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2)

1. 內景圖說

臟腑內景各有區別。咽、喉二竅同出一腕,喉在前主出,咽在後主吞。喉系堅空,接肺本,為氣息之門。咽系柔空,接胃本,為飲食之路。二者並行,各不相犯。蓋飲食必歷氣口而下,氣口有一會厭,每物將咽,會厭即垂,氣口乃閉。言語呼吸則會厭開張,故當食答話,觸著喉腕,遂嗆而咳矣。

白話文:

臟腑的內部景況各有差異。咽喉兩個孔竅同出一條通道,喉嚨在前面主司吐出,咽在後面主司吞嚥。喉嚨系統堅實空疏,連接肺的本體,是呼吸的門戶。咽喉系統柔軟空虛,連接胃的本體,是飲食的通道。兩者並行不悖,互不相犯。因為飲食必定經過氣口而下,氣口有一個會厭,每當食物將要嚥下去的時候,會厭就垂下來,氣口於是閉合。說話呼吸的時候會厭就打開,所以當吃東西說話,觸及喉嚨通道,就會嗆咳了。

喉下為肺,兩葉白瑩,虛如蜂窠,下無透竅,吸則滿,呼則虛,經謂之華蓋,取上覆而下能灌注之義。肺下為心,尖長而圓,色赤,內孔數多寡不等,上通於舌,下無透竅。心下有包絡,即膻中也,象如仰盂,心處其中,寂然不動。脾、胃、肝膽、兩腎、膀胱各有繫系於旁,聽其臣使。

白話文:

喉嚨以下就是肺,左右兩個肺葉呈白色,像蜂窩一樣中空稀疏,下面沒有孔洞,吸氣時充滿,呼氣時變空,經書中稱它們為華蓋,取其覆蓋在上面而能向下注水的涵義。肺的下面是心臟,尖長圓潤,顏色紅色,心臟內部有很多孔洞,數量多少不等,上面通到舌頭,下面沒有孔洞。心臟的下面有包膜,就是膻中,形狀像仰放的盂器,心臟位於其中,寂靜而不動。脾、胃、肝、膽、兩個腎臟、膀胱,都有筋繫在旁邊,各司其職。

如外邪乘侮,只干包絡,心不能犯,犯心死不治。此下有膜膈,與脊脅周迴相著,遮閉濁氣,使不得上熏心肺。膈膜之下為肝,肝為血海,有獨葉者,有二三葉者,短葉中則膽附焉,膽有綠汁,藏而不瀉,上通於目,下亦無竇,書謂肝竅通目,實膽也。此喉之一竅以成脈絡,以奉生身者如此;嚥下為胃,水穀等物一居其所,糧運之關津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外邪侵犯身體,只作用於身體的包絡,不侵犯心臟,那麼就不會危及生命。心臟下面有膜膈,它與脊椎和肋骨周圍相連,遮擋住濁氣,使其不能上升到心肺。膈膜的下面是肝臟,肝臟是儲存血液的地方。有些人的肝臟有一葉,有些人有二三葉,短葉之中膽附著於肝臟。膽汁是綠色的,儲存而不外泄,上面通向眼睛,下面也沒有出口,古書上說「肝竅通於目」,其實是指膽。喉嚨那一孔道藉著脈絡貫通,以供養生命,是這樣的;食物嚥下後進入胃中,水穀一類的東西都儲存在裡面,是糧食運輸的關口。

胃左則脾附其上,色元黃,形類刀鐮,動則磨胃,食乃消化。胃之左右則小大腸環回周疊,充滿少腹。大腸左側為膀胱,乃津液之腑,上無入竅,止有下口,全假氣化施行,氣不能化,則溲溺不通而病矣。凡胃中腐熟水穀,其精氣自胃之上口(曰賁門)傳於肺,肺播於諸脈。

白話文:

胃的左側靠著脾,脾的顏色是深黃色,形狀像鐮刀,動起來能磨擦胃,食物才能消化。胃的左右兩側是大小腸,環繞旋轉,充滿小腹。大腸左側是膀胱,是津液的臟腑,上面沒有孔竅,只有下口,完全依靠氣化作用,氣不能化解,就會出現小便不通,而得病。凡是胃中腐爛變熟的水穀,其精氣從胃的上口(叫賁門)傳到肺,肺再輸送給各條脈絡。

其渣滓自胃之下口(曰幽門)傳於小腸,至小腸下口(曰闌門)泌別其汁,清者滲出小腸,而滲入膀胱,渣穢之物轉入大腸,再停廣腸,始直下。此咽之一竅資培氣血、傳送糟粕者如此。三焦,據經曰: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。又曰:三焦者,決瀆之官,水道出焉。

白話文:

食物的渣滓從胃的出口(稱幽門)進入小腸,到了小腸的出口(稱闌門)將食物中的汁液分離出來。清的、淨的滲透到小腸,再滲透到膀胱,渣滓和污穢的東西轉入大腸,在大腸裡再停留,最後才直著下來。這就是咽喉這個通道,輸送氣血、傳送糟粕的過程。三焦,根據經書上說:上焦就像霧氣,中焦就像酒糟,下焦就像水溝,又說:三焦是排泄水液的器官,水液由那裡流出。

不軌而荒,惑人探討,素心人閱愚辨自見。腎有二,精所舍也,生脊膂十四柱下,而曲附脊旁,形如豇豆相併,色黑,外裹黃膜,內各具白帶二條,上條繫於心胞,下條過屏翳穴,趨脊骨而通髓海。兩腎俱屬水,左為陰水,右為陽水。命門即在兩腎曲並中間,主持諸氣,陶養真火。

白話文:

如果思考放蕩而荒謬,疑惑難以探究,有道德的正直人看到庸愚的言論自然能夠辨別清楚。腎臟共有兩個,是精氣收藏的地方,位於脊椎十四節下方,並且彎曲附在脊椎旁,形狀像是豇豆並排在一起,顏色是黑色的,外面包覆著黃色的薄膜,裡面各自有兩條白色的帶狀物,上面的帶狀物連繫著心臟,下面的帶狀物經過屏翳穴,通往脊椎骨而連接髓海。兩個腎臟都屬於水,左邊是陰水,右邊是陽水。命門就在兩個腎臟彎曲並列的中央,主管各種氣,培養真火。

男女交媾,先有火會而後情聚,可見天地生物,火在水之先。第生在先,滅亦在先耳。是故趙養葵全部醫書,以真火為宗旨,而加意於命門,蓋欲世之愛身者,毋日夜殘賤此火,治病者毋苦寒直泄此火。即使火似有餘,緣真水之不足也,毫不敢去火,只補水以配火。火之不足,亦未必水定有餘也,更不須瀉水,就於水中補火。

明此水火樞要,其臟腑內景可類推矣。經曰:紀於水火,餘氣可知。

2. 十二經經絡貫通氣血並手厥陰、手少陽改錯

手少陰經經絡心,足少陰經經絡腎,手太陰經經絡肺,足太陰經經絡脾,手少陽經經絡膻中,足少陽經經絡膽,手厥陰經經絡命門,多氣少血;足厥陰經經絡肝,手太陽經經絡小腸,足太陽經經絡膀胱,多血少氣;手陽明經經絡大腸,足陽明經經絡胃,多血多氣。

白話文:

手少陰經的經絡通向心臟,足少陰經的經絡通向腎臟,手太陰經的經絡通向肺臟,足太陰經的經絡通向脾臟,手少陽經的經絡通向膻中,足少陽經的經絡通向膽臟,手厥陰經的經絡通向命門,氣多血少;足厥陰經的經絡通向肝臟,手太陽經的經絡通向小腸,足太陽經的經絡通向膀胱,血多氣少;手陽明經的經絡通向大腸,足陽明經的經絡通向胃,血多氣多。

詩曰:手足少陰心腎是,肺脾同在太陰位,膻中及膽居少陽,六經少血而多氣;多血多氣陽明經,手蓋大腸足乃胃,厥陰專屬命門肝,太陽小腸膀胱系,四經除命與腎同,多氣少血君須記。愚按經者,指臟腑血氣流行,經常不息而言。經絡者,該人身筋脈而言,直者為經,橫者為絡,始自臟腑,末應百骸,陰生於臟,陽生於腑。少陰盡於心腎,太陰盡於脾肺,兩陰交盡,是曰厥陰,命門與肝寓焉。

白話文:

詩中說:手太陰少陰和心腎經,肺經與脾經都屬於太陰之位,膻中和膽經歸於少陽,這六條經絡較少血而多氣,陽明經則多血多氣,手陽明主大腸,足陽明主胃,厥陰經專屬命門和肝,太陽經與小腸和膀胱相關,這四條經絡除了命門和腎經之外,都多氣少血,君須記住。愚按“經”,是指臟腑的血氣運行,始終不息。經絡是指人體的筋脈,直行的叫經,橫行的叫絡,它們始於臟腑,末端聯繫著全身的骨骸,陰氣生於臟,陽氣生於腑。少陰經終於心腎,太陰經終於脾肺,兩陰經終於,這就是厥陰經,命門和肝臟寄寓其中。

少陽明於膻中、膽,太陽明於小腸、膀胱,兩陽合明,是曰陽明,大腸與胃系焉。此古聖賢分布臟腑經絡,後人莫敢更張。獨手足二字,不能無疑。切謂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,足之三陰從足走入腹,則上下不交;切謂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,足之三陽從頭走至足,則經絡失本。或曰三陰三陽,臟腑之別名也,手、足,其姓爾,知其名不必究其別名,焉問姓。

白話文:

少陽、明堂位於膻中和膽部。太陽、明堂位於小腸和膀胱。兩陽合稱明堂,即是陽明。大腸和小腸和胃部系於陽明。這是古聖先賢分配五臟,經絡,後人沒敢變更。唯獨手和足這兩個字,不能沒有疑問。依我看,手的三陰從臟部走至手,足的三陰從足部進入腹中,那麼上下就不相交;手的三陽從手走至頭,足的三陽從頭走至足,那麼經絡便失去根源。有人說,三陰、三陽是臟腑的別名,手、足,只是它們的代稱而已。知道了它們的名字就可以,不必究其別名,又何必問這些代稱。

至哉斯言!如必欲從古,務加經絡二字,庶於手足稍有著落。

手少陰一云膻中,繫心之胞絡。經曰: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是君以心,臣以膻中,命門虛位耳;一云小心系命門。經曰:七節之旁,中有小心。是正以心,副以命門,膻中虛位耳。兩說皆自先哲,不知何者為當。人謂小心即膻中,玩諸《內景明堂》,按胞絡於戊上,圖命門於腎中,明是兩物,哪得強合為一。

白話文:

手少陰的另一個名稱是膻中,它是連繫心臟的胞絡。經書上說,膻中是臣使溝通的官員,喜悅快樂的情感從這裡產生。這就是說君主用的是心,臣使用的是膻中,命門位置是空的;還有一種說法是,小心連繫命門。經書上說,七節旁邊,有小心。就是說正中用的是心,副中用的是命門,膻中位置是空的。這兩種說法都是出自先賢,不知道哪一種纔是正確的。有人說,小心就是膻中。仔細研究《內景明堂》,將胞絡比作戊土,將命門比作腎臟,很明顯是兩件事物,怎麼能硬生生合二為一呢?

況命門一陽陷於二陰之間,男女歡會,令司出納,故凡欲一動,陽火感而勢舉,勢與陰交則精泄。譬諸天地,陽蒸濕氣為云,云被陰抑成雨,蓋此類也。膻中固心臣使,底事確無證據?又且命門,陰中之陽,元氣之精,生髮之原也,不獨專守相職。譬諸鰲山走馬之燈,拜者舞者,行者走者,皆此一點真火以致之,此火一滅,萬象無有。

白話文:

膻中裡面所含之物,竟然具有如此靈敏的感應嗎?這手厥陰屬命門,說得再清楚不過了。況且十二經的臟腑,唯獨三焦沒有形象、也沒有確定的位置,就像霧、泡沫、河流那樣,不過是虛無飄渺的存在。儘管有運行元精、元神、元氣的作用,也不過是憑空想象的作用,怎麼能確定它是手少陽,而命門可以作為臟腑呢?根據膻中既然與臟腑一脈相承,那麼膻中代替三焦居於少陽,命門代替膻中居於厥陰,將「焦」字改為「羶」字,豈不是相當精確嗎?但是說這一點也不值得討論,而用命門、胞絡來代替三焦,這說法不太恰當,我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。因此確定十二經經絡,應當斷然認為膻中為手少陽,以命門為手厥陰。

膻中但胞之物,而能靈明若是乎?此手厥陰屬命門,言下了然矣。若夫十二經之官,惟三焦無形無位,即如霧、如漚、如瀆之體,不過莫須有之體。即有運精、運神、運氣之用,亦不過想當然之用,怎見得為手少陽,而可以手厥陰為臟腑耶?按膻中既與臟腑一路,則膻中代三焦居少陽、命門代膻中居厥陰,焦字易膻字,豈不精賅?乃言此不論,而以命門、胞絡二三其說,此古人言未盡善,庭鏡敢得而私議焉。以故定十二經經絡,斷以膻中為手少陽,以命門為手厥陰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