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二 (4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46)

1. 疔翳六十八

一雙青白眼,無人實有釘。神醫拔不去,狂瞽足平生。

此症初得,身熱憎寒,突如赤腫大作。眉骨、太陽痛楚逾常,生翳一顆,白色。失治,其翳直釘入內。則混睛加障,赤絲環繞,晝夜不辨,目翳之奇惡者,因以疔名。蓋血氣摧頹,木中春陽下陷,陰風上騰所致。何以驗之?身熱畏寒,暴發赤腫,非氣血摧頹耶?率爾生翳,便侵入內,非春陽下陷耶?痛在眉骨、太陽,非陰風上騰耶?且陽陷火必郁,故赤絲環繞。陰騰寒乃勝,則混睛加障。

人如病此,但失明而不焦槁,亦算造化。

此症十有九不治。即主人深信,亦必告明病之結果,立案存驗,庶無後話。用藥有二法,須詳診脈息,弦大而數,不妨大攻、大寒。若濡小沉澀,當先補元氣,氣旺自然推邪而出。其疔漸小,再點磨之丹,無少差謬,疔落而風輪不破。否則不凹即凸,學者其敬聽毋忽。

孔某氏婦,五日攜季子登眺,左目暴得茲證。至十一延余,已喪明四日矣。包頭挾纊,眠食大廢。診其脈浮大微弦,明系元虛傷風,風厲變熱。遂用補中益氣合加味逍遙,日進二服,痛止神安,思得蔬食。復以歸脾增附子、防風投之,夾衣脫去,煩躁如失。最後凡點服之藥,無不應效。

一日其疔忽墜,狀如小小橘核,剪之不斷,目遂見物。未幾竟愈。或曰:此婦撫孤守節,操作自給,從無怨尤。藥餌之功,殆天玉女於成也。雖然淑慎姆師受天之祐,庸或有之。彼男兒狼心狗行,臻上壽而目若童年,即間抱疾終老,遇余治而遽痊者,抑又何為。

白話文:

有一雙眼珠呈現青白色,看起來像長了釘子一樣,但其實並沒有真的釘子。即使是神醫也無法拔除,這種病會讓人失明一輩子。

這種病剛開始發作時,會發燒怕冷,突然出現紅腫的狀況,而且腫得很快。眉骨和太陽穴會異常疼痛,眼睛裡會長出一顆白色的翳。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這顆翳會直接釘入眼睛內部,導致眼睛混濁不清,產生障礙,而且會有紅色的血絲環繞,讓人晝夜都看不清楚。這種眼睛長翳的情況特別嚴重,所以用「疔」來命名。這主要是因為身體的氣血衰敗,肝木的陽氣下陷,陰氣虛風向上升騰所導致的。要如何判斷呢?身體發熱怕冷,突然出現紅腫,不正是氣血衰敗的表現嗎?很快就長出翳,並且侵入眼睛內部,不正是陽氣下陷的表現嗎?眉骨和太陽穴疼痛,不正是陰風上騰的表現嗎?而且陽氣下陷,火氣一定會鬱積,所以會有紅色血絲環繞。陰氣升騰,寒氣就會旺盛,導致眼睛混濁不清,產生障礙。

如果人得了這種病,雖然會失明但不會消瘦枯槁,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。

這種病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治不好。即使病人非常信任醫生,也必須事先告知病情結果,並且記錄下來,以免日後產生糾紛。用藥治療有兩種方法,必須詳細診斷脈象,如果脈象是弦大而數,可以採用大攻、大寒的藥物。如果脈象是濡小沉澀,應該先補足元氣,元氣旺盛自然能將病邪排出。等疔慢慢變小,再點上研磨的藥丹,一點都不能有差錯,這樣疔才能脫落,而且眼睛的風輪不會破裂。否則疔不是凹陷就是凸起,學醫的人一定要謹慎聽從,不要疏忽大意。

孔某的妻子,有天帶孩子登高遠望,左眼突然得了這種病。到了第十一天來找我看病,已經失明四天了。她包著頭,用棉絮塞住耳朵,吃不下也睡不好。我診斷她的脈象是浮大微弦,明顯是元氣虛弱,又受到風邪侵襲,風邪化熱所致。因此我使用補中益氣湯合加味逍遙散,每天服用兩次,疼痛就停止了,精神也安定下來,並且想吃蔬菜。接著又用歸脾湯,加入附子、防風來治療,她就脫下夾衣,不再感到煩躁。最後,凡是點的藥或是服用的藥,都非常有效。

有一天,她眼睛裡的疔忽然脫落,形狀像小小的橘子核,用剪刀剪也剪不斷,眼睛竟然能看見東西了。不久之後就完全康復了。有人說,這位婦人守寡撫養兒子,辛勤勞作自食其力,從來沒有怨言。藥物能發揮功效,恐怕是上天派玉女來幫助她吧。雖然,善良謹慎的婦人能得到上天的保佑,或許真的有這種可能。但是那些心腸狠毒的男人,即使活到高壽,眼睛依然像孩童一樣明亮,即使偶爾生病,也能遇到我而迅速痊癒,這又是什麼原因呢?

2. 氣翳六十九

寶鏡晶瑩號照魔,懸空誰把氣微呵,願言此後珍藏好,免得昏朦費洗磨。

此症目赤痛、眵淚都可,但青睛如濁煙籠罩,色澤欲死。甚者若混鏡呵氣,不能照人面目。從側面視之,始隱隱微見金井。其自視雖近能見物,然亦何啻隔帛。竟其病源,乃熱症寒藥,交傷脂膜,而又靳惜藥餌,神勞歲久,不為將息而致。分明是外障,而風輪光滑,無障可去,故曰氣翳。

最不能治。若暴病翳退似此者,此元氣未復,不得與於斯論。藥照案內增減,十穩。

表兄余兆文次子,年十六,長夏病風熱赤腫。醫既瘥,雙睛得氣翳,狀如死人目怕看。兄親往南豐求治,余以祖母至戚,冒暑偕行。視症固怪,切脈亦亂來。問所喜所便,曰腹滿不思食,唯渴而需飲,小水多。問所見,曰:晝猶夜。因悟醫藥過甚,邪雖去,而臟氣大損,乃以附子理中湯加歸、耆,傍晚復處左右合歸方與服。翌日風輪下際如新月,清朗逾常。

遂依此進藥,日開一線。恰計十五日全清。後又一人,暴得氣障,發手晝以補中益氣湯,夜八味地黃丸遞投十數日,亦好。

眼科無此症,亦未必用此藥,學者觸類而長,庶幾得余心傳。

白話文:

眼睛就像明亮的鏡子,可以照妖魔鬼怪,但如果鏡子蒙上霧氣,是誰在上面呵氣呢?希望以後能好好珍藏這雙眼睛,免得它變得昏暗模糊,還要費力擦拭。

這種病症會眼睛紅腫疼痛、分泌眼屎眼淚,但最主要的是,眼珠(黑眼仁)像被濁霧籠罩,顏色看起來像要死了一樣。嚴重時,就像鏡子被呵氣一樣,無法照清人臉。從側面仔細看,才隱約能看到瞳孔。病人自己看東西,雖然近距離還能看見,但就像隔著一層布一樣模糊。追究病因,是因為熱病卻用了寒涼的藥,損害了眼部的脂膜,再加上不愛惜身體,捨不得用藥治療,長期勞神,沒有好好休養而導致。這明明是眼外障礙,但眼部的風輪(角膜)卻很光滑,沒有任何可以去除的障礙物,所以稱之為「氣翳」。

這種病非常難治。如果突然發病,但翳障又像這樣消退的,那是因為元氣還沒恢復,不能放在這裡討論。藥方在後面,可以根據情況加減,十之八九有效。

我的表兄余兆文的次子,十六歲,在夏天得了風熱導致眼睛紅腫。醫生治好後,雙眼卻得了氣翳,眼睛看起來像死人一樣,讓人不敢直視。我表兄親自到南豐求醫,我因為和祖母的親戚關係,不顧暑熱一同前往。看他的病情確實奇怪,把脈也雜亂無章。問他喜歡什麼,感覺哪裡不舒服,他說腹脹不想吃東西,只覺得口渴想喝水,小便很多。問他看東西的情況,他說白天都像晚上一樣。我因此明白,是醫生用藥太過,雖然驅除了病邪,但臟腑之氣也損傷嚴重。於是開了附子理中湯,加上當歸、黃耆,傍晚再用左右歸合方給他服用。第二天,他的角膜下緣就如同新月般清澈明亮,比平常還要明亮。

於是就按照這個藥方給他持續治療,每天都好轉一點。大約過了十五天,眼睛就完全恢復清澈了。後來又有一人,突然得了氣障,我立即用補中益氣湯白天給他吃,晚上用八味地黃丸交替服用十幾天,也治好了。

眼科醫生不見得有這種病症,也不一定會用這些藥方,學醫的人應該觸類旁通,這樣或許能領會我的醫學心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