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二 (42)
卷之二 (42)
1. 時復五十八
不知時復症,歲歲至期來。將謂無深患,終乎是禍胎。有經名手愈,過後猶未治。與夫目素瘥,見人輒波累,莫咎醫留難,病根鉏未去。
此蓋目病不治,挨忍而愈。或治不得當,欲戒有犯,觸其脈絡,遂致深入,又不治之,令邪正擊搏,不得發散。乃年之月、月之日,如花如潮,至期而發,過期而又愈。久而久之。及激發者,然後始有症。不治不得,未發問其所發,因何病本;既發驗其形色部分,在何臟腑,對症主治,終有不復之時。斷不可拘於運氣、月令,概以及時之劑投之,恐未中病先已中藥矣。
有目經上工治愈,遲則二三年、速則八九月,再過則一月數作,謂時復亦通。此病根未除,遽然謝醫停藥,或久耐禁束,一時霍然,乃遊衍風霜,放恣嗜欲,此從彼召,氣血遂因而留注,病走熟路,決從原經絡而發。世人多咎人留酒碗,非也。臨斯症,更當相機投藥,萬莫被前醫某方,印定心眼。所謂薪盡火傳,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。
有目素瘥,但見人病輒發。此一時之氣變使然。經曰:百病皆生於氣,思則氣結,恐則氣下,驚則氣亂。夫人目慣時復,則個中甘苦備嘗。見人病,莫不驚恐而思及自己,爾時神氣乖張。縱外邪未必傳染,而一線未了,宿業感而遂通,是以輒發。譬人方呵欠,如身子疲倦,則當面學樣。
口任燥渴,說著梅子,便舌下津生,其致一也。列於本症,格致之餘,敢謬以古人不見我為恨。
白話文:
許多人不知道什麼是「時復症」,所以每年到了發作的時節就發病。他們以為這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,卻不知道這其實是日後大禍的根源。有些人曾經給高明的醫生治療過,病好之後卻沒有完全根治。也有些人眼睛的疾病看起來已經好了,但只要看到別人發病,自己也會跟著發作,這不是醫生故意留下的問題,而是因為病根還沒有完全去除。
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眼睛的疾病沒有徹底治療,勉強忍耐著讓它自己好轉。又或者是治療不當,想戒除卻又觸犯禁忌,傷害了眼睛的經絡,導致病情更加深入,卻又不繼續治療,使得邪氣和正氣互相搏鬥,無法消散。於是,每一年每個月,或甚至每一天,病情就會像花朵盛開或潮水漲落一樣,到了時候就發作,過了時候又會好轉。時間久了,或是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,然後才開始出現明顯的症狀。這時不治療是不行的。
在還沒發作的時候,要先問清楚發作的原因,是因為什麼病根造成的;等到發作的時候,要仔細觀察它的形狀顏色,以及發作的部位是在哪個臟腑,然後針對病症進行治療,這樣最終才能徹底根治,不再復發。千萬不可以被運氣、月令等因素所侷限,一味地用固定的藥方來治療,這樣恐怕還沒對症下藥就先吃了不必要的藥了。
有些眼睛疾病經過高明的醫生治療痊癒後,快的可能在八九個月,慢的可能要兩三年,之後又會一個月內發作好幾次,這也可以說是「時復症」的一種。這是因為病根沒有去除,就貿然停止治療或吃藥,又或者長期壓抑自己的慾望,一旦突然放鬆,就放縱自己,讓風邪侵襲,放任自己的慾望,這樣就會引來疾病,氣血就會因此停留在患處,疾病就會走上熟悉的道路,從原來的經絡再次發作。世人大多責怪別人勸酒,其實是不對的。遇到這種情況,更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用藥,千萬不要被之前哪個醫生的藥方給固定住了思維,要知道「薪盡火傳」,後面來的病情不一定跟之前一樣。
有些人眼睛的疾病表面上看起來已經好了,但只要看到別人發病,自己也會跟著發作。這是因為一時之間氣的變化造成的。醫書上說:「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氣造成的」,思考過多會導致氣結,恐懼會導致氣下沉,驚嚇會導致氣亂。那些眼睛已經習慣了「時復症」的人,對其中的痛苦都深有體會。他們看到別人發病,就會害怕恐懼,想到自己也會這樣,這個時候精神就會失常。就算外來的邪氣未必會傳染,但因為心中一絲絲的陰影還沒消除,舊的病業就會產生感應,所以才會跟著發病。就像人打呵欠,如果身體疲倦,就會跟著學著打呵欠一樣。
嘴巴乾渴時,只要說到梅子,就會口生津液,道理是一樣的。我把這些列在本病症中,也是經過我仔細研究的,我冒昧地這樣說,是害怕古人沒有見到這些而感到遺憾。
2. 逆順障五十九
障胡名逆順,上下圍將至。轉瞬失風輪,瞳神憔悴矣。為治當如何,平肝滋腎水。既治了無功,固金參妙理。
此症風輪上下生翳,厚薄圓長不等,色昏白,赤脈周匝絆罩,朦朧多淚。蓋虛風濕痰,滯瘀經絡。滯於陰,先發左目;滯於陽,先發右目;陰陽皆滯,左右齊發。瞼不赤腫,珠無脹痛,亦不可輕視。若睛傷膏壞,頭如棒擊,不能辨物者,又不知其變何症也。
白話文:
這種眼疾被稱為「逆順」,它的症狀是眼瞼上下周圍都長出翳(眼翳,即角膜或結膜上的混濁物)。病情變化迅速,一下子就影響到黑睛(角膜),使得瞳孔看起來疲憊無力。治療方法應該如何呢?應該平息肝火,滋養腎水。如果這樣治療仍然沒有效果,就必須考慮到固護肺金的道理,採用更精妙的治療方法。
這個病症的特點是在黑睛的上下長出翳,翳的厚度、大小和形狀不一,顏色呈現昏白色,周圍佈滿紅色的血絲纏繞覆蓋,導致視力模糊,容易流淚。這主要是因為虛風、濕氣和痰液阻礙了經絡的運行,使得氣血瘀滯。當瘀滯在陰經時,會先從左眼發病;當瘀滯在陽經時,會先從右眼發病;如果陰陽經絡都瘀滯,則雙眼會同時發病。雖然眼瞼沒有紅腫,眼珠也沒有脹痛感,但也不能輕忽這個疾病。如果眼部受損嚴重,導致黑睛損壞,出現頭痛如敲擊,無法辨識物體的情況,那就會不知道病情變化到什麼程度了。
3. 混睛障六十
輪廓天然成五色,五色昭明,守黑而知白。黑白有時不務德,黑翻為黃白翻赤。黑白難分名混一,輪廓未傷,十病九痊得。但是年深藥不的,夜光終始非靈璧。
此症皆一色昏白之障,輪廓無損。細視瞳子尚見,歷久而不變,不治亦不愈。世之患者最多。其赤痛羞明,眵結淚流,與他病同。病情及治法亦如之。間有障厚而實,渾似鹽酥黑豆,絲纏而粗,恍若碎文磁鈕,得效綦難。淺人不知進退,藥餌全無,惟以草以丹,且敷且點。不應,復手擦舌舐,挑耳根,炙臂膊,無所不至,非徒無益而又害之。
或病輕當愈,彼醫適際其會,不自省悟,輒誇援為例,此不才之甚者也。更有令渠佩桃符,照水碗,扎衣角者,真足噴飯。余承師訓,參較有年,各症俱得其理。凡經手治,雖不神驗,決無差誤。然除刀針以外,其所用藥,不過寬郁、消痰、順氣、行血、滋陰、扶陽、疏風、降火等項,且人以藝高遠遊,非敗症不果。延症既敗,多就補和處方。
故病家咸以非專科藥而疑之,不知藥非專科,固專科之不能用也。正如倪迂晚年,燈下作竹,傲然自得。晨起展視,全不似竹。迂笑曰:全不似處,不容易到耳。可為解嘲。
白話文:
眼珠輪廓天生就有五種顏色,這五種顏色明亮清晰,能透過黑色的部分辨識出白色。黑白兩色有時會失常,不好好發揮作用,黑色反而變成黃色,白色變成紅色。黑白難以分辨,就叫做混一,如果眼珠輪廓沒有受損,這種情況十之八九都能痊癒。但是如果病況已經很久,用藥效果不大,像夜光一樣的瞳孔,最終也不是什麼靈璧美玉。
這種病症都是眼睛呈現一片昏暗的白色障翳,眼珠輪廓沒有損傷。仔細看還能看到瞳孔,久了也不會有什麼變化,不治療也不會好。世上患這種病的人非常多。他們眼睛會紅腫疼痛、怕光、眼屎多、流眼淚,這些和其他眼疾的症狀相同。病情和治療方法也和那些病一樣。有時障翳會變得厚實,看起來像用鹽醃製的黑豆,表面有像絲線一樣的紋路而且粗糙,又像破碎的磁鈕,要治好就很困難。醫術淺薄的人不知道該如何進退,藥物完全沒用,只用草藥或丹藥,不是塗抹就是點眼,沒有效果,又用手擦、用舌頭舔、挑耳根、用艾草灸手臂,各種方法都用盡,不僅沒用反而有害。
有些病情輕微本來就會好,那些醫生剛好遇到這種情況,卻不自我反省,就誇耀自己的醫術,這真是庸醫中的極品。更誇張的是,還有人叫病人佩戴桃符、對著水碗照、在衣角打結,實在是荒謬可笑。我承襲老師的教誨,研究多年,各種眼病都掌握了其中的道理。凡是經我治療的,雖然不敢說是神效,但絕對不會有差錯。然而除了用刀針治療之外,我所用的藥,不過是寬解鬱結、消除痰濕、疏通氣機、活血化瘀、滋養陰液、扶助陽氣、疏散風邪、降泄火氣等等這些藥物,而且我憑著醫術高明遠遊各地,不是到了絕症我才不施藥。如果病症已經拖延太久,到了晚期,大多只能用補益和調和的處方。
所以病家都因為我用的不是專門針對眼病的藥而懷疑我,他們不知道藥物雖然不是專門治療眼病的,但那些所謂的專科醫生也同樣不能用這些藥來醫治。就像倪迂晚年,在燈下畫竹子,自鳴得意。早上起來看,畫的完全不像竹子。倪迂就笑著說:「畫的完全不像的地方,才不容易達到呢。」這可以用來自我解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