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一 (41)
卷之一 (41)
1. 人情論
誇精太素,風鑑人脈。明見不知,硬爭好脈。孟浪不經者,五輪八廓漫不留心,七方十劑胡亂就用。且謂若鈍茲利,人呆我驚,不吉卻嫁謗,自文許多飾說。貪汙行險者,聞高華而抱危病,恨不得入局居奇。幸而落手,既熱則寒,曾攻決補,峻品重劑,冀為孤注。竊聞夜半脫逃,大該而屬。
冒嫉刻薄者,比鄰名醫在座,心知臭味不投,則多方浸潤,洎去而之他,眼見沉疴遍起,猶盡情牴牾,其實風行草偃,枉作宵人。外如素昧平生,苟且圖名,而儀文不較,萍水相逢,偶然認症,而凱覦到底。
窮酸指大,招牌大書儒醫,行動必肩輿僕馬,究其所蘊,又不過七十二症,所謂羊質虎皮,虛有其表,浪費民財,殘虐麼魔,丰儀確是長者,遇無妄之疾,莫利其貲,反其藥餌,致入沉困,殆囊橐既飽,然後徐徐收效,所謂笑中有刀,柔而害物。一中流失楫,不幾謀財故殺。
此皆醫人之情,不可不察也。若夫品行清高,而見偏性闢,藥不濟以刀針繼之,法外施刑,絕人長命。及見人之失,若己之得,見人之得,若己之失,有可利己損人,則從中播弄,以逞一時之快。與夫好吉者,危言見擯。多憂者慰問為非。信巫蓍者,以醫為敵,藥石無怪其成仇。
慣猜疑者,深言則忌,金蘭安望其同契,甚則病廖意怠,託故妝喬,且得命思財,兄弟鬩牆,倫常乖戾,怨天尤人,廣生懊惱等情,獨非人情?而人情之詳,尚多難盡,予以不徇人情,不近人情之得失為戒者,欲令後人思之慎之,弗為陋習所中耳。
雖然人情王道之本,必期不殉,未免拗執,務欲近情,端涉遷就,則遷就固逆乎病情,而拗執決拂於人情,有斷宜拗執之病情,而復有不得不遷就之人情,可奈何!可奈何!嗚呼!非常之病,非非常之醫不能治。而非常之醫,又豈常人之所知。安得大勇大知,教國治家者,與之商斯事也哉。
白話文:
那些誇大精氣、太過注重表面風水和人脈關係的醫生,明明看不清楚病情,卻硬要爭辯說自己的診斷是對的。那些行事輕率、不經大腦的醫生,對患者的五官、外形不仔細觀察,就隨便開藥方。他們還自以為聰明,認為別人愚笨,如果病情沒好轉,就將責任推卸給別人,用許多藉口來掩飾自己的過失。那些貪圖錢財、喜歡冒險的醫生,聽到別人說某種療法有效,就迫不及待想用來發大財,一旦得手,發現效果不如預期,又會急忙用猛藥峻劑,希望孤注一擲。結果常常半夜偷偷逃跑,大多屬於這種情況。
那些嫉妒心強、尖酸刻薄的醫生,明明知道旁邊坐著的名醫與自己意見不合,就會想盡辦法詆毀對方,等到對方離開後,看到病人病情加重,仍然盡情地反對正確的治療方法。他們其實就像風吹草偃一樣,跟著風向倒,白白做了小人。另外,有些醫生從不認識病人,只是想藉機出名,不在乎醫術,他們只是和病人隨意寒暄,偶爾說對了病情,就想從病人身上撈錢。
有些窮酸醫生喜歡自抬身價,招牌上大書「儒醫」,出門必定要坐轎子、僕人伺候,其實肚子里沒什麼真本事,只會用七十二種基本症狀來診斷,就像披著虎皮的羊一樣,外強中乾,浪費病人的錢財,殘害無辜的生命。他們雖然看起來像個長者,遇到不是什麼大病的病人,卻不會放過任何牟利機會,故意開些無效的藥,讓病人病情加重,等賺夠了錢,才會慢慢讓病人好轉,這種人表面上笑嘻嘻,實際上卻心狠手辣。就像在河流中翻船一樣,不就是為了謀財害命嗎?
這些都是醫生常有的心態,不能不加以觀察。如果醫生品行高尚,但觀念偏激,藥物無效時,就用刀針等極端手段來治療,甚至超出法律允許的範圍,縮短病人的壽命。或者看到別人犯錯,就覺得自己佔了便宜;看到別人成功,就覺得自己吃了虧。只要有機會可以讓自己獲利、損害別人,就會從中挑撥離間,以圖一時的快樂。那些喜歡聽好話的人,會排斥直言不諱的忠告。那些容易擔憂的人,會把安慰當成虛偽的表現。那些迷信鬼神的人,會把醫生當成敵人,所以藥石無效也是理所當然。
那些習慣猜疑的人,聽到別人講得太深入就會有所顧忌,想要和他們真心相待,簡直是痴人說夢,嚴重的話,他們會因病情好轉而懈怠,找藉口裝病,為了保命而想著要錢,兄弟之間也會反目成仇,倫理道德敗壞,怨天尤人,產生許多煩惱,這些难道不都是人之常情嗎?而人情的詳細狀況,實在太多,難以全部說明。我把不徇私情,不違反人情常理的得失作為警戒,是想讓後人思考時更加謹慎,不要被這些不良習俗所影響。
雖然說人情是治國的根本,必須要做到不被它所束縛,但難免會變得固執。如果想要盡量符合人情,就會變成遷就,遷就就違反了病情,而固執又違背了人情。有時必須要固執地按照病情治療,但又不得不遷就人情,該如何是好啊!該如何是好啊!唉!非常嚴重的疾病,必須要非常高明的醫生才能治好。而非常高明的醫生,又豈是普通人所能了解的?真希望那些有大勇氣、大智慧的治國者,能和他們一起商量這件事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