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一 (2)
卷之一 (2)
1. 五輪
雖水木同位,別因亦常相牽損,只在神膏金井,絕無內外症。人如積氣生精,煉精化氣,年登耄耋,夜能讀細書。倘未老昏花泣出,無故視而惑妄者,皆深病也。統而言之,經曰:精液之體重濁,靜而屬陰,神氣之體輕清,動而屬陽,陰陽違和,而目本病矣。本病標現,詳其始自何輪,得何色,在氣在血,某虛某實,瞭然方寸,則乘侮制化之理不思而得,而逆順隔奪之治,自爾不勉而中,旋乾轉坤,直令人目光照耀如日月矣。爰合五行主屬,象形會意曰五輪,以便呼名云。
白話文:
雖然水和木在五輪中同一個位置,但它們之間還是常常互相影響、牽制,導致損傷。這些損傷只會出現在瞳孔最深處的「神膏」和「金井」這兩個地方,不會有內臟或外表的疾病。如果一個人能夠積蓄精氣,並將精氣煉化為氣,即使到了老年,晚上也能看清很小的字。如果還沒老就出現老花眼、視力模糊、無故看到奇怪幻象,那都是眼睛的嚴重疾病。總的來說,《黃帝內經》說:精液是比較渾濁的東西,屬於陰,性靜;神氣是比較輕清的東西,屬於陽,性動。陰陽失調,眼睛就會出問題。眼睛的病症會從表面表現出來,要詳細分析病根是從哪個輪開始的,呈現什麼顏色,是氣的毛病還是血的毛病,哪個部分虛弱哪個部分強盛,心裡要非常清楚。這樣就能自然明白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,治療時就能順應或逆轉病理,使眼睛恢復光明,像日月一樣明亮。所以,我將五行和眼睛的各個部分對應起來,用形象化的名稱叫做「五輪」,方便大家稱呼。
2. 八廓
不塵子曰:八廓備位八卦,脈絡左右經緯,貫通臟腑以應乎八卦之象,又張小使大,開擴五輪之旨,故曰廓。如乾為白珠,絡通大腸之腑,臟屬於肺。肺者相傅之官,治節出焉。大腸者傳導之官,變化出焉。肺與大腸相為表裡,主分疏涇渭,上運清純,下輸糟粕,曰行健廓。
坎為神膏,絡通膀胱之腑,臟屬於腎。腎者作強之官,技巧出焉。膀胱者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。腎與膀胱相為表裡,主陶冶情氣,氣布出溺,情翕構精,曰宣化廓。震為青睛,絡通膽之腑,臟屬於肝。肝者將軍之官,謀慮出焉。膽者中正之官,決斷出焉。肝膽相為表裡,主鼓發生機,怒不可逢,邪莫能犯,曰靖鎮廓。
離為內眥,絡通小腸之腑,臟屬於心。心者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小腸者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。心與小腸相為表裡,主會通水火,下濟上行,品物咸章,曰虛靈廓。坤為下瞼,絡通胃之腑,臟屬於脾。脾胃者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脾胃相為表裡,主腐熟水穀,保合太和,司培元氣,曰資生廓。
艮為上瞼,絡通命門,臟固脾屬,脾命者,亭毒之官,性質委焉。脾命相為表裡,主絪縕化醇,生而無滅,予而無奪,曰育德廓。巽為金井,經引髓海,絡連肝膈。髓海水之源,肝膈木之寄也。肝膈與髓海相為表裡,主血脈舒斂,舒則敷榮,斂生內照,曰定光廓。兌為銳眥,經走膻中,絡及腎脂。
膻中火之帥,腎脂體之充也。膻中與腎脂相為表裡,主宗氣動息,動應無方,息乃貞固,曰成能廓。詩曰:氣輪行健始天工,水遊神膏宣化同,育德上胞山在位,資生下瞼地歸功,青睛靖鎮須雷動,內眥虛靈任火通,再益成能銳眥澤,定光金井靜無風。其中臟腑相配,一遵古人成法,而八廓命名及黜三焦、以髓海膻中另配肝腎脂膈者,此不塵之創見。蓋目竅專於肝,目光主於腎,合有二絡之分司也。
抑且右目屬陽,陽道順行,右目病來速而去亦速;左目屬陰,陰道逆行,左目病來遲而去亦遲。夫二目功效既法兩儀,而八卦體用,一諧卦象自然之序,非強合也。人知身體小天地,則天地定位、山澤通氣之道明;人知物理有制化,則雷風相搏、水火不相射之義得矣。勿謂八廓猶三焦,有名無實,而鄙夷其說,亦毋泥八廓即八卦,義精理微,而穿鑿其論。
白話文:
不塵子說:所謂「八廓」,是將眼睛周圍的結構對應到八卦,眼睛的脈絡左右交錯,像經緯一樣,貫通內臟,以應和八卦的意象。又進一步將眼睛的細微結構放大來看,闡述了五輪的意義,所以稱之為「廓」。
例如,乾卦對應眼白的白珠,其脈絡連通大腸,內臟歸屬於肺。肺是輔助君主的官,負責調節身體的機能;大腸是傳導的官,負責轉化食物。肺與大腸互為表裡,主要負責疏通體內的通道,將清純的物質向上運輸,將糟粕向下排出,這就叫做「行健廓」。
坎卦對應眼中的神膏(可能是指瞳孔或眼內液體),其脈絡連通膀胱,內臟歸屬於腎。腎是主管強健的官,負責產生技巧和力量;膀胱是管理水液的官,負責儲藏津液。腎與膀胱互為表裡,主要負責調和情志和氣血,使氣布散而尿液排出,情志凝聚而產生精液,這就叫做「宣化廓」。
震卦對應眼珠的青睛,其脈絡連通膽,內臟歸屬於肝。肝是將軍的官,負責謀略和思考;膽是中正的官,負責決斷。肝與膽互為表裡,主要負責激發身體的生機,使怒氣不易爆發,邪氣難以侵犯,這就叫做「靖鎮廓」。
離卦對應眼睛的內眥(眼角),其脈絡連通小腸,內臟歸屬於心。心是君主的官,負責神明和意識;小腸是負責接受和盛裝的官,負責消化和轉化食物。心與小腸互為表裡,主要負責調和水火,使陰陽上下交通,萬物彰顯其特性,這就叫做「虛靈廓」。
坤卦對應下眼瞼,其脈絡連通胃,內臟歸屬於脾。脾和胃是倉儲的官,負責產生五味。脾與胃互為表裡,主要負責腐熟水穀,保持身體的平和,掌管和培養元氣,這就叫做「資生廓」。
艮卦對應上眼瞼,其脈絡連通命門,內臟歸屬於脾,但命門的作用也歸屬於脾。脾和命門是培養和毒害的官,性質比較委婉。脾與命門互為表裡,主要負責使陰陽交合轉化為精純的物質,產生而不會消失,給予而不會被奪走,這就叫做「育德廓」。
巽卦對應眼睛的金井(可能是指眼窩深處),其經脈引導髓海,脈絡連接著肝和膈膜。髓海是水的源頭,肝和膈膜是木的寄託之處。肝和膈膜與髓海互為表裡,主要負責使血脈舒張和收斂,舒張時使身體榮養,收斂時使內在明亮,這就叫做「定光廓」。
兌卦對應眼角的銳眥(外眼角),經脈走向膻中,脈絡連接著腎脂。膻中是火的統領,腎脂是身體的充養之物。膻中與腎脂互為表裡,主要負責宗氣的動息,動則變化無常,息則堅定固守,這就叫做「成能廓」。
詩歌說:氣的運行像天一樣剛健,水的流動像神膏一樣宣化,上眼瞼像山一樣居於高位,下眼瞼像大地一樣承擔重任,青色的眼珠像雷一樣威猛,內眥像火一樣虛靈通達,外眼角澤潤有光澤,金井處平靜無風。
其中臟腑的配對,完全遵循古人的方法,而「八廓」的命名,以及去除三焦,改用髓海、膻中另外配對肝腎脂膈的,是不塵子的獨創見解。因為眼睛的竅穴專屬於肝,目光屬於腎,這樣才能區分它們各自不同的作用。
而且,右眼屬於陽,陽氣順行,右眼生病來得快去得也快;左眼屬於陰,陰氣逆行,左眼生病來得慢去得也慢。兩隻眼睛的功效就像陰陽兩儀一樣,而八卦的體和用,完全符合卦象自然的順序,並不是強行附會。人如果能理解身體是一個小天地,就能明白天地定位、山澤通氣的道理;人如果能理解物理有制約和轉化,就能明白雷風相搏、水火不相射的含義。不要認為八廓就像三焦一樣,只是有名無實,而輕視它的說法,也不要認為八廓就等同於八卦,義理精深微妙,而穿鑿附會地論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