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鏡草成此書

《目經大成》~ 卷之一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7)

1. 五行存疑

岐伯曰:地居天中,大氣舉之。邵堯夫因其說曰:天依形,地附氣,其氣最緊,故能扛得地住,何以言水。地浮水上,不崩必沉,詎能接天?且地須水載,而載水者卻是什麼?若曰仍是地,則水而地、地而水,將千萬重而未有底止也。不經肊說,乍可田父樵子,豆棚鬥茗,一資噱嗢。

肺金生水,氣化有之,若大江東去,不捨晝夜,特地氣上騰耳。看高山之上瀑布飛流,僻壤之中清泉溢出,汝、漢、淮、泗,由此匯而下注。李白詩曰: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曾謂何物,金神而能生生若是乎?抑且水火隨處有生機,端不全仗金木,如方諸聚,金莖取水,呵氣取水,錘鐵取火,擊石取火,圓鏡取火。水中有火,火中有水,有木中水火,金中水火,土中水火,水有陽有陰,火有陰有陽。

陽火者,天日之火也。六氣為暑病,即傷暑中熱,可以涼水沃之,可以苦寒解之;陰火者,燈燭之火也,須以膏油養之,不得雜一滴水氣,得水即滅矣;水中火者,龍雷之火也,無質有形,得雨而熾,得陽而熄。

人身相火亦猶是也,平日不能節欲,致陽衰陰盛,龍火無藏身之位,時遊於上而不歸,是有上隔煩熱咳嗽等症,善治者以溫腎之藥投之,一霎烏有矣;土中之火者,乃爐灶中無焰炭火,得木則然,見濕徐滅,實以溫灰,經宿不燼。故脾胃中火多以甘溫養之,職是故也;木中之火,緣有活水滋灌,略不外現。

若干柴生火,燎原不可遏抑,力窮乃止。人身肝火內熾,鬱悶煩躁,須以辛涼發達之品使遂其性,否則,寒藥投之恐愈郁,熱藥投之恐愈熾矣;金中之火,凡山中舊有金銀礦或五金瘞埋處,日久夜常耀熠,此金鬱土中,不得泄其精靈,時有堅光發越於外。人身皮毛空竅中,覺如針刺蚊咬,及項背如火炙者,此肺金氣虛,火乘虛而現也。

又或珠藏川媚,玉韞山輝,寶氣使然。觀人氣盛則丰儀華麗,可會其意;陰水者,雨、露、霧是也,在人身為汗、為淚、為涕;陽水者,溝瀆是也,在人身為便為淋;木中之水,木中之脂液是也,在人為髓;火中之火,冶中之熔金是也,在人為血;土中之水,井泉是也,在人為唾;金中之水,水銀是也,在人為精。又五行生中有克,克中有生。

生不敢生,克不敢克,亦有至理未經闡發,故舉一以該其餘。生肝者腎也,有日乾涸,不能得水而反得火,木既失水,容易枯槁,再受火傳,則龍雷併發,必致焚裂之禍。剋水者土也,不制其勝,火不敢近,何以生物?然水得土為疆界,則淵源有自,故水衰補肺以滋之,尤當培土以蓄之。心為肝子,木不敢生火何也?不見肺邪盛而肝畏克乎,己身不保,安能庇人。

要知欲其生,防其克則生不掣肘,忽其克,助其生,則克且剝膚。水雖陰險,土奚畏而不敢克?蓋肺金之氣王爾。金旺生水,勢益跋扈,心知縱恣不可奈,權已下移,驟欲威屈奉命,變生叵測。

白話文:

岐伯說:「大地居於天之中間,是靠著大氣托舉著。」邵雍根據這個說法認為:「天依附於形體,地依附於氣,地的氣最緊密,所以能撐得住大地,為什麼說地是靠水支撐呢?地如果浮在水上,不崩塌也一定會沉下去,怎麼可能連接天?況且地需要水來承載,而承載水的又是什麼呢?如果說是地,那麼就會變成水又承載著地,地又承載著水,這樣就會有無數層而沒有盡頭了。這種不合常理的說法,只適合田野的農夫和砍柴的樵夫,在豆棚下喝茶時,拿來當作笑談而已。」

肺金產生水,這是氣化作用的結果,就像長江向東流去,日夜不停,實際上是地氣向上蒸騰形成的。看看高山上飛流的瀑布,偏遠地區湧出的清泉,汝水、漢水、淮水、泗水,都是由此匯聚而向下流淌。李白的詩說:「黃河之水從天上來,奔騰入海不復回。」曾說是什麼東西,像金神一樣能產生這樣的水嗎?而且水和火到處都有生機,並不僅僅依靠金和木,比如方諸能聚集水,金屬管能取水,呵氣能取水,錘鐵能取火,擊石能取火,圓鏡能取火。水中有火,火中有水,木中有水火,金中有水火,土中有水火,水有陰陽之分,火也有陰陽之分。

陽火,是指天上的太陽之火。六氣中的暑熱會導致生病,也就是中暑發熱,可以用涼水澆淋,可以用苦寒的藥物來緩解;陰火,是指燈燭之火,需要用油脂來滋養,不能沾染一點水氣,沾到水就會熄滅;水中之火,是指龍雷之火,沒有實質卻有形狀,遇到雨水就熾盛,遇到陽光就熄滅。

人身上的相火也是這樣,平時不能節制慾望,導致陽氣衰弱陰氣旺盛,龍火沒有藏身的地方,時常遊走於上而不歸,就會出現上膈煩熱咳嗽等症狀,善於治療的人會用溫腎的藥物來治療,立刻就能痊癒;土中的火,是指爐灶中沒有火焰的炭火,遇到木柴就會燃燒,遇到潮濕就會慢慢熄滅,用溫熱的灰燼覆蓋,經過一夜也不會熄滅。所以脾胃中的火,多用甘溫的藥物來滋養,正是這個道理;木中的火,因為有活水滋潤灌溉,所以很少顯現出來。

如果柴火燃燒,就會形成燎原大火,無法阻止,直到燃燒殆盡才會停止。人體內的肝火過旺,會導致鬱悶煩躁,需要用辛涼發散的藥物,讓肝火宣洩,否則,用寒涼的藥物反而會加劇鬱悶,用溫熱的藥物反而會更加熾盛;金中的火,凡是在山中有金銀礦,或是埋藏五金的地方,經過長時間,夜晚常常會閃耀光芒,這是金屬鬱結在土中,無法發洩它的精氣,時常有強烈的光芒散發出來。人體皮膚毛孔中,感覺像針刺蚊咬,以及脖子背部像火燒一樣,這是肺金氣虛,火趁虛而出現的症狀。

又或者是珠玉藏在水中,寶玉蘊藏在山中,都是寶氣所導致。觀察一個人,如果氣血旺盛,則儀表華麗,可以從這裡推斷其含義;陰水,是指雨、露、霧,在人體內是汗液、眼淚、鼻涕;陽水,是指溝渠,在人體內是大小便;木中的水,是木頭中的油脂液體,在人體內是髓;火中的火,是冶煉中的熔化金屬,在人體內是血;土中的水,是井水泉水,在人體內是唾液;金中的水,是水銀,在人體內是精。而且五行之間相生之中也有相剋,相剋之中也有相生。

有時生不敢生,剋不敢剋,這裡面也有很深的道理還沒有闡明,所以舉一個例子來概括其餘。腎是肝的母親,但有時肝會乾涸,得不到水的滋養,反而會得到火的侵擾,木失去水,容易枯萎,再受到火的傳播,就會龍雷齊發,必定會導致焚裂的災禍。土是剋水的,如果不控制它,火就不敢靠近,又如何能產生萬物?然而水有了土的界限,才能有源頭,所以水衰弱時,要補肺來滋養它,更要培土來蓄積它。心是肝的兒子,木為什麼不敢生火呢?難道沒看見肺氣旺盛,肝就害怕被剋制嗎?自身都難保,又怎麼能庇護他人呢?

要知道,想要讓它生長,就要預防它被剋制,這樣生長才不會受阻;如果忽略了它被剋制,反而助長它的生長,那麼剋制它的力量就會將其摧毀。水雖然陰險,土為什麼不怕它而不敢剋制呢?這是因為肺金的氣太旺盛的緣故。金旺則生水,水勢更加猖狂,心知道縱容它不行,但權力已經下移,想要立刻威逼它屈服,可能會產生不可預料的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