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三 (3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34)

1. 胃風湯二十二

升麻白芷葛根柴胡藁本,蔓荊,黃連當歸甘草蒼朮,草豆蔻,薑、棗煎。

白話文:

升麻:具有疏散風熱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白芷:具有祛風散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葛根:具有發汗解肌、退熱生津的功效。
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清熱退火的功效。

藁本:具有疏風解表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蔓荊:具有清熱解毒、祛風止痛的功效。

黃連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。

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。

甘草:具有補中益氣、調和諸藥的功效。

蒼朮:具有燥濕醒脾、健胃消食的功效。

草豆蔻:具有溫中止瀉、行氣化濕的功效。

薑、棗煎:具有解表發汗、溫中止瀉的功效。

上瞼腫盛而瞤,能食,或飧泄,或下血,此方主之。

瞼腫而脈肉動,責以胃風。善食易飢,即癉成消中之理。飧泄,食已即出,蓋風居腸胃,如扇揚塵。下血者,陽明多血,遇風則善行故也。爰用白芷、葛根、柴胡、藁本、蒼朮、蔓荊、草蔻,群隊升散之藥,驅逐胃風,使從外解。黃連、升麻、當歸、甘草,苦降甘緩,遏抑風威,不致變熱。

白話文:

眼瞼腫脹而脈動,是胃氣上逆的表現。如果容易飢餓,則容易導致消渴症。飧泄是指大便稀溏,飯後很快就排出,這是因為風邪侵犯腸胃,就像扇子揚起灰塵一樣。下血是指大便帶血,這是因為陽明經多血,遇風則血行加快所致。

因此,可以使用白芷、葛根、柴胡、藁本、蒼朮、蔓荊、草蔻等升散之藥,驅逐胃風,使風邪從外而解。黃連、升麻、當歸、甘草等苦降甘緩之藥,可以遏制風邪,防止其化熱。

經曰:風淫所勝,平以清涼,佐以苦甘。此之謂也。若久病而有前症,此胃虛外風襲入,宜用人參茯苓白朮粟米健脾而除濕,芎藭、當歸、白芍肉桂養血以驅風。

白話文:

醫書上說:風邪侵襲人體,使人患病,可用清涼解表藥治療,並輔以苦味甘味藥物。這就是治療風邪的方法。如果患病時間長了,出現了上述症狀,這是由於脾虛外風襲入所致,應當使用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粟米來健脾祛濕,用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肉桂來養血驅風。

詩曰:胃風何自來,蒼葛餐多矣,微芷蔓柴升,病本當不起,所以黃連氏,草果甘不餌。

白話文:

詩句說:胃病從哪裡來?吃了太多蒼葛。微芷、蔓柴、升麻等藥物,本應不適合胃病的症狀,所以黃連氏主張,草果甘草不能用來治療胃病。

2. 麻桂飲二十三

白話文:

肉桂:具有溫陽散寒、祛瘀活血、補火助陽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虛寒腹痛、跌打損傷等。

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益氣生津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血虛萎黃、月經不調、經閉痛經、崩漏帶下等。

甘草:具有補中益氣、清熱解毒、潤肺止咳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倦怠乏力、咳嗽氣喘、咽喉疼痛等。

麻黃:具有發汗解表、宣肺平喘、利水消腫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咳嗽氣喘、水腫尿少等。

生薑:具有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、止咳化痰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風寒、噁心嘔吐、咳嗽痰多等。

此麻黃、桂枝二湯之變方也。無論諸經、四季,凡陰寒邪盛,熱散忌早、寒散忌過者,與是藥。蓋薑、桂之性,愈老愈辣。和以甘草不防發傷氣之內寒。麻黃之資,能散能收,監以當歸,自可解陰虛之表熱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是麻黃湯和桂枝湯的變通方。無論是哪一經、哪一季,凡是陰寒邪氣很盛、散熱怕早、散寒怕過度的人,都可以用這個方子。因為生薑、肉桂的性質是,越老越辣。加甘草可以防止發散傷人體內的陽氣。麻黃的本質是,既能發散,也能斂結,再加當歸,可以解除因陰虛而造成的表面發熱。

詩曰:肉桂偕麻黃,當歸合草姜,署名麻桂飲,功效匪尋常。

3. 大溫中飲二十四

人參黃耆白朮當歸,地黃,肉桂乾薑柴胡麻黃,芎藭,甘草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滋補元氣、益氣生津、扶正固本。

  • 黃耆:健脾益氣、補氣固表、提高免疫力。

  • 白朮:健脾益氣、燥濕化痰、止瀉固精。

  • 當歸: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潤腸通便。

  • 地黃:滋陰補血、養肝明目、益精填髓。

  • 肉桂:溫陽補腎、散寒止痛、活血通經。

  • 乾薑:溫中散寒、止嘔止瀉、溫肺化痰。

  • 柴胡:疏肝解鬱、退燒止痛、止嘔降壓。

  • 麻黃:發汗解表、利尿消腫、平喘止咳。

  • 芎藭:活血行氣、止痛通經、祛風散寒。

  • 甘草:清熱解毒、益氣補脾、止咳祛痰。

元氣大虛,陰邪難解,及素稟薄弱,忽感風寒,惡寒頭痛,此方主之。

辛溫散寒,辛涼散熱,舉世尚矣。至陰陽互為其根,汗化於液,元虛之人,須從補散,淺人思不及此。景岳以十全諸物,陰陽平治,微用薑、柴、麻黃解其寒熱,可謂拾仲景之遺。服後不畏寒反覺熱燥,乃陽回作汗佳兆。更以理陰煎麻桂飲二方參而用之,萬不可既疑且悔,將改用涼劑也。

白話文:

辛溫的藥物可以祛除體內的寒邪,辛涼的藥物可以祛除體內的熱邪,這樣的藥方已經流傳了許久。陰陽相互作用,是藥效的基礎,虛汗是由於體液不足而引起的,體質虛弱的人,需要服用既能祛除邪氣又能補益身體的藥物,淺薄的人不會想到這一點。景嶽用十全大補湯的藥物,就可以陰陽調和,他稍微用薑汁、柴胡、麻黃來緩和其中的寒熱,可以說是拾到了仲景的遺風。服藥以後不會感到寒冷,反而會覺得發熱口乾,這是陽氣運轉而出現汗液的良好徵兆。再用理陰煎和麻桂飲兩方的藥物搭配使用,千萬不要既懷疑又後悔,而改用涼性藥劑。

詩曰:大溫中,十一味,參耆朮草姜麻桂,芎歸柴胡熟地黃,飲畢風寒應漸去。

4. 神應散二十五

當歸防風,蒺藜,芎藭,細辛菊花白芷(各三兩),甘草(兩半),石膏(六兩,半生、半煨熟),草烏(五兩,黑豆一升,同炆熟,去豆)

白話文:

當歸、防風、蒺藜、川芎、細辛、菊花、白芷(各 120 克),甘草(60 克),石膏(240 克,一半生用,一半焙熟),草烏(200 克,與一升黑豆同煮熟後,去掉黑豆)。

目赤腫一二日,頭眩頭風,此方主之。

頭痛有六經,便應分經論治。然病已一二日,此盛熱生風、久風動痰而致。故君以石膏泄其風熱。臣以草烏散其風痰。芎、防、蒺藜、細辛、芷、菊,且佐且使,宣其風氣。再用當歸養血於疏風之後,又以濟風藥之燥。甘草調胃於降火之餘,而兼緩風邪上逆。定風止痛,此散有神應者歟,故曰神應。

白話文:

頭痛可分為六經,因此必須分別不同的經絡來治療。但是,如果頭痛已經持續了一兩天,通常是熱氣生風,或者長期的風邪導致痰濕凝聚而成。使用石膏來宣洩風熱,草烏來化解風痰。芎、防、蒺藜、細辛、芷、菊這些藥物可以輔助石膏和草烏,宣散風氣。再以當歸養血,以防因為宣散風氣而導致氣血虛弱。甘草可以調養脾胃,緩解降火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,也能緩解風邪上逆的狀況。這個方劑可以定風止痛,效果顯著,因此稱為「神應散」。

詩曰:辛防芎芷揀當歸,白菊川烏刺蒺藜,甘草石膏生熟用,散名神應語非虛。

5. 升陽散火湯二十六

柴胡防風葛根升麻羌活獨活人參,芍藥,甘草(半炙半生)

白話文:
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退燒止痛、治療感冒和肝炎的功效。

防風:具有祛風解表、止痛消腫、治療感冒、頭疼和關節炎的功效。

葛根:具有解肌退熱、生津止渴、治療感冒、咳嗽和腹瀉的功效。

升麻:具有升陽舉陷、祛風通絡、治療感冒、頭痛和關節炎的功效。

羌活:具有祛風除濕、活血止痛、治療感冒、頭痛和關節炎的功效。

獨活:具有祛風除濕、活血通絡、治療感冒、頭痛和關節炎的功效。

人參:具有補氣健脾、益氣生津、治療疲勞、虛弱和消化不良的功效。

芍藥:具有活血化瘀、舒緩疼痛、治療月經不調和痛經的功效。

甘草(半炙半生):具有補氣健脾、益氣生津、調和藥性的功效。

經曰:食以養生。又曰:安穀者昌。胃虛過食冷物,填寒至陰升生之氣,致所食不化,鬱而生火,肌表熱,五心煩熱。久郁不達,則銷灼真陰,而皮膚筋骨皆為之熱。故宜味薄氣辛如柴胡、乾葛、羌獨活輩以舉之。清陽既出上竅,則鬱火隨升麻涼而退矣。再有芍藥微收其耗,人參大補其元,甘草生仍退熱,從而炙之,人參之儕偶也。

白話文:

古籍中提到:人吃東西是為了維持身體健康。又說:吃五穀雜糧的人才能興旺發達。如果胃氣虛弱卻過食生冷食物,就會讓寒氣充滿陰氣上升的生氣,導致吃進去的食物不能消化,鬱結而生火,肌肉表層發熱,五心煩熱。長時間鬱結不通,就會銷耗真陰,皮膚筋骨都會因而發熱。所以應該服用氣味平和辛香的藥物,如柴胡、乾葛、羌獨活等,來提升陽氣。清陽升出上竅後,鬱火就會隨著升麻的涼性而退卻了。再用芍藥稍微收斂人體的耗氣,用人參大量補益人體的元氣,用甘草生來退熱,炙甘草則與人參搭配使用。

得此因、見此症,不處此方,徒以為火,知降而不知升,知奪而不知散,是絕其穀食也,安望其養生。

詩曰:升陽柴胡家乾葛,防風升麻羌獨活,甘草半生半炙煎,散火寧須參和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