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一 (2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22)

1. 證治語略

熱鬱風旋,看怒蟹橫睛;血瘀火熾,慟海螺出殼。閉目不開筋縱乎;戴眼直視系絕也。瘛瘲翻騰,驚風天釣;轆轤轉展,風火迴旋。不動而黑睛自搖,知成瘋癇;無故常肉輪連眨,欲作肝疳。他如水輪散大,非風即痰熱相催;金井斂小,乃神與精氣有損。腦筋如拽,脫或偏視,預防反背;頭痛似劈,尋而魚目,竊控長垂。

黃液上衝、白膜中蔽,實似脹而非膿,及雞冠魚子,壹皆火土作梗;凝脂翳變、花翳白陷,肥浮嫩而易長,與大小雷頭,當名風火挾痰。乾澀為心腎煩躁,加痛則翳蝕;螢電因陰陽混淆,愈虛越夜光。視歧見妄,火退乃復如初;天旋地傾,日久不能復轉。冰壺秋月,虛潭成月,氣結精傷;逆順生翳,陰陽兩翳,膏凝瘀滯。

浮萍、聚星之障,風熱時來去,故時隱現;流金、偃月之說,寒濕在氣輪,而交風輪。已蚌合,頭更痛,則土木相持;未杯覆,睛先損,乃風火交併。此數者,皆難治之症也。且尤有甚焉者:青盲、暴盲,百少三痊;烏風、綠風,萬無一治。內障乃七情潛傷;陰風則虛陽下陷。

風輪稍破,有藥難完,況且陷入下去;瞳子若焦,無方可救,漫云突出眶來。所以翳赤如朱,都圍紫筋纏綿;障滑如磁,周遭紅色淨盡。與夫能近怯遠、能遠怯近、氣翳、氣輪落、神悴、神水枯、皮急、瞼廢者,不能治也。嗟夫!遠年瞽目,針藥能開,如無造化,唯喚奈何矣。

務宜心細眼明,知輕識重:病端雜出,究合、傳之變境;藥餌不效,急苦、欲之先施。如土潔而干,絕無苔莓,何事崩裂;脾溫且厚,自然運氣,哪得停痰。木喜條達,蔭密則葉落蟲生;火本發榮,蔽郁徒有煙無焰。金弗畏火,肺病故不羞明;水可作鏡,腎足准能照物。如此推類,左右逢原。

原夫身之害,睛之損,由於漸,起於微。欲無其漸,防制其微。補、和、攻、散,既瞭然於胸中,鉤、割、針、烙,自無誤於指下。指下既清,合明指面。左脈大數,心火正旺;右脈如是,火又乘金。浮數微弦,風木方剛;弦而兼滑,木來剋土。春夏獨見沉小,寒陰不升腎水;秋冬倍加弦數,陽水上挾木邪。

沉遲本陰寒,涉緩可溫散;浮數為陽熱,如濡須清溫。滑系熱多痰盛;澀恐氣滯血枯。總之,病實脈實,胃氣衝和;病實脈虛,先調脾土。虛有五:脈細、皮寒、氣少、泄利、飲食不入,喜粥漿進而瀉止;實有五:脈盛、皮熱、腹脹、便秘、瞀悶譫言,期前後通而得汗。病在於陰,陽如虛者,從陰引陽,得陽則火下歸原而陰自諧;病在於陽,陰如虛者,從陽引陰,陰勝則生氣於精而陽潛伏。

在表勿攻裡,恐邪乘虛陷入,開鬼門乃所以除風散寒;在裡休虛表,汗多常致亡陽,潔淨府何莫非安神養血。痰燥治火,無效須理氣;水飲理氣,不及當補火。子能令母實,瀉子即急治其標;子能令母虛,補母正緩顧其本。神不足溫以氣,精不足滋以味。氣亢血錯行,理宜瀉火;陽衰陰隨走,法用溫中。

白話文:

眼睛因熱氣鬱積而導致風邪內動,就像螃蟹生氣時眼睛橫著看一樣;因血瘀導致火氣旺盛,會像海螺受驚嚇時從殼裡跑出來一樣痛苦。眼睛閉著打不開,是筋脈鬆弛無力;眼睛睜大直視,是筋脈繃斷了。抽搐翻騰,像是驚風發作時的樣子;眼珠轉動不停,像是風火在體內迴旋。如果眼睛沒有動,黑眼珠卻自己晃動,就知道是癲癇要發作了;如果沒有原因,眼皮一直眨,就是肝臟有病要發生了。另外,如果黑眼珠散大,不是風邪就是痰熱在作怪;如果黑眼珠縮小,就是精神和精氣虧損了。腦筋像是被拉扯一樣,眼睛脫位或斜視,要預防眼睛翻轉過去;頭痛像是被劈開一樣,接著出現魚眼睛,這代表病情正在變壞。

黃色液體向上衝,白膜遮住眼睛中間,看起來像是腫脹卻不是膿,以及像是雞冠和魚子的東西,都是火和土的問題;凝脂翳變成花翳、白色翳凹陷,肥厚鬆軟又容易生長,和大小雷頭一樣,都屬於風火夾雜痰濕。眼睛乾澀,代表心腎煩躁,如果再加上疼痛,就是翳膜正在侵蝕眼睛;眼睛看到像螢火蟲的光點,是因為陰陽失調,虛弱的情況越嚴重,晚上看到的光點越多。眼睛視力模糊、看到幻影,是火氣退了才會恢復;天旋地轉,時間久了就無法恢復。眼睛像冰壺秋月一樣,虛弱的眼睛裡倒映著月影,是氣血鬱結、精氣受損;翳膜生長有順有逆,陰翳和陽翳,都是油脂凝固、瘀滯造成的。

像浮萍一樣漂浮、像星星一樣散佈的翳障,是風熱引起的,所以時有時無;像流金、偃月一樣的翳障,是寒濕在氣輪(眼白部分),和風輪(黑眼珠)相互交錯的關係。如果眼睛像蛤蜊一樣閉上,頭更痛,就是土和木互相衝突;如果眼睛還沒有蓋上,眼睛就先受損,就是風火同時發作的緣故。這些都是很難治療的疾病。更嚴重的還有:青盲、暴盲,一百個病人中很少有三個能治好;烏風、綠風,幾乎沒有能治好的。內障是情緒長期損傷造成的;陰風則是虛陽下陷引起的。

如果黑眼珠稍有破損,就算用藥也很難恢復原狀,何況是凹陷下去;如果瞳孔變焦,就沒有辦法救治了,更別說是眼珠突出眼眶了。所以,如果翳膜紅得像硃砂,周圍都被紫色的血管纏繞;如果翳膜滑得像磁鐵,周圍的紅色都消失了。還有那些只能看近不能看遠、只能看遠不能看近、有氣翳、氣輪下落、精神萎靡、神水枯竭、皮膚緊繃、眼皮廢掉的,都是無法治癒的。唉!長年失明的人,針灸和藥物或許能使其復明,但如果沒有天意,又能怎麼辦呢?

務必用心仔細觀察,分辨輕重:疾病的變化多端,要研究它們如何合併、如何傳變;藥物沒有效果,要先考慮病人的痛苦和欲望。如果泥土乾淨乾燥,完全沒有苔蘚,為什麼會崩裂呢?脾胃溫和厚實,自然能正常運作,哪裡會有痰積聚呢?樹木喜歡伸展,如果過於茂密,就會落葉生蟲;火本來應該發光發熱,如果被遮蔽,就只會有煙而沒有火焰。金不怕火,所以肺病的人不會害怕光;水可以當鏡子,所以腎氣充足的人眼睛才能看清楚東西。像這樣推類,就能左右逢源。

總之,身體的損害、眼睛的損傷,都是逐漸發生的,從細微的地方開始。想要避免它們發展,就要預防這些細微的變化。補、和、攻、散等治療方法,要瞭然於胸;針灸、切割、燒灼等治療方法,要操作精準。操作精準了,才能清楚地知道病情的所在。左手脈搏洪大而數,代表心火正旺;右手脈搏如此,代表火氣又侵犯了肺金。脈搏浮數而帶有弦象,代表風木之氣正盛;脈搏弦滑,代表木氣在剋土。春夏季節獨有沉脈、小脈,代表寒陰不上升,腎水不足;秋冬季節脈搏弦數加倍,代表陽氣夾雜木邪向上侵犯。

脈象沉遲,本來就是陰寒,稍微緩慢可以溫散;脈象浮數,代表陽熱,用濡潤的方法可以清熱。脈象滑,代表熱多痰盛;脈象澀,恐怕是氣滯血虛。總之,病是實證、脈也是實證,代表胃氣平和;病是實證、脈是虛證,要先調養脾土。虛證有五種:脈細、皮膚冰冷、氣虛、腹瀉不止、飲食不進,喜歡喝粥,喝粥後腹瀉會停止;實證有五種:脈盛、皮膚發熱、腹脹、便秘、精神恍惚、胡言亂語,等大便和汗排出後就會好轉。病在陰,陽氣虛弱,要從陰引導陽,陽氣恢復後,火氣自然下降,陰氣也會恢復平和;病在陽,陰氣虛弱,要從陽引導陰,陰氣旺盛後,精氣就會產生,陽氣就會潛藏起來。

在表面的病,不要攻擊裡面,恐怕邪氣會趁虛而入,所以要開鬼門(指發汗)來驅除風寒;在裡面的病,不要耗損表面,過多發汗常常會導致亡陽,所以要清潔腸胃,安神養血。痰濕燥熱,要先清火,如果沒效就要理氣;水飲滯留,光理氣還不夠,要補火。兒子能讓母親強盛,要瀉掉兒子來治療標證;兒子能讓母親虛弱,要補母親來慢慢治療本證。精神不足,要用氣來溫養;精氣不足,要用味來滋養。氣血亢奮、運行紊亂,要瀉火;陽氣衰弱、陰氣跟著消退,要溫補中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