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仁宇

《審視瑤函》~ 卷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3)

1. 瞼硬睛疼症

瞼熱睛疼似擦沙,血瘀脾熱隱肝家,睛疼頭痛瞼堅硬,淚澀昏蒙症變他。

此症不論有障無障,但兩瞼堅硬而睛疼。若頭痛者,尤急,乃風熱在肝,肝虛血少,不能榮運於目,無水以滋,火反乘虛而入,會痰燥濕熱,或頭如縛,血滯於脾內,睛因火系而痛,輕則內生椒瘡,重則腫脹如杯,瘀血貫睛等症。治當敷藥,翻睥開道,若堅硬不能翻,或頭痛腦脹不退,此頭風欲成毒之症也。宜服:

白話文:

不論這種疾病是否有障礙,但兩眼皮堅硬並疼痛。若是頭痛的,尤為緊急,是風熱在肝、肝虛血少,不能運送滋養至眼睛,沒有水分滋潤,火勢反而乘虛而入,伴隨痰燥濕熱,因此會有頭部如被緊縛的感覺,血滯留於脾臟內,眼睛因與肝有關而疼痛。輕則內生辣椒瘡,嚴重則眼睛腫脹如杯,瘀血貫穿眼睛等症狀。治療時應該敷藥,翻開眼皮,如果眼皮堅硬,難以翻開,或頭痛、腦脹不退,那是眼睛想要變成毒症的徵兆。應該服用:

二術散,治瞼硬睛疼,去翳障。

蟬蛻(去頭足),龍膽草(酒洗,炒),黃連(酒洗,炒),枸杞子(焙乾),蒼朮(米泔浸炒)地骨皮白朮(土炒),牡丹皮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  1. 蟬蛻:取蟬蛻,去除頭部和足部。

  2. 龍膽草:用酒清洗後,再進行炒制。

  3. 黃連:用酒清洗後,再進行炒制。

  4. 枸杞子:焙乾。

  5. 蒼朮:浸泡在米泔水後進行炒制。

  6. 地骨皮:無需處理。

  7. 白朮:土炒。

  8. 牡丹皮:使用等份的量。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一錢,食後荊芥湯調下。

㶸腫膏

膩粉(少許),黃蠟,代赭石(各五錢,研),細瓷末,黃柏(細末),麻油(各二兩)

白話文:

  1. 膩粉:少許。

  2. 黃蠟:五錢,研磨成粉。

  3. 代赭石:五錢,研磨成粉。

  4. 細瓷末:二兩。

  5. 黃柏:二兩,磨成細末。

  6. 麻油:二兩。

上為極細末,入銅杓內,入油蠟同煎為膏。塗敷於硬瞼處。

2. 寒熱

凡患寒熱者,由風邪外客於腠理,痰飲內漬於臟腑,致血氣不足,陰陽更勝而所作也。陽勝則發熱,陰勝則發寒,陰陽交爭,邪正相干,則寒熱往來,時發時止。然此症與瘧相似,而發寒不致戰慄,發熱不致悶亂為異耳。

白話文:

  1. 寒熱病是由於外感風邪侵入肌膚腠理,痰飲內積於臟腑,導致血氣不足,陰陽失衡而引起的。

  2. 陽氣盛則發熱,陰氣盛則發寒,陰陽交爭,邪正相搏,則寒熱往來,時發時止。

  3. 然而,寒熱病與瘧疾相似,但發寒不至於戰慄,發熱不至於悶亂,這是兩者的區別。

3. 赤痛如邪症

赤痛如邪症,多招寒熱魔,不認風寒瘧,炎涼勿用過,下虛兼上實,裡急外疏多,皆因客熱擾,宜治要中和。此症專言目病而赤痛,頭疼,寒熱交作,如風寒瘧疾狀。凡病發目痛,輕則一年數次,重則舉發頻頻,非比暴風客熱,乍發之症也。此症系肝腎之故,肝腎俱虛,故熱在內,而陰虛火動,寒者榮衛虛損,外之腠理不實,而覺寒也。若作風熱瘧痰,若用剛劑治之,則血愈虛,而病愈深矣。

白話文:

眼睛發紅疼痛,像是邪氣入侵引起的症狀,常會引發寒熱,病人不認為自己是因風寒引起的瘧疾。炎熱或寒冷的天氣都不宜過度,下半身虛弱而上半身實熱,內部緊急而外部鬆散的症狀比較多,都是因為外來的熱邪幹擾,治療時應以中和為宜。這種症狀專指眼睛疾病,症狀包括眼睛發紅疼痛、頭痛、寒熱交替,類似於風寒瘧疾。凡是眼睛發病疼痛,輕微的症狀是每年發作數次,嚴重的症狀是經常發作,這與暴風引起的客熱,突然發作的症狀不同。這種症狀是肝腎虛弱造成的,肝腎都虛弱,所以內部有熱,而陰虛則火動,寒是榮衛虛損,外部的腠理不實,所以會感到寒冷。如果把它當作風熱瘧疾治療,使用剛猛的藥劑來治療,那麼血就會更加虛弱,病情也會加重。

宜服:

十珍湯,治虛損血枯,上攻目痛,滋陰降火,養血清肝。

生地(酒洗,二錢),當歸(酒洗,錢半),白芍藥(炒),地骨皮(炒),知母(鹽酒拌炒),丹皮(童便浸炒),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去心,各錢半),人參(去蘆),甘草梢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生地黃(用酒洗滌,二錢),當歸(用酒洗滌,半錢),炒白芍藥,炒地骨皮,用鹽酒拌炒知母,用童便浸泡後炒的丹皮,去心天門冬,去心麥門冬(各錢半),去蘆參,甘草梢(各五分)

上銼劑。白水二鍾,煎至八分,去滓溫服。

夫陰虛者,未有不動火,苦寒直泄之藥,惟病端初起,元氣未虛,勢方蘊隆,脈鼓而數者,暫取治標,稍久涉虛,便不可服。王太僕曰:治熱未已,而中寒更起,且足太陰傷,而絕肺金孕育之原矣。斯以地黃為君,知母為佐,壯天一之水,以制丙丁,不與之直爭也。當歸、白芍藥,以沃厥陰,腎肝同治之法也。

白話文:

陰虛的人,沒有不伴隨虛熱的,苦寒直泄的藥物,只有在病情剛開始發作,元氣還沒有虛損,病情勢頭正盛,脈搏強壯而有力的人,纔可以暫時服用,時間一長出現虛症,就不能再服用。王太僕說:治療熱症還沒有結束,又受到寒邪侵襲,而且足太陰脾經受到損傷,而肺金的孕育之源就斷絕了。這時以生地黃為君藥,知母為佐藥,壯大天一之水,來控制丙丁之火,不與它直接對抗。當歸、白芍藥,用來滋潤厥陰肝經,這是腎臟和肝臟同時治療的方法。

水衰則火旺,是以牡、地二皮為剋制,火盛則金衰,是以天麥二冬為屏障,人參補金位之母,甘草生用,所以奉令承使,奔走贊成者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水的能量衰弱,那麼火的能量就會旺盛,所以使用牡荊皮和生地黃來剋制火的能量。如果火的能量太旺盛,那麼金的能量就會衰弱,所以使用天花粉和麥冬來保護金的能量。人參可以補益腎臟,腎臟是金的本源。甘草生用,可以奉承君主的命令,執行君主的旨意,奔走相告,贊成君主的意見。

酒調洗肝散,治實熱氣攻眼,無時痛甚。

玄參大黃黃芩,山梔仁(炒),生地黃,知母,桔梗,當歸尾,元明粉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  • 黑玄參: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降火的作用,常用於治療熱病、血熱、陰虛火旺等症。

  • 大黃:具有瀉熱通便、清肝瀉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結便祕、肝鬱氣滯、實熱証等疾病。

  • 黃芩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濕熱黃疸、肺熱咳嗽、痢疾等症狀。

  • 山梔仁(炒):具有清熱涼血、瀉火除煩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、吐血、尿血等症狀。

  • 生地黃:具有滋陰涼血、清熱生津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、血熱妄行、熱病傷津等疾症。

  • 知母:具有清熱滋陰、瀉火除煩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病、煩躁、口渴等症狀。

  • 桔梗:具有宣肺排痰、利咽散結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、痰多氣促、咽喉腫痛等症。

  • 當歸尾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。

  • 元明粉:具有滑腸通便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便祕、痔瘡、熱毒瘡瘍等症狀。
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、三錢,食遠溫酒調下,日進二服。

4. 痛如針刺症

痛如針刺屬心經,火燥珠疼熾盛行,戒酒忌辛休躁怒,免教症變漸相生,流火輕微惟一點,驀然有處似針疼,防微杜漸宣君火,泄破炎熇榮自盈。

白話文:

如果疼痛像針刺一樣,那屬於心經的問題,表示火氣過旺,肝火太盛,要戒酒、忌辛辣,並且保持心情平和,避免症狀惡化。火氣輕微時,只有一點點疼痛,突然間有某個地方像針刺一樣的疼痛,要預防並且根治,纔可以宣泄掉體內的火氣,讓身體的元氣自然充盈。

此症謂目珠疼如針刺也。病在心經,火實有餘之症。若痛驀然一二處,如針刺痛,目雖不赤,亦是心經流火,別其痛在何處部分,以見病將犯其經矣。按:此症多有體虛目勞兼染淋濁之病,榮氣不上潮於目,而如針刺之痛者,宜養其榮,若降火則急矣。宜服: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的症狀是眼睛疼痛,就像被針刺一樣。這種疾病屬於心經有熱,火氣旺盛的症狀。如果疼痛突然發生在一兩個地方,就像被針刺一樣疼痛,眼睛雖然不紅,但也是心經有火氣的原因。根據疼痛的部位,可以判斷疾病將要侵犯哪條經絡。要注意的是,這種疾病大多有體質虛弱、眼睛疲勞,兼有淋病、白濁的症狀,榮氣不能上行濡養眼睛,而出現針刺般的疼痛。治療這種疾病應該以養血益氣為主,如果妄用瀉火藥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
加減八正散,治心熱沖眼,赤腫澀痛,熱淚羞明,兼治大小心經邪熱,一切蘊毒,咽乾口燥,大渴引飲,心忪面熱,煩燥不寧,唇焦鼻衄,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,小便赤澀,或癃閉不通,及熱淋血淋,並宜治之。

白話文:

加減八正散,用於治療心火上炎引起的眼睛紅腫疼痛、畏光流淚等眼疾,兼治心經和大腸經的實熱,各種蘊結毒熱證,症見咽乾口燥、大渴引飲、心煩面熱、煩躁不安、嘴脣乾焦、流鼻血、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、小便赤澀,或小便不通,以及熱淋、血淋等症。

滑石甘草梢大黃(麵裹煨),木通瞿麥車前子梔子(炒),萹蓄(各等分,為末)

白話文:

  1. 滑石:具有清熱、利尿、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暑熱、水腫、小便不利等症狀。

  2. 甘草梢:具有益氣、補脾、潤肺、止咳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咳嗽、氣喘等症狀。

  3. 大黃(麵裹煨):具有瀉熱、通便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結便祕、腹痛、腹脹等症狀。

  4. 木通:具有利尿、通淋、清熱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小便不利、淋證、水腫等症狀。

  5. 瞿麥:具有清熱、利尿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暑熱、水腫、小便不利等症狀。

  6. 車前子:具有清熱、利尿、明目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暑熱、水腫、小便不利、目赤腫痛等症狀。

  7. 梔子(炒):具有清熱、瀉火、涼血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病、黃疸、痢疾等症狀。

  8. 萹蓄:具有清熱、利尿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暑熱、水腫、小便不利等症狀。

以上八味中藥材等分,研磨成粉末,即可使用。

上為末。每服五錢,水二鍾,燈心三十段,煎至八分,去滓溫服。

經曰:膀胱不利為癃。理宜八正散以通之。滑可去著,滑石、車前皆滑也;瀉可去實,大黃、甘草、梔子皆瀉也;通可去滯,瞿麥、萹蓄、木通、燈心皆通也。若虛弱輩,則大黃不宜用也,加生地黃桑白皮苦竹葉以清療之。

白話文:

經書上說:膀胱不通暢,叫做癃。治療方法應該是用八正散來疏通。滑可以去除黏滯,滑石、車前子都是滑利的藥物;瀉可以去除實熱,大黃、甘草、梔子都是瀉熱的藥物;通可以去除滯留,瞿麥、萹蓄、木通、燈心草都是通暢的藥物。如果身體虛弱的人,就不宜使用大黃,可以加入生地黃、桑白皮、苦竹葉來清熱利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