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審視瑤函》~ 卷一 (7)
卷一 (7)
1. 用藥寒熱論
用藥如用兵,補瀉寒熱之間,安危生死之所繫也,可不慎與?雖云目病非熱不發,非寒不止,此言夫火之大概耳。內有陰虛、冷淚、昏眇、脫陽等症,豈可獨言是火,而用寒涼也。今之庸醫,但見目病,不識症之虛實寒熱,辨別氣血,惟用寒涼治之,殊不知寒藥傷胃損血,是標未退而本先傷,至胃壞而噁心,血敗而拘攣。
尚不知省,再投再服,遂令元氣大傷,而變症日增,必虛寒之症已的,始可投以溫和之藥,否則有抱薪救火之患。設是火症,投以熱藥,其害猶速,不可不慎,大抵燥赤者清涼之,炎秘者寒涼之,陰虛者溫補之,脫陽者溫熱之,然熱藥乃回陽之法,寒藥乃救火之方,皆非可以常用者。
外障者養血去障,內障者滋膽開鬱,故治火雖用芩、連、知、柏之類,制之必以酒炒,庶免寒潤泄瀉之患,而寒熱補瀉之間,又宜諒人稟受之厚薄,年力之盛衰,受病之輕重,年月之遠近,毋使太過不及,當於意中消息,如珠之走盤,如權之走秤,不可拘執,是為良醫。
白話文:
用藥就像用兵打仗一樣,在補瀉、寒熱之間,關係著安全與危險、生存與死亡,難道能不謹慎嗎?雖然說眼睛的疾病,不是因為熱邪就不會發作,不是因為寒邪就不會停止,這說的是火邪的大概情況。但是內在還有陰虛、冷淚、視力模糊、脫陽等症狀,難道可以只說它是火邪,就用寒涼藥治療嗎?現在的庸醫,只要看到眼睛有病,不分辨病症的虛實寒熱,區別氣血狀況,只會用寒涼藥來治療,卻不知道寒藥會傷害脾胃、損傷氣血,導致病症還沒消退,身體的根本就先受傷了,等到脾胃損壞而噁心,氣血敗壞而抽搐。
他們還不知道反省,繼續投藥繼續服用,於是讓元氣大傷,而變化的病症越來越多。必須是已經確定是虛寒的病症,才可以投用溫和的藥物,否則就會有抱著柴火去救火的禍患。如果是火邪的病症,投用熱藥,它的傷害更快,不能不謹慎。大致上,眼睛乾燥赤紅的,要用清涼的藥物;眼睛紅腫便秘的,要用寒涼的藥物;陰虛的,要用溫補的藥物;脫陽的,要用溫熱的藥物。然而熱藥是恢復陽氣的方法,寒藥是救火的藥方,都不是可以經常使用的。
外障的疾病,要用養血的方式來去除障礙;內障的疾病,要用滋養肝膽、疏通鬱結的方式來治療。所以治療火邪雖然會用到黃芩、黃連、知母、黃柏之類的藥物,但是炮製時一定要用酒炒過,才能避免寒涼藥過於滋潤而導致腹瀉的副作用。而寒熱、補瀉的用藥之間,又要考慮到病人的體質是強壯還是虛弱,年齡是年輕還是衰老,病情的輕重,病程的時間長短,不能用藥太過或不足,應該在心中權衡掌握,就像珠子在盤子上轉動,秤錘在秤桿上移動一樣,不能固執呆板,這樣才能算是良醫。
2. 用藥生熟各宜論
藥之生熟,補瀉在焉,劑之補瀉,利害存焉。蓋生者性悍而味重,其攻也急,其性也剛,主乎瀉;熟者性淳而味輕,其攻也緩,其性也柔,主乎補。補瀉一差,毫釐千里,則藥之利人害人判然明矣。如補藥之用制熟者,欲得其醇厚,所以成其資助之功,瀉藥制熟者,欲去其悍烈,所以成其攻伐之力。用生用熟,各有其宜。
實取其補瀉得中,毋損於正氣耳。豈為悅觀美聽而已哉!何今之庸醫,專以生藥餌人,夫藥宜熟而用生,生則性烈,臟腑清純中和之氣,服之寧無損傷,故藥生則性瀉。性瀉則耗損正氣,宜熟豈可用生,又有以生藥為嫌,專尚炮製稱奇。夫藥宜生而用熟,熟則其性緩,臟腑鬱滯不正之邪,服之難以驅逐。
故藥熟則性緩,性緩則難攻邪氣,宜生豈可用熟。殊不知補湯宜用熟,瀉藥不嫌生。夫藥之用生,猶夫亂世之賊寇,非強兵猛將,何以成摧堅破敵之功。藥之用熟,猶夫治世之黎庶,非禮樂教化,何以成雍熙揖讓之風。故天下亂則演武,天下治則修文。醫者效此用藥,則治病皆得其宜,庶不至誤人之疾也。
噫!審諸。
白話文:
藥材生用或熟用,在於藥性的補益或瀉下作用,而藥劑的補瀉,則關乎對人體的有利或有害。一般來說,生藥性質強烈且味道濃重,藥力作用迅速且剛猛,主要用於瀉下;熟藥性質溫和且味道輕淡,藥力作用緩慢且柔和,主要用於補益。補瀉之間稍有差異,結果就會差之千里,用藥對人有利或有害,也就會很明顯地區分開來。
例如,補益藥之所以要炮製成熟藥,是為了使其藥性醇厚,以便發揮其資助身體的功效;而瀉下藥之所以要炮製成熟藥,是為了去除其過於強烈的藥性,以便發揮其攻伐邪氣的作用。因此,用生藥還是熟藥,各有其適宜之處,關鍵在於選用得當,使其補瀉作用恰到好處,並且不損害人體的正氣。這樣做,難道僅僅是為了好看或好聽嗎?
然而,現今的庸醫,卻只用生藥給人服用,如果藥材應該熟用卻用生用,生藥藥性強烈,服下後難免會損傷臟腑中和清純的氣,因為生藥的藥性是瀉下的,瀉下則會耗損正氣,應該用熟的藥材怎麼可以用生的呢?還有些人,因為討厭生藥,一味地追求炮製,並以此為奇。如果藥材應該生用卻用熟用,熟藥藥性緩和,服用後難以驅逐臟腑中鬱積不正的邪氣。因為熟藥的藥性是緩和的,緩和則難以攻伐邪氣,應該用生的藥材怎麼可以用熟的呢?
其實,補益的湯藥應該用熟藥,瀉下的藥物不嫌用生藥。用生藥就像亂世中的盜寇,不用強兵猛將,如何能摧毀堅固的敵人?用熟藥就像太平盛世的百姓,不用禮樂教化,如何能形成和諧謙讓的風氣?所以,天下大亂的時候要演練武術,天下太平的時候要推廣文化。醫生如果能效法這個道理來用藥,就能恰如其分地治療疾病,大概就不會耽誤病患的病情了。
唉!這些道理要仔細審視啊。
3. 識病辨症詳明金玉賦
論目之病,各有其症,識症之法,不可不詳。故曰:症候不明,愚人迷路;經絡不明,盲子夜行,可不慎乎?凡觀人目,而無光華神色者,定是昏蒙,男子必酒色勞役氣怒,女子鬱結風多,氣血虛損,則目疾昏花,因之而起。故宜先察部分形色,次辨虛實陰陽,更別浮沉,當知滑澀,看形色之難易,詳根腳之淺深。
經云:陽勝陰者暴,陰勝陽者盲。虛則多淚而癢,實則多腫而痛,此乃大意然也。夫血化為真水,在臟腑而為津液,升於目而為膏汁,得之則真水足而光明,眼目無疾,失之則火邪盛而昏蒙,翳障即生,是以肝膽虧弱目始病,臟腑火盛𥅲方痛。赤而且痛火邪實,赤昏不痛火邪虛,故腫痛澀而目紅紫,邪氣之實;不腫不痛而目微紅,血氣之虛。大眥赤者心之實,小眥赤者心之虛。
眵多熱結肺之實,眵多不結肺之虛,黑花茫茫腎氣虛,冷淚紛紛腎精弱。赤膜侵睛,火鬱肝,白膜侵睛,金凌木。迎風極癢肝之虛,迎風刺痛肝邪實。陽虛頭風夜間暗,陰虛腦熱早晨昏。日間痛者是陽邪,夜間痛者是陰毒。肺盛兮白膜腫起,肝盛兮風輪泛高。赤絲繚亂火為殃,斑翳結成五氣滯。
氣實則痛而燥悶,氣虛則痛而惡寒。風痰濕熱,恐有瞳神散大喪明之患,耗神損腎,必主瞳神細小昏盲之殃。眸子低陷傷乎血,胞臚突出損乎精。左傳右兮陽邪盛,右傳左兮陰邪興。濕熱盛而目睛黃色,風熱盛而眼沿赤爛。近視乃火少,遠視因水虛。脾肺液損,倒睫拳毛,肝腎邪熱,突起睛高。
故睛突出眶者,火極氣盛,筋牽胞動者,血虛風多。陽盛陰虛,赤星滿目,神勞精損,黑霧遮睛。水少血虛多痛澀,頭眩眼轉屬陰虛。目昏流淚,色欲傷乎腎氣,目出虛血,邪火鬱在肝經。大病後昏,氣血未足,小兒初害,營衛之虛。久視傷睛成近覷,因虛胞濕變殘風,六慾過多成內障,七情太傷定昏盲。
暴躁者外多紫脈,虛淫者內多黑花。隱隱𥅲疼,只為精虛火動,繃繃皮急,皆因筋急氣壅。迎風淚出,分清分濁,天行赤熱,有實有虛。目赤痛而寒熱似瘧,小便澀乃熱結膀胱,腦脹痛而澀痛如針,大便閉乃火居臟腑。三焦火盛,口渴瘡生,六腑火炎,舌乾唇燥。目紅似火,絲脈忌紫如虯,淚熱如湯,濁水怕稠如眵,腦脹痛,此是極凶之症連眶腫,莫言輕緩之災。腦筋如拽若偏視,當慮乎𥅲翻之患,𥅲疼似擊若鶻眼,須憂乎眸突之凶。
鼻塞生瘡,熱鬱於腦,當和肝而瀉肺,耳鳴頭暈,火盛於水,宜滋腎以清心。嗜酒之人,濕熱熏蒸精氣弱,多赤黃而瘀肉,貪淫之輩,血少精虛氣血虧,每黑暗以昏蒙。孕中目痛非有餘,乃血氣之虧耗,產後目疾為不足,因榮衛之衰虛。水少元虛或痰火,則天行赤熱,燥急風熱並勞苦,則暴風客熱。
白話文:
識病辨症詳明金玉賦白話解說:
眼睛的疾病各有其症狀,辨別症狀的方法不可不詳盡。所以說:症狀不明,就像愚人迷路;經絡不明,就像盲人在夜裡行走,不可不謹慎啊!凡是觀察人的眼睛,如果沒有光澤神采的,一定是昏蒙不清的,男人多半是因為酒色過度、勞累、氣惱;女人則是因为鬱結、風寒多、氣血虛損,才會導致眼睛昏花,由此而起。因此,應該先觀察局部形色,其次辨別虛實陰陽,再區分浮沉,判斷滑澀,觀察形色的難易,詳察病根的淺深。
經書上說:陽氣盛於陰氣則眼疾暴發,陰氣盛於陽氣則導致失明。眼睛虛弱則多淚且癢,眼睛實熱則多腫且痛,這就是大體的意思了。血液化為真水,在臟腑中成為津液,上升到眼睛就成為膏汁,有了它,真水充足,眼睛明亮,沒有眼疾;失去了它,火邪盛行,眼睛昏蒙,翳障就產生了,所以肝膽虧損眼睛才會生病,臟腑火盛才會疼痛。眼睛又紅又痛是火邪實證,眼睛發紅昏暗但不痛是火邪虛證,所以眼睛腫痛澀滯且發紅紫是邪氣實證;眼睛不腫不痛,只是略微發紅,是氣血虛證。眼角外側發紅是心火實證,眼角內側發紅是心火虛證。
眼屎多且黏稠是肺熱實證,眼屎多但不黏稠是肺氣虛證,眼睛黑而模糊是腎氣虛證,流冷淚是腎精虧虛證。赤膜侵犯瞳仁是肝火鬱結,白膜侵犯瞳仁是肺金克肝木。迎風很癢是肝血虛證,迎風刺痛是肝邪實證。陽虛頭痛,晚上看不清東西,陰虛腦熱,早上眼睛昏花。白天痛是陽邪,晚上痛是陰邪。肺氣盛則白膜腫起,肝氣盛則眼白部分突出。眼睛佈滿紅絲是火邪作祟,眼睛出現斑點翳障是五臟氣滯。
氣實則疼痛且煩悶,氣虛則疼痛且怕冷。風痰濕熱,恐怕會有瞳孔散大視力喪失的危險,耗傷精神損傷腎氣,必然導致瞳孔縮小失明的禍患。眼球凹陷是損傷了血液,眼球突出是損傷了精氣。眼疾從左傳到右是陽邪盛,眼疾從右傳到左是陰邪盛。濕熱盛則眼睛發黃,風熱盛則眼周發紅潰爛。近視是火氣不足,遠視是因為水液虛弱。脾肺液損傷則睫毛倒生,肝腎邪熱則眼球突出。
所以眼球突出眼眶是火氣極盛,眼球因筋絡牽拉而活動是血虛風多。陽盛陰虛則眼睛佈滿紅點,精神勞累精氣損傷則眼睛被黑霧遮蔽。水液不足血虛則疼痛澀滯,頭暈眼花屬於陰虛。眼睛昏花流淚是房事過度傷了腎氣,眼睛流出虛血是邪火鬱滯在肝經。大病之後眼睛昏花是氣血不足,小兒初患眼疾是營衛虛弱。長時間用眼傷了眼睛導致近視,因為虛弱導致胞膜潮濕,變成了風邪,六慾過度導致內障,七情過度導致失明。
暴躁的人脈象多是紫色的,縱慾的人眼睛內部多是黑色的斑點。隱隱作痛是因為精虛火旺,眼皮繃緊是因為筋急氣壅。迎風流淚要分清是陽虛還是陰虛,天行赤熱有實證也有虛證。眼睛紅痛並伴有寒熱如瘧疾,小便澀滯是熱結膀胱,頭痛如針刺般劇烈疼痛,大便不通是火邪滯留在臟腑。三焦火盛則口渴生瘡,六腑火盛則舌乾唇燥。眼睛紅得像火,脈象紫黑如虯龍,眼淚像開水一樣熱,眼屎黏稠像膿一樣,頭痛,這是非常凶險的症狀,甚至眼眶腫脹,不要輕忽。腦袋感覺像被拉扯一樣,眼睛偏視,應該擔心眼球翻轉的危險;疼痛像被錘打一樣,應該擔心眼球突出的凶險。
鼻子塞住生瘡是熱邪鬱結在腦部,應該疏肝瀉肺;耳朵鳴叫頭暈是火盛於水,應該滋陰清心。嗜酒的人,濕熱熏蒸導致精氣虛弱,眼睛多發紅黃色,伴有瘀血;好色的人,血少精虛,氣血虧損,眼睛常常昏暗模糊。孕婦眼睛疼痛不是因為氣血過盛,而是因為氣血虧損;產後眼睛有毛病是因為榮衛衰弱。水液不足元氣虛弱或者痰火,就會患上天行赤熱;燥急風熱加上勞累,就會患上暴風客熱。