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三 (2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25)

1. 真武湯九

附子,白朮,茯苓,芍藥,生薑

白話文:

  1. 附子:又稱烏頭,具有祛寒除濕、溫中散寒、止痛的作用。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、手足麻木、風寒感冒等症狀。

  2. 白朮: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化痰、止瀉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脾虛便溏、水腫、腹脹等症狀。

  3. 茯苓:具有健脾益氣、利水滲濕、寧心安神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、水腫、心悸失眠等症狀。

  4. 芍藥:具有養血活血、緩解疼痛、調經止痛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腹痛、產後血虛等症狀。

  5. 生薑:具有溫中散寒、發汗解表、止嘔止瀉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嘔吐腹瀉、胃寒疼痛等症狀。

膀胱陽虛,不能運行水氣,致寒濕內甚,骨節盡痛。或汗出而邪不散,仍發熱,及濕勝水穀不別,則水上凌逼心肺,頭眩目瞤,真武湯主之。蓋白朮、茯苓,厚坤土而制坎邪,附子、生薑,壯實火而逐虛寒。芍藥之用亦經濕淫所勝,佐以酸平爾。

白話文:

  1. 膀胱陽虛,不能夠正常運行人體的水氣,就會導致寒氣濕氣在體內加重,並使關節都感到疼痛。

  2. 有些時候患者會出汗,但是外邪沒有散掉,仍然會發燒。濕氣過重,水穀不能夠正常消化吸收,水氣就會上衝到心肺,患者會出現頭暈目眩,眼睛昏暗的症狀。這種情況下,可以用真武湯來治療。

  3. 真武湯中的白朮、茯苓,能夠讓脾土增強,抑制腎水的過度氾濫;附子、生薑,能夠壯大陽氣,驅逐虛寒。芍藥可以緩和濕邪,用酸味來平衡寒濕之氣。

詩曰:真武湯,朮苓附,芍藥薑,暖水土。按真武,北方水神,以渠能治水怪,故名。此漢人佞佛結習,不必稽究,但義取乎斯。須地黃、阿膠、蓯蓉、天冬等,陰中陰藥,類聚處方,顧以火土純陽之物,相勝相敵,殊覺舛謬。且疑少陰病,肢體骨節疼痛,必當歸,肉桂和陰行血,其痛方除,豈可芍藥酸平?太陽病,汗出不散,脈緩沉,自利,加人參、五味,收陽益衛,水濕自化,茯苓決難淡滲。王晉三謂此用崇土攝水法,則真武元是土神,非水也。

又曰命名雖因崇土,全賴陽氣出化,則又似火神矣。強解胡謅,可為噴飯。

白話文:

這首詩說:真武湯,是術苓附、芍藥、生薑組成的,用來溫暖水土。按真武,是北方水神,因為他能夠治服水怪,所以取這個名字。這是漢人佞佛的習俗,不必考究,只要取他的寓義就可以了。需要地黃、阿膠、蓯蓉、天冬等,這些是陰中陰藥物,都是集中在一起用來治病的。但是,如果用火土純陽之物,去剋制、抵禦它,就覺得很錯誤。而且,懷疑少陰病,肢體骨節疼痛,應該用當歸、肉桂,和陰行血,才能除去疼痛,怎麼可以用芍藥的酸平呢?太陽病,汗出不散,脈緩沉,自利,加入人參、五味子,收斂陽氣,益衛氣,水濕自然會化掉,茯苓很難淡滲出去。王晉三認為,這是用崇土攝水的方法,那麼真武本來就是土神,不是水神。

2. 小建中湯十

肉桂,甘草,生薑,芍藥,大棗,飴糖

腹中急痛,左脈澀,右脈弦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肉桂,味甘辛,性溫,有補火助陽、溫中散寒、止痛活血、祛濕止瀉的功效。

甘草,味甘,性平,有補氣益中、清熱解毒、祛痰止咳的功效。

生薑,味辛,性溫,有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、化痰止咳、解毒殺菌的功效。

芍藥,味酸,性涼,有清熱涼血、養陰除煩、緩解疼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大棗,味甘,性溫,有補氣養血、健脾益胃、補益五臟、調和營衛的功效。

飴糖,味甘,性溫,有補中益氣、健脾養胃、益肺止咳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

邪氣入里,與正相搏,則腹痛急甚。脈澀者血滯,弦者木剋土也。故用芍藥之酸,於土中瀉木;肉桂之香,於脾中行血;脾急欲緩,飴糖、炙草之純甘以緩之;中寒須溫,生薑、大棗之辛甘以溫之。曰建中者,脾居四臟之中,得此症必此湯,脾氣始建。嘔家雖腹痛不用,為其甘也。然只在飴糖一味耳。今人用是湯,絕不言及飴糖,未窺仲景之奧。

白話文:

當邪氣進入體內,與正氣相爭時,就會出現腹部疼痛劇烈的症狀。脈搏澀滯者,說明血流阻滯;脈搏弦急者,說明木氣剋制土氣。因此,使用芍藥的酸味,在土中瀉掉木氣;肉桂的芳香,在脾臟中運行血氣;脾臟急迫需要緩和,使用飴糖和炙草的純甘味以緩和它;中焦寒涼需要溫暖,使用生薑和大棗的辛甘味以溫暖它。之所以稱之為建中湯,是因為脾臟位於四臟中央,得了這種病症,必須服用此湯,才能使脾氣健運起來。嘔吐的人雖然腹痛,但不用此湯,因為此湯甘甜。然而,關鍵只在飴糖一種藥物上。當今之人使用此湯,卻絕口不提飴糖,未能窺得仲景的精妙之處。

3. 大建中湯十一

蜀椒,乾薑,人參,飴糖

頭風痛不敢觸,服攻散之劑加甚者,與此方。

白話文:

蜀椒:花椒,具有溫中散寒、除濕止痛的功效。

乾薑:曬乾後的薑,具有溫中散寒、發汗解表、止嘔止瀉的功效。

人參:具有補氣益血、生津止渴、安神益智的功效。

飴糖:麥芽糖,具有潤肺止咳、益氣補虛的功效。

陽氣藏於土木,會於頭。陽虛適風邪中之,故發痛。誤攻與散,陰寒之氣,覆逆而上衝,故轉甚而不可觸近。乃用椒,薑之辛熱逐冷散逆;參、糖之甘溫,回陽補土,則中氣大建而風痛頓除。

白話文:

人體中的陽氣藏於脾、胃中,會合於頭部。若陽氣虛弱,風邪乘虛侵襲,便會發作風痛。如果誤用攻補與解散的方法,會讓陰寒之氣逆衝上頭,疼痛加劇,甚至連碰觸都無法忍受。我們應該使用花椒、生薑的辛熱之性來驅除風寒,並用黨參、紅糖的甘溫之性來溫補陽氣,促進脾胃功能,這樣一來,人體中的陽氣就會得到增強,風痛就會消除。

4. 十四味建中湯十二

十全大補加麥冬、蓯蓉、半夏、附子。

白話文:

十全大補湯加上麥冬、肉蓯蓉、半夏、附子。

汗吐下後,中氣虛乏,真元無所附麗,再形為事勞,精聽欲役,則無根之火一激而上,隱隱發為目痛,或瞼胞浮脹。以參、耆、炙草、當歸補虛而和中,桂、附、芎藭、芍藥助陽以祛邪。不效,加地黃、麥冬、蓯蓉清其燥,白朮、茯苓、半夏除其濕。所謂中營之幟一建,而失伍之師一一各就其列,不終日而目寧矣。

或謂以參、耆、桂、附、建中、理中等治目,法之變者也。醫未至通權達變,與不知醫何異。知言哉。

白話文:

在發汗、嘔吐、瀉肚後,中氣虛乏,真元無處附麗,如果再有勞累的事,精氣要被役使,那麼沒有根基的火氣就會被一激而上,隱隱發作成為眼睛疼痛,或眼皮浮腫。用人參、黃耆、炙甘草、當歸來補虛和中,肉桂、附子、川芎、芍藥來助陽祛邪。如果無效,再加入生地黃、麥冬、仙茅來清燥,白朮、茯苓、半夏來除濕。所謂中營的旗幟樹立起來,而失去位置的將士一個個各就其位,不到一天,眼睛就痊癒了。

詩曰:建中妙飴糖,甘桂薑芍棗;參椒易桂芍,大建方亦好;十全加蓯蓉,附夏麥門冬,列名十四味,症治異而同。

白話文:

這首詩歌頌了建中妙飴糖這種中藥的功效。詩中說:建中妙飴糖,味道甘甜,含有桂皮、生薑、芍藥和紅棗。如果加入參鬚、黑胡椒、改用桂枝、芍藥,大建中湯的配方也很好。十全大補湯中再加入蓯蓉、附子、夏枯草和麥冬,這十四味藥物,症狀不同,但都有相同的效果。

5. 治中宣化丸十三

(六神麯取淨粉,蒸熟攙蜜為丸,綠豆大,金箔衣)

白話文:

用六神麴收集乾淨的粉末,蒸熟後加入蜂蜜製成丸子,綠豆大小,外面包裹著金箔。

鬱金,雄精(各四錢),乳香,硃砂(各三錢),沒藥,木香,沉香(各二錢),巴豆(去淨油一錢)

小兒沉鬱冷積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鬱金、雄精各四錢、乳香、硃砂各三錢、沒藥、木香、沉香各二錢、巴豆去淨油一錢。

積者,能食不消,鬱則兼病而言,再沉且冷,則臟腑何從黜陟。是故積不行則腸結而腹脹,郁不舒則火灼肌瘦,為疳為癆,相因而起。上方硃砂、雄黃靖火毒也,乳香、沒藥蘇氣血也,鬱金、巴豆解其堅凝,木香、沉、曲引其吐納,金箔之用,乃所以鎮邪耳。治中宣化,名不虛傳。

詩曰:治中宣化推鬱金,巴豆雄黃木與沉,乳沒硃砂功不減,再襄金曲病無侵。

白話文:

積滯之病,是食物不能消化,鬱結則會併發其他疾病。再進一步加重,則臟腑功能就會受損。因此,積滯不消則腸結腹脹,鬱結不舒則火灼肌瘦,慢慢地就會演變成疳病、癆病等。所以,在上方的方劑中,硃砂、雄黃用於清熱解毒;乳香、沒藥用於疏通氣血;鬱金、巴豆用於解除堅凝;木香、沉香、曲草用於引導吐納;金箔的作用,則是用來鎮邪。治中宣化的丸藥,名不虛傳。

6. 四神丸十四

(大棗百枚去核,生薑八兩切片,同炆爛,揀去薑,為丸)

白話文:

大棗一百顆去掉核,生薑八兩切成片,一起煮到熟透,撿出薑片,做成丸狀。

故紙(四兩),五味子(三兩),肉豆蔻(二兩,麵粉裹,煨),吳茱萸(一兩,開水泡去烈性)

脾腎虛損,泄不已,因而近視,此方神良。

白話文:

舊紙(四兩),五味子(三兩),肉豆蔻(兩兩,用麵粉包好,煨熟),吳茱萸(一兩,用開水泡去辣味)

脾主水穀,既虛不能健運;腎司開闔,已損應難秘固。故子前午後,腹無痛而泄,泄傷則陽火下陷,而目能近怯遠。豆蔻辛溫而澀,溫能益脾、澀能止瀉;故紙辛溫而苦,辛能散邪,苦則堅腎。脾腎之陽不滅,遠近一皆明照。五味本酸收,得薑性直資腎火;吳萸徒辛散,有棗和特益命門。腎命之氣交通,水穀自然克化。

白話文:

脾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和液體,如果脾臟虛弱,就無法正常運作。腎臟的主要功能是調節體內水液的平衡,如果腎臟受損,就無法正常工作。因此,在一天的早晚時間,腹瀉不止,脾腎的陽氣會下降,就會導致眼睛只能看近處,看不清遠處。豆蔻性辛溫,有澀味,溫熱可以補益脾氣,澀味可以止瀉。乾薑性辛溫,味苦,辛味可以祛邪,苦味可以堅固腎臟。脾腎的陽氣充足,遠近都能看清。五味酸味可以收斂,加入薑的辛味,可以滋補腎火。吳茱萸辛味可以散邪,加入大棗甘味可以補益命門。腎臟和命門的氣血運行順暢,水穀自然可以消化吸收。

詩曰:吳萸破故紙,豆蔻五味子,薑炆棗肉丸,四神靈在是。

白話文:

這首詩說吳茱萸可以處理瘀血,豆蔻和五味子可以處理肝氣,生薑和棗肉丸可以處理脾胃,四神靈就是這四味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