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一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3)

1. 六腑三焦辨

自古腑臟表裡相配者,腎合膀胱,壬癸水也。心合小腸,丙丁火也。肝合膽,甲乙木也。肺合大腸,庚辛金也。脾合胃,戊己土也。陰陽五行,所地所天,一五一十,自然之序也。奈何臟言五而腑獨言六者,何居?曰:維三。焦按三焦雖經云為決瀆之官,其實無氣無形。

白話文:

自古以來,臟腑表裡是相配的。腎臟和膀胱相合,壬癸水也。心臟和小腸相合,丙丁火也。肝臟和膽囊相合,甲乙木也。肺臟和大腸相合,庚辛金也。脾臟和胃相合,戊己土也。陰陽五行,各有自己的位置和天干,一五一十,是自然的順序。為什麼臟腑相配的時候,臟腑的數量卻不同,臟是五個,腑卻是六個呢?這是為什麼呢?回答:有三個腑是沒有實質的。焦氏按:三焦雖然經文稱它為決瀆之官,但實際上它是沒有氣體和形狀的。

夫形氣都無,則子虛烏有已矣,而乃與眾腑並列,切於至理有礙,所以後世紛紛無所憑據,有分前後三焦者,有分手足三焦者,有言為腎傍之脂,有言護諸陽之火,非惟畫蛇添足,竟是指鹿作馬。《雪潭醫約》謂三焦確有一腑,名曰孤府。其言曰:三焦所以際上極下,象同六合,而無所不包,蓋即臟腑之外、軀體之內,包羅萬象,一腔之大腑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形與氣都不存在,那麼三焦就完全是子虛烏有了,可是三焦卻和各個臟腑並列,這與至理有礙。因此,後世紛紛議論,沒有什麼憑據,有的人把三焦分為上中下三焦,有的人把三焦分為手足三焦,有的人說三焦是腎臟旁邊的脂肪,有的人說三焦是保護諸陽之火的,這些說法不僅畫蛇添足,簡直是顛倒黑白。《雪潭醫約》說三焦確實有一個臟腑,名為孤府。他說:「三焦所以貫通上下,與六合的景象一樣,沒有什麼不包含的,也就是臟腑之外、軀體之內,包羅萬象,一腔的大臟腑。」

所以中瀆是孤之名,亦有大腑之形,《難經》謂其有名無形,誠一失也,是蓋譬諸探囊計物,而忘其囊之為物耳。較前數說尤覺可笑。請即其辭而明辨之:彼既知三焦為腑,則為膽、胃、膀胱、大小腸相等,何腑有偶,此獨為孤?臟腑之外,驅體之內,則膈膜膏脂而已,哪得有大腑之形而包羅諸臟?其際上極下,無所不包,有形有名,如囊如橐,除肚皮更無別物,孤腑卻是什麼?且自家又云:腸胃諸物,以其皆有盛貯,因名為腑。三焦盛貯何物,怎見得為孤腑?張浮駕誕,簧鼓之人,蓋如此夫。

白話文:

所謂的中瀆是孤腑的名稱,也具有大腑的形狀。《難經》中說中瀆有名無形,這實在是說錯了。這就好像比方探囊取物,卻忘記了囊本身也是物一樣。相比之前那些說法,這更容易讓人覺得可笑。我就從他的話語中來辨析:既然他知道三焦是腑,那麼它就應該和膽、胃、膀胱、大小腸一樣,哪個腑有配偶,而三焦是獨自一個呢?除去臟腑之外,身體裡面就只有膈膜和膏脂,哪來的包裹著諸臟的大腑呢?它上面極高下面極低,無處不包,有形有名,像袋子,除了肚子裡面沒有其他東西,孤腑是什麼呢?而且他自己又說:腸胃等器官,由於它們都有盛裝存放的功能,所以稱它們為腑。三焦盛裝存放什麼東西,哪裡能看出來它是孤腑呢?張浮胡言亂語,說話誇張的人,大概就是這樣吧。

嗟嗟!理有一定,事豈偶然,傳訛日久,闕疑可也,苟有成見,辨而正之亦無害。如《內經》三焦、六腑之義,似明實晦,宜大家各抒所見。惜皆無當至道,令人愈博愈惑,不得不妄駁其謬,非敢故議前人而取罪當世也。讀者幸相審且相諒云。

白話文:

唉!道理總是有定理的,事情怎會是偶然的呢?流傳時間久了,疑點可以被忽略,但如果已有既定的看法,辨別並改正它也沒有害處。就如同《內經》中三焦、六腑的含義,看似很清楚卻又晦澀,很適合大家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。可惜都沒有真正抓住要領,讓人越博學越疑惑,不得不特別反駁其謬誤,並非是刻意批評前人的說法而被當代的人懲罰。希望讀者能審慎地看待並相互包容。

2. 運氣正誤

太極肇分,而有陰陽,陰陽變化而有干支。天干配合則為五運,地支對衝則為六氣。五運者,木火土金水也。六氣者,風火暑濕燥寒也。天道始於甲,地道始於子,天地相併,故曰甲子。天德終於癸,地德終於亥,道德已成,故曰癸亥。其中歷數相因,有主運焉,有客運焉,有主氣焉,有客氣焉。

白話文:

太極開始分裂,於是有了陰陽,陰陽變化而有了天干地支。天干配合則形成五運,地支相對衝則形成六氣。五運指的分別是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。六氣指的分別是風、火、暑、濕、燥、寒。天道的起始是甲,地道的起始是子,天地相配合,所以稱為「甲子」。天德的終結是癸,地德的終結是亥,道德已經完成,所以稱為「癸亥」。其中歷數相互依據,有主運、有客運、有主氣、有客氣。

主運主氣萬世不易,客運客氣每歲迭遷。請申其說:甲乙東方木也,丙丁南方火也,戊己中央土也,庚辛西方金也,壬癸北方水也。木為初之運,火為二,土為三,金為四,水為五。詩曰:大寒木運始行初,清明前三火運居,芒種後三土運到,立秋後六金運施,立冬後九水運伏,周而復始萬年如。此主運也。

這就是五運六氣的運行法則,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五運六氣。

白話文:

主要 運行秩序和氣候都是千年萬世不變的,短暫的運勢和狀況卻是每年都在改變。詳細說明如下:

甲乙兩年是東方木運,丙丁兩年是南方火運,戊己兩年是中央土運,庚辛兩年是西方金運,壬癸兩年是北方水運。

木運是第一個運,火運是第二個運,土運是第三個運,金運是第四個運,水運是第五運。

詩經中說:「在大寒節氣時,木運開始運行,在清明節氣之前,火運運行,在芒種節氣之後,土運運行,在立秋節氣之後,金運運行,在立冬節氣之後,水運運行,如此循環往復,萬年如一日。」

甲與己合而化土,乙與庚合而化金,丙與辛合而化水,丁與壬合而化木,戊與癸合而化火。甲己之歲土運統之,乙庚之歲金運統之,丙辛之歲水運統之,丁壬之歲木運統之,戊癸之歲火運統之。詩曰:甲己化土乙庚金,丙辛為水木丁壬,戊癸火鄉名五運,五運生生歲首尋。此客運也。

白話文:

  • 甲和己結合變化為土

  • 乙和庚結合變化為金

  • 丙和辛結合變化為水

  • 丁和壬結合變化為木

  • 戊和癸結合變化為火

  • 甲己年份,土運統治

  • 乙庚年份,金運統治

  • 丙辛年份,水運統治

  • 丁壬年份,木運統治

  • 戊癸年份,火運統治

  • 詩云:甲己化土乙庚金,丙辛為水木丁壬,戊癸火鄉名五運,五運生生歲首尋。這是客氣的運轉。

假如甲己年,甲為土運,正月建丙寅,火生土,初之運即土也。土生金,二之運即金也。金生水,三之運即水也。水生木,四之運即木也。木生火,五之運即火也。每一運主旺七十二日,此天干在上為陽,所以主乎運也。寅卯屬春,木也。巳午屬火,夏也。辰戌丑未屬四季,土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遇到甲己年,甲為土運,正月初一建寅,此時火生土,所以一開始的運勢就是屬於土。土生金,所以第第二個運勢就是屬於金。金生水,所以第三個運勢就是屬於水。水生木,所以第四個運勢就是屬於木。木生火,所以第五個運勢就是屬於火。每個運勢都旺盛七十二天,這是因為天干在上面是陽,所以主導運勢。寅卯屬春,是木;巳午屬火,是夏;辰戌醜未屬四季,是土。

申酉屬秋,金也。亥子屬水,冬也。初之氣為風,二為火,三為暑,四為濕,五為燥,終為寒。詩曰:大寒厥陰氣之初,春分二氣少陰居,小滿少陽為三氣,大暑太陰濕氣徂,秋分陽明氣位五,小雪太陽六氣都。此主氣也。子對午為少陰君火,醜對未為太陰濕土,寅對申為少陽相火,卯對酉為陽明燥金,辰對戌為太陽寒水,巳對亥為厥陰風木。

白話文:

申酉是秋天,屬性為金。亥子和冬天,屬性為水。氣候的初始為風,其次為火,三者為暑,四者為濕,五者為燥,最後為寒。詩云:大寒是厥陰之氣的開始,春分是少陰之氣在統治,小滿是少陽之氣為三氣,大暑是太陰濕氣消盡,秋分是陽明之氣佔據第五位,小雪是太陽之氣六氣俱全。上述是主氣。子午相對為少陰君火,醜未相對為太陰濕土,寅申相對為少陽相火,卯酉相對為陽明燥金,辰戌相對為太陽寒水,巳亥相對為厥陰風木。

子午之歲君火主之,丑未之歲濕土主之,寅申之歲相火主之,卯酉之歲燥金主之,辰戌之歲寒水主之,巳亥之歲風木主之。詩曰:子午燥金在泉壤,君火對待先居上。丑未寒水地中行,濕土司天靖風浪。寅申相火孕生機,下喜風木相摩蕩,卯酉辰戌巳亥年,司天在泉應交換。

白話文:

子午年由君火當令,醜未年由濕土當令,寅申年由相火當令,卯酉年由燥金當令,辰戌年由寒水當令,巳亥年由風木當令。詩云:子午年燥金在泉壤,君火居上當令。醜未年寒水運行在地中,濕土君臨司天平息風浪。寅申年相火孕育生機,下喜風木相交蕩漾,卯酉辰戌巳亥年月,司天在泉輪流交換。

此客氣也。假如子午年,少陰君火司天,陽明燥金司地。上者右行,太陰濕土為天之左間,厥陰風木為天之右間,所以面南而命其位也。下者左行,太陽寒水為地之左間,少陽相火為地之右間,所以面北而命其位也。一氣在下,一氣在上,二氣在右,二氣在左。地之左間為初之氣,天之右間為二之氣,司天為三之氣,天之左間為四之氣,地之右間為五之氣,司地為終之氣。每一氣主旺六十日,此地在下為陰,所以主乎氣也。

白話文:

這是客氣的說法。假如逢子午年,少陰君火主宰天,陽明燥金主宰地,它們向上運行,太陰濕土為天的左邊,厥陰風木為天的右邊,所以面朝南而分配它們的位置。向下運行,太陽寒水為地的左邊,少陽相火為地的右邊,所以面朝北而分配它們的位置。一個氣在下,一個氣在上,兩個氣在右,兩個氣在左。地的左邊是第一個氣,天的右邊是第二個氣,主宰天的是第三個氣,天的左邊是第四個氣,地的右邊是第五個氣,主宰地的是最後一個氣。每個氣旺盛的時間為六十天,因為地在下為陰,所以主導氣。

人稟陰陽之精而囿於兩間,所具臟腑應乎氣運,氣運相得則和,不相得則逆。客運加於主運之上,主氣臨於客氣之下,天時所以不齊,民病所由生也。從其氣運,調其主客,無使傷滲,何疾弗克。雖然,前說乃魏晉後數學人億中,猶推卜星輿等書,人以是受病有之,醫以是克病,愚竊以為未然。且夫天地之間,物理有常有變,運氣所主者常也,異於所主者皆變也。

白話文:

人體是由陰陽之氣所組成,並受到天地間的氣運影響。臟腑的運作與氣運相輔相成,氣運協調則身體健康,氣運不協調則容易生病。客氣(外來之氣)加於主氣(人體本身之氣)之上,主氣被客氣所影響,導致天時不調,從而引發疾病。根據氣運的變化,調整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,防止外邪侵犯,就可以治療疾病。但是,所謂的“數學人”認為疾病是受到星象、風水等因素的影響,這是不正確的。天地之間,自然界的規律有恆常不變的部分,也有變化無常的部分。運氣所主導的是恆常不變的部分,而異於主氣的則是變化無常的部分。

常則如本位,變則無所不至,而各有所佔,故其候有從逆、淫郁、勝復、太過、不及。如厥陰風木用事,惠風和暢,草木榮茂,此之謂從;天氣明潔,燥而無風,此之謂逆;太虛沉霾,流水不冰,此之謂淫;大風折木,雲物混擾,此之謂郁;山澤焦枯,草木黃落,謂之勝;大暑燔燎,蚊蝗為災,謂之復;山崩地震,昏埃時時作,謂之太過;陰森無時,密雲晝布,謂之不及。

白話文:

健康狀況良好時,身體就像根基穩固的房屋,沒有什麼變化。身體出現異常時,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症狀,而且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受到影響,這些症狀就叫做「候」。

「候」可以分為從、逆、淫、鬱、勝、復、太過、不及八種:

  1. :是指身體狀況和自然界中的某種因素相符合。例如,厥陰風木用事時,天氣和煦,草木茂盛,這就是「從」。

  2. :是指身體狀況和自然界中的某種因素相反。例如,天氣明潔,燥而無風時,應該出現身體乾燥的症狀,但身體卻出現水腫等濕熱的症狀,這就是「逆」。

  3. :是指某種自然界的因素過於強烈,使身體無法適應。例如,太虛沉霾,流水不冰時,天氣過於寒冷,使身體無法適應,就會出現凍瘡等症狀,這就是「淫」。

  4. :是指某種自然界的因素阻礙了身體的正常運作。例如,大風折木,雲物混擾時,風太大,使身體無法正常呼吸,就會出現胸悶、氣短等症狀,這就是「鬱」。

  5. :是指某種自然界的因素過於強烈,使身體無法抵抗。例如,山澤焦枯,草木黃落時,天氣過於炎熱,使身體無法抵抗,就會出現中暑等症狀,這就是「勝」。

  6. :是指某種自然界的因素突然消失,使身體無法適應。例如,大暑燔燎,蚊蝗為災時,天氣突然變涼,使身體無法適應,就會出現感冒等症狀,這就是「復」。

  7. 太過:是指某種自然界的因素過於強烈,使身體無法承受。例如,山崩地震,昏埃時時作時,天氣過於惡劣,使身體無法承受,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。

  8. 不及:是指某種自然界的因素過於弱,使身體無法得到滋養。例如,陰森無時,密雲晝布時,天氣過於陰冷,使身體無法得到滋養,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,這就是「不及」。

往往數里之隔,一日之內,氣候不齊,而所應全異,隨其所應,疾病因之,法當雜合以治,勿問運氣。況運氣各主一時,當其時則為主,為司天。非其時而有其氣則為客。客氣既行,主氣伏而不見為在泉。益宜體會天時,天時勝,則舍人之病而從天之時,人病勝,則舍天之時而從人之病,用熱遠熱,用寒遠寒。經曰:必先歲氣,毋伐天和是也,即春夏養陰,秋冬養陽之義。

白話文:

在距離數裏之內,一天之內,氣候卻不一致,而應對的治療方法也完全不同,醫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,進行綜合性的治療,而不是一味地遵循運氣。況且運氣各有各的主時,在它的主時內就是主氣,是司天之氣。當不是其主時但又有它的氣時,就成為客氣。客氣既已運行,主氣就會潛伏而不顯,就好像在泉水裡一樣。醫生更應該體會天時,如果天時盛行,就要放下人的疾病而順應天時;如果人的疾病盛行,就要放下天時而順應人的疾病,用熱去治療熱症,用寒去治療寒症。經典《內經》中說:「醫生必須先了解歲氣,不要違背天和」,這說的正是這個道理。也就是說,春天和夏天要養陰,秋天和冬天要養陽。

故又曰不知年之所加,氣之盛衰,不可以為工。區區年月干支,配合對衝,天下皆同,四時不變之候,遽謂通達運氣,彼人有病,演禽檢歷,而決其死生,何異以管窺天、以蠡測海矣!其不膠定運氣,而運氣默契元中者,差可以談太極陰陽變化無窮之妙。

白話文:

因此又說不知道年齡的增長,氣的盛衰,不能以此為依據。區區年月干支,配合對衝,天下人都一樣,四時不變的時節,突然說通曉運氣的人,有人生病,演禽檢歷,來決定他的生死,這和用竹管窺探天空、用瓢去測量海水有什麼區別呢!那些不固守運氣,而運氣默契元中的,還可以談論太極陰陽變化無窮的奧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