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仁宇

《審視瑤函》~ 卷四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4)

1. 濁害清和症

共為劑。蔥白一段。大米一撮。白水二鍾。煎至七分。去滓。食後熱服。

通竅散(治痘後眼生星翳)

辰砂(三錢),珍珠,琥珀(各二錢),麝香(一錢),瑪瑙(一錢五分),冰片(五分)

上研如細粉。若翳在右目。吹左耳。翳在左目。吹右耳。若兩目有翳。即吹兩耳。蓋以吹耳能通心肺二竅之故也。

胎兔丸(治小兒痘後餘毒。攻致一目或兩目。黑珠凸出。翳膜瞞睛。紅赤腫痛。眵淚交作。服此獲效。)

胎兔(去毛洗淨用陰陽瓦焙乾為末每用一兩二錢),蔓荊子(去膜曬乾為末),菊花(去梗葉曬乾為末各加一兩)

上末共為一處。煉真川蜜為丸。量孩童大小。不拘錢分。俱白滾湯化下。

愚按兔、禮記謂之明視。言其目不瞬而瞭然也。且得金氣之全。性寒而解胎中熱毒。能瀉肝熱。蓋肝開竅於目。熱甚則昏蒙生翳。熱極則珠脹突出。今痘後生翳。睛珠凸出者。皆胎毒盛極之所致也。方用胎兔為君者。取二獸之精血所成。可以解胎毒也。草木之性。難以取效。

故借血氣之屬耳。臣以蔓荊微寒。取其能涼諸經之血。且能搜治肝風。及太陽頭疼。目痛目赤淚出。利九竅而明目。性又輕浮。上行而散。更佐之以菊花者。取菊得金水之精英。補益金水二臟也。夫補水可以制火。益金可以平木。木平則風自息。火降則熱自除。其藥雖簡。用意最深。

是方於嬰兒也。安有不愈者乎。

(此方乃廣陵甘棠鎮王海明子。痘後睛𥅲突出。偶一客見之。告曰。此目有一藥可治。但不知能得否。詢之。乃胎兔也。其父遍覓得之。按方炮製。藥盡而目收。余推幼幼之心。故廣其傳。)

凡痘後近視略言小兒受胎毒。感風寒而發痘疹。痘發則正氣虛。邪氣乘虛而入。調理失宜。則胎為害。邪氣入於肝膽二經。兼真元未復。故發目疾。蓋目竅於肝。專仗腎水。經云。目得血而能視。肝藏血。邪熱餘毒。蒸灼肝經。肝屬木。木被火克。而灼損膽汁。又腎屬肝之母。

肝被火克而膽汁涸。以致障生。神光不清。水不能滋其子也。經云。不能遠視者。責其有火是也。日漸深者。嗜欲日開。食物過辛。真元日不足耳。治法宜先清解肝經積熱之毒。次補真元。水升而火自降。火降而邪氣自除。目自明矣。

清解散(早服)

穀精草(一兩),石決明(煅八錢),白菊花(去蒂酒洗七錢),綠豆殼(六錢)

共為細末。每服二錢。用大陳柿餅一個。去蒂核。米泔水鍾半。煎半乾。空心食柿餅。原汁湯並服。

補元散(晚服)

夜明砂(淘淨一兩為末),真蛤粉(五錢為末)

上共研為細末。每服二錢。用公豬肝一大片。將肝披開。搽藥在內。米泔水煮熟。任意食之。以原汁湯嚼下。每日早晚服。過一七。再服。

白話文:

[濁害清和症]

  • **藥方:**蔥白一段,大米一小撮,清水兩碗。將三者一起煎煮至剩七分,濾去藥渣,飯後趁熱服用。

  • 通竅散(治療痘後眼生翳膜)

配方:辰砂三錢,珍珠、琥珀各二錢,麝香一錢,瑪瑙一錢五分,冰片五分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如果翳膜長在右眼,就將藥粉吹入左耳;如果翳膜長在左眼,就將藥粉吹入右耳;如果兩眼都有翳膜,就將藥粉吹入兩耳。這是因為吹耳能疏通心肺兩竅的緣故。

  • 胎兔丸(治療小兒痘後餘毒,導致一目或兩目黑眼珠凸出,翳膜遮蔽眼睛,紅腫疼痛,分泌物多的情況,服用此藥有效)

配方:胎兔(去除毛,洗淨,用陰陽瓦烘乾,磨成粉末,每次用一兩二錢),蔓荊子(去除薄膜,曬乾,磨成粉末),菊花(去除梗葉,曬乾,磨成粉末,各加一兩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的粉末混合在一起,用純煉過的蜂蜜做成藥丸。根據孩童的大小,用量不拘,都用白開水送服。

說明:《禮記》中說兔子是「明視」,意思是它的眼睛不眨眼也能看得清楚。而且兔子吸取了金氣的精華,性質寒涼,能解除胎中的熱毒,也能瀉肝火。因為肝臟在眼睛開竅,熱盛則會視力模糊,生翳膜,熱到極點則會導致黑眼珠凸出。現在痘後出現翳膜、黑眼珠凸出的情況,都是胎毒極度旺盛所導致。方中使用胎兔作為主要藥材,取其二獸的精血所化,可以解除胎毒。草木類藥材難以達到此效果,所以才借用血氣類的藥材。再用少量的蔓荊子,其性微寒,能涼血、驅除肝風,且能治療頭痛、眼睛紅腫流淚,能通利九竅、明目,藥性又輕盈上浮,能發散藥力。再佐以菊花,取其吸收了金水之精英,能補益金水二臟。補水可以制火,益金可以平木。木平則風自息,火降則熱自除。這個方子雖然簡單,但用意深遠。這個方子對嬰兒來說,沒有治不好的道理。

(這個方子是廣陵甘棠鎮王海明的孩子,痘後眼睛黑眼珠凸出,偶然有位客人見到,說這個眼睛有藥可以治,但不知道能否找到。詢問得知是胎兔。其父四處尋找得到,依照藥方炮製,用完藥後眼睛就恢復了。我推想關愛幼童的心情,因此廣為傳播。)

**總結:**一般來說,痘後近視,大致是因為小兒在母胎裡感染毒素,又感受風寒而發痘疹。發痘疹後,正氣虛弱,邪氣乘虛而入。如果調理不當,胎毒就會造成危害。邪氣侵入肝膽二經,加上元氣未恢復,所以引發眼疾。眼睛是肝臟的竅孔,特別依賴腎水的滋養。醫書說「眼睛得到血才能看見」,而肝臟藏血。邪熱餘毒蒸灼肝經,肝屬木,木被火克,又灼傷膽汁。腎臟又是肝臟的母親,肝被火克,導致膽汁枯竭,以至於產生障翳,神光不清,水不能滋養其子。醫書說「不能遠視,是因為有火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視力日漸加深,是因為嗜欲日漸增長,飲食過於辛辣,元氣日漸不足。治療方法應當先清解肝經積熱的毒素,然後再補益元氣。水升則火自降,火降則邪氣自除,眼睛自然就明亮了。

  • 清解散(早服)

配方:穀精草一兩,煅石決明八錢,白菊花(去蒂,用酒洗過)七錢,綠豆殼六錢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個大陳柿餅,去除蒂和核。用半碗米泔水將柿餅煎至半乾,空腹吃柿餅,連同煎出的湯汁一起服用。

  • 補元散(晚服)

配方:夜明砂(淘洗乾淨)一兩,磨成粉末;純蛤粉五錢,磨成粉末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。用一大片公豬肝,將豬肝剖開,將藥粉塗抹在裡面。用米泔水煮熟,隨意吃下。連同湯汁一起嚼碎嚥下。每日早晚各服一次,過七天後再繼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