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一 (3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39)

1. 信巫不信醫論

即力不能敵,訟獄可矣,閻羅令嚴刑峻,活時容易死時難,自將奚遁。再者,鬼神藉人主以尊顯,而人主折節謹事者,莫逾梁武、宋徽,不特身死非命,子孫亦相繼遇害,制勅具在,幾曾憚國法而報君恩?顧禽獸未若之徒,能犬馬驅役,顛倒人禍福,此何說也!已往未來之事,聖人不知,而巫人了徹,紙條桃版之符,兒童不畏,而鬼神凜遵,則鬼神不及兒童,巫人遠過聖人,有是理乎?夫在物為理,處物為義,一義而與理違,君子不由,彼渺茫荒謬之鬼神巫祝,高山景行深所仰慕,其愚實下而不移。

庭鏡未能以黃農之道濟人,於此類決其必無,敢力為明辨,俾世人擇術守信,在此不在彼,庶民行興,而民生全不失先王之化育云。雖然醫能生人,亦能殺人,不信不罹其災,巫為他人,折腰屈膝,信之益重其事,心危夭枉,情有可原,今人壽終正命,而僧而道萬種作為。

日超度以轉輪迴,不爾,則其家不吉,達者先惑之吠聲,陳人尤而爭效,遂覺鬼神昭格,一舉一動,有不可須臾離者,於以成風,牢不可破,豈特巫人也哉?

白話文:

即使力量無法對抗,還可以打官司啊。閻羅王的命令嚴厲而且刑罰嚴酷,活著的時候容易,死了就很難逃脫了,自己又能逃到哪裡去呢? 再說,鬼神是藉由人們的尊崇才顯得尊貴,而君王之中,能降低身段、謹慎侍奉鬼神的,沒有誰能超過梁武帝和宋徽宗,但他們不僅死於非命,連子孫也接連遭遇禍害,這些史書記載清清楚楚,他們哪曾因為害怕國法而報答君王的恩情?反而是連禽獸都不如的巫師之流,竟然能像驅使犬馬一樣役使人們,顛倒人的禍福,這又怎麼說得通呢? 過去和未來的事情,連聖人都不知道,而巫師卻能完全了解,紙符和桃木板上的符咒,連小孩都不怕,鬼神卻會敬畏遵從,那麼,鬼神豈不是不如小孩,巫師豈不是遠遠勝過聖人?這有道理嗎? 存在於事物之中的是道理,處事合乎道理的是道義,一個道義如果和道理相違背,君子就不會遵循。而那些渺茫荒誕的鬼神巫祝,卻被人們像高山一樣景仰,實在是愚昧到了極點而且難以改變。

我認為,醫術不能以黃帝、神農的道理來幫助世人,由此可以斷定鬼神巫術必定是虛妄的。我敢於盡力加以辨明,希望能讓世人選擇正確的途徑並堅守信念,相信醫術而不是鬼神,這樣百姓才能興盛,而人民的生命才能得到先王教化的滋養,不至於迷失。 雖然說醫術能救人,也能殺人,不相信醫術最多是不會得到它的好處,但相信巫術,就要對巫師折腰屈膝,而且會更加看重巫術,內心就會感到危險、容易夭折,這也是情有可原的。現在,人們本來可以正常壽終正寢,但卻因為僧道等人的各種作法,

每天做法事超度亡靈以求輪迴轉世,否則就會認為家裡不吉利。那些聰明的人最先被這種騙人的鬼話迷惑,普通人也爭相仿效,於是就感覺鬼神真的會降臨。一舉一動,都不能片刻離開鬼神,因此形成風氣,根深蒂固,這難道只是巫師造成的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