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三 (4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42)

1. 五苓散十七

白朮,茯苓,豬苓,澤瀉,肉桂

因濕眼腫,並水瀉,小便不利,此方主之。

經曰:諸濕腫滿。又曰:濕勝則濡瀉。水道不利者,濕並於大腸故也。經曰:淡味滲泄為陽,鹹味湧瀉為陰,二苓、澤瀉之功用也。脾土健順,則能制濕,膀胱氣化,則能利水,白朮、肉桂之功用也。大凡邪入太陽,目病頭痛,發汗不愈,小便雖利而渴,亦宜五苓引而竭之,使邪從下出。

然無惡寒症,不可用桂。故本方除桂名四苓散。本方加茵陳,名茵陳五苓散,治濕熱睛黃,便秘煩渴。本方合四君子,名春澤湯,治病瘥後便澀而渴。本方合平胃散,名胃苓湯,又名對金飲子,治中暑傷濕,停飲夾食,腹痛泄瀉。及口渴便秘。本方合黃連香藿飲,治傷暑泄瀉,發熱口渴及瘧疾熱多寒少,口燥心煩。

不效,再合小柴胡,名柴苓湯,治之準的。

詩曰,四苓散:白朮起,豬苓澤瀉茯苓止,熱因熱用肉桂增,除渴還能利小水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濕氣導致的眼皮腫脹,同時伴隨水樣腹瀉、小便不順暢等症狀。
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各種濕氣導致的腫脹、滿悶。」又說:「濕氣過盛就會引起濡瀉(水瀉)。」如果水道不暢通,濕氣就會聚集在大腸。經典上說:「淡味的藥物有滲濕、利尿的作用,屬於陽;鹹味的藥物有湧泄的作用,屬於陰。」這指的是茯苓、豬苓、澤瀉的功效。脾土健運,就能控制濕氣;膀胱氣化功能正常,就能利水。這是白朮和肉桂的功效。一般來說,如果邪氣侵入太陽經,導致眼睛不適、頭痛,發汗治療後仍未痊癒,即使小便正常卻感到口渴,也應該用五苓散來引導邪氣從下排除。

如果沒有惡寒的症狀,就不應該使用肉桂。因此,這個方劑去掉肉桂就叫做四苓散。若在這個方劑中加入茵陳,就叫做茵陳五苓散,主要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眼睛發黃、大便秘結、口渴煩躁等症狀。這個方劑如果與四君子湯合用,就叫做春澤湯,主要治療疾病痊癒後出現的大便乾澀、口渴等症狀。這個方劑與平胃散合用,叫做胃苓湯,又名對金飲子,主要治療因中暑或傷濕引起的停飲、夾食、腹痛泄瀉,以及口渴便秘等症狀。這個方劑與黃連香藿飲合用,主要治療因傷暑引起的泄瀉、發熱口渴,以及瘧疾中發熱多而寒少,同時伴隨口乾心煩等症狀。

如果效果不佳,再與小柴胡湯合用,叫做柴苓湯,治療效果會比較確切。

有詩歌說:「四苓散,以白朮開始,豬苓、澤瀉、茯苓結束。熱證加用肉桂,不僅能止渴,還能利小便。」

2. 疏鑿飲導十八

羌活,秦艽,商陸,檳榔,澤瀉,木通,花椒目,大腹皮,茯苓皮,赤小豆,姜皮佐煎。

遍身水腫,喘呼煩渴,大小便秘,目赤痛,此方主之。

外而一身盡痛,內而喘渴便秘,再目赤痛,此上下表里俱病,務必分清其勢乃瘥。羌活、秦艽,疏表藥也。水邪之在表者,觸之由汗而泄。澤瀉、腹皮、苓皮,滲利藥也。水邪之在裡者,觸之由溺而泄。水毒壅塞,商陸、檳榔以攻之。水氣蒸溽,椒目、赤豆以熯之。如此立法,非神禹疏江鑿河之理乎。於以名方,未為過實。

詩曰:疏鑿檳榔合商陸,苓皮姜皮花椒目,赤豆羌艽大腹毛,水澤何愁瀉不速。

白話文:

使用羌活、秦艽、商陸、檳榔、澤瀉、木通、花椒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、赤小豆、薑皮一起煎煮服用。

這種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全身水腫,呼吸急促喘息、口渴煩躁,大小便不通暢,眼睛紅腫疼痛等症狀。

如果病人出現全身疼痛,內有呼吸急促、口渴、便秘,再加上眼睛紅腫疼痛,這表示身體從外到內、從上到下都出了問題,必須仔細分辨病情才能痊癒。羌活和秦艽是疏散體表的藥物,可以使體表的水邪通過發汗排出;澤瀉、大腹皮和茯苓皮是滲濕利尿的藥物,可以使體內的水邪通過小便排出。如果水毒壅塞,可以用商陸和檳榔來攻逐;如果水氣濕熱,可以用花椒目和赤小豆來燥濕。這樣用藥,不正像大禹疏通江河的道理嗎?因此把這個方子命名為「疏鑿飲」,一點也不誇張。

詩歌說:疏鑿飲用檳榔配商陸,加上茯苓皮、薑皮和花椒目,還有赤小豆、羌活、秦艽、大腹皮,水腫何愁不能快速消退?

3. 大順散十九

甘草,杏仁,乾薑,肉桂

此方非治暑,乃治暑日受傷之脾胃爾。夫脾胃喜燥惡濕,喜溫惡寒。時雖夏月,引飲餐涼,過於寒濕,則陰陽互逆,必致霍亂吐瀉。乃用乾薑、肉桂之爽利以順性;甘草、杏仁之溫膩而順氣,故曰大順。

詩曰:散名大順,藥止四味,四味維何,杏草薑桂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不是用來治療中暑的,而是用來治療在暑熱天因脾胃受傷而導致的病症。脾胃喜歡乾燥的環境,討厭潮濕;喜歡溫暖,討厭寒冷。即使在夏天,如果過量飲用冷飲或吃生冷的食物,導致體內過於寒濕,就會造成陰陽失調,進而引發霍亂吐瀉。這個方子使用乾薑、肉桂的辛熱通暢來順應脾胃的特性;用甘草、杏仁的溫潤來調理氣機,所以稱作「大順」。

詩說:「這個方子名叫大順散,只用四味藥,這四味藥是什麼呢?就是杏仁、甘草、乾薑、肉桂。」

4. 桂苓甘露飲二十

五苓散加滑石,石膏,寒水石,仍斟酌分兩,作散為妙。

夏月引飲過多,太陽受傷,致小便不利,濕熱上攻眼目。亟用三石以清熱,五苓以利濕。河間此方,誠為甘露。張子和加人參、甘草,因脈虛而補氣。加木香、乾葛,欲化濕以除煩。

詩曰:寒水流滑石,豬術沾膏澤,桂苓活火煎,甘露清炎熱。

白話文:

五苓散再加入滑石、石膏和寒水石,這些藥材的份量要仔細斟酌,做成散劑服用效果最好。

夏天因為喝太多水,導致太陽經絡受損,引起小便不順暢,濕熱之氣往上侵襲到眼睛。這時候最需要使用石膏、寒水石等三種礦物藥來清除熱邪,再用五苓散來排除體內濕氣。河間這個方子,真的像甘露一樣。張子和在此方中加入人參、甘草,是因為病人脈象虛弱需要補氣。他又加入木香、乾葛,是想化解濕氣來消除煩躁。

詩說:寒水石和滑石一起使用,豬苓和白朮沾染石膏的藥效,桂枝和茯苓以溫火煎煮,甘露飲能清除身體的炎熱。

5. 六和湯二十一

木瓜,厚朴,扁豆,茯苓,砂仁,半夏,杏仁,白朮,人參,甘草,藿香

六和者,和六氣也。蓋風寒暑濕燥火,夏月雜感為多。先於脾胃調之,此知務之醫也。藥之為性,香能醒脾,藿香、厚朴是也。辛能暖胃,半夏、砂仁是也。四君之用,酷暑橫流,必傷金水,扶其所不勝也。乃杏仁、木瓜清燥生津之品,合以前藥,正六氣之和劑也。傷冷加乾薑,溫散陰逆,傷熱加香薷,發越暑氣也。

縮脾飲用砂仁、乾葛、草果、烏梅、扁豆、甘草,治九夏伏熱,更傷酒食。理脾清暑。同而異、異而同者也。

詩曰:六和藿樸杏砂並,半夏人參赤茯苓,扁豆木瓜甘草術,煎增薑棗氣清寧。

白話文:

六和湯這個方子,主要是調和身體的六種氣,也就是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。夏天的時候,因為各種外感夾雜,所以比較容易生病。這種情況下,先調理脾胃是重點,這才是懂得醫理的醫生。

藥物的特性方面,香氣可以喚醒脾胃的功能,像是藿香、厚朴就屬於這類。辛味的藥物可以溫暖胃部,例如半夏、砂仁。使用四君子湯的道理,是因為在炎熱的夏天,暑氣橫行,容易傷害到肺和腎,所以要扶助它們不被邪氣所勝。而杏仁、木瓜,則是能夠清除燥熱、生津止渴的藥物。將它們和前面的藥物合用,就能夠調和六種氣。

如果因為受涼而生病,可以加入乾薑,用來溫散體內的寒氣;如果因為受熱而生病,則可以加入香薷,用來發散暑氣。

縮脾飲使用砂仁、乾葛、草果、烏梅、扁豆、甘草,是用來治療在盛夏暑熱時,因為喝酒吃東西而造成腸胃不適。這個方子可以調理脾胃,並且清除暑氣。它和六和湯的藥物雖然有相同也有不同之處,但最終目的都是相同的。

詩歌是這樣寫的:六和湯有藿香、厚朴、杏仁、砂仁,再加上半夏、人參、茯苓,還有扁豆、木瓜、甘草、白朮,煎煮時加入薑和棗,可以讓身體的氣機清暢安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