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三 (3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30)

1. 散陣

邪客肌表,急逐勿矣,因循日久,勢必深入。匯散方:

2. 勝風湯一

白話文:

  • 柴胡: 具有疏肝解鬱、退熱止痛的效果。

  • 黃芩: 具有清熱燥濕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
  • 白朮: 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、止瀉的功效。

  • 荊芥: 具有疏風解表、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枳殼: 具有理氣消積、寬中下氣的功效。

  • 芎藭: 具有活血化瘀、理氣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桔梗: 具有宣肺化痰、利咽止咳的功效。

  • 白芷: 具有散寒通鼻、祛風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甘草: 具有補脾益氣、潤肺止咳、調和諸藥的功效。

  • 羌活: 具有祛風散寒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前胡: 具有疏肝理氣、解鬱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獨活: 具有祛風散寒、除濕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薄荷: 具有疏風散熱、清利頭目、止咳的功效。

  • 防風: 具有祛風散寒、解表止痛的功效。

風熱不制,此方主之。

風,虛象也。久風不散,勢必變熱,病則實矣。益以外邪,熱復轉風,乃頭痛鼻塞,目腫淚多,暨腦巔沉重,眉骨疼緊。不服藥或誤服,又傷脾胃,風固不止,而熱愈莫能制,則眵障,瞼癢爛等症生焉。是故以朮、枳、芩、草、桔梗疏其土,俾肺金有權,乃足以平木。羌獨活、柴前胡等散其風,使心火弗熾,乃不上蒸溽。

白話文:

風,是一種虛弱的現象。如果風吹久了不散,勢必會轉變為熱症,這時疾病就變成實症了。加上外來的邪氣,熱症又會轉變成風症,於是出現頭痛鼻塞、眼睛腫脹流淚,以及腦袋沉重、眉骨疼痛等症狀。如果不服藥或服錯藥,還會損傷脾胃,風氣更加劇烈,熱氣也更加難以控制,於是就出現了視物不清、眼瞼發癢潰爛等症狀。因此,使用蒼朮、枳實、黃芩、茵陳、桔梗等藥物來疏通體內的燥熱,讓肺金具有權威,才能平息肝木。使用羌獨活、柴前胡等藥物來散發風氣,使心火不致於過於旺盛,才能不往上蒸發而引起燥熱。

曰勝風者,風剛勁,以此湯投之,勝於風矣。

詩曰:柴前胡復羌獨活,芎藭白芷荊防薄,要知術草枳桔芩,亦是勝風湯里藥。

白話文:

詩歌中說:柴胡、前胡、羌活、獨活、芎藭、白芷、荊芥、防風、薄荷,想知道《勝風湯》中的草藥組成,枳殼、桔梗、黃芩,也是《勝風湯》中的藥物。

3. 珠珀鎮驚丸二

白礬泡水,合生姜自然汁,酒為丸,小豆大。每服十丸至二十丸,看效)

膽南星(二兩),丹砂,牛黃全蠍(各一兩),黃連犀角(各六錢),防風薄荷(各四錢),青黛珍珠琥珀(各三錢),麝香冰片(各二錢)

白話文:

  • 牛膽南星:2 兩

  • 丹砂:1 兩

  • 牛黃:1 兩

  • 全蠍:1 兩

  • 黃連:6 錢

  • 犀角:6 錢

  • 防風:4 錢

  • 薄荷:4 錢

  • 青黛:3 錢

  • 珍珠:3 錢

  • 琥珀:3 錢

  • 麝香:2 錢

  • 冰片:2 錢

諸風熱壅,痰涎上溢,發源多稟濕土。蓋濕生痰,痰生風,風生熱也。若徒散風而不清熱,徒清熱而不豁痰,則眼斜頭痛,何由而去。是方以牛膽南星為君,佐以丹砂、牛黃、礬、蠍可鎮其風痰;黃連、犀角為臣,佐以珠、珀、青黛可祛其痰熱;防風、薄荷,風藥卒使,佐以冰、麝、生薑,無地不到,可祛其風濕。治前症外,凡眉眶額板痛不可忍,及指臂不仁,此風機先兆,急進以收其威。

白話文:

各種風熱壅積,痰涎上溢,發病多因濕土而成。因為濕氣生痰,痰生風,風生熱。如果只散風而不清熱,只清熱而不豁痰,那麼眼斜頭痛,怎麼能消除呢?這個方劑中,牛膽和南星為君藥,佐以丹砂、牛黃、礬、碭石可以鎮定風痰;黃連、犀角為臣藥,佐以珍珠、琥珀、青黛可以祛除痰熱;防風、薄荷,是治療風症的藥物,佐以冰、麝、生薑,可以治療所有的風濕病。除了治療上述症狀外,如果眉毛、額頭、太陽穴疼痛難忍,以及手指和手臂麻木不仁,這是風症的前兆,應立即服用此方來控制病情。

詩曰:犀牛黃角膽南星,可並珠冰麝珀靈,新得唇朱眉黛子,蠍風連薄不須驚。

4. 獨活寄生湯三

獨活桑寄生當歸,地黃,杜仲續斷,牛膝,黃耆人參白朮鹿茸虎骨羊膏(炙酥各等分),秦艽防風細辛,芎藭,茯苓甘草肉桂均減半。

白話文:

獨活、桑寄生、當歸、地黃、杜仲、續斷、牛膝、黃耆、人參、白朮、鹿茸、虎骨、羊膏(用烤過的酥油,比例相等)、秦艽、防風、細辛、芎藭、茯苓、甘草、肉桂都減半。

肝腎虛極,風寒濕三氣內攻,腰膝痛楚,手足冷痹,此方主之。

肝筋腎骨,屈伸之專任也。今而虛極,故三氣湊之,腰膝手足,痛痹不便。上方獨活、細辛、秦艽、防風,疏風藥也,偕寄生、續斷兼養氣而能祛濕。杜仲、牛膝、虎骨、鹿茸,強健藥也,入十全大補兼益精而能禦寒。凡氣凝滯,肢體不仁,及口眼相邀,並宜准此。

白話文:

肝、筋、腎、骨,是身體屈伸活動的專司部位。現在虛弱衰竭到了極點,所以三種元氣聚集,導致腰、膝、手、腳痠痛、麻木,活動不便。方中的獨活、細辛、秦艽、防風,是疏散風邪的藥物,與寄生、續斷一起兼顧滋養氣血,又能祛除濕氣。杜仲、牛膝、虎骨、鹿茸,是強健筋骨的藥物,與十全大補配合使用,兼顧補益精氣,又能抵禦寒冷。凡是氣血凝滯,導致肢體麻木不仁,以及口眼歪斜的,都應該依照此原則治療。

詩曰:秦仲獨活桑寄生,細餐桂術草芎苓,無防虎鹿人牛擾,當續耆仙縮地能。

5. 升陽除濕湯四

羌活防風,蔓荊,白芷,芎藭,蒼朮天麻,白附,人參黃耆當歸,薑棗煎。

白話文:

羌活:具有祛風散寒、活血通絡的功效。

防風:具有祛風解表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蔓荊:具有祛風解表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白芷:具有祛風止痛、通竅開閉的功效。

芎藭:具有活血行氣、祛風止痛的功效。

蒼朮:具有祛風散寒、燥濕止瀉的功效。

天麻:具有息風止痙、平肝熄風的功效。

白附:具有補氣益血、溫經止痛的功效。

人參:具有補氣益血、固本培元的功效。

黃耆:具有補氣益血、固表止汗的功效。

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。

薑棗煎:具有溫中補虛、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
風濕相搏,頭痛如破,或兩瞼腫滿,脈浮緩無力,此方主之。

風,天氣也。濕,地氣也。經曰:濕上甚為熱,則陰逐陽矣。故相搏而頭痛瞼脹,法當涼降處方。然脈舉浮緩,表之則易,下之則難。脈按無力,溫之為是,涼之為非。乃用羌、防疏風之品,和以芎、歸,驅濕從汗散。蒼、麻、薑、附燥濕之物,監以參、耆,使風從氣化。

白話文:

,是天氣的變化。,是地氣的變化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濕氣上侵,會使熱氣上升,陰陽之氣就會相互交爭,導致頭痛、眼睛浮腫。治療方法應該用清涼、降體溫的藥物。但是,脈象浮緩,發病在外,治療起來比較容易;脈象無力,發病在體內,治療起來比較困難。治療應以溫熱的藥物為主,清涼的藥物不適宜。於是使用羌活、防風等疏風藥,與川芎、當歸等驅濕發汗的藥物一起使用。蒼朮、麻黃、生薑、附子等乾燥濕氣的藥物,與人參、黃耆等使風氣通過汗液排出體外的藥物一起使用。

詩曰:風濕莫浪用羌防,蔓芷芎麻白附蒼,竊恐黃耆參不便,當監南棗蜀生薑

6. 地黃飲子五

地黃,巴戟天山茱萸肉蓯蓉,麥冬,五味,附子肉桂茯苓遠志石斛石菖蒲,或加人參當歸、豨薟草。

白話文:

地黃:滋陰補腎,清熱涼血。

巴戟天:補腎壯陽,益精補血。

山茱萸:補腎固精,收斂固澀。

肉蓯蓉:補腎益精,強筋壯骨。

麥冬:滋陰潤肺,清心除煩。

五味:滋陰補腎,益氣生津。

附子:溫腎壯陽,散寒止痛。

肉桂:溫腎壯陽,散寒活血。

茯苓:健脾益氣,利水消腫。

遠志:補腎固精,益智安神。

石斛:滋陰清熱,養胃生津。

石菖蒲:醒腦開竅,寧心安神。

人參:大補元氣,益氣健脾。

當歸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
豨薟草:補腎壯陽,益精補血。

風痱風痹,此方主之。

風痱,舌強語澀,足廢步蹇。風痹即內經行痹、痛痹之謂。蓋脾腎素虛,運化水火不及,風氣雜合而成。治宜和臟腑、通經絡,河間地黃飲子主之。余考其方,地黃、巴戟天、山茱萸、蓯蓉、麥冬、五味,滋水藥也,水足可以制飛越之火。附子、肉桂、茯苓、遠志、石斛、菖蒲,熯濕藥也,濕去足以回厥逆之陽。

白話文:

中風,舌僵直、言語不清,腳步疲乏、行走困難。中風就是傷寒論所謂的行痹、痛痹。主要是脾腎素虛,運化水火不足,風氣雜合而成的。治療應以和臟腑、通經絡為主,河間地黃飲子是主方。我研究它的方劑,地黃、巴戟天、山茱萸、蓯蓉、麥冬、五味是滋水藥,水足可以制約飛越的火氣。附子、肉桂、茯苓、遠志、石斛、菖蒲是祛除濕氣的藥,濕氣祛除了足以為反逆的陽氣迴轉。

再加人參補其氣,當歸養其血,豨薟草兼驅風濕。進數劑稍減,更等分各一兩,以薑汁煮紅棗肉為丸,盡料而痱、痹已矣。風濕內外障,取法乎此,當亦有效。

白話文:

另外添加人蔘來補充元氣,當歸來滋養血液,豨薟草同時驅除風溼。服用數劑之後,症狀會稍見減輕,再將剩餘的藥材等分成一兩,用薑汁煮紅棗肉爲丸,服用完所有藥丸之後,痱子和痹症就會痊癒了。如果同時存在內風溼和外風溼的情況,也可依照此法治療,也應該會有所療效。

詩曰:風痱風痹古方奇,地黃飲子桂附施,石棗菖蒲巴戟斛,麥蓉遠志五味齊,火生水中水生木,薟草參歸加不須。

白話文:

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古老的治療風濕病的偏方,其中包括許多中草藥,如地黃、肉桂、附子、石棗、菖蒲、巴戟斛、麥蓉、遠志、五味子等。

詩中還提到了一個五行相生的理論,即火生水中水生木,薟草參歸加不須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火能生水,水能生木,薟草、參歸和不須這三種中草藥可以相互作用,增強藥效,治療風濕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