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審視瑤函》~ 卷二 (15)
卷二 (15)
1. 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。水二鍾。煎至八分。連末食遠服。
上方以明目除翳為君者。草決明、石決明、木賊草也。以散風升陽為臣者。防風、羌活、蔓荊子、甘菊花也。以和氣順血為佐者。甘草、川芎也。以療除邪熱為使者。黃芩、石膏也。內急外弛之病。亦宜其治。
神驗錦鳩丸(治證同上。兼口乾舌苦。眵多羞澀。上焦邪熱。)
錦斑鳩(一隻跌死去皮毛頭嘴爪文武火連骨炙乾),茯苓(四兩),羯羊肝(一具竹刀薄批炙令焦忌用鐵刀去筋膜),肉桂(二兩),蔓荊子(二升淘淨絹袋盛甑蒸一伏時曬乾),牡蠣(洗煅粉),甘菊花(各五錢),瞿麥,蕤仁(去皮尖),草決明,川羌活(各三兩),細辛,防風,白蒺藜(炒去尖),川黃連(各五兩)
上為細末。煉蜜為劑。杵五百下。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加至三五十丸。空心溫湯下。
上方以甘菊、草決明主明目為君。以蕤仁、牡蠣、黃連、蒺藜除濕熱為臣。以防風、羌活、細辛之升上。瞿麥、茯苓之分下為佐。以斑鳩補腎。羊肝補肝。肉桂導群藥入熱邪為使。此方制之大者也。腎肝位遠湯藥散不厭頻多之意也。
萬應蟬花散(治大人小兒。遠年近日。一切風眼氣眼。攻注昏眼。瞼生風粟。或痛或癢。漸生翳膜。或久患頭風牽搐。兩目漸漸細小。眼眶赤爛。並宜治之。若常服此。祛風退翳明目。)
石決明(東流水煮一伏時研極細一兩五錢),蟬蛻(去土五錢),當歸身,甘草(炙),川芎,防風,白茯苓,羌活(各一兩),蒼朮(泔制四兩),蛇蛻(炙三錢),赤芍藥(三兩)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。食遠臨臥時濃米泔調下。熱清茶亦可。
上方制之復者也。奇之不去。則偶之。是為重方也。今用蟬脫。又用蛇脫者。取其重脫之義。以除翳為君也。川芎、防風、羌活。皆能清利頭目為臣也。炙草、蒼朮。通主脾胃。又脾胃多氣多血。故用赤芍藥補氣。當歸身補血為佐也。石決明鎮墜腎水。益精還陰。白茯苓分陰陽上下為使也。亦治奇經客邪之病耳。
白話文:
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
這個藥方要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兩碗,煎煮到剩八分,連同藥末在飯後服用。
這個藥方以明目去除眼翳為主要功效,所用的藥材是草決明、石決明、木賊草。用來散風升陽的藥材是防風、羌活、蔓荊子、甘菊花。用來調和氣血的藥材是甘草、川芎。用來清除邪熱的藥材是黃芩、石膏。這個藥方也適用於治療內急外鬆的病症。
神驗錦鳩丸(治療的症狀和上方類似,還包括口乾舌燥、眼睛分泌物多、畏光、上焦有邪熱等症狀。)
用一隻死了的錦斑鳩,去除皮毛頭嘴爪,用文火武火連骨炙乾。加上茯苓(四兩)、羯羊肝(一副,用竹刀薄切炙焦,忌用鐵刀,去除筋膜)、肉桂(二兩)、蔓荊子(兩升,淘洗乾淨用絹袋裝好蒸一次,曬乾)、牡蠣(洗淨煅燒成粉)、甘菊花(各五錢)、瞿麥、蕤仁(去皮尖)、草決明、川羌活(各三兩)、細辛、防風、白蒺藜(炒過去除尖刺)、川黃連(各五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蜜調和,搗杵五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可逐漸增加至三五十丸,空腹用溫開水送服。
這個藥方以甘菊、草決明為主,用來明目,是主要藥效。用蕤仁、牡蠣、黃連、蒺藜來去除濕熱,是輔助藥效。用防風、羌活、細辛來升陽。用瞿麥、茯苓來分利水濕。用斑鳩來補腎,羊肝來補肝,肉桂引導藥力進入熱邪部位。這個藥方是加強的治療方式。腎和肝離得較遠,湯藥不容易到達,所以要頻繁地服用。
萬應蟬花散(治療大人小孩,無論是長久或新近發生的各種風眼、氣眼,眼睛發紅腫痛,眼瞼生出像小米粒的東西,眼睛又痛又癢,漸漸長出眼翳,或者長期患有頭風導致眼睛抽搐,兩眼逐漸變小,眼眶紅爛等症狀,都適合用此方治療。如果經常服用此藥,可以祛風退翳,使眼睛明亮。)
用石決明(用東流水煮一次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一兩五錢)、蟬蛻(去除泥土,五錢)、當歸身、甘草(炙過)、川芎、防風、白茯苓、羌活(各一兩)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過,四兩)、蛇蛻(炙過,三錢)、赤芍藥(三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在飯後或睡前用濃稠的米湯調服。也可以用清淡的熱茶送服。
這個藥方是重複加強的治療方式。如果單獨用一味藥效果不佳,就用兩味藥搭配使用,這是一種加重藥力的用法。現在用蟬蛻,又用蛇蛻,是取其多次脫殼的意義。用來去除眼翳是主要功效。川芎、防風、羌活,都能夠清利頭目,是輔助藥效。炙甘草、蒼朮,主要調理脾胃,而脾胃主氣血,所以用赤芍藥補氣,當歸身補血,這是協助藥效。石決明能夠鎮靜並引導腎水下降,益精還陰。白茯苓能分理陰陽上下,作為引藥入經的藥材。這個藥方也適用於治療奇經客邪引起的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