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仁宇

《審視瑤函》~ 卷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4)

1. 君臣佐使逆從反正說

君為主。臣為輔。佐為助。使為用。置方之規也。

逆則攻。從則順。反則異。正則宜。治症之要也。

必熱必寒。必散必收者。君之主也。不宜不明。不授不行者。臣之輔也。能受能令。能合能分者。佐之助也。或擊或發。或劫或開者。使之用也。

破寒必熱。逐熱必寒。去燥必潤。除濕必泄者。逆則攻也。

治驚須平。治損須溫。治留須收。治堅須潰者。從則順也。

熱病用寒藥。而導寒攻熱者必熱。陽明病發熱。大便硬者。大承氣湯。酒製大黃熱服之類也。寒病用熱藥。而導熱去寒者必寒。少陰病下利。服附子乾薑不止者。白通湯加人尿豬膽之類也。塞病用通藥。而導通除塞者必塞。胸滿煩驚。小便不利者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之類也。通病用塞藥。而導塞止通者必通。太陽中風下利。心下痞硬者。十棗湯之類也。反則異也。

治遠以大。治近以小。治主以緩。治客以急。正則宜也。

至真要論曰。辛甘發散為陽。酸苦湧泄為陰。鹹味湧泄為陰。淡味滲泄為陽。

六者或收或散。或緩或急。或燥或潤。或軟或堅。所以利而行之。調其氣而使平。

故味之薄者。陰中之陽。味薄則通。酸苦鹹平是也。氣之厚者。陽中之陽。氣厚則發熱。辛甘溫熱是也。氣之薄者。陽中之陰。氣薄則泄。辛甘淡平寒涼是也。味之厚者。陰中之陰。味厚則泄。酸苦鹹氣寒是也。

易曰。同聲相應。同氣相求。水流濕。火就燥。云從龍。風從虎。聖人作而萬物睹。本乎天者親上。本乎地者親下。物各從其類也。

故置方治病如後。

白話文:

君是主要的角色,臣是輔助的角色,佐是協助的角色,使是引導藥效的角色。這是組方用藥的原則。

逆著病勢就用攻邪的藥,順著病勢就用調和的藥,反著病性就用相反的藥,正對病性就用相應的藥。這是治療疾病的要訣。

藥性必須是熱性的,或是寒性的,必須是發散的,或是收斂的,這屬於君藥的主要作用。藥效不宜不明確,藥力不宜沒有發揮,這屬於臣藥的輔助作用。能夠接受君藥的命令,能夠執行君藥的指令,能夠協調各藥,也能夠分清各藥的功能,這是佐藥的協助作用。有的負責攻擊,有的負責發散,有的負責截斷病勢,有的負責開通閉塞,這是使藥的引導作用。

治療寒症必須用熱藥,驅逐熱症必須用寒藥,去除乾燥必須用滋潤藥,排除濕氣必須用滲泄藥,這是逆著病勢攻邪的原則。

治療驚恐必須用平性的藥,治療虛損必須用溫補的藥,治療停滯必須用收斂的藥,治療堅硬必須用潰散的藥,這是順著病勢調和的原則。

熱病用寒藥,如果反而引導寒邪去攻擊熱邪,病情反而會加重,像陽明病發熱,大便堅硬,用大承氣湯,以酒製過的大黃熱服,就是這種情況。寒病用熱藥,如果反而引導熱邪去驅逐寒邪,病情反而會加重,像少陰病下利,服用附子乾薑都止不住,用白通湯加人尿豬膽,就是這種情況。阻塞的病症用通利的藥,如果反而引導通利的力量去除阻塞,病情反而會加重,像胸滿煩躁驚恐,小便不利,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,就是這種情況。通暢的病症用收澀的藥,如果反而引導收澀的力量去止住通暢,病情反而會通暢,像太陽中風下利,心下痞硬,用十棗湯,就是這種情況。這些都是使用相反藥性的情況。

治療遠處的病症要用藥性強大的藥,治療近處的病症要用藥性溫和的藥,治療主要病症要用藥效緩慢的藥,治療次要病症要用藥效迅速的藥,這是正對病性用藥的原則。

《至真要論》說,辛味和甘味的藥有發散的作用,屬陽;酸味和苦味的藥有湧泄的作用,屬陰;鹹味的藥有湧泄的作用,屬陰;淡味的藥有滲泄的作用,屬陽。

這六種藥性,有的可以收斂,有的可以發散,有的可以緩解,有的可以急迫,有的可以滋潤,有的可以燥烈,有的可以軟化,有的可以堅固。所以要靈活運用,才能疏通氣機,調和陰陽,使身體恢復平衡。

所以藥味淡薄的,是陰中之陽,味薄就容易疏通。酸、苦、鹹、平之類的藥味就屬於這種。藥氣濃厚的,是陽中之陽,氣厚就容易產生熱。辛、甘、溫、熱之類的藥氣就屬於這種。藥氣淡薄的,是陽中之陰,氣薄就容易泄瀉。辛、甘、淡、平、寒、涼之類的藥氣就屬於這種。藥味濃厚的,是陰中之陰,味厚就容易泄瀉。酸、苦、鹹、氣寒之類的藥味就屬於這種。

《易經》說:「相同的聲音會互相應和,相同的氣味會互相吸引。水往低濕的地方流,火往乾燥的地方燒。雲跟著龍,風跟著虎。聖人出現,萬物都能看見。根源於天的就親近於上,根源於地的就親近於下。萬物都各自跟著自己的同類。」

所以,組方用藥治療疾病,應該遵循這些原則。

2. 淫熱反克之病

膏粱之變。滋味過也。氣血俱盛。稟受厚也。亢陽上炎。陰不濟也。邪入經絡。內無御也。因生而化。因化而熱。熱為火。火性炎上。足厥陰肝。為木。木生火。母妊子。子以淫勝。禍發反克。而肝開竅於目。故肝受克而目亦受病也。其病眵多。眊矂緊澀。赤脈貫睛。臟腑秘結者為重。

重者芍藥清肝散主之。通氣利中丸主之。眵多眊矂緊澀。赤脈貫睛。臟腑不秘結者為輕。輕者減大黃芒硝。芍藥清肝散主之。黃連天花粉丸主之。少盛。服通氣利中丸。目眶爛者。內服上藥。外以黃連爐甘石散收其爛處。兼以點眼春雪膏、龍腦黃連膏。㗜鼻碧雲散。攻其淫熱。

此治淫熱反克之法也。非膏粱之變。非氣血俱盛。非亢陽上炎。非邪入經絡。毋用此也。用此則寒涼傷胃。胃氣不升降。反為所害。治疾者不可不明也。噫。審諸。

芍藥清肝散(治眵多眊矂。緊澀羞明。赤脈貫睛。臟腑秘結。)

白朮,石膏,真川芎,防風,桔梗,滑石(各三錢),荊芥穗,前胡,芍藥,甘草,蘇薄荷(各二錢半),柴胡,黃芩,知母,山梔仁,羌活(各二錢),芒硝(三錢半),大黃(四錢)

共末。每服三錢。水二鍾。煎至一鍾。食遠熱服。

上方為治淫熱反克而作也。風熱不制之病。熱甚大便結者。從權用之。蓋苦寒藥也。苦寒傷胃。故先以白朮之甘溫。甘草之甘平。生胃氣為君。次以川芎、防風、荊芥、桔梗、羌活之辛溫。升發清利為臣。又以芍藥、前胡、柴胡之微苦。薄荷、山梔、黃芩之微苦寒。且導且攻為佐。

終以知母、滑石、石膏之苦寒。大黃、芒硝之大苦寒。祛逐淫熱為使。惟大便不結者。減大黃芒硝。此逆則攻之治法也。大熱服者。反治也。

通氣利中丸(治證同上)

錦紋大黃(二兩半),滑石(取末另入),牽牛(取末),黃芩(各兩半),雲頭白朮(一兩),白芷,羌活(各五錢)

除滑石牽牛。另研極細末外。余合為細末。入上藥和勻。滴水為丸。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加至百丸。食後臨睡茶清送下。

上方以白朮苦甘溫。除胃中熱為君。白芷辛溫解利。羌活苦甘平微溫。通利諸節為臣。黃芩微苦寒。療熱滋化。滑石甘寒。滑利小便。以分清濁為佐。大黃苦寒。通大便瀉諸實熱。牽牛辛苦寒。利大便除風毒為使。逆攻之法也。風熱不制之病。熱甚而大便結者。亦可兼用。然牽牛有毒。

非神農藥。今與大黃並用。取性猛烈而快也。大抵不宜久用。久用傷元氣。蓋從權之藥也。量虛實加減。

黃連天花粉丸(治同上)

黃連,菊花,蘇薄荷,川芎(各一兩),黃柏(六兩),連翹(二兩),天花粉,黃芩,梔子(各四兩)

上為細末。滴水成丸。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加至百丸。食後臨臥茶清下。

白話文:

標題:[過度熱能反向剋制病症]

內容:過度飲食油膩和精細食物導致身體不適,是因爲口味過於豐富。氣血旺盛,體質健壯,是先天稟賦豐厚的表現。陽氣過旺,向上燃燒,陰氣無法調和。邪氣侵入經絡,體內沒有足夠的防禦。因此,產生病變並轉化爲熱,熱轉爲火,火性向上,肝屬木,木能生火,母體孕育子體,子體因過度的熱能勝過母體,禍患由此反向剋制產生。而肝開竅於眼睛,所以肝臟受剋制時,眼睛也會患病。病症表現爲眼屎多,眼睛乾澀緊繃,紅筋遍佈眼球,內臟功能失調嚴重。

對於嚴重的病症,使用芍藥清肝散或通氣利中丸治療。眼屎多、眼睛乾澀緊繃、紅筋遍佈眼球但內臟功能未嚴重失調的輕症,則減去大黃和芒硝,使用芍藥清肝散或黃連天花粉丸。如果病情較盛,可以服用通氣利中丸;如果眼睛周圍潰爛,除了內服藥物,還需外用黃連爐甘石散塗在潰爛處,並點眼春雪膏、龍腦黃連膏,以及鼻用碧雲散,來攻擊過度的熱能。

這是治療過度熱能反向剋制的方法。如果不是因爲飲食油膩、氣血兩旺、陽氣過旺或邪氣入經絡,不要使用這種方法。若誤用,會寒涼傷胃,胃氣無法正常運行,反而會受害。治療疾病的人必須明白這一點。

芍藥清肝散(用於眼屎多、眼睛乾澀、羞明、紅筋遍佈眼球、內臟功能失調)

藥物包括白朮、石膏、川芎、防風、桔梗、滑石、荊芥穗、前胡、芍藥、甘草、蘇薄荷、柴胡、黃芩、知母、山梔仁、羌活、芒硝和大黃等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兩杯水煎煮至一杯,飯後服用。

通氣利中丸(治療症狀同上)

主要成分包括大黃、滑石、牽牛、黃芩、白朮、白芷和羌活。除去滑石和牽牛,其他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滴水製成丸狀,大小如同梧桐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逐漸增加到一百丸,飯後睡前用茶水吞服。

黃連天花粉丸(治療症狀同上)

藥物包括黃連、菊花、蘇薄荷、川芎、黃柏、連翹、天花粉、黃芩和梔子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滴水製成丸狀,大小如同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逐漸增加到一百丸,飯後睡前用茶水吞服。

黃連爐甘石散(治療眼睛周圍潰爛、羞明等症狀)

主要成分包括爐甘石、黃連和龍腦。先將爐甘石置於大火中煅燒至通紅,然後放入水中冷卻,重複七次,最後與黃連一起研磨成細末,使用時加入適量龍腦。每晚睡前,用少量藥粉,加入井水調成糊狀,塗抹在潰爛處。

龍腦黃連膏(治療眼睛紅筋、熱感強烈)

主要成分包括黃連和片腦。將黃連去蘆,颳去黑皮,洗淨切碎,加入三大碗水,在瓷器中煎煮,隨即將黃連加入煎煮,用文火熬煮至剩下一半水量,過濾去渣,將濾液再次煎煮至澄清,倒入薄瓷容器中,隔水燉成膏狀,約半盞左右,再次過濾去渣,放置數日,待火毒消退,使用時加入片腦,每次使用時,將少量藥膏點在大眼角內。

鼻用碧雲散(治療眼睛腫脹紅赤、昏暗羞明、癢痛、風熱鼻塞、腦酸、外翳攀睛、眼屎稠粘等症狀)

主要成分包括鵝不食草和青黛。將鵝不食草、青黛和川芎研磨成細末,每次使用如大豆大小的量,先含滿口水,然後將藥粉吸入鼻中,直到眼淚流出爲止,不限時間。

蕤仁春雪膏(治療肝經不足,內受風熱,上攻頭目,昏暗癢痛,眼乾難開,昏眩赤腫,怕日羞明,遠視困難,迎風流淚,多見黑花等症狀)

主要成分包括蕤仁和龍腦。先將蕤仁研磨成細末,加入龍腦混合均勻,再加入生蜂蜜,每次使用時,用簪角蘸取藥膏,點在內眼角和銳眼角。這個藥膏可以與黃連爐甘石散和龍腦黃連膏一起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