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三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6)

1. 參麥自然飲三十二

人參,麥冬,五味,當歸黃耆甘草烏梅白芍,棗皮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補氣養陰,益智安神。

  • 麥冬:清肺潤燥,養陰生津。

  • 五味:益氣補陰,調和營衛。

  • 當歸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
  • 黃耆:補氣固表,益氣升陽。

  • 甘草:益氣補中,調和諸藥。

  • 烏梅:收斂止瀉,生津止渴。

  • 白芍:養血調經,緩中止痛。

  • 棗皮:益氣補血,健脾養胃。

煎成,用葛、梨、蔗、藕、茅根、地黃、西瓜,自然汁一杯,入湯服。如非時無有,得人乳、牛乳、石蜜、棗膏亦可。

白話文:

煎成後,加入葛根、梨汁、甘蔗汁、蓮藕汁、茅根汁、生地黃汁、西瓜汁,共一杯份量,加入湯中服用。如果遇到非季節性,沒有辦法取得這些材料,也可以使用人乳、牛奶、蜂蜜、棗膏代替。

此治燥之通劑。

燥乃陽明秋金之化。經曰:逆秋氣,則太陰不收,肺氣焦滿。肺為寒水生源,源止流絕,不能灌溉周身。且或汗,下亡津,或房勞竭髓,或過餌金石,或貪哺酒食,皆能助狂火而損真陰,故化為燥。在外則皮膚皺揭,在內則喘咳煩渴,上則咽焦鼻乾,下則腸枯便秘。治宜生津存液,其燥自退。

白話文:

燥是陽明經與秋金之氣化合的結果。經典說:違逆秋天的氣候,太陰經的肺氣就不能收斂,肺氣過盛焦熱。肺是太陰經中寒水的源泉,源頭乾涸,水流便斷,無法灌溉全身。再者,出汗過多,會導致津液不足;房事過度,會損耗精髓;服用過多的金石藥物;貪婪地食用酒食,都會助長狂火而損傷真正的陰液,所以轉變為燥症。在外表則皮膚皺裂,在內部則喘咳、煩渴,往上則咽喉乾燥、鼻孔乾澀,往下則腸道乾枯、便祕。治療應該生津存液,燥症自然就會退去。

故用參、耆、麥冬、甘草補氣以生津,歸、芍、梅、棗,五味辛酸而致液。且津生於自然,當用自然之瓜、梨等汁以為助。液存於溫潤,更須溫潤之乳、蜜、棗膏以為養。

白話文:

因此用人參、黃耆、麥冬、甘草來補益氣血,使津液得以生化。歸地、芍藥、烏梅、大棗,五種酸辛口味的藥物協同作用,促進體液的生成。而且津液生化於自然界,應當用自然界的瓜汁、梨汁等來幫助。液體儲存於溫潤的環境中,更需要用溫潤的牛乳、蜂蜜、棗膏來滋養。

詩曰:自然汁,一二好,花樣兼併何處有,有的生脈如歸耆,和著棗梅芍藥草。

2. 黃連湯三十三

白話文:

  • 黃連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黃膽、痢疾、尿路感染等疾病。

  • 乾薑:具有溫中散寒、回陽救逆、止嘔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感冒、腹瀉、嘔吐等疾病。

  • 桂枝:具有解肌發表、溫通經絡、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感冒、頭痛、關節疼痛等疾病。

  • 甘草:具有補氣健脾、益氣補虛、緩急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氣短乏力、疼痛等疾病。

  • 人參:具有補氣養血、益智安神、強身健體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身體虛弱、氣血不足、失眠健忘、免疫力低下等疾病。

  • 半夏:具有化痰止嘔、降逆止咳、燥濕化痰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痰多咳嗽、胃部不適、嘔吐等疾病。

  • 大棗:具有補氣養血、健脾益氣、安神助眠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氣血虛弱、貧血、失眠等疾病。

胸中有熱欲嘔,胃中有寒作痛,與此湯而愈者,黃連之苦佐以半夏之辛,則苦從辛化,寒者不滯,可以泄上熱;薑、桂之溫和以參、草之甘,則溫從甘緩,熱者不燥,可以散中寒。寒熱之相用,猶兵法奇正之相倚也。況大棗益胃,又所以熱中而靖招搖矣。若早下誤下,胸滿不痛,漸成痞氣,去桂枝,換黃芩,蓋病在表,早下誤下皆逆矣。

白話文:

胸中有熱氣,想嘔吐;胃中寒冷,疼痛。用此湯治癒的,因為黃連的苦味佐以半夏的辛辣,則苦味轉化為辛辣,寒冷的氣不滯留,可以消除上部的熱;生薑、肉桂的溫和配合人參、甘草的甘甜,則溫和從舒緩而來,熱氣不會燥熱,可以消除中部寒冷。寒熱互相配合使用,就像兵法中奇兵和正兵互相依賴一樣。況且大棗可以益胃,又能讓心裏的燥熱平靜下來。如果治療過早或治療錯誤,胸部脹滿不痛,逐漸形成痞氣,去掉桂枝,換成黃芩,因為病情在表,過早治療或錯誤治療都是違背自然的。

下而虛其中,表邪乘之,則陰陽不通如痞象,故曰痞。邪正相搏,抑鬱心肺,必煩躁腸鳴、乾嘔或泄利、穀不化。論因固屬虛,見症如斯,虛亦成實爾。故須出桂入芩,從其部而瀉之。假無熱,只自虛而痞,當塞因塞用,補陣熱陣選方,芩連俱用不著。

白話文:

下焦氣虛,中央空虛,表邪乘虛而入,則陰陽不通,症狀如同痞滿,所以稱為痞。邪氣與正氣相搏,抑鬱心肺,必定煩躁不安、腸鳴、乾嘔或腹瀉、食物不消化。若論原因,本來是屬於虛症,但症狀卻如實證,虛症也變成了實證。所以必須使用桂枝瀉心湯,從其部分而瀉之。假若沒有熱症,只是單純的虛症而痞滿,就應該採用塞因塞用的方法,補益氣虛而選用溫熱的方劑,芩連這類藥物就不適用了。

詩曰:黃連癖乾薑,甘草愛肉桂,偏是棗強人,半夏為知契。

3. 寒陣

陽元銷陰,陰盡命絕,先籌滅火,再議壯水。匯寒方:

4. 抑陽酒調散一

獨活蔓荊子前胡羌活白芷甘草防風(各二錢),生地黃黃柏防己知母(各三錢),黃芩,梔仁,寒水石黃連(各五錢)

白話文:

獨活、蔓荊子、前胡、羌活、白芷、甘草、防風(各二錢),生地黃、黃柏、防己、知母(各三錢),黃芩、梔仁、寒水石、黃連(各五錢)。

昔有人言,陰氣一分不盡則不仙,陽氣一分不盡則不死。今某純陽亢極,陰銷殆盡,宜尸解羽化,乘彼白雲,汗漫遊於九垓而不返耳。尚欲少留人世,須親是藥。蓋防風、蔓荊、前胡、白芷、羌獨活、甘草,升而不降之品,抑其外出,使彼不相犯。知、柏、生地、梔仁、防己、寒水石、黃芩、連,寒而善走之藥,迫其直下,而上獲少舒。

白話文:

以前有人說,陰氣有一點沒有消耗完就無法成仙,陽氣有一點沒有消耗完就無法死去。如今某人的純陽之氣極盛,陰氣已經消失殆盡,應該要脫離肉體、羽化成仙,乘著白雲,任意遨遊於九重天而不再回來了。如果還想稍微留在人世間,就必須服用這種藥方。因為防風、蔓荊、前胡、白芷、羌獨活、甘草,都是升提而不下降的藥物,可以抑制其外出的走向,使他們不相衝突。知母、柏子仁、生地黃、梔子仁、防己、寒水石、黃芩、蓮子,都是寒冷且善於流通的藥物,可以迫使他們直接向下走,而讓上邊稍微舒緩。

是亦表裡雙解之法。酒調者,大隻暴風客熱,睛痛如烙,須以渠為導引,臭味相投,入則可展其長,此反治也。倪氏以是散為丸,救瞳神縮小,人存乎,不問眼。

白話文:

這也是表裡雙解的方法。用酒來調散,是因為大風客熱,眼睛疼痛像被烙鐵烙過一樣,必須用酒來作為引導,臭味相投,酒進入後就能發揮它的功效,這叫做反治。倪氏用這個散劑做成丸藥,可以治療瞳孔縮小,人體的精氣存在於這個丸藥中,而不僅僅是治療眼睛。

詩曰:平羌蔓草香如芷,地柏梔芩仍可喜,連夜風來水石前,獨眠不嘆無知己。

5. 九味蘆薈丸二

蘆薈木香胡黃連,川黃蓮,青皮鶴蝨雷丸蕪荑(各一兩),麝香(二錢),神麯(糊丸,青黛為衣。)

白話文:

蘆薈、木香、胡黃連、川黃連、青皮、鶴蝨、雷丸、蕪荑(各一兩),麝香(二錢),神麯(糊丸,青黛為衣。)

蘆薈、木香、胡黃連、川黃連、青皮、鶴蝨、雷丸、蕪荑(各60克),麝香(12克), 神麯(製成糊丸,外裹青黛。)

小兒疳積上眼,此方主之。

疳毒本傷脾胃,醫家皆以肝言,何也?蓋木原出於土,土有肥濁,必淫入木,風不能勝濕,乃自甚而生火,克乎脾胃。是病本在土而標在肝也。今而目病,則標急於本耳。故以蘆薈、胡連、川連、雷丸、鶴蝨、蕪荑,群隊苦臊之品入肝,以清疳毒,殺疳蟲,復以麝香、木香、青皮疏其陳腐抑鬱之氣,而使土木相安,用神麯、青黛者,肝脾之藥,亦物與類聚之義。小兒疳蝕疳積,即不病目,亦當服此。

白話文:

疳毒本來會損傷脾胃,但醫生們卻都以肝來解釋,為什麼呢?因為木本生於土,土中有肥濁之氣,必定會侵入木中,風不能勝濕,就自身產生更多的火,剋制脾胃。這個病根源在於土,但外在表現於肝。現在眼中已經患病,症狀比根源發生的還要急迫。所以用蘆薈、胡連、川連、雷丸、鶴蝨、蕪荑等苦而辛烈的藥品進入肝臟,來清熱解毒,殺死蟲子,再用麝香、木香、青皮來疏通陳腐抑鬱之氣,讓土木相安。用神頤、青黛,是因為它們是肝脾的藥物,也是物以類聚的道理。小兒疳蝕、疳積,即使不患眼病,也應該服用這種藥物。

詩曰:鶴蝨雷丸白蕪荑,木香二連及青皮,細研蘆薈麝加入,神麯糊丸黛作衣。

6. 又方三

蘆薈胡黃連龍膽草,芎藭,蕪荑(各六錢),當歸白芍(各兩半),木香(八錢),甘草(五錢)

白話文:

蘆薈、胡黃連、龍膽草、芎藭、蕪荑各六錢,當歸、白芍各兩錢半,木香八錢,甘草五錢。

上方以木香、甘草、芍藥和氣疏土,當歸芎藭養血營肌,胡連、龍膽療骨蒸癆熱,蘆薈、白蕪荑殺有形疳蟲。除疳積外,並治久染風熱,以致目生雲翳,肌體消瘦,發熱作渴,暨口牙耳項瘡蝕瘰結等症。

白話文:

上方用木香、甘草、芍藥來疏通氣息,調和土氣;當歸、芎藭來養血、營肌;胡連、龍膽來治療骨蒸、癆熱;蘆薈、白蕪荑來殺死有形疳蟲。除了治療疳積之外,還可以治療長期感染風熱,導致眼睛生雲翳,身體消瘦,發燒口渴,以及口、牙、耳、項等部位的瘡蝕、瘰癧等症。

詩曰:膽草非木香,芎藭盡蕪荑,連黃芍藥白,甘草合當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