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三 (18)
卷之三 (18)
1. 逐客飲九
人參,百合,當歸,地黃,柴胡,防風,羌活,細辛,藁本,紅花,赤芍,大黃,黃連,黃芩
上方用當歸、地黃、百合、人參,為損者溫之,司培宗氣也。用柴胡、防風、羌活、細辛、藁本,為結者散之,升發風邪也。用紅花、赤芍、大黃、黃連、黃芩,為客者逐之,抑陽救陰也。強陽暴熱,眼腫翳蝕,頭痛如破,此方主之。
詩曰:三黃合本泛胡羌,人定風蓬不用防,何日當歸杭芍地,紅花搖落細辛香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使用人參、百合、當歸、地黃,來溫補虧損的身體,主要是為了培養宗氣。使用柴胡、防風、羌活、細辛、藁本,來疏散鬱結,並升發體內的風邪。使用紅花、赤芍、大黃、黃連、黃芩,來驅逐體內的邪氣,抑制過盛的陽氣,以扶助陰液。如果遇到陽氣過盛導致的暴熱症狀,像是眼睛紅腫、出現翳膜遮蔽視線、頭痛欲裂等情況,可以使用這個方子來治療。
有一首詩描述這個方子的組成:「三黃(黃連、黃芩、大黃)搭配藁本,再有柴胡和羌活,人參來穩定,風邪像蓬草一樣可以不用防備,什麼時候當歸、赤芍和地黃可以發揮作用呢?就像紅花凋落時,細辛的香味會散發出來。」
2. 抑青丸十
黃連(一兩),吳茱萸(酒浸,逗炒),山羊肝(一具炙乾,蜜丸)
肝者,將軍之官。雙睛,其外閫也。自衰賊盛,皆能亂其謀慮,故肝病目亦病焉。世人至死而光不滅者,邪未害其空竅,所謂病一不病二也。然既曰肝病,奈何用黃連苦以瀉心?蓋心,肝子也。子食母氣,火泄木元而肝弗實矣。且木實,金當平之,心火退則金無所畏,自足以平肝。
故曰抑青。用羊肝者,羊啖百草,清淨無毒,取其同類,導引黃連之性入肝。火從寒化,熱鬱頓解。古人制方曲盡匠心,茲可見其大概。一法以羊膽和蜜熬膏,且點且服,理亦同。
白話文:
翻譯:
[抑青丸十]
這個藥方包含黃連(一兩)、吳茱萸(用酒浸泡後炒過)、山羊肝(一副,烤乾後用蜂蜜做成藥丸)。
肝臟,是身體的將軍之官,負責謀略。眼睛,則是肝臟這個將軍府邸的門戶。當肝臟由衰弱轉為強盛時,各種變化都可能擾亂它的謀劃和思考,所以肝臟生病,眼睛也會跟著出問題。世上有人到死眼睛還明亮不滅,那是因為邪氣沒有侵犯到眼睛這個空竅,這就是所謂的「病一個地方,不一定會病到另一個地方」。既然說是肝病,為什麼要用黃連這種苦寒的藥來瀉心火呢?因為心臟是肝臟的兒子,兒子會吸取母親的精氣,如果心火洩去,木氣就會受到損耗,肝臟就更加虛弱了。而且木氣要強盛,就應該用金氣來平定它,當心火退去,金氣就沒有所畏懼的,自然可以平定肝氣。
所以這個藥方才叫做「抑青」,意思是平抑肝氣。用羊肝的原因是,羊吃各種草藥,都是清淨無毒的,取其同類相引的道理,來引導黃連的藥性進入肝臟。火熱的症狀可以從寒冷的藥性轉化,熱鬱的狀況就能立刻解除。古人制訂藥方真是用心良苦,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大概的情況。還有一種方法是用羊膽和蜂蜜熬成藥膏,邊點眼邊服用,道理也是相同的。
3. 普濟消毒飲十一
人參,黃芩,黃連,白殭蠶,鼠黏子,柴胡,連翹,升麻,橘紅,板藍根,元參,桔梗,甘草梢,馬屁勃,薄荷
泰和二年,民多疫癘。初覺憎寒體重,次壯熱頭面腫盛,目不能開,喉舌乾渴而喘。俗云大頭傷寒。染之多不救,親戚不相訪問。東垣曰:身半以上,天之氣也。身半以下,地之氣也。此天元氣薄,客邪乘之,上攻頭目而為病。乃立是方,為細末,薑湯調,時時呷之。余用蜜丸,中夜噙化,人活甚眾。
蓋連翹、薄荷、元參、板藍根、鼠、馬、蠶、橘,皆清喉利膈之物,雖多無礙。升麻主降濁,甘草緩之。柴胡主升清,桔梗載之,使氣味浮而不沉,自可徐徐宣力。再有人參輔主,芩連逐容,則熱邪不得復居其位,活人宜矣。倘血熱便秘,加桃仁、大黃以下血。渴肉瞤,加防風、芎、歸而行。
腫勢甚者,須按穴砭刺,此盡腫脹之治。目如蚌合,如杯覆者,皆可類推。
詩曰:普濟黃連桔薄荷,翹芩元草板藍和,升柴馬勃鼠黏橘,加入蠶參疫奈何。
白話文:
普濟消毒飲十一
人參、黃芩、黃連、白殭蠶、牛蒡子、柴胡、連翹、升麻、橘紅、板藍根、玄參、桔梗、甘草梢、馬勃、薄荷。
泰和二年,民間流行嚴重的傳染病。起初感覺怕冷、身體沉重,接著高燒、頭面腫脹厲害,眼睛睜不開,喉嚨舌頭乾燥口渴而喘氣。俗稱「大頭傷寒」。感染的人大多救不活,親戚朋友之間都不敢互相探望。李東垣說:身體上半部屬於天的氣,身體下半部屬於地的氣。這是因為天元之氣虛弱,外來的邪氣趁虛而入,向上侵犯頭部眼睛而導致疾病。於是創立這個方子,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薑湯調服,隨時飲用。我改用蜂蜜製成藥丸,半夜含化,救活了很多人。
因為連翹、薄荷、玄參、板藍根、牛蒡子、馬勃、白殭蠶、橘紅,都是清咽喉、疏通胸膈的藥物,即使多用也沒關係。升麻主要作用是降濁氣,甘草可以緩解藥性。柴胡主要作用是升清氣,桔梗可以引導藥力上行,使藥性上浮而不下沉,自然可以慢慢發揮藥效。再加上人參輔助主要藥物,黃芩、黃連清除熱邪,這樣熱邪就不能再盤踞,就能夠救活病人了。如果血熱引起便秘,就加上桃仁、大黃來活血通便。如果口渴、肌肉抽動,就加上防風、川芎、當歸來運行氣血。
腫脹嚴重的人,必須按壓穴位或用砭石針刺,這是治療腫脹的全部方法。眼睛腫脹得像蚌殼一樣閉合,或像杯子倒扣著一樣,都可以用類似的方法來推斷治療。
詩說:普濟消毒飲用黃連、桔梗、薄荷,連翹、黃芩、玄參、甘草、板藍根配合,升麻、柴胡、馬勃、牛蒡子、橘紅,再加上白殭蠶、人參,這傳染病又算得了什麼呢?
4. 八正散十二
車前,木通,大黃,滑石,甘草梢,萹蓄,瞿麥,梔仁
經曰:膀胱不利為癃,理宜八正以通之。滑可去著,滑石、車前皆滑也;瀉可去實,大黃、草稍、梔仁皆瀉也;通可去滯,瞿麥、萹蓄、木通皆通也。若虛人,則大黃不宜用,加生地、桑白皮、苦竹葉,以清療之。一切心熱沖眼,太陽蘊毒,須與此湯。服後,覺濕熱下注,少腹急,小便欲通不通者,加木香化氣於中,委頓出矣。
詩曰:八正車前甘草梢,大黃滑石木通條,山梔萹蓄兼瞿麥,鬱熱奔流小便消。
白話文:
車前子、木通、大黃、滑石、甘草梢、萹蓄、瞿麥、梔子仁這八味藥組成的方劑,稱為八正散。
醫書上說:膀胱排泄不順暢,導致小便不利的狀況稱為癃閉,應該用八正散來疏通它。滑利的藥物可以去除阻塞,滑石和車前子都有滑利的作用;瀉下的藥物可以去除實邪,大黃、甘草梢和梔子仁都有瀉下的作用;通利的藥物可以去除阻滯,瞿麥、萹蓄和木通都有通利的作用。如果是體質虛弱的人,就不適合使用大黃,可以加入生地黃、桑白皮、苦竹葉來清熱治療。凡是心火上炎導致眼睛不適,或是太陽經脈蘊積毒熱,都需要用這個方劑來治療。服藥後,如果感覺濕熱之邪向下流注,小腹急迫,小便好像要通又不通暢的,可以加入木香來調暢氣機,很快就能順利排出了。
歌訣說:八正散包含車前子、甘草梢,大黃、滑石、木通,還有梔子、萹蓄和瞿麥,能夠使鬱積的熱邪像流水般奔騰而下,小便不順暢的症狀自然就消除了。
5. 雙解散十三
防風,大黃,薄荷,芍藥,當歸,甘草,白朮,滑石,石膏,梔仁,桔梗,連翹,芎藭,荊芥,麻黃,芒硝,黃芩
病症之最急者,莫如風火。風火交戰,理宜表裡兩解。是方防風、麻黃,疏表藥也,風熱在皮膚者,得之出汗而泄。荊芥、薄荷,清上藥也,風熱在巔頂者,得之由涕而泄。大黃、芒硝,通利藥也,風熱在腸胃者,得之由穢而泄。滑石、梔子,水道藥也,風熱在決瀆者,得之由溺而泄。
風淫於膈,肺胃受邪,石膏、桔梗以清之。風遊於絡,伏火隨起,赤芍、黃芩、連翹以降之。苦寒恐亡陰,芎藭、當歸和肝血以養之。辛散恐亡陽,甘草、白朮調胃氣以保之。一切暴風客熱,服此效。外加菊花、連、羌活、蒺藜,名菊花通聖散,治同。人弱大便不結者,去硝、黃。
天燥熱多汗,麻黃亦不宜用。
詩曰:雙解麻黃更大黃,梔荷術芍草芎防,石膏硝滑渾無事,荊桔翹芩用正當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叫做「雙解散十三」,主要處理的是風火交戰引起的急性病症。這種病最緊急,必須同時從體表和體內來解決。
方中用防風和麻黃來疏散體表的風邪,讓皮膚的風熱通過出汗排出去。荊芥和薄荷能夠清除頭頂的風熱,使其通過流鼻涕排出。大黃和芒硝是用來通便的,可以把腸胃中的風熱通過排泄物排出。滑石和梔子是利尿的,可以將體內積聚的風熱通過小便排出。
如果風邪侵犯胸膈,導致肺胃不適,就用石膏和桔梗來清除。如果風邪流竄在經絡之間,引起內火,就用赤芍、黃芩和連翹來降火。因為擔心苦寒的藥物會耗傷陰液,所以用川芎和當歸來調和肝血,滋養身體。又怕辛散的藥物會耗散陽氣,就用甘草和白朮來調理胃氣,保護正氣。這個方子適用於各種突發的風熱病症,效果很好。
如果再加入菊花、連翹、羌活和蒺藜,就叫做「菊花通聖散」,功效相同。體質虛弱、大便不硬結的人,要去掉芒硝和大黃。
天氣乾燥炎熱又容易出汗的情況下,麻黃也不宜使用。
總結來說,這個方子的藥物組成包括麻黃、大黃、梔子、薄荷、白朮、芍藥、甘草、川芎、防風、石膏、芒硝、滑石、荊芥、桔梗、連翹和黃芩。這些藥物搭配得當,可以有效治療風火交戰引起的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