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二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6)

1. 大小雷頭風四

雷風人暴患,壯熱且憎寒,頭腦渾如烙,睛珠酷似鑽,氣粗痰上易,火秘便通難,怠忽過時刻,天醫費往還。

此症不論偏正頭風,但憎寒壯熱,狀如傷寒,頭目疙瘩,腫痛極,不能忍耐者是。或挾痰而來,兩耳若雷鳴風動,轟轟作聲,故曰雷頭風。風起目隨病,既而身如被杖,二便秘結,曰大雷頭風。頭風作,大便先潤後燥,小便先清長後赤澀,身熱徐退不痛,曰小雷頭風。大者害速,小者稍緩,二三日目即損壞,神醫莫能為治。

目壞而痛不少歇,命其危矣。《難經》曰頭痛有厥、有真。厥者,逆也;真者,無他雜也。面腫頭重,按之不得,項先痛,腰脊為應耳。前後脈湧有熱。此風寒伏手三陽,留而不去,壅逆作病,頭為陽首,發為厥痛。若再傳入腦戶,則手足必寒,爪甲必青,死不治。初起不問大小雷風,三陽厥逆,五邪爭並,不辨為火、為風、為痰,脈息對症或否,速與大承氣或三黃祛熱煎,火得息則痰自散,而風亦漸止。如表症未罷,菊花通聖散先投看效。

倘脈浮芤或沉濡而遲,服前方反劇,亟換調中益氣、全真一氣、大補元等湯。能開導針砭,依圖施治,尤為快便。

雷頭風,本科第一險症,眇瞽者強半。為此,前人只論其險,絕不究其經絡治法,至今私恨。

白話文:

雷頭風這種病發作時,病人會突然發病,高燒且怕冷,頭部感覺像被烙鐵燙過一樣,眼珠痛得像鑽子在鑽,呼吸急促、容易咳痰,大便乾硬難排。如果輕忽拖延,就會延誤治療,即使華陀再世也難以回天。

這種病不論是偏頭痛還是正頭痛,都會出現怕冷發燒,症狀像傷寒一樣,頭部和眼睛周圍會出現腫塊,腫痛難忍。有時候還會夾雜痰液,兩耳會像打雷刮風一樣,發出轟轟的聲響,所以叫做雷頭風。如果病情加重,眼睛會隨著風邪的侵襲而出現問題,接著全身會像被棍子打過一樣疼痛,大小便都難以排出,這就是所謂的大雷頭風。如果頭痛發作時,大便先潤後乾,小便先清澈後變紅且難以排出,身體發熱但逐漸退去,不那麼疼痛,這就是小雷頭風。大雷頭風發病快且危險,小雷頭風稍慢一些。但無論哪種,兩三天內眼睛就會受到嚴重損害,到那時即使是神醫也束手無策。

如果眼睛壞了,疼痛依然不止,那就非常危險了。《難經》說頭痛有厥痛和真痛兩種。厥痛是指氣機逆亂;真痛則是指沒有其他雜症引起的單純頭痛。面部腫脹、頭部沉重,按壓時會感到不舒服,頸部先痛,腰背部也會跟著疼痛。前後脈搏跳動有力且有熱感。這是風寒之邪潛伏在手三陽經脈,無法排出體外,導致氣機壅塞而發病。頭是陽氣聚集的地方,發病時會出現厥痛。如果病情進一步傳入腦戶,就會出現手腳冰冷、指甲發青,這是死症,難以治癒。剛發病時,不論大小雷頭風,都是因為三陽經脈氣機逆亂,多種邪氣一起侵犯,難以分辨是火、風還是痰引起的。這時要觀察脈象是否與症狀相符,如果符合,就要趕緊使用大承氣湯或三黃祛熱煎來清除熱邪。熱邪消除後,痰就會自然散去,風邪也會逐漸停止。如果表症還沒解除,可以先用菊花通聖散看看效果。

如果脈象浮芤或是沉濡而遲緩,服用上述藥方反而會加重病情,就要趕緊改用調中益氣湯、全真一氣湯或大補元湯等藥方。如果能配合針灸治療,依照穴位施針,效果會更好。

雷頭風是本科中最危險的疾病,患者失明的情況非常普遍。正因如此,前人只強調其危險性,卻沒有深入研究其經絡和治療方法,至今仍令人感到遺憾。

2. 左右偏頭風五

右邊氣勝左邊風,風氣兼併作火沖,可論一邊皆險急,那堪左右兩相攻。攻外青睛凹或凸,內攻神散照無瞳。識得六經七種病,按方主治不無功。

此症左邊頭痛,右不痛者,曰左偏風;右邊頭痛,左不痛者,曰右偏風。丹溪曰:頭風有痰、有熱、有風、有血。在左多屬風血,在右多屬痰熱。世人只苦頭痛,全不慮及眼目,往往左發損左目,右發損右目。若血虛生風,風盛生熱,熱生痰,痰逆氣,風與痰並,血從中耗,耗虛則寒而痛。

風不衰,必損左反攻右,損右反攻左,而兩目俱損。更驗痛由內起止於外,為禍遲;痛由外起止於內,為禍速;由百會、上星、攢竹中入者,為禍烈。外有赤腫痛淚,得外症;內有昏惑妄見,得內症,症成多不能治。風之害人,慘毒極矣!治法:不問左右,先以艾蔥熨頭,炒米、炒鹽熨太陽穴,一面調神應散,徐徐啜之,俟勢稍止,然後按症診脈。

如左偏風,脈浮數有力,心煩口苦,目紅狂痛,淚熱如湯,二便不利,逐客飲、導赤各半湯,有翳兼服瀉青丸;右偏風,脈如左,加大實,目赤腫,眵多,二便秘澀,通氣利中丸、涼膈散、清胃散,有痰,清氣化痰丸用亦得。依此主持,厥目未必就損。不損,再對病選方,十亦可全五六。

白話文:

右邊的氣強盛於左邊的風邪,風邪和氣同時作用,就會化為火邪向上衝擊。只是一邊發作就已經很危險,更何況是左右兩邊都一起發作。發作在外會導致眼睛青色,眼眶凹陷或凸起,發作在內會導致精神渙散,瞳孔失去光澤。如果能分辨出六經的七種病症,按照辨證論治的方法來治療,就一定會有效。

這種病症,左邊頭痛,右邊不痛的,叫做左偏頭風;右邊頭痛,左邊不痛的,叫做右偏頭風。朱丹溪說:頭風有痰、有熱、有風、有血的區別。發作在左邊多屬於風和血,發作在右邊多屬於痰和熱。世人只知道頭痛,卻完全不考慮到眼睛的問題,往往左邊發作會損害左眼,右邊發作會損害右眼。如果因為血虛而生風,風盛就會生熱,熱生痰,痰向上逆行,造成氣機不順,風邪與痰一起作祟,耗損體內的血液,血虛之後就會寒冷而疼痛。

風邪如果沒有衰退,一定會損害左邊之後反過來攻擊右邊,損害右邊之後反過來攻擊左邊,導致兩隻眼睛都受損。更要觀察疼痛從內部開始蔓延到外部的,危害比較慢;疼痛從外部開始蔓延到內部的,危害比較快;疼痛從百會穴、上星穴、攢竹穴等處由外向內侵入的,危害最為劇烈。外在表現有紅腫、疼痛、流淚等,屬於外證;內在表現有昏迷、精神錯亂、產生幻覺等,屬於內證,一旦形成這樣的病症,大多難以治癒。風邪對人的危害,真是慘烈而劇毒!治療方法:不論是左偏頭痛還是右偏頭痛,先用艾草和蔥來熨燙頭部,用炒米、炒鹽熨燙太陽穴,同時服用調神應散,慢慢啜飲,等病情稍微減輕後,再按病症診斷脈象。

如果是左偏頭風,脈象浮數有力,心煩口苦,眼睛紅腫劇痛,眼淚發熱像滾燙的水,大小便不通暢,可以服用逐客飲、導赤各半湯,如果眼睛有翳膜,同時服用瀉青丸;如果是右偏頭風,脈象和左偏頭風一樣,但是更加實,眼睛紅腫,眼屎多,大小便乾澀不通,可以服用通氣利中丸、涼膈散、清胃散,如果有痰,也可以服用清氣化痰丸。按照這些方法來治療,眼睛未必會受到損傷。如果沒有損傷,再針對具體病情選擇藥方,十個人中也可以治好五六個。

3. 陰陽邪風六

五月陰氣進,風邪任脈伏;子月陽氣進,風邪伏在督。伏任眉骨疼,伏督痛枕骨,督任遞相傳,滿頭若擊觸。

此症指額扳骨、眉稜骨與後頂枕骨痛楚而言。陰邪發,則多於六陽用事之月。蓋真陰不足,風熱上炎,若胸有宿痰,此火之所致,熱甚生風也。陽邪發,則多於六陰用事之月。蓋真陽不足,寒濕內攻,若耳鳴眩暈,此逆痰所致,火兼水化也。曰督任者,即人身前後之分,非女抱陽負陰、男抱陰負陽,支離無據,奇經八脈之督任也。

症無內外,總以益營扶衛,降火散痰,俾寒者溫之,濕者燥之,熱者涼之,邪痛如揭。元虛、痰火及怒氣甚者多得此,忽而不治,治而或愈,愈而復作者,勢必至喪明而後已。

白話文:

五月陰氣開始增強,風邪會潛伏在任脈;子月陽氣開始增強,風邪會潛伏在督脈。風邪潛伏在任脈時,會導致眉骨疼痛;潛伏在督脈時,會導致後腦枕骨疼痛。風邪在任脈和督脈之間互相傳遞,會造成整個頭部像是被敲擊般的疼痛。

這裡所說的症狀,指的是額頭骨、眉骨以及後腦枕骨的疼痛。陰邪發作,多發生在六陽經當令的月份。這是因為體內真陰不足,導致風熱往上竄,如果胸腔內有舊痰,這也是火熱所造成的,熱到極致就會產生風邪。陽邪發作,多發生在六陰經當令的月份。這是因為體內真陽不足,寒濕之氣侵入,如果伴隨耳鳴、暈眩,這是因為痰氣逆行所造成的,是火熱與水寒的結合。所說的督脈和任脈,指的是人體前、後的分界,並不是指女性抱陽負陰、男性抱陰負陽的說法,那樣的說法沒有根據,這裡指的是奇經八脈的督脈和任脈。

這種病症沒有內外之分,治療原則是補益營血、扶助衛氣,降火化痰,使寒氣得到溫煦,濕氣得到乾燥,熱氣得到涼解,邪氣造成的疼痛就能像揭開覆蓋的東西一樣消除。體質虛弱、痰火旺盛以及容易發怒的人容易患上這種病,如果疏忽不治療,或是治療後又復發,反覆發作,最後一定會導致失明。

4. 轆轤自轉七

轆轤展轉,在井之中,乃伊人目,視也從同,曷為從同,大風自東;轆轤展轉,在井之上,乃伊人目,視翻而仰,易為翻仰,旋風之象;彼轆者轤,知止能靜,彼瞳者子,開閉不定。旋風亂地兮,吹目頻眨。大風折木兮,目睊絕命。

轆轤三章,專為臟氣乖蹇,陰陽不和,中風中痰,並脫血脫氣,致目直視、上視、緊閉、頻眨、翻騰動搖而作也。夫翻騰動搖,乃目不待心使,而自驀然察上,驀然察下,倏左倏右,或瞤或搖。此肝氣違和,風邪搏擊,致筋脈振惕,雙睛運動不定。倘牽拽成性,不為反顧,即為反背。

倘驚搐不止,不為暴盲,則為青盲矣。夫緊閉、頻眨,乃目上綱屬足太陽,下綱屬足陽明,二經有熱,則筋縱不開。又肝主風,膽主驚,陽火既明,驚風復吹,目力自難兩敵。若元病赤熱,自有本症,不在此論。何為上視?精神昏沉,牙關緊合,手足瘛瘲,胸膈喉咽痰壅盛,名為天釣,實是風虛。

然亦暫時間,事不足慮。如久病、病篤上視者,則徐上徐下,下而復上,上而不能遽下,此肝脾將絕,即不知醫者,一望而知其病入膏肓也。何為直視?看物而睛輪不動,以燭照之不畏,物觸之不眨。病至此,症已逆,多不治。《經》曰:太陽之脈,其終也,戴眼,反折,瘛瘲。

又曰:少陽終者,百節縱,目睘絕系。愚謂:直視不省事為心絕,不識人為腎絕,反折瘛瘲為肝絕。蓋邪風壅盛,塞其正氣,邪盛則正脫,正脫則君主欠慧,而相傅之治節不行,故三臟合病,如醉如癡,目盲早矣。易簀只在旦夕。是故直視、譫語、喘滿者死,循衣摸床、惕而發狂、微喘脈澀者死,聽其轆轤展轉,變為目科至敗之症,不可復得耳。治法:連上「陰陽邪風」,總於散陣選方,繼而或寒、或熱、或攻、或補,間亦有奏效者。

然須熟讀頭風篇並各陣方解,臨事增減,如磁石引鐵,自然投合。故凡無一定治理,不言方。轆轤系深井汲水之車,上下左右,展轉無時。詩以詠之,症以名之,所謂興而比也。集中多如此類,固知畫虎類犬,然欲便記誦,又限於病情,藥品未能一計工拙。風人詞客,乞不以文害辭,不以辭害志,則幸甚快甚。

白話文:

水井邊的轆轤,在井中轉動時,就像人的眼睛在看東西一樣,視線方向一致,這是因為風從東邊吹來的緣故。當轆轤在井口上方轉動時,又像人的眼睛翻轉向上看,這種翻轉仰視的樣子,就像旋風的景象。

轆轤本身知道停止和安靜,而人的瞳孔卻不停地開合。旋風擾亂地面時,人的眼睛會頻繁地眨動。大風吹斷樹木時,人的眼睛會瞪得老大,失去生命。

這裡提到的轆轤三種狀態,主要是在講人體臟腑功能失調,陰陽不協調,導致中風、中痰,以及因為失血、脫氣而引起的各種眼睛異常症狀,像是眼睛直視、向上看、緊閉、頻繁眨眼、翻騰動搖等。所謂的翻騰動搖,指的是眼睛不受意識控制,突然往上看、突然往下看、忽左忽右,或是抽動、搖晃。這是因為肝氣不順,風邪侵襲,導致筋脈顫動,雙眼運動不穩。如果這種狀況持續發生,無法控制,就會變成眼睛反轉,甚至反背過去。

如果驚恐抽搐不止,沒有導致突然失明,也會變成青盲眼。眼睛緊閉、頻繁眨眼,是因為眼睛上綱對應足太陽經,下綱對應足陽明經,這兩條經脈有熱,導致筋脈無法放鬆。肝主風,膽主驚,陽火旺盛,又受到驚風吹襲,眼睛自然難以承受。如果本來眼睛就有發紅發熱的病症,屬於其他原因,就不在這裡討論。什麼是向上看?指的是精神昏沉,牙關緊閉,手腳抽搐,胸口喉嚨痰液阻塞,這種情況稱為天釣,實際上是因為風邪導致虛弱。

但這種情況通常是暫時的,不用過度擔心。如果長期生病、病情嚴重導致向上看,眼睛會慢慢往上,再慢慢往下,然後又往上,而且無法馬上往下,這代表肝脾功能快要衰竭,即使是不懂醫術的人,也看得出來病情已經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了。什麼是直視?指的是看東西時眼珠不動,用光照眼睛也不會害怕,用東西碰眼睛也不會眨眼。病情到了這種程度,已經逆轉,多半無法治癒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太陽經的終結,會出現戴眼、反折、瘛瘲。」又說:「少陽經的終結,會出現全身關節鬆弛,眼睛脫離眼眶。」我認為:直視、沒有意識,代表心臟功能衰竭;不認識人,代表腎臟功能衰竭;反折、抽搐,代表肝臟功能衰竭。這是因為邪風過於旺盛,堵塞了正氣,邪氣強盛則正氣脫落,正氣脫落則君主(心)失去了明智,而輔佐的臟腑也無法正常運作,所以導致三臟同時生病,如同醉酒般糊塗,眼睛很快就會失明,生命也將走到盡頭。因此,眼睛直視、胡言亂語、氣喘吁吁的人會死亡;在床上摸索衣服、突然發狂、輕微喘氣、脈搏澀滯的人也會死亡。所以,從轆轤轉動的原理來看待眼科疾病,就能發現這都是難以挽回的病症了。治療方法:總結以上「陰陽邪風」等病症,要根據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,或是用寒涼藥、或是用溫熱藥、或是用攻邪的藥、或是用補益的藥,有時也可能有效。

但必須熟讀「頭風篇」以及各種藥方解說,在臨場應用的時候,要懂得增減藥量,就像磁鐵吸引鐵一樣,自然能夠對症下藥。因此,沒有固定的治療方式,所以就不列出具體藥方。轆轤是深井取水的工具,上下左右不停轉動。詩歌用它來比喻,疾病也用它來命名,這就是所謂的比喻。醫書中有很多類似的比喻,雖然比喻的結果可能不夠精確,但為了方便記憶和理解,又受到病情的限制,藥物的選擇也難以完全達到完美。希望各位文人雅士,不要因為文章的用字遣詞而傷害到其原意,也不要因為辭藻而忽略了它的本質,那就太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