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嘉謨

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一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11)

1. 薯蕷

(即山藥,又名山芋。),味甘,氣溫、平。無毒。南北州郡俱產,惟懷慶者獨良。秋採曝乾,灰藏不蛀。(柴灰同藏罐內,則不蛀壞。)性惡甘遂,共劑不宜。使天麥門冬紫芝,入手足太陰兩臟。治諸虛百損,療五勞七傷。益氣力潤澤皮膚,長肌肉堅強筋骨。除寒熱邪氣,煩熱兼除;卻頭面遊風,風眩總卻。

羸瘦堪補,腫硬能消。開心孔聰明,澀精管泄滑。理脾傷止瀉,參苓白朮散頻加;逐腰痛強陰,六味地黃丸當用。搗篩為_粉_,作糊甚黏。久服不飢,延年耐老。

(謨)按:山藥能消腫硬,因能益氣補中故爾。經曰:虛之所在,邪必湊之。著而不去,其病為實。非腫硬之謂乎?故補其氣,則邪滯自不容不行。丹溪云:補陽氣生者,能消腫硬,正謂此也。

白話文:

薯蕷(也就是山藥,又叫山芋),味道甘甜,性質溫和、平和,沒有毒性。南北各州郡都有產,只有懷慶府出產的品質最好。秋季採收後曬乾,用草木灰儲藏就不會被蟲蛀。(用柴灰一起放入罐子裡儲藏,就不會被蛀壞。)它與甘遂藥性不合,不宜一起使用。它能與天門冬、麥門冬、紫芝一起使用,能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這兩個臟器。可以治療各種虛損、身體百般虧損,能療養五勞七傷。能夠增強氣力,潤澤皮膚,使肌肉生長,使筋骨強健。能夠去除寒熱的病邪,煩熱的症狀也能去除;可以驅除頭面部的遊走性風邪,各種頭暈目眩都能治好。

身體瘦弱的人可以靠它補養,腫脹堅硬的部位也能靠它消除。能夠使人心情開朗、頭腦聰明,收斂精液、控制遺精滑泄。能夠調理因脾胃損傷引起的腹瀉,可以用參苓白朮散來加強療效;能夠治療腰痛、使陰氣強盛,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。將其搗碎過篩製成粉末,調成糊狀非常粘稠。長期服用不會感到飢餓,可以延年益壽。

(作者)按:山藥能夠消除腫脹堅硬,是因為它能夠補益中氣的緣故。醫書說:「虛弱的地方,邪氣一定會侵入。」邪氣停留在體內不去除,病就會變成實證。這不就是說的腫脹堅硬嗎?所以,補足了氣,邪氣自然就沒有容身之地自行消退了。朱丹溪說:補足陽氣的藥物,能夠消除腫脹堅硬,正是這個道理。

2. 石斛

味甘,氣平。無毒。多產六安,(州名,屬南直隸。)亦生兩廣。(廣東、廣西。)莖小有節,色黃類金。世人每以金釵石斛為云,蓋亦取其象也。其種有二,細認略殊。生溪石上者名_石斛_,折之似有肉中實;生櫟木上者名_木斛_,折之如麥稈中虛。石斛有效難尋,木斛無功易得。

賣家多采易者代充,不可不預防爾。惡凝水石巴豆,畏白殭蠶雷丸。以酒浸蒸,方宜入劑,卻驚定志,益精強陰。壯筋骨,補虛羸,健腳膝,驅冷痹。皮外邪熱堪逐,胃中虛火能除。厚腸胃輕身,長肌肉下氣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大多產於六安(一個州名,屬於南直隸),廣東、廣西也有生長。它的莖細小且有節,顏色黃色像金子。世人常把金釵石斛當作正品,大概也是因為它外形像金釵的緣故。石斛種類有兩種,仔細辨認會發現略有不同。生長在溪流石頭上的叫做「石斛」,折斷後感覺裡面好像有肉;生長在櫟木上的叫做「木斛」,折斷後裡面像麥稈一樣是空心的。石斛功效顯著卻難以尋獲,木斛沒有功效卻容易得到。

賣家大多採容易取得的木斛來冒充石斛,不可不事先提防。石斛不宜與凝水石、巴豆同用,害怕白殭蠶和雷丸。用酒浸泡後蒸過,才適合入藥,能使人驚悸平定,增益精氣、強壯陰部。它能強壯筋骨、補養虛弱、使腳和膝蓋有力、驅除寒冷痺痛。表皮外的邪熱可以驅散,胃中的虛火也能消除。它能增厚腸胃、使身體輕健、增長肌肉、使氣往下順暢。

3. 知母

味苦、辛,氣寒,氣味俱厚。沉而降,陰也,陰中微陽。無毒。多生徐解二州,(並屬南直隸。)形類菖蒲;柔軟肥白有力,枯黯無功。去淨皮毛,忌犯鐵器。引經上頸,酒炒才升。益腎滋陰,鹽炒便入。乃足少陰本藥,而又入足陽明、入手太陰也。補腎水,瀉去無根火邪;消浮腫,為利小便佐使。

初痢臍下痛者能卻,久瘧煩熱甚者除。治有汗骨蒸熱癆,療往來傳屍疰病。潤燥解渴,(患人虛熱口乾,宜倍用之。)止咳消痰。久服不宜,令人作瀉。仍治溪毒,河潤澡洗,先以藥末,投水上流,自無患矣。

(謨)按:東垣云:仲景用此為白虎湯,治不得眠者煩燥也。蓋煩者肺,燥者腎,以石膏為君,佐以知母之苦寒,以清腎之燥。緩以甘草、粳米之甘,使不速下也。經云:胸中有寒者瓜蒂散,表熱裡寒者白虎湯。瓜蒂、知母味皆苦寒,何謂治胸中寒也?曰:讀者當逆識之,如言亂臣十人,亂當作治。

仲景言寒,舉其效言之,熱在其中矣。若果為寒,安得復用苦寒之劑?且白虎湯證,脈尺寸俱長,其熱明矣。豈可因其辭而害其意乎?

白話文:

知母味道苦、帶辛辣,藥性寒涼,氣味濃郁。藥性下沉且能使氣往下行,屬於陰性藥,但陰中帶有微弱的陽性。沒有毒性。大多生長在徐州和解州(都屬於南直隸)。外形像菖蒲;柔軟、肥厚、色白且有力量,枯萎黯淡的就沒有功效。使用時要去除乾淨的皮毛,忌諱接觸鐵器。要引導藥性往上到頸部,用酒炒過才能發揮作用。要補益腎陰,用鹽炒過就可使藥性往下作用。知母是足少陰經的本經藥,同時也進入足陽明經、手太陰經。可以補腎水,瀉除沒有根源的虛火;消除浮腫,作為利尿的輔助藥。

剛開始拉肚子且肚臍下方疼痛可以用它來治療,久病瘧疾且發熱煩躁很嚴重的人可以去除症狀。能治療有汗、骨蒸勞熱的病症,能治療來回傳染的疰病。可以滋潤乾燥、解除口渴(虛熱口乾的病人,應該加倍使用知母)。能止咳、消除痰液。長期服用不適合,會導致腹瀉。也能治療溪水毒,如果要在河中洗澡,先將藥末投放到上游,就不會有問題。

(編者按)張元素說:張仲景用知母在白虎湯中,治療不能入睡且煩躁的症狀。所謂煩是指肺熱,燥是指腎燥,用石膏為君藥,輔以知母的苦寒,來清除腎的乾燥。再用甘草、粳米的甘味來緩和藥性,使藥性不會過於快速下行。經書說:「胸中有寒的人用瓜蒂散,表熱裡寒的人用白虎湯」。瓜蒂、知母味道都苦寒,怎麼說能治療胸中寒呢?應該反向理解,就像說有十個亂臣,亂應該理解為治理。

張仲景說的寒,是指藥效的表現,實際上是熱在其中。如果真是寒,怎麼會再用苦寒的藥呢?而且白虎湯的病症,脈象兩寸都長,發熱的現象很明顯。難道可以因為文字的表面意思而曲解真正的含義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