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十一 (13)
卷之十一 (13)
1. 鰻鱺魚
味甘,氣寒。有毒。清水河生為美,五色紋具尤佳。二斤以上忌沾唇,一斤以下宜饜口。猶甚毒者,水行昂頭。儻誤食之,為害亦速。務審精細,才剖烹調。殺諸蟲,壓諸草石藥毒;調五臟,除五痔瘻瘡瘍。去皮膚風疹,瘙癢如蟲行;逐腰背風濕,浸淫若水洗。男子骨蒸癆瘵及腳氣又患者常食有功,婦人產戶蟲瘡並崩漏不斷者多食最效。
_骨_收箱籠,可闢衣魚;夏月燒煙,又除諸害。
熏房中蚊蠓化水,熏床底蝨蚤絕蹤,氈毯熏之,蛀蟲自死;竹木熏過,蛀蟲不生。_鱒魚_味甘大溫,五月端午日方取;功專補中益氣,婦人產前疾善調。
散濕風,去狐臭。凡中其毒,食蟹解之,蓋鱒畏蟹故也。_頭_主咽喉消渴。
_血_塗口眼喎斜。
(左患塗右,右患塗左。)用_穿魚繩_煎湯,治竹木屑入眼。沃洗未已,屑卻外流。
白話文:
鰻魚,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,有毒性。其中以生長在清澈河流中的最好,身上有五彩紋路的更佳。超過二斤的鰻魚,要小心不要沾到嘴唇,一斤以下的則可以放心地食用。特別有毒的鰻魚,在水中會昂頭游動。如果誤食了,危害也很快就會顯現。一定要仔細審查,才能剖開烹調。鰻魚能殺死體內寄生蟲,能壓制草石藥的毒性;能調和五臟的功能,能治療痔瘡、瘻管和瘡瘍。能去除皮膚上的風疹,止癢如同蟲子在爬;能驅除腰背的風濕,感覺像被水沖洗一樣。男子有骨蒸勞熱、肺結核和腳氣的人常吃鰻魚有功效,婦人產後生殖器有蟲瘡或崩漏不止的,多吃鰻魚效果最好。
鰻魚的骨頭裝在箱籠裡,可以驅除衣魚;夏天燒煙,又能消除各種害蟲。
用鰻魚的煙熏房間,蚊子和蠓蟲會化成水消失;熏床底下,虱子和跳蚤會絕跡;熏毛毯,蛀蟲會自己死去;熏竹子和木頭,蛀蟲就不會產生。鱒魚,味道甘甜,性質大溫,只有在五月初五端午節才能捕捉。它的功效專長於補中益氣,對婦人產前的疾病有很好的調理作用。
能散除濕氣和風邪,能去除狐臭。如果中了鱒魚的毒,吃螃蟹就能解毒,因為鱒魚害怕螃蟹。鱒魚的頭,能治療咽喉疾病和消渴症。
鱒魚的血,可以塗抹在口眼歪斜的部位(左邊患病塗右邊,右邊患病塗左邊)。用穿魚的繩子煎湯,可以治療竹木屑跑進眼睛。用這個湯沖洗,還沒洗完,竹木屑就會自己流出來。
2. 烏賊魚
味酸,氣平。無毒。性惡芨蘞附子,(白芨、白蘞、黑附子。)出惟近海郡州。昔秦王東遊,棄算囊所化。今種類生育,猶彷彿同形。(口傍兩須若帶而長,風波稍急以須絡石為纜,故又名纜魚。)腹中血並膽汁,又如墨黑甚多。每見大魚及人,吐黑混水自衛。人反認熟,得以網張。
_肉_啖亦佳,益氣強志。
且通經閉,兼療黑枯。骨名海螵蛸,醫科切要藥。
輕脆而白,堪鏤作鈿。擇上紋直順者才真,(上紋橫者,沙魚骨也。)煮滷水三伏時莫缺。仍燒地坎藏閉,務過晝夜研羅。作散調膏,拯病任使。主女子漏下赤白,經汁血閉,陰蝕腫疼;治婦人寒熱瘕症,驚氣入臍,環腹疼痛。去目睛浮翳,收瘡口腐逐。_腹中黑釅_醋摩濃,蟲心痛頓服即愈。
寫契略淡,過歲全無。土人借貸騙錢,每每用此書契。為客商者,不可不知。
白話文:
烏賊魚,味道酸,性質平和,沒有毒。但它與白芨、白蘞、黑附子這些藥材相剋。主要產於靠近海邊的郡州。據說以前秦始皇東遊時,丟棄的算籌袋變成了烏賊。現在的烏賊種類繁多,外形仍舊相似。(嘴邊兩條觸鬚像帶子一樣很長,遇到風浪稍大時,就用觸鬚纏繞石頭當纜繩,所以又叫纜魚。)腹中的血和膽汁,像墨汁一樣又黑又多。烏賊每次遇到大魚或人,就吐出黑色的混濁水來保護自己,反而讓人誤以為它熟了,因此被漁網捕獲。
烏賊肉,味道也不錯,能補氣、增強意志。
還能通經、治療閉經,也能治療皮膚乾燥變黑。烏賊骨,又名海螵蛸,是醫家常用的重要藥材。
烏賊骨質地輕脆而白,可以雕刻成裝飾品。選擇表面紋路直順的才是真的。(紋路橫向的,是沙魚骨。)用鹵水煮烏賊骨,在三伏天時不要缺少。煮好後,放在地坑中密封藏好,務必過一天一夜再拿出來研磨成粉。製作成藥散或藥膏,可以用來治療疾病。主要治療婦女白帶、赤帶、經血不通、陰部潰爛腫痛;治療婦女寒熱、腹中腫塊、驚嚇導致氣結於臍周、腹部疼痛。還可以消除眼睛的浮翳,收斂瘡口腐肉。烏賊腹中的黑色濃汁,用醋磨濃,塗抹在蟲咬的疼痛處,立刻就能止痛。
用烏賊墨寫的契約,時間久了會變淡,過了一年就完全看不見了。當地人常常用這種墨水書寫借貸契約來騙錢。作為客商,不可不知。
3. 河豚魚
味甘,氣溫。有大毒。江淮河海俱生,率以冬至後出。中孚卦象,此魚應之,故解易信及豚魚是也。狀類蝌蚪,體短尾尖。背黑而上有黃紋,腹白而目能開閉。內無膽,外無腮。觸物輒嗔,脹腹球大。一浮水面,又名嗔魚。肉味雖珍,肝子極毒。大魚及獺,並無敢吞。得之須如法烹調,(去肝及子,水洗血淨。
移釜潔淨處,蓋密煮之,忌沾灰塵。殺人尤驗,宜焚橄欖木荻草煮佳,勿用炱煤。)不爾則中毒卒歿。諺云:捨命吃河豚。善於養生,寧謹慎勿人口也。毒中初覺,急嚼蘆根,或以橄欖水煎,滿飲濃湯可解。亦治小恙,曾載《本經》,理腰腳去疳䘌,殺蟲補虛,亦去濕氣消腫。
_江㹠_如㹠形狀,出沒鼻中為聲。
舟人候之,知大風雨。漁網得獲,取脂燃燈。用摩病及樗蒲即明,照讀書及紡績即暗。俗言懶婦所化,是亦未必為然。
白話文:
河豚魚,味道甘甜,性溫。它有劇毒。長江、淮河、河海都有生長,大多在冬至後出現。從《易經》的中孚卦象來看,這種魚與之相應,所以解讀易經時說的「信及豚魚」指的就是這種魚。外形像蝌蚪,身體短而尾巴尖。背部黑色有黃色條紋,腹部白色而且眼睛可以開閉。體內沒有膽,體外沒有腮。碰到東西就生氣,肚子會鼓脹成球狀。浮在水面上時,又被叫做嗔魚。魚肉味道雖然鮮美,但肝臟和魚卵毒性極強。大的魚和水獺都不敢吞食。抓到河豚魚必須按照方法烹調,(去除肝臟和魚卵,用水洗淨血液。
換到乾淨的鍋子裡,蓋緊蓋子煮,切忌沾到灰塵。它殺人效果尤其明顯,最好用橄欖木或荻草煮才好,不要用燒焦的煤炭煮。)否則就會中毒死亡。俗話說:「捨命吃河豚」。懂得養生的人,應該謹慎小心,不要把它吃進肚子裡。中毒初期如果察覺,趕緊嚼食蘆根,或者用橄欖煎水,大量飲用濃湯可以解毒。也可以用來治療小毛病,曾經記載在《本經》中,能調理腰腿、去除疳瘡,殺蟲補虛,也能去除濕氣消腫。
江豚,樣子像小豬,在水中出沒時會發出聲音。
船夫根據江豚的出現來判斷是否有大風雨。漁網捕獲江豚後,提取油脂點燈。用江豚脂摩擦生病的部位和樗蒲(一種賭具)會變得明亮,用來照亮讀書或紡織則會昏暗。民間傳說是懶惰的婦女所化成的,這未必是事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