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二 (4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45)

1. 風引喎斜六十六

六氣中人風獨酷,最輕亦自傷口目。喎斜對客實羞慚,便面好將紈扇覆。

此症睛珠自然欹側,而腮唇亦歪在一邊。醫家皆呼口眼喎斜,一曰唇瞼相邀。蓋風本濕土二氣為厲,本臟素虛,故爾引渠卒中。中則血脈渙散,喎斜不遂。斜而能正,正而復斜,喎而能合,合而復喎者,正容湯、加味地黃飲子、省風湯可治。若已定性,不分久暫,醜態終身矣。

《靈樞》言,足陽明之脈,其病頰筋,有寒則急引頰移口。熱則筋弛不能收,故僻僻者偏也。亦以真氣為邪所陷,上不得出,下不泄,則偏引於一邊。左寒右熱偏於右,右寒左熱偏於左。法當灸地倉、承泣。不效,灸人迎。經曰陷下則灸之是也。一說謂濕淫所勝偏於左,風淫所勝偏於右,皆有微理,務宜參詳。

倘任意從事,將不利於斯人。

白話文:

六種氣候中,風邪最為強烈,即使是最輕微的情況也會傷及眼睛和口部。面部歪斜實在令人羞愧難當,只好用扇子遮掩。

這種病症的眼睛會自然傾斜不正,臉頰和嘴唇也會歪向一邊。醫生都稱之為口眼歪斜,也有一說法是嘴唇和眼瞼互相牽引。這大多是風邪與濕土之氣互相作祟,加上患者本身臟腑虛弱,所以才會引發此病突然發作。一旦發作,就會導致血脈散亂,歪斜不能恢復。如果歪斜後能矯正,矯正後又歪斜;嘴巴能合上,合上後又歪斜,可以使用正容湯、加味地黃飲子、省風湯來治療。如果歪斜已經固定下來,不論時間長短,都會終身面容醜陋。

《靈樞》提到,足陽明經脈的疾病會導致臉頰的肌肉出現問題,如果受寒,就會使肌肉收縮,牽引臉頰導致口歪;如果受熱,肌肉就會鬆弛無力,無法收縮,所以會有偏斜的狀況,這也是因為正氣被邪氣所困,向上無法發散,向下無法疏泄,才會偏向一邊。左邊受寒右邊受熱就會偏向右邊,右邊受寒左邊受熱就會偏向左邊。治療方法應該灸地倉穴、承泣穴,如果沒有效果,就灸人迎穴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陷下則灸之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,濕邪太盛會偏向左邊,風邪太盛會偏向右邊,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,務必要詳細參考。

如果隨意自行處理,將會對患者不利。

2. 睛凸六十七

怒氣並邪橫入肝,入肝筋脈早傷殘,通睛凸出不堪看。風月素耽精血竭,觥觴數舉胃皮寒,一般為禍請從寬。目形類丸還類橘,下稍著蒂圓動極,元虛筋弛忽逢邪,橘蒂長垂成怪疾。

此症,通睛突然凸出眶外,非魚睛因滯而慢慢脹高者比。其故頗多:有虛風癢極擦出者,有爛醉狂嘔激出者,有熱病關格脹出者,有暴怒吼哮掙出者。究竟皆水衰精敗,脈絡焦脆,邪火亢害,內無從泄,則上走空竅,泄之不及,故漲湧而出。至打撲猝凸者,不在此論。凡出未全離瞼,而神色不變,可乘熱捺入。

但筋脈損動,終是無光。凸而猶含者易入,光且不熄。若懸空如鈴,膏液轉為血肉,不能救矣。至乃不知不覺,通睛和盤托出,長垂至鼻而不能收縮,世謂之肝脹,不知此神魂將絕,謬作肝脹持論,勢必用疏風之藥落井下石耳。何以言之,夫肝所以藏魂,心所以凝神。比人元氣大虛,則神魂顛倒,所得之症皆奇。

又且肝主筋,心主脈,神去魂失,則筋脈散馳,散馳之際,邪至竅出,是以隨意直下。病者驚心,觀者駭目,而醫者窘手。然業已如斯,雖未見慣,不必恐,用軟帛盛住,好生安置眶內,令渠閉瞼嘿坐,煎大補元湯溫經益元散,乘熱呷之。一面煅磁石淬醋,對鼻熏蒸,肝得濃厚酸氣,雖散合收。

俟微汗欲發,開襟將冷泉水於胸前、背心不時噴之。俾肌膚一撓,脈絡一縮,盡晝夜可定。然後適情順養,或可僥萬一之幸。

東鄰吳氏女,夜窗繡鞋,目忽不見。初以為燈落,舉頭覺有物在顴間,摸之,乃睛也。捶胸大慟。家人驚呼,余亦起視。時天嚴寒,系已僵。浣小碟,置溫泉,將睛涵養片刻,納入瞼。治以前法,越月而痊。然神光熹微,妙語莫能形容。

平生閱睛凸多矣,尚有奇惡二種,經書不載,謹編附症末,開發來學。一小兒右目甫病,金井隨散,風輪漸大漸高,絕肖張睢陽死為厲鬼殺賊之像。越一夕,高大如酒杯,直挺射二寸許,日夜叫哭。尋睛破,非膿似血。疊請知名外科,一籌莫展,卒而斃命;一書生無因無故,左目通睛脹出,大寸半,上圓硬,下微尖而匾,垂長几與鼻齊,然能睹不疼。繼復於大眥側氣輪內,另生毒物硬如石,儼若皮膜包著橄欖,將黑睛礙過一邊。

始昏眊作痛,畏光難耐,終焉渾睛潰腐,痛連頭腦,不能食與坐起,其勢亦必死而後已。總二症幻變無理,臟腑分屬亦背常。何為?凡病縱暴險,須風生火,火生風,風火酷烈睛始壞,未有一患即爆凸者。且風火合在心肝部分,怎災及脾肺?金輪無因下垂主氣脫,卻腫實,又加毒結。

此脾肺火亢後先蘊釀,應傷殘右目,曷廢左眼。將謂斫耗真睛,小兒元無知識。將謂罪招惡報,書生有甚奸回。顧百藥不對,坐以待斃。嗟夫!天道之微渺,人事之不可問。方書未足以盡信也,有如此。

白話文:

眼睛突然凸出眶外,是因為怒氣連同外邪侵入肝臟,導致肝經脈絡早期受損,使得眼睛凸出難以忍受。這種情況通常與過度沉迷風花雪月、耗竭精血有關,也可能因為頻繁飲酒導致脾胃虛寒。這種病症通常是由於這些原因累積導致的。

眼睛的形狀像丸子或橘子,下端有像蒂一樣的部位,可以圓潤地轉動。當元氣虛弱、筋脈鬆弛時,一旦遇到外邪,就會出現像橘子蒂一樣的長形垂墜,形成一種怪異的疾病。

這種病症的特點是,整個眼球突然凸出眼眶外,不像魚眼那樣因為阻塞而慢慢腫脹。引起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:可能是因為虛風導致癢而過度揉搓;可能是因為爛醉後劇烈嘔吐導致;可能是因為發熱的疾病導致氣機阻塞而脹出;也可能是因為暴怒吼叫掙扎導致。究其根本原因,都是因為身體內的水液不足、精氣敗壞,導致脈絡變得脆弱,邪火過於旺盛,體內無法正常疏洩,於是向上竄到空竅,來不及疏導,所以才腫脹湧出。至於因為跌打撞擊而突然凸出眼眶的情況,則不在此討論之列。如果眼球還沒有完全脫離眼瞼,並且神色沒有改變,可以趁熱將其按回。

但是,由於筋脈已經受損,即使按回去,眼睛也終究會失去光澤。如果凸出但仍然包含在眼眶內,就比較容易按回去,眼睛的光澤也不會完全消失。如果眼球像鈴鐺一樣懸空,原本的液體會轉變成血肉,那就無法救治了。甚至有些情況是病人在不知不覺中,整個眼球都脫落出來,長長地垂到鼻子,無法收回。世人稱這種情況為「肝脹」,卻不知道這是神魂將要散去的徵兆。把這種情況誤認為是肝脹,必定會用疏風的藥物來治療,反而會使病情雪上加霜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因為肝臟是魂魄的住所,心臟是精神的凝集之處。如果人的元氣大虛,神魂就會顛倒,由此產生的疾病也會非常奇怪。

而且,肝臟主管筋,心臟主管脈。如果神魂散失,筋脈就會鬆弛,在鬆弛之際,外邪會乘虛而入,導致眼球脫出。這種情況會讓病人感到驚恐,讓看到的人感到震驚,也讓醫生感到束手無策。但是,既然已經到了這種地步,即使不常見,也不必恐慌。可以用柔軟的布包裹住眼球,小心地將其放回眼眶內,讓病人閉上眼睛靜坐。煎服大補元氣湯,同時服用溫經益元散,趁熱服用。另一方面,將煅燒過的磁石用醋淬火,對著鼻子熏蒸,讓肝臟吸收濃厚的酸味,使其散開的氣機收斂。

等到病人稍微出汗時,將衣襟敞開,在胸前和背心不時地噴灑冷泉水,使皮膚收縮,脈絡也跟著收縮。這樣一整天下來,病情就能夠穩定。然後,適當地休養,或許能夠僥倖獲得萬分之一的希望。

東邊鄰居吳家的女兒,晚上在窗戶下繡鞋,眼睛突然看不見了。一開始以為是燈掉下來了,抬頭才發現顴骨間有東西,摸了一下,竟然是自己的眼球。她捶胸頓足,痛哭失聲。家人驚叫,我也起身查看。當時天氣非常寒冷,眼球已經僵硬了。我將小碟子洗淨,倒入溫泉水,將眼球在溫泉水中浸泡片刻,然後放回眼瞼內。按照之前說的方法治療,過了一個月就痊癒了。但是眼睛的光澤非常微弱,難以形容。

我一生中見過很多眼球凸出的病例,還有兩種非常奇特的病症,經書中沒有記載,我把它們附在病症的末尾,以啟發後來的學者。一個小孩的右眼剛發病時,眼珠就散開了,眼球外圍的黑色部分越來越大越來越高,非常像張睢陽死後變成厲鬼殺敵的樣子。過了一夜,眼球就長得像酒杯一樣大,直直地伸出兩寸多,日夜哭鬧。不久眼球就破裂了,流出的東西不像膿液,倒像血。多次請來有名的外科醫生,卻都束手無策,最終小孩還是死了。另外有一個書生,無緣無故左眼球腫脹凸出,有一寸半大,上面圓而硬,下面稍微尖且扁平,垂下來幾乎和鼻子齊平,但是還能看見東西,也不覺得痛。接著,在眼角內側的眼白部分,又長出一個硬如石頭的毒物,就像被皮膜包裹的橄欖一樣,把黑眼珠擠到一邊。

起初他覺得眼睛昏花、疼痛,畏光難耐,最終整個眼珠潰爛腐敗,疼痛連到頭部,無法吃飯和坐立,他的情況也是必死無疑。這兩種病症的變化詭異離奇,五臟所屬也與常理不符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一般來說,疾病縱然來勢凶猛,也應該是風生火,火生風,風火交加,極度旺盛時,眼睛才會壞掉。沒有說一發病就突然凸出的。而且,風火通常在心肝部位,怎麼會禍及脾肺呢?眼球外圍的黑色部分無緣無故下垂,這是氣脫的表現,應該是腫脹空虛,卻又腫脹充實,還長了毒瘤。

這說明是脾肺火氣過盛,先潛伏積蓄,本來應該損壞右眼,怎麼反而損壞了左眼?說是要耗損真睛,小孩根本沒有這個能力;說是要遭受惡報,這個書生又有什麼奸詐的行為呢?可見,用盡各種藥物都無濟於事,只能坐以待斃。唉!天道的深奧難測,人世間的事情也難以理解。醫書中的記載,並不能盡信,就像這樣的情況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