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兄序

回本書目錄

兄序

1. 兄序

《目經》一書,裘同母弟庭鏡所編著也。庭鏡甫成童,軒軒霞舉,穎敏過人,老父特愛之,寢處與俱,逐事提訓,一一理會。比長,博涉古學。時老父殢於酒,凡應酬筆墨皆弟出,愛益至,居嘗語母大人曰:雞鳴一鞭裘為先著矣,然承予之志,終鏡也。否則,墜厥業逮裘,叨附諸生,老父尋朅謝塵土。

白話文:

《目經》一書,是裘同的弟弟裘庭鏡編著的。裘庭鏡從小就聰明伶俐,才思敏捷,深受父親的疼愛。父親經常和他一起睡覺,事事教導他,一一解釋給他聽。等他長大後,博覽古籍,學識淵博。當時父親沉迷於酒,所有筆墨應酬的事情都由弟弟代為處理。父親更加疼愛他,曾對母親說:「雞鳴一鞭,裘同先著鞭;但承接我的遺志,最終還是裘庭鏡。否則,我的事業就要敗落,到裘同這一代,只能屈尊附就,做個普通的讀書人了。」不久,父親就去世了。

弟既文戰不利,又當大事,哀毀過情,雙睛不利於用。乃放浪形骸,每花辰月夕,與二三知己,或扁舟,或名園,或溪橋山寺,隨在有觥觴具、絲竹具、茶具、文具,嘯嗷其間,幾不知有身世,家人亦莫測所往,已而博古為師,刀圭丹灶自作周旋,病忽瘥,遂以儒易醫,不復問制科事矣。近年遊藝湖海,貧不較利,戴德者轉相牽引,車馬往來無虛日。

白話文:

自從我答應文戰不順利,又趕上家裡大事發生,因哀傷過度,導致雙眼近乎失明。於是,我選擇放浪形骸,每當花好月圓之夜,與二三個知己,有時泛舟,有時遊園賞景,有時在溪邊小橋或山寺中,有酒有肉有音樂有茶葉,有紙筆,我在這種環境中歡笑吟詠,幾乎忘記了自己的身世,家人也難以猜到我的去向。後來我博覽古籍作為老師,自己親自操作刀筆爐竈,我的病突然痊癒了,於是改習儒學為學醫,不再參加科舉考試。最近幾年在湖海遊覽,不圖錢財,蒙恩的人紛紛把我介紹給別人,每天都有車馬往來。

雖一時聲施藉甚,而傢俬銷耗不少,蓋交遊廣則費用不貲,四體惰而百務莫給也。況弟年三十有四,子八人且抱孫耳,非惜福養財,何以為燕貽謀。一日徐及先子之語,弟面熱不自安,既而曰:緩急人所時有,能使鏡無內顧憂,有所成就,眼前名不與若爭也。明發結裝,告母氏以服賈,自豫而吳,五載旋家,風儀言笑,前後判若兩人。

白話文:

雖然一時名聲響亮、廣布,但家產損耗也不少,因為朋友多交際應酬的費用就大,身體容易懶散,而且百般事務都抓不牢。何況我已經三十四歲,有八個小孩而且有孫子了,如果不是為了積福養財,怎麼能為以後的晚年打算呢?有一天弟弟想起父親的話,覺得很慚愧不安,於是說:急難、緩難是人人都會遇到的,能使自己不憂慮、不掛懷,並且有所成就,眼前的名聲就不值得去爭了。第二天就收拾好行李,告訴母親自己要經商,從豫州到吳地,五年之後回到家鄉,言談舉止和儀容都和以前判若兩人。

有頃,出是書印可細繹,箇中妙理,在古人未言與言過處,側鋒諧語隨敘隨斷,又有所見,皆借題發揮其抱負,根柢既積,見地自高,較諸坊本何啻霄壤。始悟疇昔怏怏而去者,蓋以為今日地也。嗟夫!木槿夕死朝榮,士固不長貧也,東方曼倩不云乎。弟有才如此而流落不偶,正天誘其衷,成茲學術,秘不授人,儘可世收其利。

白話文:

不久,把這本書拿出來細細的品讀,書中妙不可言的道理,在古人沒有說過或說過的過分的地方,作者用旁敲側擊,幽默風趣的語言,隨寫隨斷,又有所見,都借題發揮以表現自己的抱負,積累的根基後來,見識自然高,與坊間的書相比,真是天壤之別。這才明白過去的焦躁和遺憾,原來是為了今天的成就。哀嘆啊!木槿花晚上死去,早上又會復活,讀書人也不會永遠貧困,就像東方曼倩所說的一樣。弟弟有這樣的才華卻窮困潦倒,不得志,正是上天暗中引導他,成就這門學問,祕不示人,盡可以名利雙收。

似裘矻矻窮年,徒讀殳書,未能出朋輩一頭地,遑計身後名、眼前名耶。於以嘆老父知子之明,而嘉弟立志之遠,更喜北堂愛日,母大人娛樂如初,謹陳巔末,以啟嗣子之善承厥業而不墜,海內醫家,知汲古有識如庭鏡,觀摩砥礪,亦可奮然興矣。

同懷兄冶子裘序

白話文:

宛如穿著破舊的皮襖,年復一年地努力讀書,但卻始終無法在同輩中出人頭地,更不用說身後名和眼前名了。因此,我感嘆父親對我的瞭解和弟弟志向的高遠,也為母親仍然像往常一樣享受生活而感到高興。謹在此陳述家中的近況,希望以此啟發後代子孫能夠很好地繼承祖業而不中斷。天下醫家,我希望你們都知道,學習古代知識就像照鏡子,可以幫助你們反省和磨礪,也能激發你們奮發向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