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三 (44)
卷之三 (44)
1. 調元化毒湯二十七
紅花,木通,荊芥,鼠黏子,紫草茸,白芍藥,甘草,桔梗,前胡,生地黃,黃連,當歸,黃耆,防風,蟬蛻,山楂,人參,黃芩,連翹
痘疹,前人皆謂心火炎盛而發。蓋子之孕母腹也,母呼亦呼,母吸亦吸。呼吸者,陽也,陽化氣,而動作生焉。母食生精,母飲生血,飲食者,陰也,陰成形而體質生焉。陰足陽足,十月而誕。所受胎毒,遇歲會、天符,天時亢熱乘心,心熱則散,一齊併發。故七日齊,七日盛,三七火數盡而謝。
小兒耳尖冷,欠伸,睡中驚嚏,雙眼含淚,壯熱,知其必作。放點起脹時,目即病者,乃毒氣上攻。稍失檢點,為禍不測。收靨落痂時,暴赤腫痛,雖為餘毒,險急一同,統與前湯。若痘中夾癍、夾疹,尤為得旨。蓋防風、荊芥、前胡、蟬蛻升發陽氣者也,亦可祛諸風邪。牛蒡、連翹、山楂、桔梗解利邪毒者也,亦可散諸鬱結。
無濕不疹,除以木通、甘草無熱不癍,降以黃芩、黃連。氣不上下,人參、黃耆以通之。血不流行,紅花、生地、紫草、歸、芎以順之。如此化裁,功非獨能於目,即專事痘科,用治紫黑而干,亦良劑也。東垣謂痘瘡從寒水逆流剋火而致,初則膀胱壬水,夾脊流而克小腸丙火,故頸已上先見。
次則腎經癸水,又克心經丁火,故胸已上次見。終則二火熾盛,反制寒水,故腹已下後見。夫火受水克,既不能為禍,釀成痘毒,安得熾盛,反制寒水。且寒水值制,便當壯水滅火,乃又消癍化毒、攻散處方,豈不雪上加霜?立言如此,醫名何自而得。
痘疹之原,世謂嚥下血餅,有落地即挖淨,更用黃連、甘草抹兒口以解之。後不惟無痘,竟以痘死。謂非此血所致,何人人不免?必歲會、天符,氣滿則發,何里中傳染無休?必痘神種子,擇地流布,何在處?人工可種,果其胎毒耶?有公孫母女同作者,果其蘊熱耶?瘡瘍常彌月數舉,此生身不再見。造物淵微,誠非管蠡能測。
腐儒一經品題,不是理學,便是數學,談天說地,溯往窮來,儼然身歷目見,鑿鑿可據。問以身歷目見,如痘疹等事,直若鼾聲夢囈,不自知其所出。子弟有當值者,偏惑於妖醫奸覡,夜詞曉祝,曠達者面鄙之,恬不為怪。今古一轍,可勝悼嘆。
詩曰:楂地參耆紫草茸,不甘荊桔梗連通,翹芩芍藥紅花發,蟬鼠當前叫午風。
白話文:
這個名為「調元化毒湯二十七」的藥方,組成為:紅花、木通、荊芥、鼠黏子、紫草茸、白芍藥、甘草、桔梗、前胡、生地黃、黃連、當歸、黃耆、防風、蟬蛻、山楂、人參、黃芩、連翹。
關於痘疹,前人都認為是心火過旺所導致。嬰兒在母親腹中時,呼吸與母親相同,而呼吸是陽氣的表現,陽氣能化生氣,產生動作。母親的飲食則能產生精血,飲食屬於陰,陰能構成形體和體質。陰陽充足,胎兒十個月後出生。但所承受的胎毒,在遇到歲會、天符等特殊時節,天氣過熱時會侵襲心臟,導致心熱而散發出來,一起爆發痘疹。因此,痘疹通常在七天內發作,七天時達到高峰,到三七二十一天,火氣消退後就會痊癒。
小兒出現耳尖發冷、打哈欠、睡覺時驚醒並打噴嚏、雙眼含淚、發高燒等症狀,就知道痘疹快要發作了。剛開始冒出痘疹時,如果眼睛出現問題,就代表毒氣正在向上侵襲。如果稍有不慎,可能會釀成無法預測的災禍。在痘疹結痂脫落時,如果突然出現紅腫疼痛,雖然是餘毒未清,但情況仍然危急,也需要和之前一樣服用這個藥方。如果痘疹中夾雜著斑疹或麻疹,這個藥方就更適合了。因為防風、荊芥、前胡、蟬蛻等藥材可以升發陽氣,也能祛除各種風邪。牛蒡、連翹、山楂、桔梗等藥材則能解毒利邪,也能疏散各種鬱結。
沒有濕氣就不會有疹子,所以用木通、甘草來化解濕氣。沒有熱邪就不會有斑疹,所以用黃芩、黃連來清降熱邪。如果氣機不暢通,就用人參、黃耆來疏通。如果血液運行不暢,就用紅花、生地、紫草、當歸、川芎來調順。這樣靈活變通,這個藥方的功效不僅能改善眼睛的問題,即使是專門治療痘瘡,對於紫黑色、乾燥的痘瘡也有很好的療效。
東垣認為痘瘡是由寒水逆流,克制火氣所導致。最初是膀胱的壬水,從脊椎兩側流動,克制小腸的丙火,所以頸部以上先出現痘疹。接著是腎經的癸水,又克制心經的丁火,所以胸部以上次之出現痘疹。最後是兩火熾盛,反過來制約寒水,所以腹部以下最後才出現痘疹。如果火氣被水所克制,就無法作惡,釀成痘毒,又怎麼會反而熾盛,反過來制約寒水呢?而且寒水被制約,就應該壯大水勢來滅火,但現在反而採用消斑化毒、攻散的藥方,豈不是雪上加霜?立論如此錯誤,又怎麼能成為一個好醫生呢?
世俗認為痘疹的起因是嚥下血餅,有人說血餅落地就要馬上挖乾淨,並用黃連、甘草塗抹嬰兒的嘴巴來解毒。但這樣做之後,不僅沒有避免痘疹,反而有人因此死於痘疹。如果不是因為血餅引起的,為什麼人人都會得痘疹?一定是到了歲會、天符等特殊時節,氣機充盈時才會發作。那為什麼街坊鄰居間的傳染會沒完沒了呢?一定是痘神散播的種子,選擇地方傳播,那又為什麼在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生,而且人為也可以種痘呢?難道是胎毒引起的嗎?有些母女同時患病,難道是因為他們體內都蘊藏熱毒嗎?瘡瘍通常會持續一個月甚至更久,但這種情況一生只會出現一次。造物者深奧微妙,實在不是我們這種見識淺薄的人所能測度的。
那些迂腐的讀書人,一旦開始評頭論足,不是談理學,就是談數學,講起天文地理、追溯古今,好像親身經歷過一樣,說得頭頭是道。但是問起他們親身經歷的事情,像是痘疹等病,就如同在說夢話,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些什麼。有些子弟不相信醫生,反而迷信於妖邪巫醫,整夜念咒祈禱,那些豁達的人雖然表面上鄙視他們,但也不會覺得奇怪。這種情況從古至今都是如此,真是令人感嘆啊!
詩中說道:「山楂、生地、人參、黃耆、紫草茸,不能沒有荊芥、桔梗、連翹來調和;黃芩、芍藥、紅花可以發散,蟬蛻、鼠黏子、當歸、前胡,隨著風搖擺。」
2. 蘇合香丸二十八
沉香,丁香,乳香,檀香,麝香,安息香,香附,白朮,冰片,蓽茇,訶子,硃砂,犀角,蘇合香油(各等分)
因風、因厥,眼盲、睛斜,喉中痰沫壅盛,水飲難通,非辛香溫熱,不能開竅還陽,故集上項諸藥。必用硃砂、訶子、犀角者,防濕熱之過燥而耗心血,辛香之走散真氣,以斂肺液爾。中寒中惡,用亦適宜。然終能耗元神,而動內風,備以救急可也,慎毋令人多服。
詩曰:蘇木丁沉乳麝臍,片檀安息蓽黏泥,都來香附訶梨勒,油合丹砂即畫犀。
白話文:
沉香、丁香、乳香、檀香、麝香、安息香、香附、白朮、冰片、蓽茇、訶子、硃砂、犀角、蘇合香油,這些藥材都等量混合。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風邪或氣厥而導致的眼盲、眼睛斜視、喉嚨痰液過多、水喝不下去等症狀。這些情況是因為身體的氣機不暢,所以需要用辛辣溫熱的藥物來開通竅穴、恢復陽氣。因此,才將上述的藥物組合在一起。方中一定要用硃砂、訶子、犀角,是為了防止藥性過於燥熱而耗損心血,也避免辛香藥物散失真氣,而用它們來收斂肺液。如果遇到中寒或中惡的急症,使用這個藥方也很合適。但這個藥終究會耗損元神,引發內風,只能作為急救之用,千萬不要讓人長期或過量服用。
詩句說:蘇木、丁香、沉香、乳香、麝香、臍香、冰片、檀香、安息香、蓽茇,這些香料融合在一起,加上香附、訶子、訶梨勒,用蘇合香油調和,再加入硃砂和犀角。
3. 抱龍丸二十九
膽南星(二兩),天竺黃(一兩),硃砂(五錢),琥珀,珍珠,雄精(各三錢),檀香,人參(各二錢),麝木香,沉香(各一錢),甘草煎膏為丸,芡實大,金衣。
小兒一切驚搐,致轆轤轉關諸症,主此方者,寶氣可以鎮驚,金珠、琥珀、雄精是也。香氣可以散搐,沉、檀、木、麝、竺黃是也。驚搐因風虛,人參、甘草扶其元。風虛生痰火,南星、牛膽,清其熱。抱龍二字義未詳,或者龍為肝火,定風鎮驚之謂與。
詩曰:天竺星珠獨夜光,丹砂珀酒人雄黃,木沉檀麝香初熱,席抱龍鬚臥石床。
白話文:
膽南星二兩,天竺黃一兩,硃砂五錢,琥珀、珍珠、雄黃(各三錢),檀香、人參(各二錢),麝香、木香、沉香(各一錢),用甘草煎成的膏做成藥丸,像芡實一樣大,外層包金箔。
這藥主要治療小兒各種驚風抽搐,導致像轆轤轉動一樣的症狀。這方藥的寶貴之氣可以鎮定驚嚇,像金珠、琥珀、雄黃就是這個作用。藥的香氣可以散除抽搐,像沉香、檀香、木香、麝香、天竺黃就是這個作用。驚風抽搐是因為體內風邪和虛弱所致,人參、甘草可以扶助正氣。風邪虛弱會產生痰火,膽南星、牛膽可以清除熱氣。至於「抱龍」這兩個字的意義還不清楚,或許龍指的是肝火,有平定風邪、鎮靜驚嚇的意思吧。
詩說:天竺黃、星辰般發亮的珍珠在黑夜中閃耀光芒,丹砂、琥珀、雄黃伴著美酒,木香、沉香、檀香、麝香散發著溫熱的香氣,(用此藥)就像睡在石床上,用龍鬚草編織的席子抱著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