膚、驅除痹痛。對於黃疸病必須使用,消渴病也需要它。東坦先生說:「蘭葉能疏散積聚已久的陳舊鬱悶之氣」;《黃帝內經》也說:「用蘭花來治療,可以去除體內的陳舊之氣」。長期服用可以延緩衰老,使身體輕盈,精神通暢。
(謨)我認為:蘭草生長在深林中,就像君子獨處時謹慎的德行一樣,所以被稱為幽蘭。它的葉子長久青綠,莖是深紫色。和蕙草相似,春天發芽。一根莖長出一朵花,香味濃郁的叫做蘭花;一根莖長出五六朵花,香味稍遜的叫做蕙草。花都同在春天開放,但蘭花先開,蕙草隨後。然而江南的蘭花只在春天散發芬芳,而荊楚、福建、廣東一帶的蘭花在秋天還會再次開放,所以有春蘭和秋蘭的區別。朱丹溪說:「幽蘭的葉子稟受金水的清氣,但似乎又帶有火性。」
人們只知道花香的珍貴,卻不知道葉子的藥用價值。就像李東垣所說的一樣。況且藥味在《黃帝內經》中記載的很少,而蘭草卻獨享盛名,如果沒有深厚的藥效,怎麼能達到這樣的地位呢。
3. 蒲黃
味甘,氣平。無毒。種盛泰州(屬南直隸,)根滿池澤。經秋盡瘁,逢春復生。初萌孽紅白茸茸,為蒲𮏭,曾載《周禮》。漸成柄甘脆可啖,號蒲筍亦著志書。春深發葉成叢,夏半抽梗中起。花抱梗梢名_蒲釐_,類武林棒槌;屑綴花中即蒲黃,似畫者金粉。市廛收為粿賣,(用蜜和作,甚益小兒。
)醫家採入藥煎。篩淨曝乾,血病必用。補血止血須炒,破血消腫宜生。止血熱妄行,吐衄唾咯立效;消瘀血凝積,癥瘕崩帶殊功。調女人月候不勻,去產婦兒枕作痛。療跌撲折損,理風腫癰瘡。久服如常,其功旋奏。輕身兼益氣力,延年可作神仙。但不益極虛之人,若多食未免自利。
篩後赤滓,(篩去細黃,其粗赤滓在篩上者。)蒲萼_當知。(赤滓名也。)止瀉澀腸,亦宜炒使。苗採作薦,乃名_香蒲。除臭爛口中,驅邪氣心下。聰耳明目,耐老堅牙。
白話文:
蒲黃味道甘甜,藥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蒲黃這種植物在泰州一帶生長茂盛,它的根部遍佈池塘沼澤。經歷秋天後會枯萎,但春天又會重新生長。剛長出來的時候,嫩芽帶著紅白色的絨毛,叫做蒲𮏭,這個名稱在《周禮》中就有記載。慢慢長成可以當作蔬菜莖的部分,甘甜爽脆可以食用,叫做蒲筍,在一些書籍中也有記載。春天茂盛長出葉子成叢,夏天從中間抽出梗。開出的花包在梗的頂端,叫做蒲釐,形狀像武林棒槌;花中的粉末就是蒲黃,看起來像畫畫用的金粉。市場上會有人收集起來用來做糕點販賣,(用蜂蜜混合製作,對小孩特別有益)。
醫生會採集蒲黃入藥煎煮。篩選乾淨後曬乾,是治療血症的必需品。補血止血需要炒過,破血消腫則適合用生的。它能止住因血熱妄行引起的吐血、流鼻血等症狀,效果很好;也能消除瘀血凝結形成的腫塊,對婦女的癥瘕、崩漏、帶下等疾病有特殊功效。能調理婦女月經不調,去除產婦因胎盤殘留引起的腹痛。還可以治療跌打損傷,調理風腫癰瘡。長期服用沒有副作用,而且效果迅速。能夠使身體輕盈,同時增強體力,長期服用還可以延年益壽,堪比神仙。但是不適合極度虛弱的人服用,如果吃太多可能會腹瀉。
篩選蒲黃後剩下的紅色渣滓,(篩掉細黃粉末,留在篩子上粗糙的紅色渣滓)叫做蒲萼。蒲萼也能用,(這是紅渣的名稱。)它有止瀉收澀腸道的作用,也適合炒過後使用。蒲黃的苗可以採來編織成草蓆,叫做香蒲。香蒲能去除口中的腐臭氣味,驅散胸腹的邪氣,還能使人耳聰目明,延緩衰老,鞏固牙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