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審視瑤函》~ 卷二 (19)
卷二 (19)
1. 強陽摶實陰之病
強者盛而有力也。實者堅而內充也。故有力者強而欲摶。內充者實而自收。是以陰陽無兩強。亦無兩實。惟強與實。以偏則病。內摶於身。上見於虛竅也。足少陰腎為水。腎之精上為神水。手厥陰心包絡為相火。火強摶水。水實而自收。其病神水緊小。漸小而又小。積漸之至瞳仁竟如菜子許。
又有神水外圍。相類蟲蝕者。然皆能睹而不昏。但微覺眊矂羞澀耳。是皆陽氣強盛而摶陰。陰氣堅實而有御。雖受所摶。終止於邊鄙皮膚也。內無所傷動。治法當抑陽緩陰則愈。以其強耶。故可抑。以其實耶。惟可緩。而不宜助。助之則反勝。抑陽酒連散主之。大抵強者則不易入。
故以酒為之導引。欲其氣味投合。入則可展其長。此反治也。還陰救苦湯主之。療相火藥也。亦宜用㗜鼻碧雲散。然此病世亦罕見。醫者要當識之。
抑陽酒連散(治神水緊小。漸如菜子大許。神水外圍相類蟲蝕者。然皆能睹物不昏。微有眊澀之症。)
獨活,生地黃(各四錢),黃柏,漢防己,知母(各三錢),蔓荊子,前胡,川羌活,白芷,生甘草(各四錢),防風(各四錢),山梔(炒),黃芩(酒製),寒水石,黃連(酒製各五錢)
共為末。每服三錢。白水二鍾。煎至一鍾。去滓。大熱服。
上方抑陽緩陰之藥也。以生地黃補腎水真陰為君。獨活、黃柏、知母俱益腎水為臣。蔓荊子、羌活、防風、白芷。群隊升陽之藥為佐者。謂既抑之令其分。而更不相犯也。生甘草、黃芩、梔子、寒水石、防己、黃連。寒而不走之藥為使者。惟欲抑之。不欲祛除也。凡用酒製者。為之引導耳。
白話文:
[強陽摶實陰之病]
「強」指的是陽氣旺盛且有力,「實」指的是陰氣堅固而內斂。所以,陽氣強盛有力就會想要去侵奪,陰氣內斂堅實就會自我收斂。陰陽兩者不應該同時都強盛,也不應該同時都堅實,如果只有一方強盛而另一方虛弱,就會產生疾病。當陽氣強盛向內侵奪陰氣時,在外會表現在身體的孔竅上出現虛象。足少陰腎屬於水,腎的精華向上化為神水(指眼睛的液體);手厥陰心包絡屬於相火(指輔助心陽的火)。當火氣過於強盛去侵奪水液時,水液雖然堅實但會自我收縮,這時眼睛的病症就會表現為神水(眼睛液體)變得緊縮狹小,慢慢越來越小,最後瞳孔甚至會變得像菜籽一樣小。
還有的情況是,眼睛神水的周圍,看起來像被蟲子咬蝕一樣。但這些情況下,患者都能看得見東西,視力不會昏花,只是會稍微感到眼睛模糊、發澀不適。這些都是陽氣過於強盛而侵奪陰液,陰液雖然堅實卻只能防禦。雖然陰液受到侵奪,但陽氣最終只會侵犯到皮膚的邊緣,並不會傷及內部。治療原則應當是抑制陽氣,緩解陰液的緊張,這樣才能治癒。因為陽氣強盛,所以要抑制它;因為陰液堅實,所以只能慢慢緩解,不宜去補養,如果補養反而會使陽氣更加強盛。治療上,主要使用「抑陽酒連散」。一般來說,強盛的陽氣不容易被藥物直接攻入,所以要用酒來引導,希望藥物的氣味與其投合,才能進入發揮作用,這是反向治療的方法。另外,還可以使用「還陰救苦湯」來治療相火,也適合使用「㗜鼻碧雲散」。但這種病症在世上比較少見,醫生應該要認識它。
抑陽酒連散(治療眼睛神水緊縮變小,逐漸像菜籽般大小,神水周圍像被蟲蝕一樣。雖然能看到東西,視力不昏花,但會稍微有模糊澀痛的症狀。)
獨活、生地黃(各四錢),黃柏、漢防己、知母(各三錢),蔓荊子、前胡、川羌活、白芷、生甘草(各四錢),防風(四錢),山梔(炒)、黃芩(酒製)、寒水石、黃連(酒製,各五錢)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兩碗白水煎煮至剩下一碗,去渣後,趁熱服用。
這個方子是抑制陽氣、緩解陰液的藥方。以生地黃滋補腎水真陰為主藥;獨活、黃柏、知母都能增益腎水,為輔助藥;蔓荊子、羌活、防風、白芷這些升發陽氣的藥材是佐藥,其作用是為了讓陽氣分開,使其不再侵犯陰液;生甘草、黃芩、梔子、寒水石、防己、黃連這些寒涼但不走竄的藥材是使藥,其作用是為了抑制陽氣,而不是要祛除它。凡是使用酒製的藥材,都是用來引導藥效的。
2. 亡血過多之病
六節臟象論曰。肝受血而能視。宣明五氣篇曰。久視傷血。氣厥論曰。膽移熱於腦。則辛頞鼻淵。傳為衄蔑瞑目。繆刺論曰。冬刺經脈。血氣皆脫。令人目不明。由此推之。目之為血所養。明矣。手少陰心生血。血榮於目。足厥陰肝。開竅於目。肝亦多血。故血亡目病。男子衄血便血。
婦人產後崩漏。亡之過多者。皆能病焉。其為病睛珠痛。珠痛不能視。羞明癮澀。眼睫無力。眉骨太陽。因為痠痛。當作芎歸補血湯主之。當歸養榮湯主之。除風益損湯主之。滋陰地黃丸主之。諸有熱者加黃芩。婦人產漏者加阿膠。脾胃不佳。噁心不進食者。加生薑。復其血。
使有所養則愈。然要忌咸物。宣明五氣篇曰。咸走血。血病無多食鹹。是忌。
芎歸補血湯(治男子衄血便血。婦人產後崩漏。亡血過多。致睛珠疼痛。不能視物。羞明酸澀。眼睫無力。眉骨太陽。俱各痠疼。)
生地黃,天門冬(各四分),川芎,牛膝,白芍藥,炙甘草,白朮,防風(各五分),熟地黃,當歸身(各六分)
上銼劑。水二鍾。煎至一鍾。去渣溫服。噁心不進食者。加生薑煎服。
上方專補血。故以當歸、熟地黃為君。川芎、牛膝、白芍藥為臣。以其祛風續絕。定痛而通補血也。甘草。白朮。大和胃氣。用以為佐。防風升發。生地黃補腎。天門冬治血熱。血亡必生風燥。故以為使。
白話文:
[亡血過多之病]
《六節臟象論》說:「肝臟接受血液的滋養,才能發揮視覺功能。」《宣明五氣篇》說:「長時間用眼會耗損血液。」《氣厥論》說:「膽經的熱邪傳到腦部,會導致鼻竇炎,進而發展成流鼻血、眼花、視力模糊。」《繆刺論》說:「冬天針刺經脈,容易導致氣血大量流失,使眼睛看不清楚。」由此可見,眼睛是需要血液來滋養的。心經產生血液,血液滋養眼睛;肝經與眼睛相連通,而肝臟也儲藏大量血液。因此,血液過度流失會導致眼睛出現疾病。
男子因流鼻血、便血,女子因生產後大出血、經血不止等原因,造成失血過多,都可能引發疾病。這些疾病會導致眼珠疼痛,因為疼痛而無法看清東西,害怕光線、眼睛乾澀,眼皮無力,連眉毛上方的太陽穴都會感到痠痛。這種情況應當服用芎歸補血湯、當歸養榮湯、除風益損湯或滋陰地黃丸等藥方來治療。如果同時有發熱的症狀,可以加入黃芩。婦女產後出血不止,可以加入阿膠。如果脾胃功能不好,出現噁心、吃不下飯的情況,可以加入生薑,以恢復血液。
當血液得到滋養後,疾病就會痊癒。但要注意避免食用過鹹的食物。《宣明五氣篇》說:「鹹味會使血液運行加速」,有血液疾病的人不應多吃鹹食,這是禁忌。
芎歸補血湯(此方用於治療男子流鼻血、便血,女子產後大出血、經血不止等因失血過多而引起的眼珠疼痛、視物不清、畏光、乾澀、眼皮無力、眉毛上方太陽穴等處痠痛等症狀。)
生地黃、天門冬(各四分)、川芎、牛膝、白芍藥、炙甘草、白朮、防風(各五分)、熟地黃、當歸身(各六分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入兩碗水,煎煮至剩下一碗,去除藥渣後溫服。如果噁心、吃不下飯,可以加入生薑一起煎煮服用。
這個藥方主要是用來補血,所以以當歸、熟地黃為主要藥材。川芎、牛膝、白芍藥為輔助藥材,它們能祛除風邪、接續斷絕的經脈、鎮痛,同時也能補血。甘草、白朮能調和脾胃之氣,作為佐藥。防風有升發之效,生地黃能補腎,天門冬能治療血熱。失血過多容易產生風邪和乾燥,所以用它們來作為引導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