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3)

1. 加減八味丸十二

六味丸加五味子三兩,肉桂二兩(補水寧神湯附內)

黑夜神光自現,此方主之。神光自現,本經曰電光夜照,蓋龍雷之火上游故耳。急用前方加五味、肉桂。夫五味雖各臟皆滋,究其功多專於肺,肺清則腎水隨足。得桂內助,亦能引無根之火,降而歸經,所謂熱因熱用,從法之妙法。或者畏其辛酸,改用黃柏、知母,恐霹靂震裂,無物不壞。

且人身,小天地也。陰陽晝明夜晦,自然之理,今瞑黑遠近見物,其背於天地何疑。有某患此,以為精華煥發,喜而不寐。余語以病因,兼授治法。陽德之,陰曬為無用。比及日間不見,央人按方贖藥,果無用矣。若心腎不交而得斯症,須歸、芍、生熟地黃、麥冬、五味、參、苓,滋陰養血,清火安神。

所謂補水寧神湯也。大劑服五六日,覺夜光稍熄,然後按脈而消息之。雖變昏惑妄見,可使收之桑榆。

詩曰:補水全憑生熟地,寧神當簡麥門冬,參苓白芍雖平淡,亦在酸鹹五味中。

白話文:

六味丸加上五味子三兩、肉桂二兩(補水寧神湯的配方在後面)。

在黑暗中能看見神光,這個藥方主治此症。所謂神光自現,就是醫書上說的電光夜照,這是因為龍雷之火往上浮動的緣故。應該趕緊使用之前的藥方,再加上五味子、肉桂。五味子雖然對各個臟器都有滋養作用,但它的功效主要在於滋養肺,當肺氣清順,腎水自然充足。肉桂在內協助,也能引導無根的虛火,使其下降歸於正道,這就是所謂的「熱因熱用」,這是用藥的巧妙之處。

有些人害怕肉桂的辛辣,改用黃柏、知母,恐怕會像霹靂震裂一般,沒有什麼東西不會被損壞。

人身,如同一個小天地。陰陽晝明夜暗,這是自然的道理。現在在黑暗中能看見東西,這與天地的道理相違背有什麼可懷疑的呢?有某人患有此症,認為是精華煥發,高興得睡不著覺。我告訴他病因,並給他治療方法。如果白天也出現這種情況,那麼滋陰就是沒有用的了。等到白天看不見東西時,他請人照著藥方買藥,果然沒有效果。

如果是因為心腎不交而得到這個病症,就必須使用當歸、白芍、生地黃、熟地黃、麥冬、五味子、人參、茯苓,來滋陰養血、清火安神。

這就是所謂的補水寧神湯。大量服用五六天,覺得夜間出現的光亮稍稍熄滅,然後再根據脈象來調整用藥。即使出現昏迷、迷惑、妄見等症狀,也可以讓病情在晚年得到控制。

詩說:補水全靠生地黃、熟地黃,安神應選用麥門冬,人參、茯苓、白芍雖然藥性平和,也包含在酸鹹的五味子之中。

2. 金匱腎氣丸十三

地黃(四兩),棗皮,山藥(各三兩),茯苓,懷牛膝(各二兩),車前子(鹽、酒炒),澤瀉,牡丹皮(各一兩),肉桂,附子(各一兩五錢)

小便不利,腰重腳腫,或腹滿肢體浮脹,喘急痰盛,此方主之。

《脈解篇》曰:諸陽浮無所依,故嘔咳氣喘。腎勞則皆難俯仰,小水不行。水不行,故肢體脹滿。是方山藥、茯苓,甘淡者也,甘能制濕,淡能滲濕,足消其腫脹。澤瀉、丹皮,鹹寒者也,咸能潤下,寒能勝熱,足止其喘咳。辛溫從陽,附子、肉桂是也,用以服龍雷之火。濡潤從陰,地黃、棗皮是也,用以壯天一之水。

水盈火充,則痰盛腰重之患,彈指如失。乃牛膝、車前子者,下行之品,濕熱留中,腹滿便秘,必假渠為決瀆,使邪從溺出。就症論藥,功不在八味之下,故均曰腎氣。

詩曰:六味首善懷慶地,茯苓山藥棗皮繼,與夫澤瀉牡丹皮,陰虛火動治容易。七味加桂八味附,鹿茸五味湊十補。十補更除附與茸,本經仍舊吸都氣。八味車前牛膝增,丸名腎氣藏金匱。

白話文:

金匱腎氣丸十三

這帖藥方使用地黃四兩、山茱萸(棗皮)和山藥各三兩、茯苓和懷牛膝各二兩、車前子(用鹽和酒炒過)、澤瀉和牡丹皮各一兩、肉桂和附子各一兩五錢。

這藥方主要治療小便不順暢、腰部沉重、腳部腫脹,或者腹部脹滿、四肢浮腫、呼吸急促、痰液很多等症狀。

《脈解篇》說:「各種陽氣浮散而沒有依附,所以會嘔吐、咳嗽、氣喘。腎臟虛弱勞損,就會難以彎腰或抬頭,小便也排不出來。小便排不出來,所以肢體會腫脹。這方中的山藥和茯苓,是甘淡的藥物,甘味可以抑制濕氣,淡味可以滲透濕氣,足以消除腫脹。澤瀉和牡丹皮,是鹹寒的藥物,鹹味可以使氣向下運行,寒性可以抑制熱邪,足以止住喘咳。辛溫的藥物可以振奮陽氣,附子和肉桂就是,用來制伏體內虛火。滋潤的藥物可以滋養陰液,地黃和山茱萸就是,用來壯大腎中的陰水。

陰液充足,陽氣也跟著充足,那麼痰多、腰部沉重的問題,就會很快消失。牛膝和車前子這兩種藥物是向下走的藥,如果體內濕熱停留在中焦,造成腹脹便秘,就必須借助這兩種藥物來疏通水道,使邪氣從小便排出。從病症來分析用藥,這方藥的功效並不亞於八味腎氣丸,所以都稱之為腎氣丸。

歌訣說:六味地黃丸以懷慶產的地黃為首要,接著有茯苓、山藥和山茱萸,還有澤瀉和牡丹皮,用來治療陰虛火旺很容易。七味在六味基礎上加肉桂,八味加附子,再加鹿茸和五味子湊成十全大補丸。十全大補丸如果除去附子和鹿茸,就又回到了原來的補氣藥。八味腎氣丸加車前子和牛膝,這就是藏在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。

3. 大補丸煎十四

人參,山藥,地黃,當歸,枸杞,棗皮,甘草,杜仲

血,有形之陰也,可行可斂。氣,無形之陽也,可升可降。今症候危劇,精神失守,氣血俱大壞矣。壞則與升降行斂之劑,皆不相投。故以甘平之人參、山藥、甘草,杜仲補其真陽。以滋潤之地黃、枸杞、棗皮、當歸,補其真陰。陰陽平補,則無形、有形互為贊化。濟屯履夷,大都此為先著。

詩曰:草長山皆藥,人歸地正黃,醇醪煎棗杞,爛醉杜家莊。

白話文:

人參、山藥、地黃、當歸、枸杞、棗皮、甘草、杜仲這些藥材,

血是有形的陰,可以運行也可以收斂。氣是無形的陽,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。現在病情危急嚴重,精神失守,氣血都已經嚴重敗壞了。敗壞的情況下,用那些升降或收斂的藥劑,都無法對症下藥。所以用性味甘平的人參、山藥、甘草、杜仲來補養真正的陽氣,用滋潤的地黃、枸杞、棗皮、當歸來補養真正的陰氣。陰陽一起補養平衡,那麼無形和有形的就能互相幫助轉化。要從困境走向平坦,大概都需要先從這個方向著手。

詩說:草長滿山都是藥材,人回到故鄉正好是地黃收成的季節,用醇厚的酒來煎煮棗子和枸杞,在杜家莊園喝得爛醉。

4. 左右合歸丸十五

地黃(八兩),山藥,枸杞,棗皮,菟絲子(炆極熟),當歸,鹿茸膏(炙),龜膠(各四兩),杜仲(炒去絲),牛漆(各三兩),附子,肉桂(各二兩)

兩腎,皆水也。由左右言之,乃有陰陽之分焉。故左虛則火不安其位而妄動,燔灼真陰,發為咳喘衄咯,腰肢痠軟,心跳不寧。右虛則水無制而洋溢,反克脾土,發為膨脹翻胃,泄瀉不時,小水頻作,虛淋寒疝,肢節痹痛,跗腫面浮,神疲氣怯,食減增寒。乃用地黃、棗皮、枸杞、當歸、牛膝、龜膠味厚質潤之品,以滋左腎元陰,山藥、菟絲、杜仲、附子、肉桂、鹿茸甘平辛溫之品,以培右腎元陽。陰陽足,則精血潛充,神氣倍旺,是謂兩腎在位。

兩腎在位則水火有所歸矣。故曰左右合歸。

詩曰:桂地伏菟龜,杜陵產牛鹿,杞子附誰歸,山山藥可劚。

白話文:

左右合歸丸十五

藥材成分:熟地黃(八兩)、山藥、枸杞、棗皮、菟絲子(充分燉煮熟透)、當歸、炙鹿茸膏、龜板膠(各四兩)、杜仲(炒過去除絲狀物)、牛膝(各三兩)、附子、肉桂(各二兩)。

兩腎,從中醫角度來看,都屬於水。但如果從左右來區分,則有陰陽之分。左腎如果虛弱,就會導致火氣失去控制而妄動,灼傷腎陰,引發咳嗽氣喘、流鼻血、咯血、腰腿痠軟、心悸不安等症狀。右腎如果虛弱,則水失去約束而氾濫,反而會反過來克制脾土,引發腹部脹大、胃部翻騰、腹瀉不止、頻尿、虛性淋漓、寒疝、肢體關節麻木疼痛、腳踝腫脹、面部浮腫、精神疲憊、氣短乏力、食慾減退、怕冷等症狀。因此,選用熟地黃、棗皮、枸杞、當歸、牛膝、龜板膠等藥性厚重滋潤的藥材,用來滋補左腎的元陰;再用山藥、菟絲子、杜仲、附子、肉桂、鹿茸等藥性甘平辛溫的藥材,用來培補右腎的元陽。當陰陽充足時,精血就會充盈,精神氣力也會倍增,這就叫做兩腎各司其職。

當兩腎都能各司其職時,水火就能夠各有所歸屬。所以叫做「左右合歸」。

詩曰:肉桂、熟地黃、附子、菟絲子、龜板膠,杜仲產於杜陵,還有牛膝和鹿茸,枸杞子要歸屬誰?山藥可以從山中挖掘出來。

5. 參苓白朮散十六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,山藥蒸,扁豆(炒熟),薏苡仁(炒熟),蓮子肉(去心),橘皮(陳),砂仁(去殼),桔梗(各等分),棗湯調服。

脾胃衰弱,或吐或泄,飲食不化,此方主之。

脾胃,百骸之慈父母也。爾衰我弱,則失其運化之職,遇寒則吐,遇濕則泄。再飲食不消,眾臟無從稟氣,自然虛羸日甚,諸病叢生。是方參、苓、蓮、豆、山藥、甘草,補脾之品也,且兼能除濕。砂仁、橘皮、白朮、薏苡和胃之品也,並可以行滯。再有桔梗通天氣於上,棗湯全地氣於中,則疾去益速,而運化之職復其位矣。

詩曰:參苓白朮縮砂仁,豆草青黃橘梗陳,薏仁粟同蓮子肉,合成山藥贈童人。

白話文:

這帖藥方主要用來治療脾胃虛弱,可能出現嘔吐或腹瀉,以及消化不良的情況。

脾胃是身體各個器官的「慈父母」,脾胃虛弱,身體的運化功能就會失常,遇到寒冷就容易嘔吐,遇到濕氣就容易腹瀉。如果再加上消化不良,其他器官就無法獲得足夠的養分,自然身體會越來越虛弱,各種疾病也會隨之而來。這個藥方中的人參、茯苓、蓮子、扁豆、山藥和甘草,都是用來補養脾胃的藥材,同時也能夠去除體內濕氣。砂仁、橘皮、白朮、薏苡仁則是調理脾胃、幫助消化的藥材,同時也能夠疏通氣滯。另外,桔梗可以使清氣上升,棗湯可以使濁氣下降,這樣病就好得更快,脾胃的運化功能也能恢復正常。

詩歌說: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砂仁,扁豆、甘草、橘皮、桔梗,薏苡仁、蓮子肉,加上山藥,就可以讓孩子身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