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六 (2)
卷之六 (2)
1. 白芥
味辛,氣溫。無毒。原種來從西戎,白脆作茹甚美。冷氣堪卻,五臟能安。_子_生比他芥略粗,色白與粱米相類。
善卻疰氣,最闢鬼邪。研醋敷射工,煎液消痰癖。久瘧蒸成癖塊,須此敷除;皮裡膜外痰涎,必用引達。故三子養親湯方中,加蘿蔔子消食,蘇子定喘,此卻消痰。是皆切中老人病也。_青芥_極辣,似菘有毛。
細葉者殺人,大葉者為美。生食發丹石發毒,煮食動膈氣動風。合兔肉同餐,成惡瘡尤驗,亦堪主療。嘗載《本經》,利竅明耳目;溫中歸鼻,除邪氣止咳。_子_細青色,作醬甚香。
撲損瘀血冷疼,生薑研貼。麻痹風毒腫痛,釅醋和敷。酒調未下咽,心脾痛竟止。又_紫芥花芥石芥_,種卻多般;惟採取作茹作虀,不復分別。
白話文:
白芥,味道辛辣,性質溫熱,沒有毒性。原本是從西戎(古代西域地區)傳來的,白色且脆嫩,做成菜餚味道很好。它能驅散寒氣,使五臟安寧。白芥的種子比其他芥菜的種子稍微粗大,顏色潔白,像米粒一樣。
它能有效去除疰氣(一種身體不適的症狀),最能驅除鬼怪邪氣。將它研磨後用醋調敷在被射工蟲咬傷的地方,煎煮它的汁液可以消除痰塊。對於久病造成的瘧疾引起的痞塊,需要用它來敷貼去除;皮膚內外積聚的痰涎,必須用它來引導排出。因此,在「三子養親湯」的方劑中,加入萊菔子來幫助消化,蘇子來平定喘息,而白芥子則是消除痰液。這些都非常符合老年人常見的疾病。青芥非常辛辣,外形像菘菜,表面有細毛。
葉子細小的青芥會導致中毒,葉子大的則比較好。生吃會引發丹毒、發毒瘡,煮熟後吃則會引起胸膈不適、產生風邪。如果和兔肉一起食用,會更容易形成惡瘡,這點是經過驗證的,但它也能用來治療疾病。曾經在《本草經》中記載,它能疏通孔竅,使耳目清亮;溫暖脾胃,使氣歸於鼻腔,去除邪氣,止咳。青芥的種子呈細小的青色,做成醬味道非常香。
跌打損傷導致的瘀血冷痛,用生薑和白芥一起研磨後貼敷。麻痹風毒引起的腫痛,用濃醋調和後敷上。用酒調和還沒來得及吞下,心脾的疼痛就停止了。另外,還有紫芥花芥石芥等,種類繁多;只是採來做菜或醃漬,就不再區分了。
2. 萊菔根
味辛、甘,氣溫。屬土,有金與水。無毒。南北郡州,處處俱種。一名蘿蔔,逢冬拔收。根啖可生,葉啖須煮。制白麵豆腐二毒,忌何首烏地黃同餐。倘誤犯之,鬚髮易白。消穀食,去痰癖,止咳嗽,解消渴。搗生汁,磨墨下咽;止吐血,去血甚捷。《衍義》云:散氣用生薑,下氣用萊菔。
但煮食多者,亦停膈間,以成溢飲之證,蓋味甘多辛少故爾。_子_劫喘咳下氣,功誠倒壁沖牆。
水研服即吐風痰,醋研敷立消惡毒。_蕪菁_匝地生葉,又名_蔓青_兩呼。
與萊菔全差,毋以真認假。多種河朔,可備饑年。昔諸葛亮出征駐營,每令兵士栽種,謂有六利,詳載史書。至今三蜀江陵,呼為諸葛菜也。宜常啖食,易至健肥。益氣通中,下氣消穀。_子_主黃疸利水,又治霍亂除膨。
去目睛青盲,消癥瘕積聚。九蒸九曝為粉,服之斷殼長生。研細入面脂中,揭皺轉潤;壓油攙面膏內,黑䵟回明。蜘蛛咬傷,搗末酒服。故蔓菁園中無蜘蛛,是其相畏也。_根_治熱毒風腫消渴,亦可解除。
但食之多,令人脹滿。
白話文:
萊菔根(白蘿蔔):味道辛辣帶點甘甜,性質溫和。五行屬土,但又帶有金和水的特性。沒有毒性。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,各地都能種植。它又被稱為蘿蔔,通常在冬天收成。根可以直接生吃,葉子則需要煮熟才能吃。它能解白麵和豆腐兩種食物的毒性,但忌諱與何首烏、地黃一同食用。如果誤食,頭髮容易變白。它能幫助消化,去除痰液積聚,止咳,並能緩解口渴。搗碎生榨成汁,可用來磨墨吞服,能快速止吐血。
《衍義》中說:「散氣要用生薑,下氣要用白蘿蔔。」
但如果煮熟吃太多,也會停留在胸膈之間,形成溢飲的症狀,這是因為它甘甜味較多,辛辣味較少。白蘿蔔籽能止喘咳、順氣下行,效果強勁。
用水磨成汁服用可以幫助吐出風痰,用醋磨成泥敷在患處可以立即消除惡瘡毒。蕪菁這種植物,葉子遍地生長,又被稱為蔓青,有這兩種叫法。
它和白蘿蔔完全不同,不要將它們混淆。蕪菁多種植於北方地區,可以作為飢荒年的儲備糧食。以前諸葛亮出兵紮營時,都會讓士兵種植蕪菁,說它有六種好處,詳細記載在史書上。至今在四川和湖北江陵一帶,仍然稱蕪菁為諸葛菜。它適合經常食用,容易使人健康肥壯。能補益元氣,暢通腸胃,順氣消食。蕪菁籽主要用於治療黃疸和利水,也能治療霍亂、消除腹脹。
它能去除眼睛的青盲,消除腫塊和積聚。將蕪菁經過九次蒸煮、九次曝曬後磨成粉末服用,能使人延年益壽。磨成細粉加入面脂中,能消除皺紋使皮膚滋潤;將油壓出後加入面膏中,能使黑斑變淡。被蜘蛛咬傷,搗碎成末用酒服下。所以種植蔓菁的園子裡沒有蜘蛛,這是它們互相畏懼的緣故。蕪菁根能治療熱毒、風腫、消渴,也可以用來解毒。
但如果吃太多,會使人腹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