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蒙筌》~ 卷之五 (6)
卷之五 (6)
1. 神麯
味甘,氣平。無毒。六月六日,製造方宜。曝乾仍積月深,入藥須炒黃色。助人之真氣,走陽明胃經。下氣調中,止瀉開胃。化水穀,消宿食。破癥結,逐積痰。療婦人胎動不安,治小兒胸腹堅滿。_酒麴_系者藥合造,味辛而性氣大溫。
落胎兼下鬼胎,下氣並驅冷氣。酒痰尤劫,宿食竟消。六畜誤食米多,脹滿欲死;急研煎汁灌下,即解回生。_麩曲_性涼,消食亦用。
_紅曲_色赤,滑血須知。
(謨)按:六月六日造神麯者,謂諸神集會此日故也。所用藥料,各肖神名。當此之日造成,才可以名神麯。倘或過此,匪但無靈,抑不得以神名也。其方用白曲一百斤,以象白虎;蒼耳草自然汁三升,以象勾陳;野蓼自然汁四升,以象騰蛇;青蒿自然汁三升以象青龍;杏仁去皮尖四升,以象玄武;赤小豆煮軟熟,去皮三升,以象朱雀。一如造麴法式,造備曬乾,收貯待用。
今這之賣家,只蓼面為之,既不依方,又不按日,何得以取效乎?醫者見其不真,每以酒麴代用,亦失原造之意矣。
白話文:
神麯,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適合在農曆六月六日製作。曬乾後存放越久越好,入藥前需要炒至黃色。它能幫助人體提升真氣,作用於陽明胃經。可以降氣、調理腸胃、止瀉、開胃,幫助消化水穀,消除積存的食物,破除腫塊,去除積痰。可以治療婦女胎動不安,也能治療小孩胸腹脹滿。
酒麴,是藥物配合製造的,味道辛辣,性質偏溫熱。能墮胎,也能排出死胎,可以降氣並驅散寒氣。對酒痰的去除效果特別好,也能消除積食。如果家畜因誤食過多米食而腹脹欲死,可將酒麴磨成粉末煎汁灌服,就能立刻恢復。麩曲,性質偏涼,也有幫助消化的作用。
紅曲,顏色是紅色的,要了解它有活血的作用。
(謨)認為:在農曆六月六日製作神麯,是因為傳說這天是諸神聚會的日子。所用的藥材,都與神祇的名字相對應。在這個日子製作出來的,才能稱為神麯。如果錯過了這個日子,不僅沒有靈效,也不能以神來命名。它的配方是用白麴一百斤,來象徵白虎;用蒼耳草的自然汁三升,來象徵勾陳;用野蓼的自然汁四升,來象徵騰蛇;用青蒿的自然汁三升,來象徵青龍;用去皮尖的杏仁四升,來象徵玄武;用煮軟熟並去皮的赤小豆三升,來象徵朱雀。按照製作麴的方法,製作完成後曬乾,收起來備用。
現在的賣家,只用蓼的粉末來製作,既不按照配方,又不按照日子,怎麼可能有效呢?醫生看到它不是真的,經常用酒麴代替,也失去了原本製作的意義。
2. 酒
味苦、甘、辛,氣大熱。有毒。釀匪一等,糯米、粟米、秫米、黍米,並可釀造。名亦多般。(醇酒、清酒、白酒、黃酒、臘八酒、清明酒、綠豆酒、羔兒酒,如此多名,不能盡述。)惟糯米麵曲者為良,能引經行藥勢最捷。因走諸經不止,稱與附子同功。葉辛甘苦相殊,治上中下分用。
辛者能散,通行一身之表,直至極高頂頭;甘者能緩居中;苦者能下;淡則竟利小便而速下也。少飲有節,養脾扶肝。駐顏色,榮肌膚,通血脈,厚腸胃。御霧露瘴氣,敵風雪寒威。諸惡立驅,百邪竟闢。消悉遣興,揚意宣言。雖然佳醞常稱,猶有狂藥別號。若恣飲助火,則亂性損身。
爛胃腐腸,蒸筋潰髓。傷神減壽,為害匪輕。倘入藥共釀,凡主治又異。_姜酒_療厥逆客忤,紫酒(即豆淋酒)理瘛瘲偏風。
_蔥豉酒_解煩熱而散風寒,_桑椹酒_益五臟以明耳目。
_狗肉汁釀酒_日飲,大補元陽;_葡萄肉浸酒_時嘗,甚消痰癖。
_牛膝乾地黃酒_更妙,漸滋陰衰;_枸杞仙靈脾酒_尤佳,專扶陽痿。
又等_社酒_,亦有小能。指納嬰兒口中,可令速語;口含噴屋四壁,堪逐蚊蠅。糟罯跌傷,行瘀止痛。亦驅蛇毒,仍合凍瘡。
(謨)按:大寒凝海,惟酒不冰。因性熱多,獨異群物。丹溪亦曰:酒乃濕中發熱,近於相火,醉後顫慄。即此可知,正所謂惡寒非寒,明是熱證然也。性卻喜升,氣必隨輔,痰壅上膈,溺澀下焦,肺受賊邪,金體大燥,寒涼恣飲,熱鬱於中,肺氣得之,尤大傷耗。其始也病淺,或嘔吐,或自汗,或瘡疥,或鼻皶,或瀉痢,或心脾痛,尚可散而出也。
其久也病深,或為消渴,為內疽,為肺痿,為痔漏,為鼓脹,為黃疸,為失明,為哮喘,為勞嗽,為吐衄,為癲癇,為難治之病。倘非具眼,未易處治,可不謹乎!
白話文:
酒的味道苦、甘、辛,性質大熱,且有毒。釀酒的原料有很多種,糯米、小米、高粱米、黍米都可以用來釀造,酒的名稱也很多,像是醇酒、清酒、白酒、黃酒、臘八酒、清明酒、綠豆酒、羔兒酒等等,種類繁多,無法一一列舉。其中用糯米和酒麴釀造的酒品質最好,它能引導藥力快速到達身體各處。因為酒性走遍全身經絡,所以有人說它和附子的藥效相當。酒的藥性,辛味的可以發散,使藥力到達身體表面,甚至可以到達頭頂;甘味的可以緩和藥性,使其作用於身體中間;苦味的可以使藥性向下走;淡味的則能利尿,使藥力快速排出。
少量適度飲酒,可以滋養脾臟、扶助肝臟,使人容光煥發、肌膚潤澤,疏通血脈、增強腸胃功能,還能抵禦霧氣、露水和瘴氣,抵抗風雪和寒冷。可以驅除各種邪氣,使百邪退散,消除憂愁,使人心情舒暢。雖然酒常被譽為佳釀,但也有人稱它為「狂藥」。如果過量飲酒,會助長體內火氣,導致性情紊亂、損害身體。
過量飲酒會使胃腐爛、腸道受損,使筋骨萎縮、骨髓衰敗,傷害精神、減少壽命,造成的危害不輕。如果將酒作為藥引來釀製藥酒,那麼其主要功效又各有不同。像是用薑汁釀製的薑酒可以治療手腳冰冷、突然昏倒等症狀;用豆淋酒釀製的紫酒(即豆淋酒)可以治療抽搐、半身不遂;用蔥豉釀製的蔥豉酒可以解除煩熱、散發風寒;用桑葚釀製的桑椹酒可以滋養五臟、使耳聰目明;用狗肉汁釀製的酒,每天喝一些可以大補元陽;用葡萄肉浸泡的酒,時常喝一些可以消除痰積。
用牛膝、乾地黃浸泡的酒更是妙用無窮,可以慢慢滋養陰虛;用枸杞、仙靈脾浸泡的酒尤其好,可以專門治療陽痿。還有一種叫做社酒,也有一些小功效,將社酒滴入嬰兒口中,可以讓嬰兒更快學會說話;將酒含在口中噴灑在屋子的四壁,可以驅趕蚊蠅;用酒糟敷在跌打損傷的部位,可以活血化瘀、止痛,也可以驅除蛇毒,還能治療凍瘡。
(編者按):在極度寒冷的天氣,連海水都會結冰,只有酒不會結冰,這是因為酒的性質大熱,所以它與其他東西不同。朱丹溪也說過:酒是濕氣中產生的熱,接近人體的相火,醉酒後會顫抖。由此可知,所謂的惡寒並非真的是寒冷,而是熱證的表現。酒性喜歡向上升發,它的氣也會跟著向上,如果痰液壅塞在上胸膈部位,小便不利在下焦部位,肺部受到邪氣侵襲,造成肺部過於乾燥,這時如果貪飲寒涼的酒,反而會使熱氣鬱積在體內,肺氣會因此受到更大的損傷。一開始發病時,病情較輕,可能會出現嘔吐、自汗、瘡疥、鼻頭紅腫、腹瀉、心脾疼痛等症狀,這時還可以透過發散的方法治療。
如果久病不癒,病情就會加重,可能會變成消渴症(糖尿病)、內瘡、肺痿(肺部功能衰竭)、痔瘡、腹脹、黃疸、失明、哮喘、勞嗽(慢性咳嗽)、吐血、癲癇等難以治療的疾病。如果沒有經驗,很難處理這種情況,所以不得不謹慎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