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仁宇
《審視瑤函》~ 卷四 (6)
卷四 (6)
1. 小眥漏症
相火經行小眥傷。不時流血脹難當。休教血少神膏損。致使終身不見光。
此症小眥之間生一漏。時流血水。其色鮮紅。是病由心絡而來。下焦火橫行之疾。當於腎中補而抑之。宜服:
瀉濕湯
車前子,黃芩,木通,陳皮(各一錢),淡竹葉(二十片),茯苓,枳殼,梔仁(炒黑),荊芥穗,蒼朮(各八分),甘草(三分)
上銼劑。白水二鍾。煎至八分。去滓熱服。
白薇丸
白薇(五錢),石榴皮,防風,白蒺藜(杵去刺),羌活(各三錢)
上為細末。米粉糊為丸。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白滾湯送下。
益陰腎氣丸(見卷二,加羌活防風。以補肝腎不足。)
白話文:
小眥漏症
這個病是相火(指體內一種陽熱之氣)在小眥(眼角內側)部位運行時損傷所致,會不定時地出血,並感到脹痛難忍。千萬不要讓出血過多,導致精氣和精神損耗,否則可能會造成終身失明。
這個病是在眼角內側長出一個小孔,會不時流出鮮紅色的血水。這個病是從心絡(心臟的經絡)而來,屬於下焦(腹部下方的區域)火氣橫行的疾病。應該從腎臟入手,進行補益和抑制。適合服用以下藥方:
瀉濕湯
車前子、黃芩、木通、陳皮(各一錢)、淡竹葉(二十片)、茯苓、枳殼、炒黑的梔仁、荊芥穗、蒼朮(各八分)、甘草(三分)
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,用兩碗清水煎煮至剩下八分,去除藥渣後趁熱服用。
白薇丸
白薇(五錢)、石榴皮、防風、去除刺的白蒺藜、羌活(各三錢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米粉糊做成藥丸,大小如桐子(梧桐子)般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溫開水送服。
益陰腎氣丸(詳細配方見第二卷,此處加入羌活和防風,用以補養肝腎的不足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