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審視瑤函》~ 卷四 (2)
卷四 (2)
1. 目疣
此症或眼皮上下。生出一小核是也。乃脾胃痰氣所致。上瞼屬脾經。下瞼屬胃經。若結成小核。紅而自破。不藥而愈。若堅白不破。久則如杯如拳。而成瘤矣。若初起小核時。即先用細艾如粟米壯放患上。令患目者臥榻緊閉目。以隔蒜片灸三四壯。外將膏藥貼之。又用紫背天葵子連葉二兩煮酒酻一壺半。皂角子二三粒泡熱研細。飲酒時搽疣上自消。
白話文:
這種病症可能會出現在眼皮上下,長出一個小疙瘩,這是由於脾胃生痰引起的。上眼瞼屬於脾經,下眼瞼屬於胃經。若是小小的硬塊,紅腫然後自己破掉,不用藥也能痊癒。若是堅硬、白色、沒有破掉,時間久了就會像杯子或拳頭那樣大,成為腫瘤。若是剛開始長出小硬塊時,就先用細艾草,像小米般大小的量,放在患處。讓患眼閉緊,隔著蒜片灸三四次。外敷膏藥。另外用紫背天葵子連同葉子二兩,煮酒一壺半。皁角子二三粒泡熱搗碎。喝酒時塗抹在疣上,可以消除疣。
2. 睥生痰核症
凡是睥生痰核。痰火結滯所成。皮外覺腫如豆。睥內堅實有形。或有不治自愈。或有壅結為癭。甚則流膿出血。治之各不同名。此火土之燥。毋向外求情。若能知劫治。頃刻便清平。
白話文:
凡是脾臟上生長痰核。是由痰火凝結滯留而形成的。皮膚外表感覺腫脹如豆子大小。脾臟內部堅硬實質有形。有的會不治自愈。有的會淤積結成癭。嚴重的會流膿出血。治療方法各不相同,有不同的名稱。這是火土的燥熱所致,不要向外尋求原因。如果能夠知道劫治的方法,很快就能康復。
此症乃睥外皮內。生顆如豆。堅而不疼。火重於痰者。其色紅紫。乃痰因火滯而結。此生於上睥者多。屢有不治自愈。有恣辛辣熱毒酒色斫喪之人。久而變為癭漏重疾者。治亦不同。若初起知劫治之法。則頃刻而平復矣。宜服:
防風散結湯
白話文:
這種病症是指脾臟的外面,皮膚的裡面。長出像豆子一樣的小顆粒,堅硬但不疼痛。如果火氣比痰氣重,那麼這個小顆粒的顏色是紅紫色的。這是因為痰液被火氣阻滯而凝結造成的。這種病症多發生在脾臟的上部。有很多人不治而愈。有一些放縱辛辣、熱毒、酒色、斫喪的人,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癭漏這種嚴重的疾病。治療方法也不同。如果在病症剛開始的時候就知道如何及時治療,那麼很快就能康復。
玄參(一錢),前胡,赤芍藥,黃芩,桔梗,防風,土貝母,蒼朮,白芷,陳皮,天花粉(各八分)
上銼劑。白水二鍾。煎至八分。去滓。食後熱服。
白話文:
-
玄參(1錢)
-
前胡(8分)
-
赤芍藥(8分)
-
黃芩(8分)
-
桔梗(8分)
-
防風(8分)
-
土貝母(8分)
-
蒼朮(8分)
-
白芷(8分)
-
陳皮(8分)
-
天花粉(8分)
清胃湯(治眼胞紅硬。此陽明經積熱。平昔飲酒過多。而好食辛辣炙爆之味所致也。)
白話文:
清胃湯(治療眼皮紅腫變硬。這是陽明經積熱所致。平時飲酒過多,又喜歡吃辛辣炙烤爆炒的食物所造成的。)
山梔仁(炒黑),枳殼,蘇子(各六分),石膏(煅),川黃連(炒),陳皮,連翹,歸尾,荊芥穗,黃芩,防風(各八分),甘草(生三分)
上銼劑。白水二鍾。煎至一鍾。去滓。熱服。
白話文:
將山梔仁(炒黑)、枳殼、蘇子(各六分)、石膏(煅)、川黃連(炒)、陳皮、連翹、歸尾、荊芥穗、黃芩、防風(各八分)、甘草(生三分)研磨成粉末,以白水兩杯煎煮至一杯,去渣後趁熱服用。
3. 木疳症
木疳十有九風輪。碧綠青藍似豆形。如是昏沉應不痛。若然淚澀目多疼。莫教變症侵眸子。不散瞳神便破睛。
白話文:
木疳在眼瞼上十有九就是風輪,看上去碧綠青藍,形狀像豆子。只要眼皮一直虛腫著,所以不覺得痛。但如果成淚眼或眼皮紅腫、疼痛,別讓病變侵犯眼球,否則眼睛將因此失明。
此症生於風輪者多。其色藍綠青碧。有虛實二症。虛者大而昏花。實者小而痛澀。非比蟹睛。因破而出。乃自然生出者。大小不一。亦有漸變成尖長也。宜服:
羚羊角飲子
白話文:
這種眼疾大多是發生在風輪上。它的顏色是藍綠青碧色。有虛症和實症兩種症狀。虛症是眼珠大而模糊。實症是眼珠小而疼痛澀痛。這不是比喻蟹眼,而是因為眼珠破裂而出現的。它是自然生成的,大小不一。也有逐漸變成尖長的情況。治療方法是服用:
羚羊角(銼細末),細辛,大黃,知母,五味子,芒硝(各一兩),防風(二兩)
白話文:
羚羊角(磨成細末),細辛,大黃,知母,五味子,芒硝(各一兩),防風(二兩)
上銼劑。以上六味。各一錢。防風二錢。白水二鍾。煎至八分。去滓。食遠服。為末。每服五錢。調服亦可。
平肝清火湯(治黑睛脹大。虛者服。)
白話文:
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。以上六種藥材各取一錢,防風取兩錢。用兩杯清水煎煮至剩八分滿,濾去藥渣。飯後一段時間服用。也可以將藥材研磨成末,每次服用五錢,調和後服用。
[平肝清火湯](用於治療黑睛脹大,體質虛弱者適用。)
車前子,連翹(各一錢),枸杞子,柴胡,夏枯草,白芍,生地黃,當歸(各錢半)
上為一劑。白水二鍾。煎至八分。去滓溫服。
白話文:
車前子、連翹各一錢,枸杞子、柴胡、夏枯草、白芍、生地黃、當歸各錢半。
4. 火疳症
火疳生如紅豆形。熱毒應知患不輕。兩眥目家猶可緩。氣輪犯克急難停。重則破湶成血漏。輕時亦有十分疼。清涼調治無疑惑。免致終身目不明。
白話文:
-
火疳(眼瞼炎)發生的症狀就像紅豆的形狀。如果患有這種症狀,熱毒的嚴重程度不容小覷。如果火疳隻影響眼睛兩側,那還可以暫時緩慢醫治,不急於治療。
-
但是,如果火疳影響到眼睛的氣輪,就會迅速的難以治癒。如果是嚴重的火疳,就會導致眼睛破裂出血。就算是較輕微的火疳,也會造成十分疼痛。
-
可以使用清涼的藥物調理治療,不必猶豫。否則,會導致終身眼睛失明的後果。
此症生於睥眥氣輪也。在氣輪。為害尤急。蓋火之實邪。今在金部。火剋金。鬼賊相侵。故害最急。初起如粟瘡榴子一顆。小而圓。或帶橫長而圓。狀如豆。次後漸大。痛者多。不痛者少。不可誤認為輪上一顆如赤豆症。因瘀積在外。易消之。此則從內而生也。宜服:
洗心散
白話文:
這種疾病產生在脾胃氣輪的部位。在氣輪部位發病,危害尤其嚴重。火屬邪實,現在在金臟部位,火克金,邪惡互相侵犯,所以危害最為嚴重。初期發病時,像粟瘡或榴子一般大小,小而圓。或者稍稍帶有橫長而圓的形狀,像黃豆一樣。隨後逐漸增大,多數會有疼痛,少數沒有疼痛。不能誤認為氣輪部位長出像赤豆一樣的瘡症。因為瘀積在外部,容易消散。而這種疾病是從內部產生的。應該服用藥物:
大黃,赤芍藥,桔梗,玄參,黃連,荊芥穗,知母,防風,黃芩,當歸尾(各等分)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。食後茶清調下。
白話文:
大黃、赤芍藥、桔梗、玄參、黃連、荊芥穗、知母、防風、黃芩、當歸尾(各等分)
大黃、赤芍藥、桔梗、玄參、黃連、荊芥穗、知母、防風、黃芩、當歸尾(各同等份量)
5. 土疳症
土疳之病。俗號偷針。脾家燥熱。瘀滯難行。微則自然消散。甚則出血流膿。若風熱乘虛而入。則腦脹痛而眸子俱紅。有為漏之患。有吊敗之凶。
白話文:
土疳之病,俗稱偷針,是脾臟燥熱,瘀滯難行所致。輕微的土疳會自然消散,嚴重的會出血流膿。如果風熱乘虛而入,則會引起腦脹痛,眼睛發紅,有漏症(尿失禁)和吊敗(死亡)的危險。
此症謂睥上生毒也。俗號為偷針。有一目生而傳兩目者。有止生一目者。有微邪不出膿血而愈者。有犯觸辛熱燥膩。風沙煙火。為漏為吊敗者。有竅未實。因風乘虛而入。頭腦俱腫。目亦赤痛者。所病不一。因其病而治之。宜服敷:
清脾散
白話文:
這種病症是指脾胃上生了毒瘡。俗稱偷針。有一種情況是,長了眼瘡,然後傳染到另一隻眼睛。也有隻生一個眼瘡的情況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眼瘡不化膿不出血就自動好了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吃了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,或者接觸了風沙煙火,導致眼瘡漏膿或者潰爛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眼瘡的孔洞沒有完全癒合,風邪乘虛而入,導致整個頭部和眼睛都腫脹疼痛。眼瘡的病因有很多,需要根據不同的病因來治療。可以服藥和敷藥:
薄荷葉,升麻,甘草(減半),山梔仁(炒),赤芍藥,枳殼,黃芩,廣陳皮,藿香葉,石膏,防風(各等分)
白話文:
-
薄荷葉:具有清涼、解熱、鎮痛、止癢的功效。
-
升麻:具有升陽、發散、透疹、止痛的功效。
-
甘草(減半):具有補益脾胃、清熱解毒、緩急止痛的功效。
-
山梔仁(炒):具有清熱涼血、瀉火除煩、止血止帶的功效。
-
赤芍藥:具有活血化瘀、清熱涼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-
枳殼:具有行氣消痞、破氣散結、除痰止咳的功效。
-
黃芩:具有清熱瀉火、燥濕止瀉、清肝明目的功效。
-
廣陳皮:具有理氣健脾、化痰止咳、燥濕化痰的功效。
-
藿香葉:具有芳香化濕、消暑解毒、理氣止嘔的功效。
-
石膏:具有清熱瀉火、生津止渴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-
防風:具有祛風解表、疏散風寒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五分。白水煎服。
敷藥方
生南星(三錢研末),生地黃(五錢)
上共搗爛為膏。貼太陽穴。其腫即消矣。
白話文:
上方材料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五分,用白水煎煮後服用。
敷藥方
生南星(三錢研成粉末),生地黃(五錢)
以上材料共同搗爛製成膏狀。貼於太陽穴。腫脹即可消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