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審視瑤函》~ 卷三 (4)
卷三 (4)
1. 頭痛
子和云:頭痛不止,乃三陽受病也。三陽分部,分頭與項痛者,足太陽經也。攢竹痛,俗呼為眉稜骨痛者是也。額角上痛,俗呼為偏頭痛者,足太陽經也。如痛久不止,則令人喪目。以三陽受病,皆胸膈有宿痰之致然也。先以茶調散吐之,吐訖,可服川芎、薄荷辛涼清上之藥,叔和云「寸脈急而頭痛」是也。
白話文:
子和說:頭痛不止,是三陽經受病引起的。三陽經分佈不同,分頭項痛的,是足太陽經。攢竹穴疼痛,俗稱眉稜骨疼痛的,也是足太陽經。額角上疼痛,俗稱偏頭痛的,也是足太陽經。這種疼痛如果長時間不止,就會導致失明。由於三陽經受病的原因,都是胸膈中有宿痰造成的。先用茶調散吐出痰,吐完後,可以服用川芎、薄荷等辛涼清上之藥。叔和說:「寸脈急而頭痛」也是這個道理。
2. 大小雷頭風症
雷頭風痰,來之最急,症類傷寒,頭如斧劈,目若錐鑽,身猶火炙,大便不通,小便赤澀,痛不可禁,禍亦難測,瘀滯已甚,應知爆出,著意速醫,勿延時刻,瀉火為先,須防胃液,逼損清純,終當一失。
白話文:
雷頭風因痰而起,來得十分急促,症狀類似傷寒,頭痛如斧劈一般,眼睛像被錐子鑽一樣疼痛,身如火炙,大便不通,小便赤澀,疼痛難忍,情況危急難料。瘀滯已很嚴重,應該知道會突然爆發,必須趕快醫治,不要拖延時間。首先要瀉火,須防胃液被逼出損害體內清純之氣,最終將會一敗塗地。
此症不論偏正,但頭痛挾痰而來,痛之極而不可忍,身熱目痛。便秘結者,曰大雷頭風。若頭痛大便先潤後燥,小便先清後澀,曰小雷頭風。大者害速,小者稍遲,雖有大小之說,而治則一,若失之緩,禍變不測,目必損壞,輕則⿰米厭凸,重則結毒,宜早為之救,以免禍成。宜服:
清震湯,兼治發熱惡寒,口渴者服。
白話文:
這種病症不論是偏頭痛還是正頭痛,只要頭痛時伴有痰,痛到極點無法忍受,身體發熱眼睛疼痛,大便不通暢的,叫大雷頭風。如果是頭痛,大便先軟後幹,小便先清後澀的,叫小雷頭風。大雷頭風的危害較快,小雷頭風的危害比較緩慢,雖然有大雷頭風和小雷頭風之說,但治療方法是相同的。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,後果難以預料,眼睛必然受到損害:情況輕的,出現畏光流淚;嚴重的話,還會形成膿毒。應該及早救治,以防禍患形成。宜服:
升麻,赤芍藥,甘草,荊芥穗,葛根,蘇薄荷,黃芩,青荷葉,蒼朮(米泔水浸一宿,炒,各等分)
白話文:
升麻:具有升舉發散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赤芍藥:具有活血化瘀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甘草:具有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、緩解痙攣的功效。
荊芥穗:具有發汗解表、疏風散寒的功效。
葛根:具有解肌退熱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
蘇薄荷:具有疏風散熱、清利頭目的功效。
黃芩:具有清熱降火、瀉火解毒的功效。
青荷葉:具有清熱解暑、化濕止瀉的功效。
蒼朮:具有燥濕健脾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
上銼劑。白水二鍾,煎至八分,去滓熱服。
加味調中益氣湯,治氣血俱虛頭痛,其效如神。
白話文:
服用上方。用兩杯清水煎煮至剩八分滿,去除藥渣後趁熱服用。
加味調中益氣湯,治療氣血兩虛引起的頭痛,效果非常神奇。
嫩黃耆(蜜制,一錢),升麻,細辛(各三分),廣皮(四分),廣木香(二分),川芎,人參,甘草(炙),蔓荊子,當歸,蒼朮(泔水制),柴胡(各五分)
白話文:
嫩黃耆(用蜂蜜浸製,一錢),升麻,細辛(各三分),廣皮(四分),廣木香(二分),川芎,人參,甘草(炙),蔓荊子,當歸,蒼朮(用米泔水浸製),柴胡(各五分)
上銼劑。白水二鍾,煎至八分,去滓熱服。
將軍定痛丸,治巔頂痛,挾痰濕實者,動輒眩暈用。
白話文:
上銼劑。用兩杯清水煎煮至剩八分滿,去掉渣滓後趁熱服用。
將軍定痛丸,用於治療頭頂疼痛,伴有痰濕實症,常感眩暈的情況。
黃芩(酒洗,七錢),白殭蠶,陳皮(鹽煮,去白),天麻(酒洗),桔梗(各五錢),青礞石(煅)白芷(各二錢),薄荷(三錢),大黃(酒蒸九次,焙乾,二兩),半夏(牙皂、薑汁煮,焙乾,一兩)
白話文:
-
黃芩(七錢,用酒洗淨)
-
白殭蠶(五錢)
-
陳皮(五錢,用鹽煮過,去除白色部分)
-
天麻(五錢,用酒洗淨)
-
桔梗(五錢)
-
青礞石(煅燒過的,二錢)
-
白芷(二錢)
-
薄荷(三錢)
-
大黃(二兩,用酒蒸九次,焙乾)
-
半夏(一兩,用牙皁和薑汁煮過,焙乾)
上為細末,滴水為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二錢,食後臨臥茶清吞之。
藥枕方,治頭風目眩。
白話文:
上藥研成細粉,用滴水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兩錢,飯後睡前用茶水送服。
藥枕方,用於治療頭風目眩。
通草,防風,石菖蒲,甘草,犀角(銼末),羚羊角(銼末),蔓荊子(各三錢),細辛,白芷藁本,真川芎,白朮,黑豆(一斤半,揀擇挼令淨)
白話文:
通草、防風、石菖蒲、甘草、犀角(研成細末)、羚羊角(研成細末)、蔓荊子(各三錢)、細辛、白芷藁本、真川芎、白朮、黑豆(一斤半,挑選乾淨)
上為細末,相拌均勻,以生絹囊盛滿實,置在盒子內,其盒形如枕,枕時揭去盒蓋,令囊藥透氣入頭,不枕即蓋之,使藥氣不散。枕之日久漸低,再入前藥,仍要滿實,或添黑豆,三五日後藥氣微,則換之,枕旬日,或一月,耳中雷鳴,是藥抽風之驗也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攪拌均勻,用生絹袋子裝滿,放在盒子裏。盒子的形狀像枕頭,在枕頭時打開盒蓋,讓袋子裏面的藥散發出藥氣進入頭部,不枕頭的時候就蓋上蓋子,讓藥氣不散發出來。枕頭的藥長時間使用後會漸漸減少,這時再放進前面配好的藥,依然要裝滿,或者加上黑豆,三五天後藥氣減弱,就需要更換新藥。枕了十天或一個月,在耳中聽到雷鳴的聲音,這是藥抽風的證明。
3. 左右偏頭風症
左右偏頭風發則各不同,左發則左壞,右發則右壞,人多不為慮,致使失光明。
白話文:
左右偏頭痛發作的情形各不相同,左邊發作則左側受影響,右邊發作則右側受影響,大多數人不會太擔心,但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視力喪失。
此症左邊頭痛,右不痛者,曰左偏風;右邊頭痛,左不痛者,曰右偏風。世人往往不以為慮,久則左發損左目,右發損右目,有左損反攻右,右損反攻左,而兩目俱損者。若外有赤痛淚澀等病,則外症生;若內有昏渺眩暈等病,則內症生。凡頭風痛左害左,痛右害右,此常病易知者。
白話文:
這種病症是左邊頭痛,右邊不痛,叫做左偏頭痛;右邊頭痛,左邊不痛,叫做右偏頭痛。一般人常常不以為意,時間長了左邊發作就會損壞左眼,右邊發作就會損壞右眼,有左邊損壞反攻右邊,右邊損壞反攻左邊,而兩眼都損壞的。如果外部有發紅疼痛、流淚等病症,那麼是外部原因造成的;如果內部有昏迷、頭暈等病症,那麼是內部原因造成的。凡是頭風頭痛,左邊疼痛損害左邊,右邊疼痛損害右邊,這種情況是常見且容易知道。
若左攻右,右攻左,痛從內起,止於腦,則攻害也遲。痛從腦起,止於內,則攻害也速。若痛從中間發,及眉稜骨內,上星中發者,兩目俱壞,亦各因其人之觸犯感受,左右偏盛起患不同,遲速輕重不等,風之害人尤慘。宜服:
羌活芎藁湯,治太陽經頭風頭痛,夜熱惡寒。
白話文:
如果左邊攻擊右邊,右邊攻擊左邊,疼痛從內部開始,停留在腦部,那麼疾病的發作就會比較慢。如果疼痛從腦部開始,停留在內部,那麼疾病的發作就會比較快。如果疼痛從中間發作,並蔓延到眉骨內側,上星中發作,那麼兩隻眼睛都會受到損害,這也是由於患者受到的外傷和感染不同,左右偏盛引起的疾病也不同,發病的快慢輕重也不同,風對人的傷害尤其嚴重。應該服用:
半夏(薑汁炒),杏仁(去皮尖),川羌活,藁本,川芎,防風,白茯苓,甘草,白芷,麻黃,廣陳皮,桂枝(各等分)
白話文:
半夏(與薑汁一起炒)、杏仁(去除外皮和尖端)、羌活(生長在四川地區的羌活)、藁本(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)、川芎(生長在四川地區的川芎)、防風(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)、白茯苓(白色的茯苓)、甘草(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)、白芷(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)、麻黃(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)、廣陳皮(生長在廣東地區的陳皮)、桂枝(桂樹的樹枝)(各等分)
上銼劑。白水煎服。內熱,加酒製黃芩、薄荷葉,生薑三片,煎服。
柴芎湯,治太陽經頭風頭痛,寒熱而嘔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粉。用清水煮沸,然後服用。如果內熱,可以加入用酒製過的黃芩、薄荷葉和三片生薑,一起煮沸後服用。
川芎,白茯苓,柴胡,蘇薄荷,細辛,製半夏,黃芩,炙甘草,陳皮,蔓荊子
白話文:
-
川芎:活血化瘀,祛風止痛,用於治療月經不調,痛經,產後惡露不淨,頭痛,眩暈等。
-
白茯苓:健脾利濕,益氣安神,用於治療脾虛濕盛,腹瀉,嘔吐,心悸,失眠等。
-
柴胡:疏肝解鬱,退燒止痛,用於治療肝鬱氣滯,發熱,頭痛,胸悶,腹痛等。
-
蘇薄荷:疏風解表,清熱消暑,用於治療感冒,發燒,頭痛,咽喉痛,暑熱煩渴等。
-
細辛:溫經散寒,止痛消腫,用於治療寒凝血瘀,頭痛,鼻塞,牙痛,關節痛等。
-
製半夏: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,用於治療痰濕鬱積,嘔吐,腹脹,泄瀉等。
-
黃芩: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用於治療熱毒內盛,黃疸,痢疾,瘡瘍等。
-
炙甘草:補益脾胃,清熱解毒,緩急止痛,用於治療脾胃虛弱,腹痛,泄瀉,咽喉腫痛,咳嗽等。
-
陳皮: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,用於治療脘腹脹滿,食慾不振,嘔吐,泄瀉等。
-
蔓荊子:清熱解毒,利尿通淋,用於治療熱毒瘡瘍,尿路感染,水腫等。
上銼劑。生薑三片,白水二鍾,煎至八分,食後服。
蒼朮湯,治太陰經頭風頭痛,腹滿不食,並腹痛。
白話文:
上銼劑。生薑三片,清水兩杯,煎至剩八分滿,飯後服用。
蒼朮湯,用於治療太陰經的頭風、頭痛、腹部脹滿、食慾不振,以及腹痛。
蒼朮(制),白芍藥,枳殼,白茯苓,白芷,廣陳皮,川芎,炙半夏,升麻,炙甘草(各等分)
白話文:
蒼朮(經過炮製)、白芍藥、枳殼、白茯苓、白芷、廣陳皮、川芎、炙半夏、升麻、炙甘草(各等份)
上銼劑。生薑三片,白水二鍾,煎至八分,食後服。
細辛湯,治少陰經頭風頭痛,四肢厥,但欲寐者。
細辛,廣陳皮,川芎,製半夏,獨活,白茯苓,白芷,炙甘草(各等分)
上銼劑。生薑三片,白水二鍾,煎至八分,食後服。
吳茱萸湯,治厥陰經頭風頭痛,四肢厥,嘔吐痰沫。
白話文:
細辛湯用於治療少陰經頭風頭痛、四肢厥冷,只想睡覺的症狀。方劑包含細辛、廣陳皮、川芎、製半夏、獨活、白茯苓、白芷、炙甘草各等分,將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三片,用兩碗水煎煮至八分滿,飯後服用。
吳茱萸湯則用於治療厥陰經頭風頭痛、四肢厥冷,伴隨嘔吐痰沫的症狀。
半夏(薑製),吳茱萸,川芎,炙甘草,人參,白茯苓,白芷,廣陳皮(各等分)
白話文:
-
半夏(生薑製過的半夏):燥痰化濕,降逆止嘔。
-
吳茱萸:溫中散寒,降逆止嘔。
-
川芎: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。
-
炙甘草:益氣補中,調和諸藥。
-
人參:補氣益元,培補元氣。
-
白茯苓:健脾益氣,寧心安神。
-
白芷:祛風散寒,通鼻開竅。
-
廣陳皮: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。
上銼劑。生薑三片,白水二鍾,煎至八分,食後服。
升麻芷葛湯,治陽明經頭風頭痛,身熱口渴者服。
升麻,家乾葛,白芷,蘇薄荷,石膏,廣陳皮,川芎,製半夏,甘草(各等分)
上銼劑。生薑三片,白水二鍾,煎至八分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升麻芷葛湯 方劑說明
主治: 陽明經頭風頭痛,伴隨發熱口渴者。
藥物組成:
- 升麻
- 家乾葛
- 白芷
- 蘇薄荷
- 石膏
- 廣陳皮
- 川芎
- 製半夏
- 甘草 (以上各藥材等量)
用法用量:
- 將上述藥材切碎。
- 生薑切片,三片。
- 用白水兩碗,煎煮藥材至八分(約剩下一碗水)。
- 飯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