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仁宇

《審視瑤函》~ 卷二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7)

1. 奇經客邪之病

發泄者。清利其諸關節也。以木賊之甘微苦。山梔子、黃芩之微苦寒。為使。為味厚者泄。泄者攻其壅滯之有餘也。

磨障靈光膏(治證同上)

爐甘石(另以黃連一兩銼置水內燒爐甘石通紅淬七次六兩),黃丹(水飛三兩),硇砂(另研),白丁香(取末),海螵蛸(取末),輕粉(各一兩),川黃連(銼如豆大一兩童便浸一宿曬為末),麝香(另研),乳香(各五錢),當歸身(二錢研末),龍腦(少許)

先用好白沙蜜一十兩。或銀器。或砂鍋內。熬五七沸。以淨紙搭去蠟面。除黃丹外。下余藥。用柳枝攪勻。次下黃丹再攪。慢火徐徐攪至紫色。卻將麝香、乳香、輕粉、硇砂和勻。入上藥內。以不黏手為度。急丸如皂角子大。以紙裹之。每用一丸。新汲水化開。旋入龍腦少許。時時點翳上。

上方以黃連去邪熱。主明目為君。以黃丹除毒除熱。爐甘石療濕收散為臣。以當歸和血脈。麝香、乳香諸香通氣。輕粉殺瘡為佐。以硇砂之能消。海螵蛸之磨障翳。白丁香之消胬肉。龍腦之散赤脈。去外障為使也。

消翳復明膏(治證同上)

海螵蛸(取末三錢),黃丹(水飛四兩),訶子(八個去核取末),白沙蜜(一斤),青鹽(另研一兩)

先將蜜熬數沸。淨紙搭去蠟面。卻下黃丹。用棍攪勻。旋下余藥。將至紫色取出。

龍膽草(二兩),黃連(十兩),杏仁(七十五個去皮尖),木賊草(一兩),蕤仁(去殼皮五錢)通將藥入瓷器內。水一斗浸之。春秋五日。夏三日。冬十日。入鍋內。文武火熬至小半升。濾去滓。重湯頓成膏子。卻入前藥熬之。攪至紫色。入龍腦一錢。每用少許。點上。藥干。淨水化開用。

上方以黃連為君。為療邪熱也。蕤仁、杏仁、龍膽草為臣。為除赤痛。潤燥解熱毒也。黃丹、青鹽、龍腦、白沙蜜為佐。為收濕爛。益腎氣。療赤腫。和百藥也。訶子、海螵蛸、木賊草為使。為澀則不移。消障磨翳也。

白話文:

奇經客邪之病

對於發散的病症,應該要疏通、清利各個關節。可以用木賊這種味道甘甜微苦的藥材,搭配山梔子和黃芩這類微苦性寒的藥材作為輔助。使用味道厚重的藥物來發散,發散的作用是用來攻克身體內壅塞停滯的邪氣。

磨障靈光膏(治療病症同上)

  • 爐甘石(另外準備黃連一兩,切碎放在水中,將爐甘石燒紅後放入水中淬火七次,共用六兩)
  • 黃丹(用水淘洗過,用三兩)
  • 硇砂(另外研磨)
  • 白丁香(取末)
  • 海螵蛸(取末)
  • 輕粉(各一兩)
  • 川黃連(切成豆子大小,用童子尿浸泡一夜後曬乾,再研磨成粉,用一兩)
  • 麝香(另外研磨)
  • 乳香(各五錢)
  • 當歸身(二錢,研磨成粉)
  • 龍腦(少許)

先用十兩好的白沙蜜,放在銀器或砂鍋中熬煮五到七次沸騰,用乾淨的紙吸去表面的蠟質。除了黃丹以外,將剩餘的藥材放入鍋中,用柳枝攪拌均勻。接著加入黃丹再攪拌,用小火慢慢攪拌至膏藥呈現紫色。然後將麝香、乳香、輕粉、硇砂混合均勻,加入鍋中與其他藥材混合,攪拌到不黏手的程度。迅速將膏藥捏成皂角子大小的丸子,用紙包好。每次使用一丸,用新汲取的水化開,再加入少許龍腦,時時點在眼睛的翳障上。

這個藥方以黃連清除邪熱、使眼睛明亮為主要功效。以黃丹去除毒素、降低熱邪;爐甘石則能治療濕氣,收斂藥性,作為輔助。以當歸來調和氣血,麝香、乳香等香料可以疏通氣機,輕粉則有殺滅瘡瘍的作用,作為佐藥。硇砂可以消腫,海螵蛸可以磨除眼翳,白丁香可以消除胬肉,龍腦可以散去眼部的紅脈,這些藥材是用來去除眼部外層的障礙的。

消翳復明膏(治療病症同上)

  • 海螵蛸(取末,三錢)
  • 黃丹(用水淘洗過,四兩)
  • 訶子(八個,去核取末)
  • 白沙蜜(一斤)
  • 青鹽(另外研磨,一兩)

先將白沙蜜熬煮數次沸騰,用乾淨的紙吸去表面的蠟質,接著放入黃丹,用棍子攪拌均勻。然後放入剩餘的藥材,熬煮到呈現紫色時取出。

  • 龍膽草(二兩)
  • 黃連(十兩)
  • 杏仁(七十五個,去皮尖)
  • 木賊草(一兩)
  • 蕤仁(去殼皮,五錢)

將以上藥材放入瓷器中,加入一斗水浸泡。春天和秋天浸泡五天,夏天浸泡三天,冬天浸泡十天。然後放入鍋中,用文火和武火熬煮到剩下不到半升。過濾掉藥渣,用隔水加熱的方式燉煮成膏狀。接著加入之前準備好的膏藥中一起熬煮,攪拌至呈現紫色,再加入龍腦一錢。每次使用少許點在眼睛上,藥膏乾了後,用乾淨的水化開再使用。

這個藥方以黃連作為主要藥物,用來治療邪熱。蕤仁、杏仁、龍膽草作為輔助藥物,用來去除眼部的紅腫疼痛,潤燥並解除熱毒。黃丹、青鹽、龍腦、白沙蜜作為佐藥,用來收斂濕爛,補益腎氣,治療紅腫,調和各種藥性。訶子、海螵蛸、木賊草作為引經藥,用來收斂藥性,使其不擴散,並消除眼部障礙、磨除翳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