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嘉謨

《本草蒙筌》~ 總論 (10)

回本書目錄

總論 (10)

1. 修合條例

古人方劑,錙銖分兩,與今不同。云一升,即今之大白盞也。云兩銖者,六銖為一分,即今二錢半。二十四銖為一兩也。云三兩,即今之二兩。云一兩,即今之六錢半。

凡散藥有云刀圭者,十分方寸匕之一,准如梧子大也。方寸匕者,作匕正方一寸,抄散取不落為度。錢五匕者,今五銖錢邊五字者,以抄之。一撮者,四刀圭也。十撮為一勺。

凡丸藥云如細麻者,即胡麻也。如黍、粟亦然,以十六黍為一大豆。如大麻子者,准三細麻也。如胡豆者,即今之青斑豆也,以二大麻子准之。如小豆者,今赤小豆。如大豆者,以二小豆准之。如梧桐子者,以二大豆准之。

凡煮湯,欲微火令小沸。其水數,依方多少。大略二十兩藥,用水一斗,煮取四升,以此為準。然利湯欲生,少水而多取汁;補湯欲熟,多水而少取汁。

凡湯中用芒硝、飴糖、阿膠,須候湯熟,絞淨清汁,方納於內,再上火兩三沸,烊盡乃服。

凡湯中加酒、醋、童便、竹瀝、薑汁,亦候湯熟,絞汁盞內,加入便服。

凡湯中用沉香、木香、乳香、沒藥,一切香竄藥味,須研細末,待湯熟,先傾汁小盞內調服訖,然後盡飲。

凡丸散藥亦先咀細片曝燥,才依方派輕重。稱淨分兩和勻,共磨研細末。其天門冬、地黃輩,濕潤難乾者,冬春略增蝕數,搗膏攙入。夏秋亦同。眾藥曝燥磨之。

凡篩丸藥末,用重密絹令細。若篩散草藥,用輕疏絹。其丸藥中,有各研磨者,雖已篩細,和諸藥末,又必重複篩過,庶色理和同為佳。

凡丸藥用蜜,每藥末一斤,則用蜜十二兩。文火煎煉,掠去沸沫,令色焦黃,滴水成珠為度,再加清水四兩和勻。如此丸成,庶可爆干,經久不爛。

凡藥末入蜜和勻,須令力士於石舂內杵搗千百,自然軟熟,容易丸成。不然,或散或黏,在手弗妙。一應作糊合者,亦仿此式勿違。

凡通大便丸藥,或有巴豆,或加硝、黃丸成者,必用川蠟熔化為衣,取其過膈不化,能達下焦,脾胃免傷,誠為良法。倘人體氣壯實,毋以此拘。

凡丸藥,或用硃砂末、或用金銀箔為衣飾者,必須丸成乘濕黏上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的藥方,所用的計量單位「銖」、「分」、「兩」跟現在不一樣。「一升」相當於現在的大白瓷杯。「兩銖」指的是六銖為一分,也就是現在的二錢半。二十四銖等於一兩。「三兩」相當於現在的二兩。「一兩」相當於現在的六錢半。

散劑藥方中提到的「刀圭」,是指十分之一個方寸匕的量,大約像梧桐子那麼大。「方寸匕」是用正方形一寸的勺子取藥粉,舀起藥粉不掉落的量。「錢五匕」是指用五銖錢幣,幣面有五字的那種,用它來舀藥粉。「一撮」等於四個刀圭。「十撮」等於一勺。

丸劑藥方中說的「如細麻」,就是指胡麻(芝麻)。「如黍」、「如粟」也是一樣,十六個黍米等於一個大豆。「如大麻子」是指三個細麻子的大小。「如胡豆」是指現在的青斑豆,兩個大麻子的大小等於一個胡豆。「如小豆」是指現在的赤小豆。「如大豆」是兩個小豆的大小。「如梧桐子」是兩個大豆的大小。

煎煮湯藥,要用小火讓藥湯微微沸騰。水的用量要依照藥方所寫的份量多寡來決定。大約二十兩的藥,用水一斗,煮到剩四升,可以以此作為標準。然而,瀉藥湯劑要煮得藥性生猛,就少放水而多取藥汁;補藥湯劑要煮得藥性溫潤,就要多放水而少取藥汁。

湯藥中若有用到芒硝、飴糖、阿膠,必須等湯藥煮好,濾掉雜質取清澈的藥汁,再把這些藥加入,重新加熱煮沸兩三次,讓它們完全融化才能服用。

湯藥中若要加入酒、醋、童便、竹瀝、薑汁,也要等湯藥煮好,濾好藥汁倒進碗中,再加入這些藥服用。

湯藥中若有用到沉香、木香、乳香、沒藥等一切氣味芳香的藥材,必須研磨成細粉,等湯藥煮好,先倒少量藥汁到小碗中調和藥粉,服用完畢,再喝完剩餘的湯藥。

丸劑、散劑也要先將藥材切成薄片,曬乾後,再依照藥方所寫的重量來稱重,然後混合均勻,一起研磨成細粉。像是天門冬、地黃這類濕潤不容易曬乾的藥材,在冬天和春天時,可以稍微增加份量,搗成膏狀摻入。夏天和秋天也是一樣。其他藥材則要曬乾後研磨。

篩選丸劑藥粉,要用細密的絲絹,才能篩得細緻。篩選散劑藥粉,則用輕薄鬆散的絲絹。丸劑藥粉中,若有需要單獨研磨的藥材,即使已經篩過,跟其他藥粉混合後,還是必須再次篩選,這樣才能讓顏色和質地均勻。

製作丸劑時,每斤藥粉約用十二兩蜂蜜。用文火熬煮蜂蜜,撈去泡沫,煮到蜂蜜顏色變焦黃,滴入水中會凝結成珠狀,就表示熬好了。然後再加入四兩清水攪拌均勻。這樣做出來的藥丸,才能曬乾,而且可以保存很久而不腐爛。

藥粉加入蜂蜜後要攪拌均勻,必須找力氣大的人用石臼杵搗上千次,藥粉自然就會變得柔軟熟爛,容易製作成藥丸。不然藥粉不是太鬆散,就是太黏稠,在手上難以成形。凡是用糊狀物混合的藥材,也要按照這個方式來做。

為了讓通便的藥丸,像是加入巴豆,或加硝、黃的藥丸,能順利到達下焦而不過早被消化,必須用融化的川蠟包覆,這樣藥丸才能順利通過胃部到達下焦,避免傷害脾胃,這的確是個好方法。如果人體氣血強壯,則不需拘泥於此法。

丸藥有時候會用朱砂粉,或用金銀箔來裝飾,必須在藥丸製成還是濕潤時黏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