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仁宇

《審視瑤函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四

2. 運氣原證

按內經運氣。目眥瘍有二。一曰熱。經云。少陰司天之政。三之氣大火行。寒氣時至。民病目赤眥瘍。治以寒劑是也。二曰燥。經云。歲金太過。民病目赤眥瘍。又云。陽明司天。燥淫所勝。民病目𥅲眥瘍。治以溫劑是也。

白話文:

關於《內經》運氣學說中提到的眼角潰瘍,有兩種情況:

第一種是熱引起的。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少陰經當值主導天氣的時候,第三個時段的氣候是大火在運行,但有時會有寒氣侵襲,這樣人們就會生病,出現眼睛紅腫、眼角潰瘍的症狀。治療這種情況,應該使用寒涼的藥物。

第二種是乾燥引起的。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當金氣過於旺盛的年份,人們會生病,出現眼睛紅腫、眼角潰瘍的症狀。另外,陽明經當值主導天氣時,乾燥之氣過盛,也會導致人們生病,出現眼睛乾澀、眼角潰瘍的症狀。治療這種情況,應該使用溫潤的藥物。

3. 目瘍

內經曰。諸痛癢瘡瘍。皆屬心火。火鬱內發。致有斯疾。蓋心主乎血。而血熱生風。郁甚則遞相傳襲。故火能生土。血注陽明主肌肉。風熱與血熱相搏。發見皮膚。其名不一。有黃濃而白者。土生金。母歸子也。始生微癢而熱輕。腫痛爛為熱極。血凝化水。氣滯成膿。甚至寒熱作而飲食減。

尤為慮。宜宣泄風毒。涼心經解胃熱。按目瘡疣。皆因君火司令。燥火熱邪所致。宜溫宜涼。隨症施治可也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說:「所有疼痛、搔癢、瘡瘍,都屬於心火所引起。火氣鬱積在體內而發作,才會導致這種疾病。因為心臟主管血液,而血熱會產生風邪。鬱積嚴重的話,就會互相傳染影響。火能生土,而血液灌注到陽明經,陽明經主管肌肉。風熱和血熱互相搏擊,就會顯現在皮膚上,名稱也各不相同。有的瘡瘍會出現黃色濃稠的分泌物,或是呈現白色,這是因為土能生金,屬於母氣回歸到子氣。初期只是稍微搔癢,發熱也比較輕微,等到腫痛潰爛就表示熱邪已經非常嚴重了。血凝結成水,氣滯就會形成膿。甚至會出現發冷發熱,食慾下降,這更值得擔憂。應該要宣洩風毒,清涼心經,解除胃熱。說到眼睛的瘡和疣,都是因為君火主導,受到燥熱邪氣所導致。治療應該採用溫和或清涼的方式,隨著不同的症狀來治療就可以。」

4. 實熱生瘡症

實熱生瘡症。瘡生各有經。淚如湯樣注。澀急且羞明。睥或弦多潰。胞中椒粟成。瘡生於眥上。心火熾盈盈。瞼外脾家燥。唇邊亦土形。肺腦形於鼻。周身旺六經。耳熱尤腎燥。滿面六陽蒸。三焦炎項上。下部六陰乘。失治應須變。援睛目欠明。

此症謂目病生瘡之故。輕重不等。痛癢不同。重則有堆積高厚。紫血膿爛而腥臭者。乃氣血不和。火實之邪。血分之熱尤重。如瘀滯之症。膏混水濁。每每流於睥眥成瘡。瘀血散而瘡自除。勤勞濕熱之人。每患睥眥成瘡。別無痛腫症者。亦輕而無妨。若火盛瘡生。惟重滯腫痛者。

又當急治。恐濁氣沿於目內。而病及於珠。若先目病後生瘡。必是熱沿他症。凡見瘡生。當驗部分。以別內因何源而來。因其輕重而治之。宜服:

加減四物湯

生地黃,苦參,蘇薄荷,川芎,黍黏子,連翹,天花粉,防風,赤芍藥,當歸,荊芥穗(各等分)

上銼劑。白水二鍾。煎至八分。食後服。

芎歸湯

川芎,當歸,赤芍藥,防風,羌活(各等分)

上銼劑。白水二鍾。煎至八分。去滓頻洗。則血活風亦去矣。

搽藥方(治眼皮外滿瞼生瘡。潰爛疼痛。)

血竭,乳香,沒藥,輕粉,陀僧(各等分)

上研為細末。厭之瘡處。

又方(治眼胞上下或瞼生瘡。破流黃水蔭開者。)

青黛(一錢二分),黃柏末,潮腦,輕粉(各一錢),松香(一錢半)

上為細末。用舊青布。卷藥在內。麻油濕透。燒灰。俟油灰滴於茶鍾內蘸搽。

白話文:

實熱引起的眼睛生瘡,瘡的生長位置與所屬經絡有關。如果眼淚像滾燙的熱水一樣流出,眼睛會感到乾澀、急迫,而且怕光。眼皮邊緣可能出現潰爛,眼胞內可能像長了小米粒一樣。如果瘡長在眼角上方,表示心火旺盛。長在眼瞼外側,則可能與脾臟燥熱有關,嘴唇周圍也可能出現類似的狀況,都與脾土有關。鼻子的狀況則與肺和腦有關,全身的狀況反映了六經的運行。耳朵發熱尤其與腎臟的燥熱有關,滿臉通紅則表示六陽經的熱氣蒸騰。頸項部位的炎症與三焦有關,下半身的問題則與六陰經有關。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眼睛變形,視力模糊。

這種情況是指眼睛因為疾病而生瘡。輕重程度不一,疼痛和搔癢的感覺也不同。嚴重的情況下,瘡會堆積增厚,出現紫色的血和膿液,並且有腥臭味,這是因為氣血不和,火熱之邪導致的,尤其以血分的熱邪最為嚴重,就像瘀血滯留一樣。膿液混濁,常常流到眼角而形成瘡。當瘀血散去,瘡自然就會消失。經常勞累,又處於濕熱環境的人,容易在眼角長瘡,如果沒有其他紅腫疼痛的症狀,屬於比較輕微的情況,沒有大礙。如果是火熱旺盛而引起的瘡,並且伴隨腫痛,就必須盡快治療,以免濁氣侵入眼睛內部,影響到眼球。如果先出現眼睛疾病,然後才長瘡,肯定是熱邪沿著其他病症發展而來。凡是看到生瘡,都應該檢查其生長部位,以判斷內在的原因是什麼,再根據病情輕重來治療。

建議服用:

加減四物湯:生地黃、苦參、薄荷、川芎、黍黏子、連翹、天花粉、防風、赤芍藥、當歸、荊芥穗(各等分)。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兩碗白水,煎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

芎歸湯:川芎、當歸、赤芍藥、防風、羌活(各等分)。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兩碗白水,煎至八分,去除藥渣,頻繁清洗患處,可以活血散風。

外敷藥方(治療眼皮外部、整個眼瞼生瘡,潰爛疼痛):血竭、乳香、沒藥、輕粉、陀僧(各等分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敷在瘡處。

另一外敷藥方(治療眼胞上下或眼瞼生瘡,破裂流出黃水):青黛(一錢二分)、黃柏末、冰片、輕粉(各一錢)、松香(一錢半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舊青布包裹藥粉,用麻油浸透,然後燒成灰,等油灰滴在茶鍾內,再用蘸取油灰敷於患處。

5. 椒瘡症

血滯脾家火。胞上起熱瘡。淚多並赤腫。沙擦最難當。或疼兼又癢。甚不便開張。可惡愚頑者。全憑出血良。目睛惟仗血。血損目無光。輕時須善逐。重開過則傷。胞間紅瘰瘰。風熱是椒瘡。

此症生於睥內。紅而堅者是。有則沙擦難開。多淚而痛。人皆稱粟瘡。誤矣。夫粟瘡亦生在睥。但色黃軟而易散。此是堅而難散者。俗皆以龍鬚燈心等物。出血取效。殊不知目以血為榮。血損而光華有衰弱之患。輕者只宜善治。至於瘰瘰連片。疙瘩高低不平。及血瘀滯者。不得已而導之。

中病即止。不可太過。過則血損。恐傷真水。難養神膏。大概用平熨之法。退而復來。乃內有瘀滯。方可量病漸導。若初治不可輕為開導。過治恐有損也。不如謹始為妙。宜服:

歸芍紅花散(治眼胞腫硬。內生疙瘩。)

當歸,大黃,梔子仁,黃芩,紅花(以上俱酒洗微炒),赤芍藥,甘草,白芷,防風,生地黃,連翹(各等分)

上為末。每服三錢。食遠。白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這種病是因為血瘀積在脾臟引起的火氣,眼瞼上會長出熱瘡,會有很多眼淚、眼睛紅腫,像沙子磨一樣很不舒服。有時會疼痛又癢,嚴重時眼睛睜不開。那些愚昧頑固的人,都以為放血就能治好。眼睛需要靠血來滋養,血氣損傷,眼睛就會沒光彩。輕微的時候要好好治療,嚴重時放血雖然可以,但是過度就會損傷身體。眼瞼之間長出紅色的疙瘩,就是風熱引起的椒瘡。

這種病生在眼瞼裡面,紅而且硬的是這種病。得了這種病,會覺得像沙子在磨,難以睜開,而且多淚、疼痛。大家都叫它粟瘡,這是錯的。粟瘡也長在眼瞼,但是顏色黃而且軟,容易消散。而椒瘡是硬的,很難消散。一般人會用龍鬚、燈心草等東西來放血,想藉此達到療效。卻不知道眼睛是靠血氣來滋養的,如果血氣損傷,眼睛的光澤就會衰弱。輕微的病症應該好好治療,至於疙瘩連成一片,高高低低不平,或是血瘀積的情況,不得已才放血疏通。

一見好轉就要停止,不可過度,否則會損傷血氣,恐怕會傷害腎臟之陰,難以滋養眼部。大概用平熨的方法,若退了又來,就是體內有瘀積,才可以根據病情慢慢疏通。如果剛開始治療,不可輕易放血疏通,過度治療恐怕會損傷身體。不如謹慎為好。應該服用:

歸芍紅花散 (治療眼瞼腫硬,裡面長疙瘩。)

當歸,大黃,梔子仁,黃芩,紅花 (以上都用酒洗過後稍微炒一下),赤芍藥,甘草,白芷,防風,生地黃,連翹 (各等分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飯後用白開水煎服。

6. 粟瘡症

脾經多濕熱。氣滯血行遲。粟瘡胞內起。粒粒似金珠。似膿膿不出。沙擦痛無時。睥急開張澀。須防病變之。病來如軟急。散亦不多時。

此症生於兩睥之內。細顆黃而軟者是。今人皆稱椒瘡為粟瘡者。誤矣。夫椒瘡紅而堅。有則硬睛。沙澀不便。未至於急。若粟瘡一見。目疼頭痛者。必有變症。粟瘡是濕熱鬱於土分。極重。但椒瘡以風熱為重。二症雖皆生於睥內。屬於血分。椒瘡紅堅易散。粟瘡黃軟不易散。故治亦不同。豈可概論哉。宜服:

除風清脾飲

廣陳皮,連翹,防風,知母,元明粉,黃芩,玄參,黃連,荊芥穗,大黃,桔梗,生地(各等分)

上銼劑。白水二鍾。煎至八分。去滓。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[粟瘡症]

這是因為脾經累積過多濕熱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。粟瘡會在眼瞼內長出,看起來像一顆顆小小的金珠。它們看似有膿,卻擠不出東西。用沙子揉擦會有持續性的疼痛感。眼瞼會感覺緊繃、張開困難且乾澀。必須小心預防病情惡化。這種病發作時來勢較快,雖然散得也快,但時間通常不長。

這種病症生長在眼瞼內部,長出細小、黃色且柔軟的顆粒。現在的人都把椒瘡稱為粟瘡,這是錯誤的。椒瘡是紅色且堅硬的,長出來會導致眼睛變硬,感覺沙澀不舒服,但情況還不到緊急的程度。如果長出粟瘡,出現眼睛疼痛、頭痛等症狀,就表示病情一定會產生變化。粟瘡是因為濕熱積聚在脾胃,病情非常嚴重。而椒瘡則是以風熱為主。雖然兩種病都長在眼瞼內,都屬於血分的問題,但椒瘡是紅色的,比較堅硬,容易消散;粟瘡是黃色的,比較柔軟,不容易消散。因此治療方法也不同,不能混為一談。

建議服用:

除風清脾飲

廣陳皮、連翹、防風、知母、元明粉、黃芩、玄參、黃連、荊芥穗、大黃、桔梗、生地(各取相同份量)

將以上藥材切碎。加入兩碗清水,煎煮至剩八分,去除藥渣。在飯後稍遠的時間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